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 /锦瑟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锦瑟》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03-02 浏览次数: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楚宫

    李商隐

    湘波如泪色漻漻 , 楚厉迷魂逐恨遥。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注】①漻漻(liáo):清澈的样子。②楚厉:指屈原无所归的冤魂。古代迷信说法,鬼无所归则为“厉”。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湘江如泪色,又清又深;屈原的迷魂追逐着怨恨随波而逝。 B . 首句中“泪”字意蕴丰富。其中有屈原的悔恨之泪,有后人悼念屈原之泪,也有诗人此时悼念屈原的伤心之泪。 C . 长夜漫漫,湘江岸上枫影阴森,迷魂无依,唯夜猿山鬼为伴。诗句描写的景象凄迷,悲情如海。 D . 埋在土里,身形腐败,迷魂难以招回,更不用说屈原葬身鱼腹之中。诗人对造成屈原悲剧的统治者报以极大的愤慨。
    2. (2) 有人认为诗人写屈原实际上是在写自己,你怎么看?请简要阐述。
  •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访秋

    李商隐

    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

    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

    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

    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注】①此诗一般认为是诗人客居桂林时所作。②归风:舟帆北向而见风自南至北,北方乃故乡方向,故云“归风”。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颔联写落日的余晖正照在江岸上,归船的帆席鼓满风正轻快地驶回。通过反衬将思乡之情表现得曲折而又强烈。 B . 颈联中,诗人巧妙地用异乡的景色来烘托自己的乡思,情感隽永而深沉。 C . 尾联中,诗人没有访得秋意,唯有“丹枫”以一树火红报之,聊慰诗人的乡思。 D . 全诗紧扣“望”字,笔不旁骛,蝉联而下,在宛转曲折中又显得自然,读来一气贯注,浑然天成。
    2. (2)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访秋”之“访”的?请简要分析。
  • 3.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红白牡丹

    吴融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注】①吴融(850-903):晚唐诗人,亲历唐朝衰亡,一生仕途不顺。②鲁阳戈:《淮南子》载,鲁阳公跟韩国军队作战,酣战至日暮,为了趁日间消灭敌人,他以戈挥日,太阳为之后退三舍,又恢复了光明。后多指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先写牡丹本自多情,秣姿贵彩,哪里用得着繁弦高歌,来表明诗人宁愿在安静的环境中与牡丹相厮守的情谊。 B . 颔联上句写红牡丹,直接用“殷鲜”突出其娇艳欲滴的特点,又以美丽的红霞作比,写出怒放的红牡丹令人惊艳的情态之美。 C . 颔联下句写白牡丹,想象月下一幅澄澈明净的景象,以此来描绘白牡丹的素洁淡雅。 D . 尾联写牡丹随风花落香逝,甘愿奉献自己,为莎草做陪衬,让诗人遗憾之余略感宽慰。
    2. (2) 这首诗颈联的上、下句都用了典故,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 4.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垓下怀古

    栖一

    缅想成阳事可嗟,楚歌哀怨思无涯。

    八千子弟归何处?万里鸿沟属汉家。

    弓断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

    拔山力尽乌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

    【注】①垓下:古地名,系楚汉之争最后决战之处。②八千子弟:陈胜、吴广起义后,项羽与其叔项梁杀会稽郡守,集吴中子弟,得精兵八千,在吴地举兵响应。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两句以咸阳旧事入题,引出楚歌悲思之事,令人慨叹。 B . 颔联化用典故,表达出诗人对项羽兵败的惋惜,让人沉思。 C . 颈联描绘战事,既反映出战事的残酷,又流露出英雄末路的凄枪之情。 D . 尾联充满激情,有荡气回肠之意,却又令人感叹时间的无情。
    2. (2) 本诗是否在怀古伤今?请简要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