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

更新时间:2023-03-21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B .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C .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D .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转换率较高、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动力能源
  • 2. (2019高二上·九江期末) 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A . 脱落酸    B . 乙烯    C . 生长素    D . 甲烷
  • 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 次氯酸的结构式为 H-Cl-O B . NH3的电子式为 C . 甲烷与乙烷互为同系物 D . 空间填充模型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 4. 过氧化氢(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两个氢原子位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上,而两个氧原子位于两平面的交线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H—H键、O—O键 B . 过氧化氢分子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C . 过氧化氢分子中只有共价键,其电子式为 D . H2O2与H2O互为同位素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联二苯()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 B . 蒸馏过程中,若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加入 C . 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 . 由苯制溴苯和由乙烯制1,2-二溴乙烷均发生了取代反应
  • 6. 已知:H2O2是一种强氧化剂。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Mg电极是该电池的负极 B . 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 .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 溶液中Cl向Mg电极移动
  • 7. 下列关于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 .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 C .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只含有离子键 D .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只含有共价键
  • 8. (2021高一下·兰陵期中) 定容容器中发生反应I2(g)+H2(g) 2HI(g),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其反应速率的是(   )
    A . 升高温度 B . 使用催化剂 C . 充入稀有气体,增大体系压强 D . 增加I2和H2的起始量
  • 9. 短周期元素A、B、C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32,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B


    A . D元素的某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14,则其中子数为6 B . 四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C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最强 C . C离子的还原性比B离子的还原性强 D . A、B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均能与它们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10. 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CH2=CH2+H2OCH3CH2OH

    ②2CH3CH2OH+O2 2CH3CHO+2H2O

    ③CH3CH2CH3+Cl2CH3CHClCH3+HCl

    +3HNO3+3H2O

    ⑤nCH2CH=CH2

    A . ①②⑤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⑤
  • 11. 对于以下反应:A(s)+3B(g)2C(g)+D(g),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在一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就可确定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 容器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 B . B的生成速率和D的反应速率之比为3∶1 C .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D . B,C,D的分子个数之比为3∶2∶1
  • 12.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①表示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 . 图②所示实验可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氯﹥碳﹥硅 C . 图③吸收NH3并防倒吸 D . 图④两装置中金属电极a、b都有气体产生,可判断金属活动性:a﹤b
  • 13. 为了从海带浸取液中提取碘,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上述实验方案中采用了反萃取法 B . ②中有机溶剂a可换成苯 C . ③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3I2 + 6NaOH = 5NaI + NaIO3 + 3H2O D . 操作Z的名称是加热
二、多选题
  • 1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 B . 58 g正丁烷和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3NA C . 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 D . 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 15. 常温下,1 mol分子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共价键

    H-H

    F-F

    H-F

    H-Cl

    H-I

    E/kJ·mol-1

    436

    157

    568

    432

    298

    A . 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F-F B . 1 mol H2(g)与1 mol F2(g)生成2 mol HF(g)放出25 kJ的能量 C . 432 kJ·mol-1>E(H-Br)>298 kJ·mol-1 D . 1 mol H2(g)分解成2 mol H(g)需吸收436 kJ的能量
三、填空题
  • 16. 下列8种化学符号:O2O2H、C、Na、N、C、Mg。
    1. (1) 表示核素的符号共种。
    2. (2) 互为同位素的是
    3. (3) 质量相同的H216O和D216O所含中子数之比为
    4. (4) 根据周期表对角线规则,金属Be与Al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相似。试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B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BeO2的离子方程式:

    5. (5) Be(OH)2与Mg(OH)2可用试剂鉴别。
    6. (6) ①碘的升华 ②烧碱熔化 ③氯化钠溶于水 ④氯化氢溶于水 ⑤氧气溶于水 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既发生离子键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四、综合题
  • 17.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隐含着许多信息和规律。下表所列的五种短周期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已知铍的原子半径为0.089 nm)。

    元素代号

    A

    B

    C

    D

    E

    F

    G

    原子半径/nm

    0.037

    0.160

    0.143

    0.102

    0.099

    0.074

    0.075

    主要化合价

    +1

    +2

    +3

    +6、-2

    -1

    -2

    +5、-3

    1. (1) 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 (2) 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 (3) D,E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顺序为(填化学式)。
    4. (4) 上述七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
    5. (5) 以C为材料制成的容器不能贮存强碱溶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为
    6. (6) 用实验事实证明E的非金属性比D的非金属性强(用化学或离子方程式表示)
    7. (7) 碲(52Te)的某化合物是常用的VCR光盘记录材料之一,可在激光照射下发生化学或物理的性能改变而记录、储存信号。推测碲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则碲元素及其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___(填字母)。
      A . 单质碲在常温下是固体 B . Cl2通入H2Te溶液中不发生反应 C . H2Te不如HI稳定 D . H2TeO4的酸性比H2SO4的弱
  • 18. 某化学课外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
    1. (1) 实验一:探究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方案: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 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反应生成碘(2IO3+5SO32+2H+═I2+5SO42+H2O),生成的碘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出现蓝色所需的 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

      实验

      序号

      0.01mol/L KIO3酸性溶液

      (含淀粉)的体积/mL

      0.01mol/L Na2SO3

      液的体积/mL

      水的体

      积/mL

      实验温

      度/℃

      出现蓝色

      的时间/s

      5

      5

      V1

      0

      5

      5

      40

      25

      5

      V2

      35

      25

      则V1=mL,V2=mL.

    2. (2) 实验二:探究KI和FeCl3混合时生成KCl、I2和FeCl2的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

      实验步骤:

      ⅰ.向5mL0.1mol/L KI溶液中滴加5~6滴0.1mol/L 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分成甲、乙、丙三等份;

      ⅱ.向甲中滴加CCl4 , 充分振荡;

      ⅲ.向乙中滴加试剂X。

      ①写出KI和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步骤ⅲ中,试剂X是

      ③步骤ⅱ和ⅲ中的实验现象说明KI和FeCl3混合时生成KCl、I2和FeCl2的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该实验现象是:

      ⅱ中

      ⅲ中 

  • 19. (2021高一下·海丰期中) 合成氨的反应对人类解决粮食问题贡献巨大,反应为N2(g)+3H2(g) 2NH3(g)。
    1. (1) 德国化学家F•Haber利用N2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而获得诺贝尔奖,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微观历程的示意图如图,用 分别表示N2、H2、NH3

      ①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原因是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

      ②关于N2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图甲中曲线a表示有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情况

      B.催化剂在吸附N2、H2时,催化剂与气体之间的作用力为化学键

      C.在图乙②过程中,N2、H2断键形成氮原子和氢原子

      D.使用催化剂可以使生成的氨气的量增多

    2. (2) 一定温度下,向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发生反应,测得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表示c(N2)变化的曲线是(填“A”“B”或“C”)。

      ②0~t0时用H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H2)=mol·L-1·min-1

      ③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可多选)。

      a.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2c(H2)=3c(NH3)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d.断裂3molH—H键的同时断裂6molN—H键

    3. (3) 人们曾认为N2+3H2 2NH3化学反应速率小,原材料利用率低,不可能用于工业化催化剂生产。化学家们不断地研究和改进该反应的条件,如催化剂、温度、压强等,并更新设备,成功地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下列反应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A . 增大N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 . 充入稀有气体增大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 C . 升高温度能减慢反应速率 D . 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 20. 有机物的世界缤纷多彩,回答下列问题:
    1. (1) I.咖啡酸具有止血功效,存在于多种中药中,其结构简式为:

      写出咖啡酸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2. (2) 根据咖啡酸的结构,列举咖啡酸可以发生的三种反应类型:
    3. (3) II.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转化关系

      苯乙烯与Br2/CCl4反应生成B的实验现象为,1mol苯乙烯最多能和mol的Br2/CCl4的溶液反应。

    4. (4) 苯乙烯生成高聚物D的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类型是
    5. (5) 苯乙烯与水反应生成C的可能生成物有
    6. (6) 苯乙烯与足量H2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的生成物A的分子式为,A的一氯代物有种,有机物(正二十烷)存在于烤烟烟叶中,正二十烷与A的关系是

      A.同分异构体    B.同系物    C.同素异形体    D.都不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