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03-23 浏览次数:4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所谓历史虚无主义,是指借口历史认知中存在相对性,而随意歪曲历史真相和抹杀历史认知中既有的真理性的一种非理性倾向。

    古人云:"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行事"业已定格为史实或真相,是唯一的;"是非"的评判则属价值判断。历史无法重现,后世绵绵,人们的认知也不免见智见仁。尽管如此,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仍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不容陷入相对主义或随意颠倒历史。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无疑包含着相对主义,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这就是说,它不是在否定容观真理的意义上,而是在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意义上,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

    胡适曾指出,历史研究需要坚持两个基本点:一是还其“本来面目”,即求历史的真相;二是评其“是非”,即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如果不能做到前者,“则多诬古人”;不能做到后者,"则多误今人"。所谓"诬古人",就是歪曲历史,有辱前贤;所谓"误今人",就是误导当下,尤其是天真的青年人。这是十分深刻的见解。历史虚无主义既"诬古人",又"误今人",但其为害之烈,远远超出了学术研究的范围。龚自珍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道尽了国人对国史的珍重与国之兴衰间的依存关系。

    (摘编自郑师渠《历史虚无主义既诬古人又误今人》)

    材料二:

    尽管新诗充满了对“新”的渴望,批评家也认可这种求新的强烈冲动,但是新诗批评在话语层面上,远没有摆脱古典、传统的影响,"新旧同台,古今杂陈"是现代新诗批评话语的重要表现形态。在与西方、时代、传统的三维牵拉中、对古典诗歌、诗论话语的顾视往往带来一种持久的张力。新诗批评话语一直保持了对传统的开放姿态,并没有把自己禁闭在现代的单向维度里

    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为了给湖畔派几位少年诗人的情诗一个地位,特别说到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诗,这是因为他明白,新诗地位的给定或意义的赋予,终在与传统的此照中才有可能实现  说李金发的诗一部分一部分可以懂,合起来却没有意思,仿佛大大小红红绿绿一串珠子,藏起了串儿,得读者自己串着雎明眼人可以看出这足对南宋张炎《词源》中"贫窗词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说法的现代翻版。

    在现代新诗批评的场城里,批评家对古典诗歌、诗论话语或正向征引,或反向利用,有时是有忿识的,有时出于游意识的需要,都表明现代诗歌在新旧这一焦点上纠缠的复杂性。双重话语蕴含着双重视野。传统不是简单地向后看就可以遇见的,是向前走迎面撞上的,对现代的实验愈深入,对传统的需要就愈边切。

    (摘编自程继龙《现代新诗批评的中国形态建构》)

    材料三:

    我们亟须在唯物史观的现论指导下,突破"西方中心"论的藩篱,系统、全面地追踪和梳理西方学术的流变与演进,以理性的态度对之作批判借鉴,从批判借鉴不断升华到自主的学术创新。

    运用原始史料来进行研究乃是"中国学派"建构的根基。根基不牢的历史研究,势必会如沙中垒塔而难以矗立,其结论必定流于空谈乃至虚妄,更不用说建构学派了。在过去,由于环境闭塞与客观条件限制,我们在史料搜集、运用上多有缺陷。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与学术信息的扩大,这一缺陷正在不断得到弥补。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历史学并非是史料学。史料并非都是历史事实的忠实记录,即便是最权威的原始资料,也常常精芜并存。占有充足的史料并不意味着拥有对历史的话语权,科学的历史研究绝非是对史料的大量堆砌、机械排比与简单组合。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来甄别、考量、解析与阐证史料,才有可能作出接近历史真实的诠释。

    (摘编自孟广林《建构世界史研究“中国学派”》)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 B . C . D .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胡适指出,历史研究需要坚持两个基本点,如果不能坚持这两点,则容易诬古人又误今人。 B . 新诗批评话语处于西方、时代、传统的三维牵拉中,因此很难形成一种对传统的开放姿态。 C . 在现代新诗批评的场域里,批评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正向征引、反向利用古典诗论话语。

      D 当今中国的学术研究,亟须突破"西方中心"论的藩篱,从批判借鉴升华到自主的学术创新。

    3. (3) 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三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 . 在研究世界史时,既应通晓所研究国家的语言,也应通晓国际通用的语言。 B . 如果是研究中国上古、中古史,则更需熟悉古代的语言文字,如古代汉语. C . 研究时还可以多关注文物考古、图像影视、口述资料等在内的多元史料体系。 D . 民间史料如族谱、碑刻等有重要的价值,应该把其放在研究的首要位置。
    4. (4) 请根据材料二中的内容,说说为什么现代新诗批评要重视传统的作用。
    5. (5)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里的一句话,"立其诚"的意思是坚持真实性。请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分别说说其论述的观点是如何体现"真实性"的。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永远的门

    邵宝健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可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见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的常住人口各为一人。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擦身而过,脚步并不为之放慢。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有幸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就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了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的身材,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庄。衣饰素雅又不失时髦。风韵犹存。她在西街那家出售鲜花的商店工作。邻居们不清楚,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可想而知,梳理的次数极少。背有点驼了。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肩胛,瘦削的手。只是那双大大的眼睛,总烁着年轻的光,烁着他的渴望。

    他回家的时候,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蜡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下班回家后,便久久地耽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吸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到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这只花瓶永久性的位置。

    除此以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傍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

    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斌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秋季的一个雨蒙蒙的清晨。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跳动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那位潘雪娥没有哭,但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突然。

    人们在整理画师的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他的屋子里尽管灰蒙蒙的,但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过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投开那只老式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1. (1)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邻居们不清楚潘雪娥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的确没有结过婚,这说明

      邻居们有猎奇心理,对潘雪娥的人生充满了好奇。

      B . 邻居们的情绪经历了“泄气——盼望——遗憾和同情——哀情和敬意——大吃一惊"的变化,说明邻居们对郑潘二人予以高度关注 C . 郑若奎每次回家的时候,都带回来一束鲜花;而潘雪娥又在西街花店工作,这一细节可以

      说明郑若奎喜欢花旦可能去过潘雪娥那里买花。

      D . 在潘雪娥离开小院前,她送来的大大的、经满鲜花的花圈和仍旧明亮洁净插着白菊花的花

      瓶,都暗示了潘雪娥对这份感情的珍视和惋惜。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 . 文中相同的对话“‘你早。’”“‘出去啊?’”,一前一后,略显重复,于刻画人物形象无益。 B . 文中加点词"瘦削的",连续出现三次,通过对郑若奎形象的强调,表现其精神的空虚。 C . 文中长句和短句相结合,整句和散句相结合,既能叙事讲事,又能使行文流畅。 D . 文中多用叠词,"深深的""绵绵的"不仅体现出音韵美,也暗示了主人公与邻居的恩怨。
    3. (3) 小说中多次出现对高脚花瓶和鲜花的描写,这两角道具在文中起到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小说题目"永远的门"耐人寻味、结合小说内容,你认为"自"指什么?造成.郑若奎和潘雪娥遗憾的原因与这扇“门”有什么关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上攻守二策状

    范仲淹

    臣某言:窃观西事以来、每议攻守,未见适中。或曰:"必行进讨,以期平定。"臣谓诸进讨,则兵分将寡,气不完盛。绝漠风沙,迷失南北。馈运楣重,动有钞掠。贼之巢穴,复阻河外,非有奇将,不能远袭。至若寇常并兵来扰一路每有朝旨令人界牵制其如将帅方略非有素定茫然轻进不知所图。但求虚弱之处,以刹窃为功,既不能大振兵威,故不能少分赋势,此进讨幸制之无效也。或曰:“宜用守策,来则御之,去则勿逐。”臣观今之守边,多非土兵,不乐久戍;又无营田 , 必烦远馈。久戍则军情危殆,远馈则民力将竭,岁月绵久,恐生他患,此守御之未利也。

    臣窃见延安之西,庆州之东,有赋界百余里,侵入汉地。中有金汤、白豹、后桥三寨,阻延、庆二州径过道路,使兵势不接,策应迂远。可攻之地,其在于此。军行入界,乃大为城寨,以据其地。俟城寨坚完,当留土兵以守之。必严其戒曰:"贼大至,则明斥候 , 召援兵,坚壁清野以困之;小至,则扼险设伏以待之。"如取下一处,城寨平定,则更图一处,为据守之策。

    臣观西戎居绝漠之外,倚远而险,未易可取。国用民力、日以届之,此中原积兵之忧。臣观今之边寨,皆可使弓手土兵以守之,因置营田,兵获余羡,中臬于官。人乐其勤,公收其利、则转输之患,久可息矣。且使其兵徒家塞下,重田利,习地势,顾父母妻子而坚其守。傥朝廷许行此道,庶几守愈久而备愈充。

    臣观孝文时,将军陈武请议征讨,孝文曰:"兵,凶器也,难克所愿。今未能销距,愿且竖边设候,结和通使,休宁北陪,为功多矣,且无议兵。"故百姓得息肩于田亩、鸡鸣犬吠,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臣谓国家用攻,则宜取其近,而兵势不危;归守,则必图其久,而民力不 匮。臣谨议。

    (选自《范文正集》,何删节)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至若寇常并兵来/扰一路/每有朝旨令/人界牵制/其如将帅/方略非有/素定茫然/轻进不知所图 B . 至若寇常并兵/来扰一路/每有朝旨/令人界牵制/其如将帅/方略非有/素定茫然/轻进不知所图 C . 至若寇常并兵/来扰一路/每有朝旨/令人界牵制/其如将帅方略/非有素定/茫然轻进/不知所图 D . 至若寇常并兵来/扰一路/每有朝旨令/人界牵制/其如将帅方略/非有素定/茫然轻进/不知所图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路、行政区域名,始于宋代,路最初有监察区的性质,后转化为行政区。 B . 营田即屯田、汉以后政府利用兵上或流民于农村购置田地,经营产业。 C . 斥候,古代的侦察兵,一般由行动敏捷的军士担任,足一个重要的兵种。 D . 息肩,让肩头得到休息,也比喻免除劳役或者卸除责任,文中指休养生息。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范仲淹认为,采用攻策存在兵力分散、环境恶劣、运送辎重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无法达

      到平定边事的预期。

      B . 金汤、白豹、后桥三窦,挡在延、庆二州的必经之路上,范仲淹认为可以先攻占三寨,进而谋取延、庆二州。 C . 孝文帝反对征讨匈奴,他认为加强边境防御、派遣使者与匈奴缔结友好关系等措施,更有

      利于百姓休养生息。

      D . 范仲淹认为攻守二策各有其弊,应将二者结合起来,攻取近的地方作为据守的依托,并制

      定长远的防守策略。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国用民力,日以屈之,此中原积兵之忧。

      ②且使其兵徙家塞下,重田利,习地势,顾父母妻子而坚其守。

    5. (5) 范仲淹认为守策的弊端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出塞作

    【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 , 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注释】①天骄:借称唐朝的吐蕃。②碛:沙漠。③霍嫖姚:即西汉名将霍去病,此处借指唐将。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两联描写吐蕃在居延关外狩猎,白草连天,猎火熊熊,骑兵在秋日原野上纵横驰骋,弯弓射雕的景象。

      A . 面对如此紧迫的军情,唐军将士紧急调兵,"朝乘障""夜渡辽"写出了唐兵急速行军,疲于奔命的状态。 B . 诗歌采用两相对照的写法,一面写吐蕃强悍勇猛,气势逼人;另一面写唐军士气高昂,积

      极应对。

      C . 全诗读来音韵铿锵,声调响亮;借用“霍嫖姚”的典故表现唐军将士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精神。
    2. (2) 清代万东树树《唐宋诗举要》引:“前四句日验天骄之盛,后四句侈陈中国之武。”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天骄之盛”和“中国之武”的理解。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对《国风》和《小雅》进行评论的两句是:“”。
    2. (2) 高适《燕歌行(并序)》中,“”两句描写出了边塞的广漠、苍凉、壮美,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异曲同工。
    3. (3) 《列子·汤问》有载:“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两句也描绘了这样的场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伴随着梦天实验舱成功转位,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进入梦天舱,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完成了在轨组装,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关键一步——中国人在太空的梦想家园即将建成。

    中国空间站具有独特的"T"字基本构型,它勾画出追求卓越的中国智慧,凝聚着自主创新的中国力量。而“T”字构型的一横和一竖①____,既是“天和”“问天”“梦天”三舱的拼接形状,也象征着万千航天人的相互支撑。从大漠到海岛,从车间到发射场,各条战线的广大航天人②____,如期完成难度惊人又环环相扣的空间站建设计划。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即使是执着16年打造航天器对接机构,还是胃着巨大风险排除发射故障,年轻的航天人们在老一辈航天人传帮带中不断发扬航天。中国航天人用实干攻坚克难,以奋斗自立自强,托举起"T"字基本构型空间站翱翔太空,让中国人的航天梦飞得更稳更远。

    “来吧,与中国空间站一起飞翔!”人类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接续飞出地球,飞向宇宙深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会③____,而是将继续创造新的辉煌,向着更加辽阔深邃的宇宙迈进。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母亲在十五岁的时候到我们家里来。那时候我们的家道寒微,母亲又多子息,白日里家务忙碌,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至今也还记得。母亲因为这样过于劳苦的原故,每年交秋的时候总要晕倒一回,在旧时称为“晕病”。

    芭蕉花的故事是和这晕病关连着的。

    在我们四川的乡下,相传这芭蕉花是治晕病的良药。母亲发了病时,我们便要四处托人去购买芭蕉花。但这芭蕉花是不容易购买的。因为笆蕉在我们四川很不容易开花,开了花时乡里人都视为祥瑞,不肯轻易摘卖。

    芭蕉花的故事便是和我母亲的晕病关连着的。

    我们四川人大约是外省人居多,我们的祖宗原是福建的人。我们福建人的会馆是天后宫,供的是一位女神叫作“天后圣母”。

    那是我五六岁时候的事了。我们的母亲又发了晕病。我同我的二哥,同到天后宫去,隔着窗看见散馆园内的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大黄花。我们欢喜极了。我们商量着便翻过窗去摘取那朵芭蕉花。我们两人好容易把花苞摘了下来,回到家里了。

    我捧着跑到母亲的床前,母亲问我是从甚么地方拿来的,我便直说是在天后宫掏来的。我母亲听了便大地生气,她立地叫我们跪在床前。我们一面挨打,一面伤心。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在别处园子里掏了一朵回来,为甚么就犯了这样大的过错呢?

    这样的一段故事,我现在一想到母亲,无端地便涌上了心来。我现在离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风雨飘摇的深夜,天涯羁容不胜落寞的情怀,思念着母亲,我一阵阵鼻酸眼胀

    1. (1) 选文主要采用第几人称视角展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2) 文章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的语言表达略有不同,请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 (3) 请赏析最后一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四、写作(60分)
  • 8.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绵延至今的古老文明,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之路上,中国人上下求索自我提升的脚步不曾有一刻停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餐馆,适量点餐、文明用餐已成当代饮食守则;"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在景区,乱扔垃圾、折枝摇树的现象越来越少。

    一段段古训仍在被琅琅传诵,一句句箴言仍在被默默服膺,中华氏族传统美德仍然是滋养现代文明的源头活水,催化公共文明成为中国人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上述材料能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提示:①感受优秀传统的魅力;②把握优秀传统的当代价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