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

更新时间:2023-02-27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泰安)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氧气用于气焊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 铜用于制导线 D . 活性炭用于除冰箱异味
  • 2. (2022·自贡) 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 . 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C .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 . 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 3.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 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烟雾 D . 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由黑色变红色
  • 4. 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错误的是
    A . 闻气体气味 B . 取用固体药品 C . 加热液体 D . 塞紧橡胶塞
  • 5.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氧化铝 B . 水银 C . 液态空气 D . 氯酸钾
  • 6. (2021九上·博罗期中) 关于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含义,正确的是:①2N ②Cu2+ ③ ④H2S(   )
    A . ①中数字“2”表示2个氮元素 B . ②中数字“2”表示铜元素化合价为+2价 C . ③中数字“2”表示氧化钙中含有2个电子 D . ④中数字“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 7. 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与相关解释或结论不一致的是
    A . 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相同——分子构成相同 B . 金刚石硬度比石墨大——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 C . 1滴水中大约有6.02×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D . 硬水和软水不同——水中钙、镁离子的量不同
  • 8. (2022八上·莱西期末) 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开始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太空舱里常用 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 CO2转化为O2。已知 NiFe2O4中 Fe 为+3 价,则 Ni 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 9. 奥运会场馆的“冰丝带”是由3360块发电玻璃拼成。发电玻璃是在普通玻璃上覆盖一层碲化镉(化学式CdTe)。碲化镉在弱光照射下也能持续发电,为冬奥场馆提供电力支持。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镉属于金属元素 B . 镉的质子数是48 C . CdTe中Te的化合价是-2 D . 蹄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7.6g
  • 10. 中药千金藤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功效。2022年中国科学家发现用千金藤提取得到的千金藤素(C37H38N2O6),可以较好抑制新冠病毒复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千金藤素属于单质 B . 千金藤素由83个原子构成 C . 千金藤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 千金藤素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 11. (2022·江汉) 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此大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 B . 碳的单质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是因为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 C . CO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D . 焦炭在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
  • 12. 通过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探究分子的运动 B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 探究铁钉锈蚀是否需要氧气 D . 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 13. (2022·河北) 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中航天员介绍,他们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实现了循环利用,如图是该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 C . 丁可电解生成供航天员呼吸的氧气 D . 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质量比为1:1
  • 14.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燃烧法探究某物质M的组成。质量为1.6g物质M在充足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实验后测得生成4.4gCO2和3.6g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M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②M中一定有碳、氢两种元素

    ③M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④M的化学式CH4

    A . ①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④
二、填空题
  • 15.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 (1) 空气中体积分数为78%的气体
    2.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 (3)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写完整)。
  • 16. 填空:
    1. (1) 将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送入轨道的火箭中,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助燃剂是四氧化二氮(N2O4),反应方程式为 , 其中X表示某种未知物质,则X的化学式为
    2. (2) 100g稀硫酸分成两等分,分别加入等质量足量的镁、铝,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是镁铝(“大于”、“等于”或“小于”)。
  • 17. 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圆满举行,本届冬奥会处处体现“低碳环保”理念,科技感十足。
    1. (1) 北京冬奥会向全世界展示绿色奥运会,例如火种灯的灯体使用环保材料再生铝合金,耐800℃以上高温。铝合金中的铝虽然化学性质活泼,抗腐蚀性能却很好,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
    2. (2) 我国发行了一套冬奥币,每套冬奥币含冰上运动项目与雪上运动项目各1枚。冬奥币使用的材料是黄铜。黄铜(Cu-Zn合金)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保存冬奥币的方法。(写一条)
  • 18. 如图是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前先用砂纸打磨铝丝的目的是
    2. (2) 步骤②中观察到铝丝表面的现象是
    3. (3) 设计该实验的依据是
  • 19.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有重要作用。
    1. (1) 传统汽车采用化石燃料作为能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中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氢燃料电池车实现交通“零排放”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20.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 (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 (2)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 21. 学习了金属冶炼后,小明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

    实验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目的是,然后再用酒精喷灯加热,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装置的作用是

三、综合题
  • 22. A、B、C分别是初中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氧元素,它们之间存在顺时针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若空气中A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B是有毒的气体。

    1. (1) 写出B→A
    2. (2) 写出图中B物质的用途
    3. (3) 写出A→C的化学方程式
  • 23.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
    1. (1)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哪个选项?
      A . B . C . D .
    2. (2) 解释B实验能否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 24. 如图,将二氧化碳气体缓慢通入塑料瓶中,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若观察到紫色纸花变红,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还需要再设计的实验是(写出操作及现象)。

  • 25. 下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些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在实验室里选择A装置用加热KMnO4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实验室用D装置收集CO2 ,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5. (5) 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用固体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若用F装置收集氯气,则气体应从图中的(选填“a”或“b”)端进入。
    6. (6)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100g含碳酸钙75%的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试计算理论上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