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开学...

更新时间:2023-02-11 浏览次数:26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也称作“回环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文学体裁。回文诗充分利用并展示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汉语是分析型语言,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这是产生回文诗的宏观背景。另外,古汉语没有标点符号,这让回文诗作表现得更加富有文学色彩。对于回文诗 ,不仅作者本人需要具有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欣赏者也必须具备相当的底蕴才能领悟其美妙之处。

    回文诗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能够成为另一首新诗,这样的文字功力十分了得,这般文才也不是什么人都敢“卖弄”的。

    有人把回文诗当成一种文字游戏,认为它完全没有艺术价值。实际上,这是对回文诗的误解。民国时期的学者刘坡公先生在1934年出版的《学诗百法》一书中就指出:“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当代诗人、语文教育家周仪荣先生也认为,回文诗虽无十分重大的艺术价值,但不失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据记载,诗歌中的回文体在我国晋代就已经形成,而兴盛于宋代。 它有着“反复成章”的特点,其种类有很多,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等。其中,尤以“通体回文”最难驾驭,有人把这种形式的回文诗称作“倒读诗”,认为它是回文诗中的绝品。

     例如,宋代大文豪苏轼所作的《题金山寺》就是绝品中的绝品,该诗如下:

    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把诗句倒转来读也是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诗: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晴日晚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苏轼被贬出北宋京城开封去杭州的路上,游览了镇江金山寺,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

    诗歌正读时,“江中的潮水一直奔向雪山,远处的渔夫在明月下垂钓,只见远处的山上有无数的飞鸟,轻盈地飞翔着”,这是《题金山寺》沿着吟 诵的时间所呈现的场景 ,描写了金山寺从午夜到清晨的景色,体现了黑暗过去后生命自由飞翔的无尽活力,以及由静到动的过程。

    诗歌倒读时,“鸟儿都飞走了,只剩下茫茫江波一直连着水边,普照万物的太阳也不见了踪影,只留下明月在静夜中独自皎洁”,这是《题金山寺》呈现的 真实场景,展现了金山寺从白天到黑夜的景色,表现了生机渐去、万物归静的过程。

    这是一首内容与形式俱佳的写景诗作,正读倒读意境不同,可看作两首诗。如果正读是从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晓的话,那么倒读则是从黎明晓日到渔舟唱晚。由于构思奇特,组织巧妙,整首诗顺读倒读都极为自然,音顺意通,境界优美,值得玩味。

    由此可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独有的一枝奇葩,回文诗读起来回环往复,连绵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经典的回文诗正读倒读都极为自然,音顺意通,意境优美,实在令人叫绝。读完它们,不由感叹,古人的智慧真是了不起,他们的文学造诣深不可测,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

    (节选自吴镇《回文诗:正读倒读都通顺,古人智慧了不起》)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汉语语素是单音节语素,语法手段看重语序,回文诗充分利用并展示了汉语的这两个特点。 B . 回文诗的产生有其宏观背景,汉语本身的特点为其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C . 回文诗对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文化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D . 回文诗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难驾驭的是“通体回文”,驾驭了“通体回文”,便能驾驭其它种类的回文诗。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文章从回文诗的定义入手,对回文诗的种类、特点等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B . 作者引用刘坡公、周仪荣的观点来证明回文诗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C . 文章详细分析《题金山寺》,意在证明回文诗正读倒读意境不同。 D . 末段在前文举例论述的基础上,赞美了回文诗之美和古人之智。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独特的文学体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 B . 回文诗的内容与形式俱佳,回文诗正读倒读都极为自然,意境优美,令人叫绝。 C . 回文诗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普通欣赏者不一定能够体会回文诗倒着读的妙处。 D . 回文诗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体现了创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读书方式、阅读习惯有了很大改变,实体书店的发展受到不小冲击。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数字化阅读呈快速发展趋势,纸质阅读呈放缓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老牌实体书店纷纷走上了转型之路。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实体书店或引进时尚的设计理念与元素,打造“高颜值”书店,成为“打卡”之地;或在原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通过“书店+”等方式打造复合式文化平台;或积极进军社区、乡镇等薄弱地带。在拥抱新技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实体书店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变革与创新贯穿始终。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为实体书店转型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当前,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加。“碎片化”的网络阅读不可能满足所有公众的需求,文化氛围的熏陶是实体书店的独特优势。相关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图书销售网点同比增长4.3%,从业人员同比增长5. 5%。一大批特色书店在各大城市兴起,规模不减反增。

    书店不仅是文化体验场所,更是一座城市的“灯塔”,是广大读者的心灵“栖息地”。它的核心是书籍,对象是读者。在书店转型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吸睛”“圈粉”“人气”,而忽略图书质量和服务,可谓本末倒置。这会导致:能读的书越来越少,杂货商品越来越多;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游玩的人越来越多;读书活动越来越少,商业性活动越来越多。书店也就逐渐丧失了其本身的价值与内涵。

    时代在变迁,变的是书店的形式,不变的是人们从阅读中获取精神慰藉的需求。“腹有诗书气自华”依旧是很多人的信念与追求。相较以前,读者越来越重视阅读时的体验。无论是老牌书店还是新兴特色书店,能否在满足读者日益精品化、差异化的阅读需求上做到极致,形成自己的读者群,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发展前景是否乐观,毕竟书店既需要用“面子”吸引人,也需要靠“里子”留住人。

    (摘编自史志鹏《实体书店转型要“面子”也要“里子”》)

    材料二:在电子阅读的冲击下,实体书店的生意日渐冷清。但近两年来,一批“高颜值”书店逆势而行,将阅读与休闲相结合,俘获了一众文艺青年的心,并且凭借独特的设计风格成为网红“打卡”之处。

    不过,随之而来的也有争议。有人认为,网红书店的“形式大于内容”,存在过度商业化的嫌疑。一些年轻人到网红书店未必是买书,而更多是拍照留念。

    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一方面,网红书店只要不是喧宾夺主,为了确保书店能够有起码的盈利空间,开展一些复合型经营项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不应该被苛责。毕竟,对书店而言,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一些书店出售周边文创产品,定期组织线下读书沙龙、专家学者讲坛活动,或是举行亲子阅读活动等,让书店从单纯的卖书场所变成一种以读书为纽带的线下社交场所,这其实是对书店功能的延伸和拓展,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重新定义“阅读”,这是过去的书店所不具有的。

    事实上,在讲究吸引力和体验感的时代,一家书店的人气,除了与书籍本身的质量有关,也与阅读氛围的营造有关,而这也是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城最大的区别之一。尽管实体书店不再景气,但是纸质书的销量依旧在增长,且国民综合阅读率也在持续上升。两者竞争“顾客”,靠价格战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使阅读体验感和仪式感达到极致,才是正确的方向。

    当然,网红书店仅有颜值是不够的。但凡成功的网红书店,它们在书籍选择、摆放以及其他服务上,都有自己的窍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专业性。如日本就有专门的书店“选书师”,他们结合书店环境选择书籍并进行摆放,根据读者的阅读喜好,以最快的速度推荐读物,还能为读者一对一地制订阅读计划。

    实体书店最红火的年代,恰恰是信息相对匮乏的年代,人们接收的信息大多来自书本。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阅读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在被重塑,所以,我们不能要求书店必须保持“传统”的味道。作为书店生态多元化的一种体现,网红书店更有利于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给社会创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空间,同时也为实体书店赢得生存空间。

    (摘编自朱昌俊《注重阅读仪式感网红书店胜出实属必然》)

    材料三:书店变网红,本质上是通过人际关系的网络营销赋予书店更多的社交属性。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面对纸质出版行业的落寞、网络阅读习惯的日渐养成,传统书店进行产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从上海“光的空间”新华书店邀请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操刀设计,到北京三里屯三联韬奋书店积极探索24小时营业模式,书店纷纷“拼颜值”“秀演技”。

    网红书店通过装修设计、综合服务、网络营销等手段吸引消费者,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吸引来的“消费者”转化成“读书人”。这不能仅仅依靠商业营销来解决,关键在于文化内涵的挖掘。只有在受众需求分析、专业服务和文化底蕴方面下足功夫,书店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旺盛的文化需求。

    (摘编自王法治《网红书店不只是“打卡”》)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和材料三都肯定了实体书店的创新和转型,也都提到了书店如何将吸引来的“消费者”转化成“读书人”的问题。 B . 材料二中“书店从单纯的卖书场所变成一种以读书为纽带的线下社交场所”,与材料一中“时代在变迁,变的是书店的形式”意思是一致的。 C . 实体书店既面临着数字化阅读快速发展的冲击,也面临着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而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加的机遇。 D .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时代,实体书店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先在形式上足够吸引人,然后再考虑书店的图书质量和服务等问题。
    2. (2)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数字化阅读快速发展、纸质阅读发展放缓的情况下,2018年中国图书销售网点不减反增,这与实体书店在政府的支持下努力进行创新是分不开的。 B . 与“碎片化”的网络阅读相比,实体书店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一大批特色书店在各大城市兴起,就与实体书店发挥自身文化氛围熏陶的优势有关。 C . 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城的区别就在于阅读氛围的营造,而成功的网红书店往往能够通过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来使顾客的阅读体验感和仪式感得到满足。 D . 实体书店的命运与人们阅读和接收信息的方式有关,当人们阅读和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的时候,实体书店也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就可能被淘汰。
    3. (3) 如何看待当前实体书店的转型和创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霍乱之乱

    池 莉

    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有走暴迹象。

    我和秦静值夜班。下午五点,防疫站的人基本走光了,只剩下科室主任闻达。

    闻达头发凌乱的脑袋在资料堆中微微摇晃,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伶仃的长腿和那双穿着不配套皮鞋的大脚。他追踪流行病二十多年了,他对所有的流行病都怀有巨大的兴趣和热情。写作工作量极大的报告使他每天都要推迟一个小时下班。闪电穿过云层,雷声冷不丁在耳边爆响,密集的大雨从远处黑压压地扫了过来。

    电话骤然响起。

    是十九医院肠道门诊的洪大夫打来的,她战战兢兢地说:“我们发现一例霍乱。”

    在消失了几十年之后,霍乱又来了,而我们对它的认识仅限于知道它的厉害和可怕。我们学习的流行病学教材是一九七七年印刷的,它告诉我们:“我国在解放后不久便控制和消灭了天花、霍乱和鼠疫。”于是,在学习流行病病论的时候,这几种传染病的章节是哗哗翻过去的。

    我和秦静傻了眼,洪大夫在电话里大叫:“喂,我们该怎么办?”

    秦静咬了咬牙,接过了电话:“洪大夫,你要以最快速度将粪样送到站里来。其次,隔离是最重要的,所有的烈性传染病都要首先隔离传染源。”

    洪大夫大叫:“糟了!粪样培养是才出的结果,病人前天看完病就回家了。我得赶快查看疫情卡,一找到确切的地址就告诉你们。”

    五层楼的防疫站蓦然间灯火通明。各科室的人马全都冒雨赶回站里,大家对霍乱除了恐惧,其他一无所知。站长答非所问地应付着大家,人们非常不满,于是到处是寻找闻主任的声音:“闻主任呢?”闻达的出现使站里顿时有了秩序,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集中过来,站长如见救星,紧紧地握住闻达的手说:“乱成一锅粥了,现在看你的了!”

    闻达一口气宣布了八条意见:第一,组成紧急行动小组;第二,立刻复查粪样培养基的菌落;第三,连夜出发,追踪病人并确定疫点……”

    有关部门的领导都赶来了,小车密密麻麻塞满门口。领导都主动与闻达握手,摇着他的手说:“老专家啊,全靠你了。”

    闻达的八条处理方案,开出了一系列我们防疫站本来就应该配备却一直没有的正规化设备,大大小小写满了三张纸。

    闻达走路变得格外轻盈,皮鞋不再像平时那样不知深浅地摩擦地面,破旧的白大褂在他身后飞荡起来,使他像一只忙碌的喜气洋洋的燕子。

    紧急行动小组成立,救护车一头冲进雨里,以最快速度朝一个叫“臭塘村”的地方飞去。霍乱病人肖志平居住在臭塘村,而村址不详。

    几经辗转,当我们终于将肖志平带回防疫站时,已是旭日东升。理想中的紫外线室已经有了,大厅里整齐地挂着崭新的隔离服,地上是一排排油亮的齐膝长筒橡胶靴。仅半天时间,整个防疫站旧貌换新颜。

    闻达一夜没睡,但他精神矍铄,一双眼睛精光发亮。

    他主动跟我们聊起往事:“我年轻时遇上一次鼠疫,那是一九五二年,黑龙江的甘南县突然出现大量肺炎病人。传播之迅猛、死亡率之高震惊了政务院。消息传来,我立刻报名去了疫区,提出了紧急处理的流行病防治方案,划出了半径为十公里的警戒圈,大隔离圈内再划小隔离圈,层层进行检疫和预防接种。我们获得了极大成功。”

    秦静说:“后来呢,闻主任?”

    闻达说:“后来就是今天了,我又抓住霍乱了。这次的霍乱,我们也一定能够消灭。但这一次不是永远。要记住,微生物与我们同在这个生活空间,它们的繁殖变异没完没了,一旦为它们提供了外因,就会造成发病。现在情况危急,我们今天必须封锁疫点。”

    下午六点,我们全副武装地从防疫站出来,体态臃肿,像太空里的宇航员,笨拙缓慢地爬上汽车。

    臭塘村原是一个地图上并不存在的村落,它位于工厂与农村的接壤地带,是工厂的废料废渣堆。村子里没有什么树木,四周是荒滩和臭水塘,正值晚饭时间,屋顶冒着炊烟,臭水塘边有妇女在洗菜,光屁股的小孩和鸡鸭猪狗在外面玩耍。

    我们兵分两路向臭塘村包抄过去。闻达率先接近村子,用电喇叭不停地喊话:“乡亲们,我是防疫站的流行病医生。你们这里流行一种肠道传染病,要求大家从现在起一律不要外出,等候我们的检查和治疗。”

    消杀科的人背着喷雾器,沿着包围圈散开,准备由外向内进行卷帘式消毒。

    村里的女人尖叫起来,拉着孩子到处躲藏。男人们拿起木棒、铁锤,在村口堵住了闻达,一把缴获了闻达手里的喇叭,凶狠地说:“少来这套,我们生病了会自己去医院。说实话,你们为什么要包围我们村子?后面围上来的人是不是要使用化学武器?”

    闻达说:“不是不是,是来给你们消毒的。”

    村民们怒火万丈:“我们没有毒,你们来消毒做什么?”

    关键时刻,闻达急中生智叫人把消毒液喷在自己身上。闻达在消毒液的淋浴下作出开心的样子给村民看,说:“是不是化学武器?我死了没有?没有啊!”村民们观察了一会儿,便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我们成功封锁了疫点。有五个病人被我们检查了出来,当即就被塞进救护车送去了医院。

    从封锁区隔离了十四天,没有一人有闪失,倒是我们防疫站的医生几乎都累病了。这十四天,我们的睡眠平均每天只有两个半小时。

    从封锁区撤回来的那天,村民送了我们一程又一程。他们说:“我们最感激的是,你们让领导注意到了臭塘村,我们从此有人管了。其实我们哪里有什么病?谁夏天不拉几次肚子?从来没有医生像你们这么好,实在是辛苦你们了!”

    我们无奈地笑笑,上车走了。臭塘村的人们觉得我们在小题大做,他们最终也不知道自己患的是霍乱。

    因为严格的保密,事后便没有我们所期待的辉煌。闻达回到了从前,依然每天下班之后写一个小时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走路又是拖泥带水了,鞋底总是嗞嗞地摩擦地面,两只不同的皮鞋又穿在了他的脚上。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跳动”“穿过”“爆响”“扫”等词语,清晰地描绘出天气的变化,渲染了霍乱发生时的恐怖气氛。 B . “像一只忙碌的喜气洋洋的燕子”一句,运用比喻手法,表现了闻达受到领导重视和设备完善后骄傲自得的心情。 C . 小说通过“我”的视角来叙事,能够增强故事真实性,拉近与读者距离,不过也容易受到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限制。 D . 小说插叙了闻达年轻时消灭鼠疫的情况,它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为后面消灭霍乱的情节发展做好了铺垫。
    2. (2) 小说三次写到闻达的鞋子,每次表达效果都不同,请简要分析。
    3. (3) 谈到创作时,作者说“将自己的担忧写进了小说”。作者的“担忧”包括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文言文阅读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其存君兴国,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屈原曰:“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 B .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 C .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 D .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王怒而疏屈平/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父,在古代常用作对男性长辈的称呼,如文中的渔父,就是指打鱼的渔翁。 B . 太史公,一般指我国古代官方史料的专职记录者,在文中是司马迁的自称。 C . 迁,有移动、搬换、转变之意,在古代也可指变动官职,在文中意指调任。 D . 《天问》,通过对天地和人世等事物现象的发问,表现诗人探索真理的精神。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原富有才华,受到怀王赏识。在担任左徒时,屈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对内辅助怀王商议国家大事,对外接待宾客,应对诸侯,深得怀王信任。 B . 屈原明辨形势,反对秦国之行。怀王欲到秦国与昭王会面,屈原洞察秦国的虎狼实质,直接反对子兰鼓动怀王前往秦国,但怀王不听,结果遭遇凶险。 C . 屈原品格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对于自己的艰难处境,屈原有着清醒的认知,他不认同渔父要随世俗一同变化的看法,最后宁死守义,以身殉道。 D . 屈原以死明志,感动后世之人。屈原自投汨罗江,以死殉国,他的作品感动了后人,他的殉国之事让后人流泪叹息,他高洁的品行让后人敬慕神往。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5. 古代诗歌阅读

    春宫怨

    [唐] 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注] ①杜荀鹤: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却未授官,乃返乡闲居。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中“婵娟”是说容貌美好。宫女正对着铜镜顾影自怜,本想梳妆打扮一番,但一想到美貌误人,又不免迟疑起来。 B . 颔联上下句文意相续,一气贯注,进一步写出了宫女欲妆又罢的思想活动。 C . 颈联从镜前宫女转到室外春景。暖风送来了动听的鸟声,宫女游目窗外,见到了“日高花影重”的景象。 D . 尾联写眼前的景象使宫女想起入宫以前每年在家乡溪水边采莲的欢乐情景,表现了宫女内心的欣喜之情。
    2. (2) 从诗的意境来看,这首诗不只是诗人在代宫女寄怨写恨,同时也是诗人的自况。请联系作者生平和诗歌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 6. 名篇名句默写
    1. (1) 《论语》中论述“士”要抱负远大、刚强勇毅、责任重大的两句是:
    2. (2) 《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修身的前提条件是“”。
    3. (3)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了春日的洞庭湖景色,其中写到花草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机器人也要记上一功。

    疫情的暴发,让医疗机构和医卫工作者都上紧了发条,也促使更多医疗机构引入机器人,以________一部分人力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对很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企业而言,这是一次________的实战,也是一次对研发和制造能力的考验。这一次,中国企业拿出了硬实力。

    机器人广泛应用于________疫情的背后,是中国智能产业的迅速发展。当前,我国已将智能产业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正大力进行机器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进程。随着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已经逐步从工业制造领域________到了智能服务领域。从地面运输到航空探测、从家庭娱乐到医疗救灾,中国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已实现多面覆盖。在医疗领域,机器人的应用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测温机器人、消毒机器人等产品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

    当然,机器人在疫情防控中的大显身手,并不意味着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春天”就要来了。疫情退去之时,才是机器人企业面对常态化应用长久考验的开始。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分担  始料不及  防治  渗透 B . 分流  始料不及  防治  延伸 C . 分担  突如其来  防控  延伸 D . 分流  突如其来  防控  渗透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当前,我国已将智能产业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正大力推动产业化进程和机器人科技研发。 B . 当前,我国已将智能产业优先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正大力进行机器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C . 当前,我国已将智能产业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正大力进行产业化进程和机器人科技研发。 D . 当前,我国已将智能产业优先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正大力推动机器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以康复机器人为主的手术机器人同样风头正劲,这得益于5G网络的支持 B . 得益于5G网络的支持,以康复机器人为主的手术机器人同样风头正劲 C . 正是5G网络的支持使以康复机器人为主的手术机器人同样风头正劲 D . 得益于5G网络的支持,同样风头正劲的是以康复机器人为主的手术机器人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春节,俗称“新年”“过年”,在中国是汉族以及其他一些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在新加坡、韩国、越南等国也是法定假日。“过年”在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富于人世伦理色彩。春节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也是礼仪文化和交往活动的集中展现。除夕之夜,阖家团聚,一起吃年夜饭,习惯上称“团年”。这是家庭团圆的重要时刻,多少年来,人们都看重这一时刻。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在外地的儿孙多半要赶回家,和家人团聚。以前,一般是晚辈回到长辈所居住的地方,现在,由于工作和时间关系等原因,________,地点变了,浓浓的血缘亲情不变。

    “拜年”是体现晚辈对长者尊敬的一个礼节,也是邻里之间沟通情感的一种方式。每年一次的拜年礼仪,加强了亲族之间的血缘亲情,维持和巩固着近邻“亲如一家”的地缘互助关系。拜年是欢乐喜庆的象征。民间讲究“冤家宜解不宜结”,________,也要相互拜年,尽释前嫌。传统的拜年活动,很大程度上能起到化解矛盾、增进友谊和感情的积极作用,是中华民族传统礼教的一种延续方式。

    春节也具有生态文化的意义,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新年与四时中的立春节气接近,一年之始与四季之始的时间基本合拍。过年时兴的花果植物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景。________,春节的气氛给人们带来浓浓的暖意,孕育着蓬勃的生机,体现着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有人内心的和谐。

    1. (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20个字。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十一年的语文学习,我们在书本中认识了许多历史人物,如荆轲、项羽、刘邦、张良、蔺相如、廉颇、屈原、曹操、周瑜、苏轼、李煜等,也认识了不少文学人物,如林冲、鲁智深、林黛玉、王熙凤、杜十娘、祥林嫂、孔乙己等,甚至还有不少外国人物,如奥楚蔑洛夫、保尔·柯察金、别里科夫、玛丝洛娃、玛蒂尔德、圣地亚哥等。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引发我们对人生、时事和社会许多思考和感悟。

    请你从上面列举的人物(也可以自定人物)中,任意选两个进行比较分析,写一篇副标题为“之比较”的人物评论,横线上需填写的是你选取的人物名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