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郴州市科龙职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3-01-24 浏览次数:32 类型:期中考试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guō)(pī)雳红(shuò)身(qū) B . (lán)长(hāo)手(xié)惆(chàng) C . 劲(qiú)飞(xiáng)嵘(zhēng)浪(è) D . (máng)子(jú)江(màn)百(kě)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寒喧  忙碌  沉浮  攀猿 B . 凌霄  橡树  虹霓  荡漾 C . 火炬  雾蔼  炫耀  漫江 D . 慰籍  坚贞  寒潮  泉源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以风卷残云之势在两周内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其影响之大让人始料不及。 B .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等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破环十分严重,整个汶川县城更是千疮百孔 C . 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三米跳板比赛中,名将郭晶晶最后一跳尽善尽美 , 接近满分,最终获得该项目冠军。 D . 随着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人,一些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已经可以和城市学校同日而语了。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 B . 李明同学一年来阅读名著大约100万字左右。 C . 人民公园的木栈道满足了有人与花花草草亲密接触。 D . 通过全家人不懈努力,我们家去年的年收入有了大幅增加。
  •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目前出现的那些言论,我虽然又好气又好笑,但也颇有些高兴,因为毕竟有人回应了。

    ②我再度:出版这个参考资料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出一个如何了解下层情况的方法。

    ③我们正密切事态的发展,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

    A . 关于声明关注 B . 对于声明关心 C . 对于申明关注 D . 关于申明关心
  • 6. (2017高二上·广东期中)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欢迎你到我家来拜访。 B . 你的报告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特此致谢! C . 令兄这次光临寒舍,不知有何见教。 D . 贵校师生热情地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使我深受感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15分)
  • 7. 阅读下面选节的古诗,完成问题。

    无衣

    《诗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1. (1) 下列对《诗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B . 《诗经》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 . 《诗经》中的雅分为大雅、中雅和小雅。 D . 《诗经》中运用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2. (2)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衣》运用了重章叠唱的艺术手法。 B . 《无衣》是一首四言诗,诵读的节奏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C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运用了设问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D . 《无衣》是楚国民歌。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之。元方入门不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君与家君日中期:约定 B . 则是无信:信用 C . 下车之引:引起 D . 入门不顾:回头
    2. (2) 下列各项中,与“去后至”的“乃”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不知有汉 B . 重修岳阳楼 C . 当立者公子扶苏 D . 始就学
    3.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待君久不至,已去。

  • 9. 古诗文默写。
    1. (1) 看万山红遍,
    2. (2) 我挥一挥衣袖,
    3. (3) ,百舸争流。
    4. (4) 仿佛永远分离,
    5. (5) 携来百侣曾游,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母亲的爆米花

    江子

    ①每到年末,女人们就都要忙碌起来了。

    ②在我家乡,再穷的人家,都要准备几件像样的年货待客。比如三两斤炒瓜子,自家种的卖给贩子后余留下来的花生,还有就是爆米花。

    ③而作为村里最穷人家的主妇,母亲的忙碌里,就会多几分恓惶。因为只有她知道,一到年关,招待客人要钱,去长辈亲友家拜年要钱,年后我们兄弟姐妹读书要钱。可因为进账少,她的口袋,差不多已经空了。

    ④她只有早早地就催着父亲带着我去走村串巷打爆米花。

    ⑤二姑父买了一套爆米花的行头。可他后来患了痨病,近不得烟火,就打不得爆米花。母亲就催着父亲,学了这门手艺,借了二姑父家的这套行头去打爆米花。

    ⑥这是一种十分艰苦的活计。我和父亲每天就像钉在了两条矮凳上。父亲负责摇机器,拉风箱,待加热到了一定温度,让机器炸响。机器里的大米就变成了松脆的体积暴涨的爆米花。我负责把柴,配合父亲“爆破”作业,死死捏紧装爆米花的麻袋,以免气流冲溢让爆米花散落。然后,我解开口袋,将爆米花装给主人。如此周而复始,每天都要到半夜才睡。

    ⑦那时候每一爆加工费是一毛。十多天时间下来,可以挣个一百多块。年关和我们的学费,就全都指望着这件事。

    ⑧要到大年二十九,我们才会回到家里,父亲先把那些带着黑色锅灰的毛票交给母亲,然后在自己家的厅堂,摆开架势,打自己家的爆米花。很明显,父亲摇着机器拉着风箱的节奏变慢了。我把柴也是。经过了十多天的熬夜打爆米花,我和父亲都太累了。 

    ⑨而在我和父亲出门的这些天,母亲早已把家里的一切都安顿妥当,包括其他年货的准备,孩子的新衣……晚上,母亲会把糖倒入有水的锅中。她在灶前把柴火,待糖水煮沸,父亲会将爆米花倒入爆炒,到一定火候,再铲出通过人工压实,然后用刀切成薄片,爆米花年货就做成了。

    ⑩那一夜,家里就都是糖分的味道:穷人的家庭里少有的幸福的味道。

    ⑪年终于到来了。对于家庭主妇来说,也就是最忙碌的时候到了。

    ⑫母亲穿着浆洗得干净的旧衣服,在家中进进出出,微笑着为前来拜年的亲友续茶水,看着客人面前茶盘里年货空了,就返回屋内补上些许﹣﹣量肯定是经过精密计算的,不能太多,不然后面来客就不够了,撑不到春节过完,但也不能太少,不然就不体面。

    ⑬那爆米花片是茶盘里最显豁的茶点。它的成本不高,少量的大米和糖,但因为经过爆米花机的加工,体积增大了好多倍,适合表达新年里虚妄的富足感。

    ⑭印象里母亲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即使过年也是。也许她穿过,那该是新婚的时候,可惜我没能见到。母亲好像也从没吃过她精心准备的那些吃食。她很少上桌,总是坐在灶膛前,吃每一顿剩下来的东西。平日里,她给我们的印象是节俭到抠门的。她对自己,几乎到了残忍的程度,即使过年也是。成年累月,我们早已接受了这样的母亲,认为母亲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⑮可有一天,我发现母亲在无人的角落吃着爆米花。

    ⑯离大年初一过去已经有几天了。亲友们都已散去。大人们开始闲了下来。

    ⑰我还沉浸在寒假与春节给我带来的美好和自由之中。离开了打爆米花的那张小矮凳的束缚,我就像一个野孩子,到处找着寻欢作乐。我忘了我是去找谁还是为了躲避谁的追赶,急匆匆地走在某个离家几栋屋的一个巷子里。无意间我看到了母亲,正在往嘴巴里送着爆米花。

    ⑱她轻轻地咬着,咀嚼着。她脸上的表情,似乎是非常享受爆米花片带给她的愉悦感,以至于她显得有点陶醉,有点贪婪。她吃得很细致,好像一小片爆米花片,有着她细嚼慢咽的计划。她手里有个袋子,里面还有着三两片。

    ⑲母亲怎么会在这里?她是不是专门要躲在我们不容易出现的地方,来享受她其实非常心仪的食物?她为什么不在家里,当着我们的面吃着爆米花?有什么清规戒律,阻止了她这么做?

    ⑳母亲看到了我,脸上立即露出惊诧进而尴尬的表情。她迅速停止了咀嚼,转身急匆匆离开了巷子。

    ㉑母亲只比我大25岁。我呢那时候才十一二岁。现在想起来,母亲那时候还很年轻,不到四十。可母亲在我心里从来没有年轻过,从我记事以来,她就是一个很心酸的老妇模样,即使新年也不能让她看起来年轻些。

    (选自2020年2月20日《新民晚报》,有删改)

    1. (1) 以“爆米花”为线索,补全文章情节。

      母亲催父亲打爆米花→        →家人制作爆米花年货→母亲用爆米花待客→​​​​​​​        

    2. (2) 文章第③段有何作用?
    3. (3) 文中的“爆米花”承载了母亲哪些具体的愿望?
    4. (4) 联系上下文,结合加点词语,赏析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她吃得很细致 , 好像一小片爆米花片,有着她细嚼慢咽的计划。她手里有个袋子,里面还有着三两片

    5. (5) 通读全文,分析第㉑段中“我”的复杂情感。
四、语文综合实践题(8分)
  • 11. 请给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续写一段。

    要求:①以“我愿意是海风”为首句;②模仿原诗的形式和风格;③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

    例: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的游来游去。

五、应用文写作(12分)
  • 12. 假如你是李华,昨晚发烧并咳嗽得很厉害,一直到半夜才入睡。请你写一张请两天的假条交给班主任吴老师。今天的日期是2022年9月11日。

    要求: ⑴要素齐全,格式规范; ⑵行文中不得透露与考生相关的信息。

六、作文(40分)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要有梦想,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如果没有梦想,那么你的人生就没有方向。梦想,是人生前行的指路灯;梦想,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梦想,是成功后的满足。一辈子,总要为自己的梦想拼搏一次。把梦想亮出来,不要封存梦想,朝着你喜欢的方向前进,自己选择的道路,跪着也要走完。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或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