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日照市2023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21 浏览次数:4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百步穿杨 B . 趁热打铁 C . 刻舟求剑 D . 大海捞针
  • 2.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测溶液的pH B . 过滤 C . 称量固体质量 D . 滴加少量液体
  • 3.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H4、CH3COOH、(C6H10O5)n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B . 棉花、羊毛、塑料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 . 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 D . CO(NH2)2、KNO3 , Ca(H2PO4)2都属于复合肥料
  • 4. 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很多学生在测试结束后感觉小腿酸痛,这是因为在剧烈的高强度运动中,人体内的葡萄糖(C6H12O6)会进行无氧反应,产生乳酸(C3H6O3),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葡萄糖在无氧反应下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 . 乳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 C . 葡萄糖分子与乳酸分子中所含的原子种类相同 D . 乳酸是一种氧化物
  • 5. (2019·樊城模拟) 偏钛酸钡(BaTiOx)因其显著地“压电效应”而广泛的应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已知偏钛酸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其化学式中x的数值为  (   )

    A . 1 B . 2 C . 3 D . 4
  • 6. 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其中能够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 火点”的一组现象是(    )

    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 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

    ③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 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③
  • 7. 类推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的溶液 C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 . 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 8.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方       案

    A

    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

    取样,滴加BaCl2溶液,观察现象

    B

    除去CaO中的CaCO3

    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产生气泡

    C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NaOH固体

    D

    鉴别硝酸铵固体与氢氧化钠固体

    取样,加适量的水,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 9. A和B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 . 参加反应A、B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4:3 C . 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4:9 D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10.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 B .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C . 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足量) D . 向一定量锌粉中加入CuSO4溶液
  • 11. (2021·恩阳模拟)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等离子,可将粗盐溶于水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 加入适量盐酸,② 加过量NaOH溶液,③ 加过量Na2CO3溶液,④ 加过量BaCl2溶液,⑤ 过滤。下列操顺序合理作的是

    A . ②③④⑤① B . ②④③⑤① C . ④②③①⑤ D . ④③②①⑤
  • 12. (2016·黄浦模拟) 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 . 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 .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 .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二、填空题
  • 13. 如图所示是5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A,B,C,D上述示意图中的元素,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不同。
    2. (2) A,B,C,E中属于阳离子的是(填离子符号)。
    3. (3) 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填“得”或“失”)电子形成化合物,此元素与A形成的化合物溶液pH7(填“>”、“<”、“=”)。
    4. (4) 写出B与E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5. (5) 如图1是硒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图2 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以上A、B、C、D粒子结构示意图,分析与硒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

三、综合题
  • 14. 高纯度的氧化铜可用作颜料、有机合成催化剂等,以下是工业用粗铜粉氧化法获取高纯度氧化铜的流程图。

    1. (1) 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洗涤固体B所用的试剂为
  • 15. 根据下列溶解度曲线图回答:

    1. (1) t2℃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交点的含义是,在t2℃时,将2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的质量是g;
    2. (2) 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可采用法;
    3. (3) 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丙物质、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4. (4) 分别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5. (5) 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16. A-J及X均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其中C为常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F为蓝色沉淀,H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I和X为常见的金属单质,E为蓝色溶液,J为浅绿色溶液,B、D、E、G、J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D的化学式为
    2. (2) 写出B的一种用途,A转化为B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 (3)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17.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回答问题:

    1. (1) 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 , 又可以制取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在A-E中选),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填字母代号)
      A . NH3 B . H2 C . O2 D . CH4
  • 18. 小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掉入到碳酸氢钠溶液中,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白色不溶物。他非常好奇,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和白色不溶物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MgHCO3能溶于水;Mg(OH)2、MgCO3难溶于水。

    ②Mg(OH)2、MgCO3受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③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1. (1) 【作出猜想】

      小明认为白色不溶物的组成存在3种可能,分别为①Mg(OH)2②MgCO3

    2. (2) 【进行实验】 

      探究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什么气体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点燃产生的气体

      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②火焰上罩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

      无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探究镁条与碳酸氢钠反应后产生的白色不溶物中是否含有MgCO3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白色不溶物中一定含有MgCO3

    3. (3) 定量测定白色不溶物的组成,老师的帮助下,小明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中通过A中浓硫酸的吸收作用可判断白色不溶物(填Mg(OH)2或MgCO3)是否存在,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4. (4) 若白色不溶物为22.6g,实验前后装置A增重1.8g,装置B增重8.8g,则该白色不溶物的组成及质量比为
四、计算题
  •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探究一包长期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成分。
    1. (1) 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空气中发生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经测定该固体已经部分变质,其成分是(写化学式)。
    2. (2) 该小组同学又通过实验测定了样品的变质程度,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试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