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3-01-25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门为中国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亿计的人才,不过,教育短板依然突出,尤其是考试模式、教育公平等问题广受诟病,又叠加个别环节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导致中小学生负担太重,学生和家长苦不堪言。中央近期的一系列教育治理举措,是主动谋变之举。

    教育治理须重视两点。首先,教育谋划要着眼长远。唯其如此,教育治理举措才能切中要害,避免左支右绌。教育,说到底是人的培养,它贯穿人的一生。在漫长的过程中,理想的成效与潜藏的问题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露。一旦发生偏差,后果非常严重。这就要求每项教育政策出台时慎之又慎,尊重数千年来中外教育实践的普遍规律。

    其次,教育须革故鼎新,培养的人才须适应并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经济发展离不开教育发展,不同的教育体系可以支撑不同的经济产业形态,比如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保障了德国工业多年来长盛不衰。而过往四十多年,中国成功将人口数量转变为人口红利,支撑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促成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大规模传授富有成效,这在中国经济昔日处于追赶阶段时是适用的。然而进入新时代,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并避免“卡脖子”现象,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无疑摆在了突出位置。因此,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都需要调整。有学者感叹中国教育“均值不低,方差过小”,如果这一现状不改变,建设创新型国家就难有保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正努力打造“全方位,高水平”社会新格局,教育自不例外。对外开放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到大学,通过学术交流、人才交换、合作办学等途径,中外教育已经建立起紧密联系。如今,尖端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中国教育的开放之门也应越开越大。

    1983年9月,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时至今日,“三个面向”依然是中国教育的正确方向。站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节点,中央一再重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其要义是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这,离不开全社会的努力。

    材料二:

    在近期教育治理中,教育部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而过去几十年,义务教育阶段按照考试成绩来分校或分班的做法沿用已久,而这种惯例被冠以“因材施救”之类的理由广为人们接受。但这样真的合理吗?

    埃里克·哈努谢克和卢德格尔·沃斯曼因在《国家的知识资本》一书中讨论了对教育公平产生重大影响的三个政策,其中就包括学校分级,“从理论上说,学校分级的作用是有争议的”。

    他们介绍,在第一次将孩子分到不同级别学校的年龄方面,各个国家的安排差别很大。在大多数OECD(注: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学校分级发生在学生15岁或16岁期间,九年级或十年级之前没有分级。而在对比了不同国家的教育数据之后,他们表示,根据假定的同伴效应,同质学伴的学习状况可能会达到最优,不过,弱势组学生如果过早与优势组学生分开,他们的情况会系统性变差。因此,他们认为推迟学校分级的年龄也许可以提高公平性。

    上面讨论的是按考试成绩将学生在不同学校间分级。那么,是否需要根据考试成绩进行分班教学?分班真的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吗?这些问题困扰着国内外教育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此众口难调。

    从国际上看,丹麦的中学不会根据成绩和能力来分班,而大多数英国中小学会在不同科目上根据学生对应的科目成绩和能力来分班教学。在印度,伯乐林(注:一个非政府组织)也倡导“按实际水平施教”,其基本思想是在某个时期,根据孩子掌握的知识将之分组,然后让教学难度与学生水平相匹配。可见,按照成绩和能力来分班教学并不是中国特色。

    近年来,国内不少地方通过教育治理,对这种习惯做法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纠正。比如,北京市2010年即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都必须承担小升初划片就近入学的任务,取消重点校不接受电脑派位生的特权,强调必须平均分班。但直至教育部最近的新政出台,根据考试成绩来分校或分班教学的做法一直难以根除。

    许多人反对分校或分班教学做法的一大理由,是这必然对重点班落选者的心理产生不好的暗示。而重点班入选者也可能因“鸡头变凤尾”而承受一定心理压力。不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斯特·迪弗洛与迈克尔·克雷默等人于2005年在肯尼亚开展的一项早期多干预实验显示,分班教育能让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所有样本学生都获得收益。其中,快班里垫底的学生和慢班里拔尖的学生从分班教育中获得的收益相当。

    总之,在是否按成绩分级教学中,人们意见不一,各国选择不同,似乎均有其理据,而选择的最终效果可能需要假以时日才能逐渐显现。

    1.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部门曾为中国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 B . 教育过度商业化,是教育部门采取教育治理举措的根本原因。 C . 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德国保障了本国的工业多年来长盛不衰。 D . 为打造社会新格局,中国应阻止尖端人才流动到其他的国家。
    2.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教育治理”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教育谋划要着眼长远,应尊重数千年来中外教育实践的普遍规律。 B . 过往传授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做法,在新时代应被取消和禁止。 C . 为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昔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等都需要调整。 D . 对外开放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开放之门应继续开放。
    3.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分校、分班”做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们广泛接受按成绩分校或分班,其中一个原因是因材施教。 B . 数据对比表明,从理论上说学校分级的作用并不总是积极的。 C . 丹麦的中学不会根据成绩和能力分班,分班教学是中国特色。 D . 国内不少地方不同程度纠正过义务教育“分校、分班”的做法。
    4. (4) 材料一、材料二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左支右绌 B . 革故鼎新 C . 众口难调 D . 假以时日
    5. (5)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中国近期为什么采取一系列教育治理举措?请分条简要概括。
二、文言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记旧本韩王后

    [北宋]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曾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宗)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弟,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 , 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集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1.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而视之  打开 B . 能者科第,擅名声  获取 C . 而韩文遂于世  印刷 D . 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  掩盖
    2. (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乞李氏以归  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 B . 予犹少  其道当 C . 而尹师鲁徒皆在  故予 D . 夸荣当世  特其旧物而尤惜之
    3.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

      正通过考取进士取得俸禄来赡养双亲

      B . 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

      索求别人家的旧版本来校对审定自己收藏的《昌黎集》

      C . 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

      孔子、孟子(不仅)美盛一时,并且被千世万代学习效法

      D .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

      我开始得到韩愈的文章,是在它们被埋没废弃的时候

    4. (4) 根据文意,下列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欧阳修年少时家贫无力购书,后从李氏处得《昌黎集》六卷,一直很是珍爱。 B . 欧阳修十七岁应考失利。后因为尽力钻研韩文,最终考得进士,到洛阳做官。 C . 欧阳修具有进不喜、退不忧的豁达态度,这与他的志向和所学密切相关。 D . 欧阳修收藏的《昌黎集》文字雕刻虽比如今版本精良,但其中脱漏错误很多。
    5. (5)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

    6. (6) 欧阳修对韩愈文章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分条作答。
三、名著阅读
  • 3.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请你结合下列两则论语,谈谈你对“贫而乐”的理解。

    ①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秋山(其二)

    顾炎武

    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已。

    烈风吹山冈,磷火来城市。

    天狗下巫门,白虹属军垒。

    可怜壮哉县,一旦生荆杞。

    归元贤大夫,断脰良家子。

    楚人固焚麋,庶几歆旧祀。

    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叹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

    (注)①本诗作于顺治二年(1645)。清军攻南明苏州等地,当地军民奋起反抗,惨遭掠屠。②天狗:不祥之星宿,主灾难。③元、脰(dòu):皆指头颈。④据《左传》:吴军占领楚之麋城,楚人子期说:“国亡矣!死者若有知也,可以歆旧祀,岂惮焚之?”楚人遂焚麋城以战,吴师败绩。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秋山”两句:以景物烘托肃杀气氛,侧面写战争导致人间凄惨。 B . “天狗”两句:灾星降临、异象出现,暗指苏州等地兵灾的降临。 C . “楚人”两句:楚人固执地焚城,死者再也难以享受后人的祭祀。 D . “叹息”两句:从历史回到现实,鉴古知今,生死关头就在今日。
    2. (2) 顾炎武此诗沉郁悲怆,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条简析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五、混合默写
  • 5. 默写。
    1. (1)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子曰:“,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然后君子。”(《论语》)

      屈原是我们伟大的诗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开篇说“屈原者,名平”,而《离骚》中屈原却说“  ”,表明他有另外的“名”和“字”,这与《史记》的记载不同。

    2. (2)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荀子·劝学》)
    3. (3) 青泥何盘盘,。(李白《蜀道难》)
    4. (4)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用之不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5. (5)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剥,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6. (6) 塞上长城空自许,。(陆游《书愤》)
    7. (7) 日上,,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姚鼐《登泰山记》)
六、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6.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树下

    王开岭

    ①“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

    ②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瞰儿孙绕膝。所谓“荫泽”“荫庇”“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大片树荫。这是祖辈赠与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

    ③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钩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

    ④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⑤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莱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

    ⑥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民谣中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它。

    ⑦游同里古镇,听到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

    ⑧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⑨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树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

    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劳作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

    ⑪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

    ⑫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

    ⑬那年去贵州,走到从江县的月亮山,遇一苗寨,叫岜沙,即苗语“草木茂盛”。据说这支部落是蚩尤的后代。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林子可真密啊!那些人、房子、生活,全是躲在翠绿里的。你才醒悟了森林的“森”字,那“木”真是密密匝匝、层层叠叠,难以落脚。

    ⑭恐怕再没有比岜沙人更膜拜树的族群了,男子蓄起直直的发髻,象征山上的树干,而身上的粗布青衣,模仿树皮。树,是岜沙人的神。他们尊崇树的能量和美德。在岜沙,凡重大活动和节庆仪式皆在林中进行,祈愿、盟誓、婚约的“证人”是大树,大伙有了心事,也去向大树倾诉。按俗约,盗木者除了退赃,还要罚120斤米、120斤酒、120斤肉,求族人谅恕。

    ⑮最触动我的,是岜沙人的葬礼。一个婴儿降生时,村民会替他裁一棵树苗,祈祝他像它一样茁壮、正直、坚韧;待他年迈去世,家人就找到那棵树,凿空做棺,去密林深处下葬,不设坟头、不立墓碑,最后,在平填好的新土上,埋下一棵小树苗,预示生命再次启程,也象征灵魂的回家之桥。

    ⑯他们是大森林的孩子。森林里诞生,森林里消失。

    ⑰“我们都认得哪棵树是自己的祖先。”岜沙人说。

    ⑱有一棵树,将陪伴一个人出生、长大,直至死去。除了葱茏,生命在世间不落任何痕迹。这是我听过的关于人和树最好的故事。

    ⑲那天,夕阳西下,听着山风和鸟鸣,我坐在岜沙的石头上,心想——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有一棵关系亲密的树。至少一棵。

    (选自《古典之殇》,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人生树下”为题,点明了文章主要内容即人与树的关系,也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B . 第⑧段“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表达了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及对其实用价值的肯定。 C . 第⑪段“树,在马路上流浪”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人与树形同陌路的哀痛。 D . 为了表达对树的敬意和感恩,作者行文时采用了丰富的手法。咏物抒怀便是其中之一。
    2. (2) 文章引用《诗经》的语句开篇,有何效果?
    3. (3) 请赏析第⑩段画波浪线的语句。
    4. (4) 请根据第③——⑧段的文章内容说说“这样的树,犹若亲属”有哪些含义?写完这些树后,作者在文末又写了在岜沙苗寨见闻的内容,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构思的匠心。
七、选择题组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70周年的庆祝活动之一,本次红学论坛邀请欧阳奋强先生与大家重温经典,共话红楼,其到来可谓是蓬荜生辉。②红学论坛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立项举办的学术活动: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 , 站在学术前沿、注重学科建构和跨学科发展,使红学研究自成体系。③其宗旨在于推出学术话题、活跃思想、引领发展为目标。④一百年前,胡适、俞平伯、顾颉刚开创了新红学;也是在一百多年前,罗曼·罗兰在创作《贝多芬传》时感慨世纪初的欧洲:“鄙俗的物质主义压制着我们的思维。”⑤时代的“异”与“同”都让我们深思与忧虑,何以解忧?唯有经典。⑥韩子勇先生在发言中指出:《红楼梦》散发出只有经典才具有的经久不衰的魅力,它可以让无数后来者叩问自己思想的质地 , 感受情感的温度。

    1. (1) 关于文段中的加点词语和划线语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段第①句中的加点成语“蓬荜生辉”使用错误,改为“众望所归”更合适。 B . “红学论坛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立项举办的学术活动: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一句中的冒号可以改为句号。 C . “其宗旨在于推出学术话题、活跃思想、引领发展为目标”这句话应该删去“为目标”三个字 D . “它可以让无数后来者叩问自己思想的质地”一句中的“叩问”不可以替换为“质问”。
    2. (2) “87版《红楼梦》是影视改编的经典,欧阳奋强塑造的贾宝玉是荧屏形象的经典,而这一切又都结缘于《红楼梦》这一文学经典”这句话放在原文中的位置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放在②③句之间 B . 放在③④句之间 C . 放在④⑤句之间 D . 放在⑤⑥句之间
八、微写作
  • 8. 有人说:一部经典小说既要有意义,又要有意思。请你以《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的一部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150字以上。

    学校即将举办2022届高三学生成人仪式。现面向高三各班征集仪式主题词。请你代表自己的班级拟定一个主题词,并说明拟定该主题词的原因。要求:条理清楚。150字左右。

九、语言表达
  • 9. 很多成语都是一幅图景。请你展开想象,从“披星戴月”“春风沂水”“车水马龙”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将该成语描摹的情境写成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要求:符合成语意义,描写细致,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150字左右。
十、命题作文
  • 10. 作文。

    微信、微博、抖音、B站……当下表达方式多元;网络课堂、腾讯会议、共享文档、线上博物馆……当下资讯的分享渠道便捷。与此同时,网络暴力、新闻反转等却带来了难以弥合的裂隙和难以化解的冲突。有人为信息时代带来的巨大改变而欣喜,也有人表示深切的担忧。

    上述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有话好好说”为题,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700字。

十一、材料作文
  • 11.  请以下面文段作为文章开头,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700字。

    “嘟嘟嘟……”被摁断了的电话发出阵阵忙音,此时显得特别清晰特别刺耳。

    “就不能好好说话吗……”我忍不住嘟哝了一句。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