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学年小学语文六年级寒假衔接专题练习:11 ...

更新时间:2023-01-10 浏览次数:74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六上·蓬江月考) 下面诗(词)句中描写夏天夜晚景色的一项是(    )。
    A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B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2. 《七律·长征》中,最能表达作者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    )
    A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3. 根据课文内容选下联。(填字母)

    上联:腾越五岭跨乌蒙,千山踏破

    下联:(    )

    A . 巧取金沙夺泸定,万水等闲 B . 盘桓四海遨碧波,笑看苍穹
  • 4. 下列诗句能够用来形容郝副营长的一项是(    )
    A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 .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
  • 5. (2022六上·竞赛) 下列古诗描写了西湖风光的一项是(    )。
    A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 B .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C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请来。——《书湖阴先生壁》
  • 6. (2021六上·淮安期末) 下列说法错误或与原文不一致的是(   )。
    A . 柳公权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道劲。《兰享集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B . 《开国大典》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让我们感受到了阅兵式的庄严、隆重。 C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 一片”,这两句诗的停顿是正确的。 D . 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 7. (2021六上·岱山期末) 看到下图这样的江南水乡时,会不禁吟诵(    )。

    A .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B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8. (2021六上·于洪期末) 《伯牙鼓琴》中用来形容琴声像流水一样浩荡的句子是(    )
    A .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B . 巍巍乎若太山。 C .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D . 汤汤乎若流水。
  • 9. (2021六上·吐鲁番期末) 下面诗句中,不是描写春景的诗句是(    )
    A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10. (2021六上·房山期末) 下列关于诗句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达了诗人喜爱菊花的思想感情。 B .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中“忽”字准确地写出了暴雨骤来骤去的动态。 C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赞美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D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赋予了自然景色拟人化的动态,令画面生动可爱,极富情趣。
  • 11. (2021六上·登封期末) 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的早日崛起而呕心沥血地工作,耗费了毕生精力,真是(    )
    A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 . 位卑未敢忘忧国
  • 12. (2022六上·淳安期末) 早晨,明明和爸爸一起出门赏风景,他们最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C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D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13. (2022六上·深圳期中)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当下台独分子猖狂,下列哪句名言最能恰当地告诫吾辈国民应奋发图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
    A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 . 位卑未敢忘忧国。 C .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D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14. (2021六上·赣榆期中) 下列选项内容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B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C .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陆游 D .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毛泽东
  • 15. (2020六上·玉溪期末)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石头像雹子一样向敌人头上砸去。”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的《白马篇》。 C .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D . “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这句话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二、填空题
  • 16. (2022六上·余江期中) 句子积累。
    1. (1) 这半学期,我们欣赏了古人笔下“野旷天低树,”的空旷与幽远,体会了“黑云翻墨未遮山,”的奇特与欢快,同时我们还领略了现代革命家挥毫写下“五岭逶迤,乌蒙磅礴”的无畏和乐观。
    2. (2)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到处,轻轻流入云际。
    3. (3) 《穷人》的作者是,他的代表作品有《》《》等。
    4. (4) 在“日积月累”中,我感受到孟浩然“待到重阳日,”的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欣赏到朱熹“,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绚丽春天;领悟到贺知章“少小离乡老大回,”的无奈和凄凉;感动于曹植“。”的爱国热情。
    1. (1) 野旷天低树,。(《宿建德江》)
    2. (2) 稻花香里说丰年,。(《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 (3) ,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长征》)
    4. (4) 如今直上银河去,。(《浪淘沙(其一)》)
    5. (5)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中写湖阴先生的庭院洁净清幽,体现其生活情趣高雅的两句诗是
    1. (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引发我们对稻香和蛙声联想的诗句是。”
    2. (2) 《七律·长征》中运用奇特想象,用夸张手法写出红军蔑视并战胜困难的诗句是。”
    3. (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两句写出了由骤雨转晴天的变化。
    4. (4) 古往今来,有无数爱国的仁人志士。曹植对于爱国曾感叹“。”
  • 19. (2022六上·内乡期中) 根据语境填写古诗词名句。

    ①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描写人们在稻花香气里谈论临丰收的年景,听将不远处传来的一阵阵青蛙的叫声的句子是:“。“

    ②每当看到敌人犯我边境,台湾企图独立的信息,我立马想起北宋名臣李纲的名言:“祖宗疆土,。旷大解放军指战员为保家卫图,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就如曹植所言:“捐躯赴国难,。”

    ③焦裕禄为人民“。”的精神万古流芳。(填诸葛亮的名句)

  • 20. (2022六上·湛江期中) 用积累的知识填空。
    1. (1) ,听取蛙声一片。
    2. (2) 《春日》一诗中,“”写出了诗人游春的地点以及获得的初步印象。
    3. (3) 《七律·长征》中“ “。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巍峨雄伟、绵延不绝的大山写得微乎其微。
    4. (4) ,万水千山只等闲。
    5. (5) ,乡音未改鬓毛衰。
    6. (6) ,江清月近人。
  • 21. (2022六上·罗湖期中) 诗句经典,温故知新。
    1. (1) 词中有丰收的喜悦,宋代辛弃疾在乡村夏夜稻花的香气里,听着人们谈论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诗中有胜利的喜悦,毛泽东主席写出了红军翻过千里积雪的岷山,个个笑逐颜开的场景:“”;诗中有游春的喜悦,宋代朱熹借着泗水边上焕然一新的春日美景,表达了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2. (2) 宋朝陆游在《病起书怀》中写道:“。”表达了尽管自己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这一传世诗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
  • 22. (2022六上·庄浪期中)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1) 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我感受到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欣赏到朱熹所绘“等闲识得东风面,”春天的绚丽多彩;领悟到贺知章“,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无奈和凄凉;体会到曹植“捐躯赴国难,”的壮志豪情。
    2. (2) 每当听到“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的故事,我就会想起毛泽诗句:
    3. (3) 芭蕉不展丁香结,。(李商隐《代赠》)
    4. (4) 《花之歌》是的著名作家的一部散文诗集《组歌》中的一首。
    5. (5) 《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五部分内容:接受任务→→跳下悬崖。
    6. (6) 《桥》最后才说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有什么好处:
  • 23. (2022六上·新沂期中) 诗歌是中华文化瑰宝,是文学殿堂里明珠。请你根据积累完成任务。
    1. (1) 补写诗句,注意书写整洁美观。

      等闲识得东风面,,听取蛙声一片。

      黑云翻墨未遮山,

    2. (2) 上面诗句描写的季节顺序是
    1. (1) 《桥》是一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
    2. (2) 诗词中有景。夏天,当看到乌云密布、骤雨如注的情景,我不禁想起《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诗句“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3. (3) 诗词中有情。《回乡偶书》中的句“”将诗人久客异乡,回乡却已老迈的哀伤心情跃然纸上。《送元二使安西》中,诗人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
    4. (4) 诗词中含理。《春日》中诗句““”“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
    1. (1)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就像只用,不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2. (2) 我们这学期学习的《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描写了关于月夜的景色,请你写出相关句子,。 (《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告别月夜,我们跟随朱期走进姹紫嫣红的春天,你想到了。西湖的景色美如画,突然乌云密布,大雨瓢发,你想到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为我们展示了朋友家的四园风光。
    3. (3) 《七律·长征》中“。”一联运用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4. (4) 读小说,我们应关注,感受人物形象。《桥》这篇小说表达了对老共产党员精神的赞扬:《穷人》是国作家的作品,本文赞扬了桑娜、渔夫的美好品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