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华师大版 /九年级下册 /第二章 地球的演化和生物圈的形成 /3 生物进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2.3 生物进化 第1课时 生...

更新时间:2023-02-14 浏览次数:3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化石证据
  • 1. 化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原因是( )
    A .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B . 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C . 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D . 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 2. 科学家通过比较如图所示的与马相似动物的骨骼化石,以及它们的生存时期,认为它们是现代马的祖先。科学家不能直接从图中获得的演化证据是( )

    A . 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 B . 足趾个数逐渐减少 C . 中趾逐渐变得发达 D . 遗传物质基本相近
  • 3. 19世纪在欧洲中部的地层中发现了1.5亿年前最原始的鸟类——始祖鸟的化石。它有羽毛,前肢变成翅膀,翅膀上有爪,还有一条长尾巴,它是( )
    A .   爬行类与哺乳类的过渡类型 B . 爬行类与鸟类的过渡类型 C . 鱼类与鸟类的过渡类型 D . 鸟类与哺乳类的过渡类型
二、 解剖学证据
  • 4. 鸟的翅、鲸的鳍、马的前肢和人的上肢,虽然在形态和功能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其结构和着生部位却很相似。经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些器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相似的,故称之为同源器官。不同的生物具有这样的器官,说明这些生物是从发展来的。
  • 5. 下列哪项不属于同源器官( )
    A . 人的上肢和鸟的翼 B . 鸵鸟的足和骆驼的前肢 C . 马的前肢和蝙蝠的翼手 D . 企鹅的鳍状翼和鲸的鳍
三、胚胎学证据
  • 6. 证明脊椎动物(包括人)的共同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在结构上确凿的证据是( )
    A . 早期胚胎都有鳃裂 B . 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 C . 早期胚胎都有尾 D . 胚胎发育都在水中进行
四、【能力提升】
  • 7. 某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中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清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马、象牙、犀牛);丙地层(三叶虫、乌贼、珊瑚)。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 )
    A . 丙、甲、乙 B . 乙、甲、丙 C . 甲、乙、丙 D . 乙、丙、甲
  • 8. 如图为未被破坏的地层示意图,图中表明两个地层中曾挖掘出物种A和B的化石。下列关于物种A、B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②物种A比物种B结构简单

    ③在Ⅰ层内可能找到物种A的化石   ④在Ⅱ层内可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

    ⑤物种B的出现早于物种A   ⑥物种B的出现晚于物种A

    A . ①③⑥ B . ②③⑥ C . ②③④ D . ①④⑤
  • 9. 我国科研人员对古代脊椎动物的研究发现,鸟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腕掌骨不断愈合(如图3),这是飞行结构优化的体现。该研究结果是通过比较( )

    A . 古代鸟类腕掌骨化石得出的 B . 现代鸟类的腕掌骨得出的 C . 现代鸟类的胚胎发育过程得出的 D . 多种现代脊椎动物的腕掌骨得出的
  • 10. 人体血液的无机盐质量分数约为0.9%,研究表明,30亿年前原始海洋的无机盐质量分数也约为0.9%。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
    A . 人体血液仍然带有原始海洋的某些印痕 B . 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洋之间存在着某些尚未被认识的关系 C . 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无机盐的质量分数相同无任何关系 D . 人类的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的原始生命逐渐进化而来的
  •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早期很相似,说明它们的生活环境是一样的 B . 人的胚胎头部有鳃沟,像鱼的鳃裂,说明人和鱼一样可以在水中生活 C . 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经历了相似的阶段,反映了它们有相似的起源 D . 由脊椎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共同特点可以推测,所有的动物都是由鱼类进化而来的
  • 12. 研究者曾经在地层中发现了潘氏鱼和鱼石螈的化石,几年之后又在另外的地层中发现了肉鳍鱼化石(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这些化石可作为从水生到陆生进化趋势的证据 B . 根据地层的年龄可以判断化石生物生存的年代 C . 这些化石动物是古鱼类到四足动物进化的过渡类型 D . 这些化石动物的生活地点不同,不存在亲缘关系
  • 13. 古生物学家从不同地层中挖掘出的动物化石的种类和数量如下表所示:

    地质年代

    发现的化石种类及数量

    中生代

    白垩纪

    鸟类、哺乳类(少量)

    侏罗纪

    爬行类(大量)

    三叠纪

    硬骨鱼类(少量)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中生代最早形成的地层在
    2. (2) 表中各类生物之间的进化趋势是
    3. (3) 在中生代占据优势的动物是
    4. (4) 始祖鸟可能出现在纪。
  • 14. 鱼类氮代谢的终产物是氨,两栖类成体氮代谢的终产物是尿素,鸟类氮代谢的终产物主要是尿酸。在鸡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最早几天氮代谢的终产物是氨,经过几天变成了尿素,最后以尿酸代谢为主,这说明:
    1. (1) 鸡早期胚胎像,过几天像,最后才像
    2. (2) 从鸡胚胎氮代谢终产物的变化可以看出高等动物是由低等生物进化而来的,其进化方向是从
  • 15. 中国科学家在野外找到一块化石,将化石中的动物取名“顾氏小盗龙”,经观察后发现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浑身披有羽毛,全长大约77 cm,后肢上有尖锐弯曲的爪和比身体长的尾巴,特别是前、后肢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外部形态来看都像现在鸟的翅膀。
    1. (1) 请你分析它与现存的哪类动物有亲缘关系?
    2. (2) 如果在第一块化石所在地层之下又找到了第二块化石,它的特征是身体扁平,全身具有鳞片,无四肢,但身体两侧有鳍状结构。那么第一块化石和第二块化石比较,哪一块可能更古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