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3-30 浏览次数:7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下列变化中有化学变化的是 ( )
    A . 冰雪消融 B . 蜡烛燃烧 C . 干冰升华 D . 灯泡发光
  •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 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简单方法。 下列是小敏在边捡拾的垃圾,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
    A . 塑料瓶 B . 泡沫饭盒 C . 易拉罐 D . 垃圾袋
  • 4. 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 . B . C . D .
  • 5. 下列过程中人或机械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 叉车把货物从地面抬升到一定高度 B . 人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通过一段路程 C . 人用力搬石头,石头没有搬动 D . 运动员举起杠铃
  • 6. 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
    A . 铁锹 B . 天平 C . 钓鱼竿 D . 铡刀
  • 7. 如图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中有红色物质出现,说明氢气具有 ( )

    A . 还原性 B . 可燃性 C . 氧化性 D . 助燃性
  • 8.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不良的饮食习惯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如图是初中生中常 见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健康问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 平时应该多吃清淡少盐食物 B . 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维生素、脂肪、泌尿 C . 不吃早餐容易低血糖,说明早餐应以补充六类营养物质中的糖类为主 D . 为了满足身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我们应该多吃肉类、少吃蔬菜
  • 9. 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后呈红色,下列离子可以在该溶液中共存的是 ( )
    A . Na+、Cl、SO42 B . Na+、Mg2+、Cl C . H+、Cl、CO32 D . NH4+、Cl、SO42
  • 10. 如图甲,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秤示数如图乙所示。若不计滑轮、弹簧秤和绳的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此滑轮是定滑轮 B . 拉力F的功率为0.8W C .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 2 N D . 以物体A为参照物,弹簧秤是静止的
  • 11. 金属钯(Pd)的活动性顺序位于银和铂之间。现要除去钯中混有的少量银,可以选用的试 剂是 ( )
    A . 稀盐酸 B . 硝酸银溶液 C . 硝酸钯溶液 D . 硝酸铂溶液
  • 12. 下列方案中,无法得出灯泡 L (灯丝阻值不变)的实际功率的是 ( )
    A . B . C . D .
  • 13.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若M表示心脏,那么甲代表肺动脉,乙代表肺静脉 B . 若M表示小肠,那么乙血管中氧气含量高于甲血管 C . 若M表示肾脏,那么乙血管中尿素含量低于甲血管 D . 若M表示肺,那么甲血管内流动脉血,乙血管内流静脉血
  • 14. 如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硫酸没有接触而稀硫 酸又不够了,为使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添加的试剂是 ( )

    ①食盐水  ②NaOH 溶液  ③稀盐酸  ④Na2CO3 溶液  ⑤ZnSO4 溶液  ⑥浓氨水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⑥ C . ②③⑤ D . ①③⑤
  • 1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标有“3V0.9W”、滑动变阻器R标有“35Ω1A”,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源电压恒为4.5V,灯丝阻值不变。在保证各元件都安全工作的前提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灯泡L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为0.3A B . 电流表的变化范围是0.15~0.3A C . 整个电路的总功率最小值为0.675W D . 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为5~15Ω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 16. 结合下列知识结构图填空。

     

    1. (1) 请在甲处填上合适的名称:
    2. (2) 举例符合规律乙的化学方程式:(填一个即可)。
  • 17. 据有关研究表明,硝酸铵(NH4NO3)和氯化钾(KCl)两种化肥的混合使用,具有吸湿性小、 有效成分较高、不易结块、易于撒播等特点,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复混肥料。
    1. (1) 复混肥料中的氯化钾属于肥。
    2. (2) 复混肥料中硝酸铵的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8. 截止2019年6月,我国已建成核电站19座,投入使用18座,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1. (1) 目前的核电站是通过(选填“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获得能量的。
    2. (2) 核电站需要防止核泄漏,避免对周边人群和生物造成核辐射。下列标志中属于核辐射标志的是       
      A . B . C . D .
  • 19. 葡萄酒的酿制过程如下:

    1. (1)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为(选填“自养”或“异养”)。
    2. (2) 在中间产物密封发酵生成葡萄酒的阶段中,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方式为
  • 20.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CaO、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确定白色沉淀是,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均填写化学式)

  • 21. 小兴在商场里买到一个有趣的玩具——“喝水鸟”(如图甲):只要往头部滴一次水,且鸟身前面放一杯水,就能实现“低头‘喝’水——抬头——又低头‘喝’水——又抬头……”反复运动(如图乙)。仔细观察发现,“喝水鸟”由玻璃制成,鸟身由一支点承托,头部、玻璃管和底部连通并充满乙醚(易挥发、易液化),且整体密封。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喝水鸟”反复运动过程中是将空气的能转化成“喝 水鸟”的机械能。
    2. (2) “喝水鸟”可以看作一个杠杆,图乙中的A姿态转动到B姿态的过程中,动力 ,阻力。(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 22. 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可用于制造钱币、机器零件等。利用黄铜制造各种物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黄铜渣,主要含有Zn、Cu、ZnO、CuO。一种利用黄铜渣获取金属铜和硫酸锌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

    1. (1) “酸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写出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 (2) “置换”过程中需要加入过量Zn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二是把剩余的稀 硫酸反应完。
    3. (3) 为进一步提高原料利用率,得到更多的铜和硫酸锌溶液,需要对流程中的“滤渣”进 行处理,向滤渣中缓慢加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 时停止加入,过滤。
    4. (4) 上述流程中,能判断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事实是(写一条即可)。
  • 23. 如图是某电烤箱的内部简化电路图,如表是电烤箱铭牌的部分信息,R0和R均为电热丝,其他电阻均忽略不计,已知R=202Ω。

    额定电压

    220V

    频率

    50Hz

    额定功率

    高温挡

    XXW

    低温挡

    200W

    1. (1) 要使该电烤箱以高温挡工作,闭合总开关后,旋钮开关要调节至(选填 “空挡”“ Ⅰ挡”或“Ⅱ挡”)位置。
    2. (2) 表中 XX 位置的数据应该是W。
    3. (3) 在额定电压下, 该电烤箱以低温挡工作5 min,产生的内能为J。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45分)
  • 24. 热机发明后,一直在持续的改进和发展中。

    材料一:1769年,法国人居纽制造出蒸汽机推动的三轮汽车(如图甲),传统蒸汽机的燃料在汽缸外部燃烧(如图乙),热效率为5%~8%。

    材料二:1862年,法国人德罗夏提出内燃机(内燃指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的四冲程循环理论:①汽缸的向外运动造成的真空将混合气体燃料吸入汽缸;②通过汽缸的向内运动对进入汽缸里的燃料进行压缩;③高压燃烧气体产生巨大爆发力;④将已经燃烧的废气从汽缸中排出。

    材料三: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以四冲程为依据的煤气内燃机,利用飞轮的惯性使四冲程自动实现循环往复,内燃机的效率达到14%。

    1. (1) 四冲程循环理论提及的“巨大爆发力”由如图中的        冲程实现。
      A . B . C . D .
    2. (2) 德罗夏提到的内燃方式是基于的猜想。
    3. (3) 老师在重复演示“做功改变内能”实验(如图丙)之间,需在拔出活塞后将厚玻璃筒甩几下,其目的是:
  • 25. 为了研究不同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某研究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通过分别燃 烧 0.5 克花生仁、大米、牛肉干来加热试管中的 10 毫升水并测量水温, 多次实验后将温 度平均值填入表中。

    样品

    水温(℃)

    水温变化(℃)

    燃烧前

    燃烧后

    花生仁

    22

    90

    68

    大米

    22

    54

    32

    牛肉干

    22

    52

    30

    1. (1) 下列选项中与此实验的科学原理或方法没有直接相关的是       
      A . 控制变量 B . 燃烧的程度 C . 同化作用 D .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2. (2) 本次实验通过比较水的温度变化推测三种食物所含能量的高低,实验中如果不注 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3. (3)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说明花生仁富含 (选填“糖类”“蛋白质”或“脂肪”)。
  • 26. 某科学兴趣小组对酸碱反应展开了探究。

    【实验目的】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步骤二: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红色变浅直至消失。

    步骤三:向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用玻璃棒蘸取其中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蒸干,有白色固体产生。

    【思考拓展】

    1. (1) 兴趣小组认为仅从上述步骤二的现象,难以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 酚酞试液在不同的 pH 时变化情况如表:

      pH

      0~8.2

      8.2~ 10.0

      10.0~ 14.0

      颜色

      无色

      粉红色

      红色

      氢氧化钠溶液的pH随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兴趣小组据此形成了对比实验方案以排除干扰, 该对比实验方案是

    2. (2) 图甲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离子有(写离子符号)。

    3. (3) 兴趣小组认为上述实验对反应实质缺少直观的验证。

      査阅资料:变色硅胶为蓝色,吸水后呈红色。变色硅胶与NaOH固体充分混合,无

      明显现象;变色硅胶与无水醋酸(CH3COOH)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兴趣小组据此设计了图乙实验,验证酸碱反应有水生成:将无水醋酸迅速倒入装有NaOH固体和变色硅胶的试管中,并用玻璃棒在试管中不断搅拌,观察到变色硅胶由蓝色逐渐变为红色,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①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说明该反应(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②无水醋酸由CH3COO-和H+构成。变色硅胶由蓝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7. 在“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实验中,小兴利用图甲装置进行研究。由于没有合适的小木块,小兴在斜面底部铺上一层较为粗糙的材料A制成的板材,使同一小球由静止从斜面滚下后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水平面均足够长)

    1. (1) 该实验通过比较来比较小球的动能大小。
    2. (2) 图甲是三次实验的结果, 得出的结论是
    3. (3) 如图乙所示,小兴先后三次将同一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间隔相同的时间自动拍摄)拍摄到了小球分别在不同水平面上的前3个位置,若材料C最光滑,请大致画出小球后2个位置。
    4. (4) 小明觉得“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也可以利用该装置完成。只要底部平面材料相同、不同质量小球的释放点高度相同,即可用(1)中所描述的现象来判断小球的动能大小,而小兴认为不可以。说出你支持的对象并说明理由: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8、33小题各6分,第29、30小题各8分,第31小题7分,第32、34小题各10分,共55分)
  • 28. 疫情期间宅出“面点热”,烤蛋糕、做面包花样百出。制作蛋糕、面包所用面粉的主要 区别是蛋白质含量不同。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蛋白质被初步消化的场所对应的字母是
    2. (2) 下列物质中属于可以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有

      ①淀粉              ②无机盐            ③氨基酸            ④膳食纤维

    3. (3) 吸收的营养物质最先到达心脏的腔是
    4. (4) 甲、乙、丙三个生理过程中表示重吸收作用的是
    5. (5) 如表是对某健康人肾单位不同位置的液体进行成分分析的结果,其中与储存在膀 胱内的液体成分相同的样品是

      样品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

      ×

      ×

  • 29. 如图甲,小兴用水平推力 F 把木箱向前推动, 该过程中推力 F 和木箱前进速度 v 的大小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第 2 s 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2. (2) 在3~5s内,小兴推木箱的功率是多少?
    3. (3) 在0~6s整个过程中,小兴对木箱做功多少?
  • 30.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 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 20 g 大理石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把产生的 CO2 气体用 足量的烧碱溶液吸收,同时测量 C 瓶烧碱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表所示: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C 瓶增加的质量/g

    0

    3.0

    5.0

    6.0

    6.6

    x

    6.6

    1. (1) 表中,第10分钟时,x=
    2. (2) 计算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写计算过程)
    3. (3) 请在图乙的坐标纸上,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CO2气体的质量为纵坐标,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曲线。
    4. (4) B中所装药品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HCl气体,该装置使测量结果将(选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 31. 将一定量的Fe粉投入到含Cu(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滤液,取一定量的滤渣加入少量稀盐酸,发现部分滤渣溶解并有气泡产生。请说出滤渣和滤液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并说明理由。
  • 32.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有杂质氯化钠)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兴称取了13g样品,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待操作结束后,将装置C中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量,进行计算得到结果。

    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D的作用为
    2. (2) 反应结束后需要通一会儿空气的作用是
    3. (3) 小明认为可以测量反应前后装置C的质量,增加量就是生成的CO2 , 然后进行计算得到结果。大家都否定了小明的方案,支持小兴的方案。你觉得不支持的理由是:
    4. (4) 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选填序号)。

      ①将装置A省去

      ②滴加稀硫酸不宜过快

      ③在加入稀硫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5. (5) 实验结束后,小兴得到白色沉淀19.7g,求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 33. 如图是一电动机提升物体的示意图,电源电压为120伏。电动机将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物体1秒内匀速上提0.9米,电路中的电流为5安培。

    1. (1) 求该电动机工作1秒所产生的电热。
    2. (2) 求电动机线圈阻值。
    3. (3) 当该重物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电动机的转子突然被卡住,为什么这种情况下电动机容易烧坏?
  • 34. 茶文化中有许多科学知识和原理。
    1. (1) 茶树适宜生长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性土壤中,pH在4.5至5.5之间最佳。小兴从某茶园取来一些土壤,浸泡后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测得pH为3,他想加入合适的试剂来调节土壤的pH至最佳范围,下列试剂可行的有

      A.适量熟石灰    B.过量熟石灰    C.适量氢氧化钠    D.适量草木灰(K2CO3)

    2. (2) 茶树的叶肉细胞内含有一种叫茶多酚的植物碱,可以在茶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 下氧化, 氧化的茶多酚使茶叶变红(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与温度关系如图甲所示)。 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作出绿茶、红茶等不同品种的茶叶。请回答:

      ①制作绿茶的工艺中,有一道工序是迅速将温度提高到70℃左右,目的是,从而保持茶叶鲜绿的颜色。

      ②在制作红茶时,需将茶叶保持在30~40℃范围内发酵一段时间,其原理是,从而使茶叶变为红褐色,即为红茶。

    3. (3) 如图乙是制作绿茶的“炒制”过程,所用电炒锅额定电压为220V,最大功率为1210W。电路原理图如图丙,其内部有两个发热电阻,其中R0是定值电阻,R为可变电阻(调温开关),它们的阻值均不受温度影响。假定电炒锅每秒钟散发的热量Q跟电炒锅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t关系如图丁所示,现在温度为15℃的房间使用该电炒锅炒制绿茶,要求电炒锅表面温度为75℃,且保持不变,问应将R的阻值调为多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