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建功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综...

更新时间:2023-03-15 浏览次数:1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 1. 下列选项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其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 腐蚀标签 B . 腐蚀胶头 C . 读数偏大 D . 引起失火
  • 2. 下列估测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7s B . 某初中生的质量约为47g C . 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150cm D .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3℃
  • 3. 量筒内原有一定量的水,小乐采用仰视读数读出水的体积为15mL;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小乐又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水的总体积为20mL.;则加入水的体积( )
    A . 小于5mL B . 等于5mL C . 大于5mL D . 无法确定
  • 4. (2020七上·临海期末) 金鱼藻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常生长于湖泊、池塘、水沟等静水处,可作为猪、鱼及家禽饲料。金鱼藻的茎细柔、叶轮生、花小、种子有坚硬的外壳。金鱼藻属于 (   )
    A . 藻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裸子植物 D . 被子植物
  • 5. (2020七上·临海期末) 海带是一种大型的藻类植物,其细胞中碘的浓度已经高于海水中碘的浓度,但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与这种现象相关的细胞结构是 (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6. (2020七上·临海期末) “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实验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 (   )
    A . 研究地球的形状 B . 研究泥石流的成因 C . 研究分子间的空隙 D . 研究蒸发的影响因素
  • 7. 下列符合"东半球、中纬度、北半球"三个条件的是(    )
    A . 28°N,145°E B . 21°N,19°W C . 56°N,15°W D . 46°S,170°E
  • 8. (2020七上·诸暨期末)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从市场上买了一个气球,她发现气球表面有些脏,于是用浸透酒精的湿方巾擦拭扎紧了的气球,并把它放到电扇底下吹风,直至刚好被吹干。这一过程中气球的体积变化是(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先变小后变大 D . 不变
  • 9. (2020七上·诸暨期末) 自然条件是形成泥石流的一个方面,在如图所示的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从地形要素看,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A . 甲地 B . 乙地 C . 丙地 D . 丁地
  • 10. 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并列或包含关系。若有关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选项中的概念不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M

    孢子植物

    物理变化

    液化

    变质岩

    N

    种子植物

    化学变化

    汽化

    岩浆岩

    Q

    被子植物

    化学性质

    蒸发

    玄武岩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 B . 图乙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 C . 图丙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 . 图丁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
  • 12. 下列现象能作为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    )
    A . 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 B .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 C . 蜡烛燃烧时状态发生了改变 D . 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 13. 如图所示,一环形金属丝布满一层肥皂膜,环上系三根松弛的棉线,中间连在一起。用热针刺破丙侧肥皂膜,则甲和乙部分肥皂膜形状将变为图中的(    )

    A . B . C . D .
  • 14.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从《动物分类图谱》检索到大鲵在生物分类上属于两栖动物,其归类属于两栖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 体温不恒定、体外受精 B .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 C . 体温不恒定、有脊椎骨 D . 幼体能在水中游泳,成体水陆两栖会游泳且能爬行
  • 15. 下列现象不属于"地壳变动信息"的是(    )
    A . 风蚀的岩石 B . 火山喷发 C . 岩层的断裂 D . 岩层的弯曲
  • 16. (2020七上·南浔期末) 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则(    )
    A . 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B . 升高温度较小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C . 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 D . 温度低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
  • 17. 在使用天平时,分度盘上的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若以下四种情景中出现该状况时,后续的操作应该是(    )

    A . 在天平调平时,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 在测量某物体质量时,继续加砝码 C . 在测量某物体质量时,继续向左移动游码 D . 在称取11g食盐时,继续向石移动游码
  • 18. 如图所示,"巨蟒出山"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最观。“巨蟒”实为一花岗岩石柱,它是由(    )

    A . 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后形成的 B . 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后形成的 C . 地表的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形成的 D . 其他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 19. 自然界里有许多动物的名称中带"鱼"字,但不一定是鱼类,比如甲鱼、鲸鱼、娃娃鱼(大鲵)。小金用如图表示这三者的特征关系,并写出I区、II区和III区所代表的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A . I区:用肺呼吸 B . II区:体表有鳞 C . III区: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 D . IV区:卵生
  • 20. 科学上把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B . 温度降低多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C . 热量一定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D . 物体之间只有相互接触才会发生热传递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 21. 图甲中铅笔的长度为cm;图乙中温度计的读数为℃;

  • 22. 有一只刻度不正确但是刻度均的温度计甲,将它与一只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当乙的示数为20℃时,甲为14℃;当乙的示数为80℃时,甲为78℃,则:
    1. (1) 当乙的示数为5℃时,甲的示数为
    2. (2) 小明通过计算发现甲与乙的示数可以相等,此示数为
  • 23. ①瓶里装满滴有红墨水的水,②瓶里装一半滴有红墨水的水,③瓶里装满水,④瓶里装一半水;给每个瓶都配一个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并将橡皮塞塞住瓶口,如图所示,要制作液体温度计应选择(选择序号)瓶。为了提高此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写出一项可行的改进措施:

  • 24. 为研究液体的扩散现象,某同学将两只挠杯分别装入热水和冷水,用注射器慢慢地将红墨水注入两杯水的。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从而证明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 25. 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酒精的蒸发使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酒精蒸发时要热量;由图线可知,到第秒钟时酒精基本蒸发完。

  • 26. 科学上将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称为植物。小科观察了四种该类植物叶片的特征,尝试对这四种植物进行分类,并制作了二歧式检索表,表中"****"处信息已省略。此检索表中“?”处的信息是

    种类

    叶片信息

    叶缘内有褐色纹;叶呈盾形、浅裂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深裂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盾形、深裂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浅裂

    1a   *****…………………………甲

    1b   *****…………………………2

    2a   *****…………………………丙

    2b    ? …………………………3

    3a   *****…………………………乙

    3b   *****…………………………丁

  • 27. 往气球中滴入少许酒精,将气球挤瘪(图甲),把气球充气口扎紧后放入热水中,观察到气球自动鼓起来(图乙)。

    1. (1) 酒精在常温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写出酒精的一种物理性质:
    2. (2) 气球自动鼓起来的过程中是因为里面的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3. (3) 若扎紧的瘪气球中酒精的质量为a克。当气球自动鼓起来时,请在图丙中画出气球内酒精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图。
  • 28.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2月5日,国内油价年内首次大幅下调,其中汽油每吨下调420元。已知某小车油箱容积为56升,汽油密度0.8×103kg/m3。请你回等:
    1. (1) 汽油密度0.8×103kg/m3 , 它表示的意义是
    2. (2) 车主给该小车加满一箱汽油将少花元。(保留一位小数)
  • 29. 小科要用托盘天平称取15克的食盐。

    1. (1) 先将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在天平调平过程中,若指针偏转情况如图,则小科需要向调节平衡螺母。
    2. (2) 天平调平后,小科发现砝码盒中的10克砝码已生锈,若使用该硅码,则会导致称取的食盐质量偏
    3. (3) 小科更换了完好的砝码后,在天平右盘共放入15克砝码后,向左盘不断加入食盐,此时,小科突然发现游码位于0.2克刻度线处,意识到自己在调平前没有将游码归零,要继续完成称取15克食盐的任务,小科要进行的操作是
  • 30. 已知A、B两种液体的m-V图像如图甲所示。现将等质量的A、B两种液体倒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容器中,A液体倒入后的液面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1. (1) 请在图乙中画出B液体倒入容器后的可能液面。
    2. (2) 将A、B两杯液体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两杯液体都逐渐蒸发,那么,完全蒸发完所需的时间较短的是(填“A液体”、“B液体”或“信息不够,无法确定”)。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 31. 柿子营养丰富,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等功效。某科学兴趣小组对影响柿子成熟的因素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选取品种、大小、色泽、软硬相同、成熟度相似的柿子若干个,分成5组,分别置于不透光的盒内,置于不同的温度环境下,三天后观察,结果如下:(成熟度越高越软)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温度/℃

    17

    20

    26

    32

    35

    软硬

    有点硬

    偏软

    很软

    1. (1) 根据上述实验设计,本实验探究中,兴趣小组提出的猜想是
    2. (2) 有同学提出,柿子的成熟可能还受到光照的影响,为此,小组同学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为该实验设计一张记录表。
  • 32. 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过一定值,葫芦藓就不能生存。某化工厂的烟囱中有二氧化硫排放,为研究二氧化硫对葫芦藓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离烟囱每隔一定距离的地方裁种250株葫芦藓,由近至远分别编号为1组、2组、3组、4组、5组。葫芦藓植株死亡数统计如下表(单位:株)。

    请据此分析作答:

    组别

    6天

    12天

    18天

    24天

    30天

    1组

    72

    145

    208

    250

    2组

    57

    128

    187

    193

    250

    3组

    49

    113

    164

    172

    250

    4组

    41

    93

    149

    196

    224

    5组

    34

    79

    107

    154

    182

    1. (1) 葫芦藓在裁种时,除了严格控制离烟囱的距离外,还应选择的环境。
    2. (2) 二氧化硫使葫芦藓的绿叶迅速枯黄,你认为是叶片细胞中的遭到了破坏,因此葫芦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3. (3) 表中数据说明苔藓植物的受害程度与有关。
  • 33. 下面是研究“水的沸腾”相“海波熔化”的实验。

    1. (1) 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量,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将水加热相同时间后停止,图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分析,若不计热量损失。小明、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需热量较多的是(填"小明"或"小红"),由图像可知,两名同学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不同,其原因是

      A.水的质量不同      B.水的初温不同       C.当地气压不同

    2. (2) 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他们采用如图丙的实验装置,将装有海拔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像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填"继续"或"停止")。
  • 34. 某科学小组在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质量(克)

    加热时间为100秒时

    加热时间为200秒时

    加热时间为300秒时

    沙子

    50

    升温9℃

    升温18℃

    升温27℃

    50

    升温2℃

    升温4℃

    开温5.8℃

    1. (1) 该实验通过比较对物质加热的时间来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这一方法适用的前提是

      A.加热工具相同             B.加热方式相同

       C.水和沙子的质量相同      D.水和沙子的初温相同

    2. (2) 小科上网查到如下资料:

      1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焦耳

      1克沙子温度升高1C吸收的热量为:0.9焦耳

      根据查阅得到的资料,计算若使50克水温度上升4℃,需要吸收的热量(写出计算过程)。

    3. (3) 生活中,人们发现不同地区夜晚气温的下降幅度通常是不同的:内陆地区(特别是沙漠地区)的气温下降较大,而沿海地区的气温下降较小,请解释这个现象。
四、解答题(共2小题,共12分)
  • 35. (2021七上·嵊州期末) 平日留心观察事物的小科发现利用电热水器洗热水澡时,冷水管上布满水珠,而热水管上却完全干燥;当洗澡结束后,在浴室吊顶暖风机的作用下,冷水管上的水珠很快不见了。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 36. 溢水杯是与烧杯类似的容器,其侧壁有一个溢水口,当所加液体液面超过溢水口时,液体会从溢水口溢出。于是小明利用溢水杯、体积为5厘米3的金属块和天平测量某未知液体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步骤一:溢水杯中盛满被测液体后称出总质量 m1 =     

    步骤二:称出金属块质量m2=13.5克

    步骤三:金属块放入盛满被测液体的溢水杯中,溢出液体后称出总质量m3=60克

    1. (1) 步骤一中,已知砝码为50克,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m1值为克。
    2. (2) 根据测得的数据,请计算该未知液体的密度。
    3. (3) 若把实验步骤二和步骤三对调,会导致测量结果如何变化?请说明理由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