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15 浏览次数:31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
  • 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两级的长官分别由中央任免,他们直接对中央政府负责。县自秦以后一直作为基本的行政单位,历代没有什么变化。秦朝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包括(   )
    A . 加强了地方政府权力 B . 确立了中央分权体制 C . 巩固了封建国家统一 D . 促进了贵族政治形成
  • 2. 西晋太康元年,广陵郡(今江苏境内)领有淮阴、江都等八县,户口数八千八百。到东晋安帝时,该地区衍生出海陵、山阴二郡,而成三郡,这三郡在刘宋时领县干四,户口数增长到一万四千百八十。这一现象(   )
    A . 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B . 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 . 改变了地方的行政制度 D . 推动了均田制度的实施
  • 3. 《资治通鉴》对某一制度记载:“(政府)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之与居者均,无侥利。“该制度的实施(   )
    A . 减轻了农民的人身依附 B . 延续了重农抑商的传统 C . 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D . 促成了赋税形式的转变
  • 4.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变法,历任太子中……三司使等职。熙宁五年,淮南饥荒,沈括受命巡察,发放常平仓钱粮,疏通河渠。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富县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后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材料中沈括的经历主要可以用于研究宋代(   )
    A . 科举完善与社会流动 B . 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 C . 士人品格与科技进步 D . 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 5. 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改土归流(   )
    A . 弱化了清政府西南民族区域政策 B . 消除了土司对西南地区的影响力 C . 加强了清政府对西南各族的管理 D . 大大推动了专制主义的高度集中
  • 6. 下表中清朝财政收入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是(   )

    (注:咸丰年间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

    A . 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B . 国内政局的剧烈变动 C . 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D . 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
  • 7. 下表是新中国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这反映出

    1950年代

    1978年

    机耕面积

    1958年,351万公顷,占耕地面积3.3%

    406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41%

    机电灌溉面积

    1952年,占耕地面积1.6%

    占耕地面积55.4%

    农村小型水电站

    1958年,98个水电站,农村用电0.5亿度

    82387个水电站,农村用电量253.1亿度

    A .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 B . 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C . 农业经济结构实现了协调发展 D . 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 8. 下列图片形象地反映了12—14世纪西欧政治制度的演变。其演变趋势是由封建等级制转变(   )

    A . 君主专制度 B . 等级君主制 C . 中央集权制 D . 君主立宪制
  • 9. 法国政治家博丹(1530-1596年)主张国家是拥有最高主权的由若干家庭及其财产组成的合法政府。主权是对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是种永久性的绝对权力,政府可以更换,主权永远存在。该主张(   )
    A . 是启蒙运动广泛发展的结果 B . 有利于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C . 适应了西欧中世纪现实需要 D . 推动了法国民族国家统进程
  • 10. 从1793年开始,英格兰银行作为英国的中央银行开始逐步发行带有固定面额的纸币。纸币正面均为不列颠尼亚女神坐像、面额与说明,文字背面均为空白。(注:不列颠尼亚女神为不列颠群岛的守护神,是英国海洋力量的象征。她的形象是身披盔甲,手持海神波塞冬三叉戟和盾,背向大海。)这体现了当时英国意图( )

    A . 控制海洋致力于对外殖民扩张 B . 转变经营方式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 . 恪守传统避免剧烈的社会变革 D . 构建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二、非选择题
  • 11. 【中国古代改革】

    材料一:后周世宗柴荣即帝位不到十天,北汉举兵南下侵犯,柴荣“自率亲骑,临阵督战”。周军最后取得大胜。战后,柴荥针对战场,上所暴露的问题,“躬亲试阅,选武艺超绝及有身首者,分署殿前诸班”,“老弱赢小者去之,诸军士伍,无不精当,由是兵甲之盛,近代无比,且减冗食之费焉。”显德二年开始,他先后疏浚了胡卢河、汴河、五文河等,“导河流达于淮,于是江淮舟祥始通”。五月,下诏“诸道州府县镇衬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救额者,并仰停废。”还严格规定出家为僧尼的条件。这一年共废寺院30336所,仅保留寺院2694所。显德五年(958)命人制成《均田图》赐给诸道节度使、刺史,随后“均定河南六十州税败”。连历代受优待免纳粗税的曲阜孔氏,也要照平民例纳租赋。他虽仅在位5年半,但史评赞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为结束割据开创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金世宗在位期间(1161-1189在位),励精图治,革除弊政,金朝进入全盛时期。首先,推行与民休息政策,把来自中原参加南征的步军都遣返回家,派官员招抚流亡农民。对移居中原的女真人户,凡父兄子弟俱在兵伍的,也遣放一丁归家。对宋战争一结束,仅留6万戍备,其余士兵也都放还。在经济上,他积极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奖励垦荒,注意兴修水利,鼓励民间发展手工生产。在文化上,他熟读汉文典籍,治国理政皆遵奉儒家思想,重视人才培养和科举取士,崇尚民本,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与此同时,他坚定捍卫女真族传统,将儒家经典翻译为女真文字,建立《大金得胜陀颂杯》,上刻汉字和女真文字,弘扬女真民族精神。《金史·世宗纪》赞曰:“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号称‘小尧舜’,此其效验也。”

    ——摘编自赵毅《中国古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绪合所学知识,概括后周世宗改革的主要内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金世宗改革的成效。
  • 12. 【中国近代选官制度】

    材料一:清末朝廷对传统文官制度进行变革,在形式上是为了配合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实质上则是为了走向近代世界和实行开明专制,这也是清末预备立宪何以从官制改革“入手”的根本原因。为能选拔出符合当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清廷开始着手对传统科举制度进行变革。为鼓励新式人才脱颖而出,清末法律规定(学堂学生)毕业升等、奖给出身均由试官考定。高等小学毕业,归地方官考试核办;升入中学堂者,归学政考试给奖;中学堂毕业给凭,归道府大员考试核办;升入高等学堂者,归督抚会同学政考试给奖。各学堂考核学生,均宜于各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亦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统计分数。其考核之法,分言语、容止、行礼、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察,第其等差。清末学堂学生毕业考试可分四级:初等学堂毕业考试、中等学堂毕业考试、高等学堂毕业考试、大学堂毕业考试。

    ——摘编自刘为勇《清末文官制度变革研究》

    材料二: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度支部、法部、邮传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 (1)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选官制度变革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的角度分析学堂选官制度的影响。
  • 13. 【近代经济与工业革命】

    材料一: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主人的极好关切话语,饮茶成了英国人享受悠闲的慢节奏生活的一种方式。英国著名的茶叶研究学者艾伦·麦克法兰甚至说:“中国的茶叶缔造了大英帝国,没有茶叶,就没有英国的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英国的现代文明”。

    ——摘编自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

    材料二:早期引进的茶味道苦涩。从17世纪起,随着糖的“加盟”,上流社会的女性开始流行喝下午茶,并以此为高贵典雅的象征。相应的工人阶级中开始出现了茶歇,在工作间歇喝茶休息。这正是由加糖红茶的特性决定的,能迅速补充热量,像兴奋剂一样能让人精力百倍。工人们喝红茶大多是为了提神,由于加糖红茶具有这些重要性,所以它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

    ——摘编自【日】川北稔《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茶叶如何缔造了大英帝国。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糖红茶普及的原因。
  • 14. 【中国民法典】

    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编纂并实施的民事类部分法律文件

    1980年,修订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实行计划生育、保护老年人权益、夫妻约定财产制等新规定。

    1981年,《经济合同法》的实施确立了中国的经济合同体制。

    1985年,《涉外经济合同法》突出保障涉外经济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986年,《民法通则》获得通过,它规定了各个民事领域的一般规则,可谓“微缩版”民法典。

    1999年10月,正值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不断推进之时,《合同法》应运而生。节约交易成本,对产权的清晰界定,是《合同法》立法的基础。

    2007年3月,《物权法》的审议通过标志着中国民法典向诞生迈出关键一步,包含总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附则等内容。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的出台标志着《民法典》编纂的“两步走”方案(先定总则、再编纂各分编)已完成了“第一步”。

    2019年12月20日,《民法典(草案)》公布,共有七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加上附则共1260条。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整理自刘淑波、周秀娟《改革开放40年我国民法的发展与展望》

    阅读材料,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