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02-26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 <strong></strong> <strong>基础知识(共</strong><strong>13</strong><strong>分)</strong><strong></strong>
  • 1.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于辞令(xián)  毛(dān)惨(dá)濯(zhuó) B . 大不敬(hé) 帝(kù) (yān)(zhī)(niè)雪 C . 度长大(xié) (qūn)巡 弩(jìn)(fān)篱 D . 衰之理(shèng)李存(xù)沾(jìn)(qì)丹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崤函    隳明城    合从缔交    锄櫌棘矜 B . 摄足    盛以锦囊    乱者四应    逸豫亡身 C . 谗谄    蝉脱      相随属    兵挫地削 D . 滋垢    眷顾楚国   憔悴    怀瑾握瑜
  • 3.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九州,古时天下分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秦居雍州,后“九州”成为中国的别称。 B . 黔首,战国时期和秦朝对百姓的称呼,与“氓隶之人”“迁徙之徒”意思相同,都指百姓。 C . 少牢:牛、羊、猪各一头。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牢”指祭祀用的牲畜。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D . 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春申君、楚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他们都出身贵族,以招揽宾客著称。
  • 4.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 (1) 《荷花淀》   作者,河北安平人,作家。“”的创始人。
    2. (2) 《小二黑结婚》(节选)  作者,山西沁水人,作家,“”创始人。被誉为描写农民的“铁笔”“圣手”。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北山的谷子黄又黄

    梁少华

    藏好最后一袋谷子,绪杰从地窖口爬上来。

    前院里,绪亮正赶着骡子,在大石碾上,嘎吱嘎吱地把碎铁、耙齿、耕犁碾成粉末儿。

    北村靠近北山,黄土粘稠,盛产谷子。谷子经石碾碾压去皮,熬成小米粥,油滑酥稠,尤其上浮起的油亮米油。馋人呦!

    此刻,收割后的谷地,像产后的母亲,安静地躺在那儿,见不到一个人来打扰。

    盛开的野菊花,如豪放的花云,似梦幻般的锦缎,把山坡灰色的脊背遮盖了起来。在淡淡的花香里,绪杰嗅出了苦涩。

    去年这时节,天还未亮,蒙城日伪军来抢粮。日伪军挨户搜了个坛碎缸破,新收的谷子被抢了精光。巷子里鸡鸭毛随风飘飞,猪羊圈里全空了。

    菊花被堵小巷,无路可退,誓死相拼。小鬼子狞笑着撕扯她的衣衫,狂叫着刺穿她的胸膛,鲜血染红了插在发束的野菊花……

    疾病缠身的梁老汉被拦在路口,小鬼子解了他系腰的大包,撕裂成绳,掳走了他牵的耕牛。秋收以来,乡亲们的心一直悬着。游击小组组长绪杰,在值游动岗。

    暮云低垂,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扛着的土枪。朦朦胧胧的,远处一队人马长蛇阵顺着山路向这走来。他心一紧,猫腰躲进了高粱地。

    种植在低洼和高坡之间的高粱,一片片,高低错落,绵延起伏。红透的高粱穗,似熊熊的火把。在这静谧的夜,摆动着身子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越来越近,牲口上驮着的空袋子已隐约可见。

    “等着吧!”绪杰瞪着血红的眼,瞄准队尾,“砰——”有人应声趴下!

    “八路!”队伍一阵骚乱。啪啪啪,夜空响起凌乱的枪声。

    鬼子不敢靠近大片的高粱地,放了一通枪。好大一阵子,四周除了偶尔传来的虫鸣,一点动静也没有。

    长蛇阵停滞了,几个伪军死活不前,一番推嚷。骑大马的小日本嗷嗷叫。

    声声脚步刺耳,大队人马拐上了沿水簸箕进北村的路。

    一屋子守夜的人,听到村外传来枪声,迅速熄灯灭火。保长飞跑上老槐树下的庙台,双手撮成喇叭状,用全力拖起长调喊:“乡亲们,‘兄弟们’来了,快烧锅茶给他们喝吧!”

    绪亮等十几个青壮年,分头藏在柴垛边、墙头上。手上的荆条篮子里,装着满满的土炸弹。大队人马很快逼近村庄,柴门被踢开,震得门框直晃。可他们连一粒米还没捞到,炸弹就从身前身后炸响了。霎时,巨大的烟尘同爆炸的火光,搅得什么也看不见。

    不远处的小屋,门后拉弦绑好的炸弹,把拿枪托子砸门的鬼子“轰”地送上了天。

    乡亲们用碾碎的铁粉,化汁成型做成外壳,装上土方炒制的炸药制成的炸弹,终于让鬼子们尝到了苦头。

    血头血脸的一群人,抛下尸体,狼嚎着仓皇逃命。

    很快,村外又一声惨叫,骑马的小日本一头栽下,“王八盒子”撂进了路边的高粱地。

    马儿嘶鸣着狂奔,被抬上马的小日本背朝天,耷拉的脑袋在马肚上来回地蹭。

    “今夜,便宜这群王八犊子了!”大家还在为绪杰捏着一把汗,一抬头,他正翻越围墙,举着把“王八盒子”,站在了大家面前。

    十几个青壮年欢呼着,围拢上来,传看着、摩挲着这把缴来的手枪。

    “弟兄们,让它给咱多生几把吧?”

    “对!”伴随着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声,乡亲们把绪杰抛举得老高。

    “北山的谷子黄又黄,鬼子下乡来抢粮、来抢粮……”突然,人群中有人动情地唱起了,拉腔声音高亢苍凉,还夹些花腔,绵长的歌声一直飘出村外。

    (选自《江河文学》2021年10月刊,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以抗战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为背景,讲述了普通百姓在国难当头之际保家卫国的故事,展示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 B . “乡亲们,兄弟们’来了,快烧锅茶给他们喝吧!”是绪杰的暗语,这是在提醒乡亲们,鬼子已经进村,可以使用自制的炸弹了。 C . “马儿嘶鸣着狂奔,被抬上马的小日本背朝天,耷拉的脑袋在马肚上来回地蹭”,用词生动典雅,描绘出敌人仓皇逃窜的狼狈状态。 D . 《北山的谷子黄又黄》开篇两段点到绪杰藏谷子和绪亮碾铁粉的情节,既给读者设置了悬念, 又为下文情节的推进做了铺垫。
    2. (2) 环境描写可拓展小说的美学空间,能使描绘的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请据此分析《北山的谷子黄又黄》中描写“野菊”和“高粱”的作用。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0分)
  • 6. 阅读《屈原列传》中选文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1. (1) 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B .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C .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D .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左徒,是周朝楚国特有的官名,中原诸侯国无,职位仅次于令尹。《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左徒。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B . 《离骚》共373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楚辞》的代表作。 C . 大夫,官阶之一,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由高到低设卿、士、大夫三级。 D . 文学史上常用“风”“骚”并称,“风”是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骚”是指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
    3. (3) 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高适的《燕歌行》中,“ "两句用战士在前方杀敌的出生入死与汉将在军帐中的轻歌曼舞作对比,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
    2. (2) 《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3. (3) 《锦瑟》一诗的颈联是:。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4. (4) 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
    5. (5) 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同时六国士人也不敢拉弓报仇。《过秦论》中“”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五、诗歌鉴赏(共9分)
  • 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注】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 . 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 . 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D . 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人物形象。
    2. (2) 本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六、语言表达与运用(共9分)
  • 9. 语言表达

    “慎独”在儒家思想史上影响深远,但历来的解释却___________,在通常的理解中,慎独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进守道德规范。《大学》指出“小人”独处时,常干出不好的事,见到君子才试图掩盖恶行。因此,《大学》强调,要“诚于中,形于外”,也就是说,做人必须___________。

    “慎独”的核心是诚信和道德自律。在注重个人隐私的当今社会,不论有人无人,更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损害自己并最终损害他人、社会利益的事。青少年可塑性很强,尤其应这从小养成规则意识和诚信意识。(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网络时代,面对___________的虚拟世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新的特点:一方面,我们要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信息;另一方面,在网上发帖时,也应该遵守网络道德。网络世界有一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但是,你自己知道你是什么,能否永远做___________的人,关键就在你不为人注意的那一刻。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莫衷一是 表里如一 错综复杂 光明磊落 B . 各执一词 表里如一 精彩纷呈 浩然正气 C . 莫衷一是 言行一致 精彩纷呈 光明磊落 D . 各执一词 言行一致 错综复杂 浩然正气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青少年不仅能确立现代生活理念,也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B . 青少年不仅能拥有健康的心理,也能确立现代生活理念 C . 这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有助于他们确立现代生活理念 D . 这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确立现代生活理念,也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注重个人隐私的当今社会,不论有人无人,更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损害他人、社会利益并最终损害自己的事。 B . 在注重个人隐私的当今社会,不论有人无人,都更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损害自己并最终损害他人、社会利益的事。 C . 在注重个人隐私的当今社会,无论有人无人,更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损害他人、社会利益并最终损害自己的事。 D . 在注重个人隐私的当今社会,不论有人无人,都更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损害他人、社会利益并最终损害自己的事。
七、写作(4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第六十四章)

    从上面五句话中选取你思考或感悟最深入的一句,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标题自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