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联考横店一中等校联考2022-2023学年...

更新时间:2023-02-14 浏览次数:6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2022七上·永嘉月考) 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进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 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 B . 哪种品牌牛奶的味道好 C . 鸟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鸟 D . 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
  • 2. (2022七上·婺城期末) 港珠澳大桥项目直接投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保护费用达八千万元,是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结合的范例。保护中华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 移入海洋馆中 B .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 完善法律法规 D . 收集白海豚做标本
  • 3. (2022七上·永嘉月考) 下列常见的测量工具中,其刻度线分布不均匀的是(    )
    A . 量筒 B . 刻度尺 C . 温度计 D . 量杯
  • 4. 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 . 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B . 1.8米=1.8×1000=1800毫米 C . 0.5厘米3=0.5毫升×1000=500毫升 D . 12米=12米×100=1200厘米
  • 5. 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我们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估测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我们教室内课桌的高度为 1.6m B . 我市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 50℃ C . 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 550 毫升 D . 我们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 20 立方米
  • 6. 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正确的是(   )
    A . 滴管使用完毕 B . 倾倒液体 C . 加热液体 D . 盖上盖玻片
  • 7. 下列四个都是本学期课本中的观察实验,其中实验过程中借助放大镜作为观察工具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8. 生物分类就是依据某一标准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归为一类,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科学兴趣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虾、蟹、鲫鱼、金鱼、水草、荷花等归为一类,而 将松树、柏树、玫瑰、猪、牛、羊等归为另一类。他们的分类标准是按照生物的(   )
    A . 形态结构 B . 生活环境 C . 数量多少 D . 用途大小
  • 9. (2019七上·萧山期末) 下列四幅图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一幅是( )
    A . B . C . D .
  • 10. 小柯同学在实验中用量筒量取溶液时,他首先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4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2毫升。则小柯实际倒出的溶液 体积(   )
    A . 小于23毫升 B . 大于23毫升 C . 等于23毫升 D . 无法确定
  • 11. 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则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A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种子植物

    B

    系统

    器官

    组织

    C

    大熊猫

    哺乳动物

    脊椎动物

    D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蝗科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不断探索了解地球。下列说法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
    A . 地球是一个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 . 地球内部结构中厚度最大的是地壳 C . “坐地日行八万里”适用于两极地区 D . 岩石圈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构成
  • 13. 用金属框可以拉出肥皂泡。小珂同学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于是 她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进行拉肥皂泡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 变化情况。就“小珂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 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作出假设 C . 收集证据 D . 得出结论
  • 14. 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小明对裁判使用皮卷尺测量自己跳远的成绩有异议,认为测量的成绩偏 小,下列有关申述理由正确的是(   )
    A . 测量时皮卷尺绷得太紧 B . 沙堆有隆起时就直接测量 C . 皮卷尺上 2cm 刻度处与起跳处对齐,直接记录落地点处刻度值 D . 没有跳到正前方,斜着测量起跳点到落脚点的距离并记录结果
  • 15. 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扬子鳄应 该属于下表中的哪一类(   )

    A . P B . Q C . R D . S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 16. 在下列仪器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序号,并写出其相应的名称。

    1. (1) 能作为热源的
    2. (2) 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
  • 17. 如图为地球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 (1) A、B、C代表的是地球内部圈层,其中B 代表的名称是
    2. (2) 将代表各圈层的字母按照其厚度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 18. 下图 A~E 为五种常见的植物,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玉米和黑松都能产生种子,它们的本质区别是种子外有无  包被。
    2. (2) 图中A、B、D三种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不能产生种子,都用 进行繁殖。
  • 19. (2022七上·婺城期末) 如图为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乒乓球、细铁丝制作地球仪的过程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1) 由图A所示可知,乒乓球的粘合线表示
    2. (2) 图B中的倾斜铁丝表示地轴,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度。
  • 20. 如图是人体皮肤的结构模式图,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1. (1) 在人的皮肤结构中,分布着许多组织,以下皮肤中没有的组织是(填字母编号)。

      A.上皮组织B.保护组织  C.营养组织D.结缔组织E.肌肉组织F.神经组织

    2. (2) 由此可以判断皮肤属于人体结构中的层次。
  • 21.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B是 ,它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
    2. (2) 我们切西瓜等水果时会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填图中字母)。
  • 22. 下列分别是蜗牛、麻雀、青蛙、蝴蝶、鲤鱼 5 种动物,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 (1) 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将上述动物分成两组,与A同组的有  (用字母表示)。
    2. (2) 动物的呼吸器官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如E用鳃呼吸,C主要用 呼吸,兼用皮肤辅助 呼吸。
  • 23. (2022七上·婺城期末) 学校实验室的光学显微镜镜头盒里有如图所示的六个镜头。请回答:
    1. (1) 区分物镜和目镜的主要依据是看镜头上端有无螺纹,其中有螺纹的为
    2. (2) 用这台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填图中字母)。

  • 24.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所示是在我国南极“中山站”某次观测到的温度计的示意图,此时温度计指示的“中山站”的气温是 ℃。
    2. (2) 要量取 45 毫升水时用到的仪器是          
      A . 50 毫升量筒 B . 100 毫升量筒 C . 滴管 D . 试管
  • 25. (2022七上·婺城期末) 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小科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请回答:

    1. (1) 如图甲所示,小科利用刻度尺测得铅笔的长度是
    2. (2) 小科要测一纸带的厚度,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用相关字母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有5小题,第26题5分,第28、29题各7分,第27、30题各8分,共35分)
  • 26. 某品牌洗手液声称自己的产品无毒无害,完全不影响环境。小科同学想证实该广告的真实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1%洗手液溶液,将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甲、乙两个区域。

    实验步骤及结果记录如下表:

    实验情况

    甲区域

    乙区域

    实验步骤

    放 20 条蚯蚓

    放 20 条蚯蚓

    每天喷 10 毫升 1%洗手液溶液

                

    两周后,翻开土壤,统计其中蚯蚓的数量

    实验结果

    2 条

    38 条

    1. (1) 完善上表实验步骤Ⅱ的内容
    2. (2) 实验中每组使用了20条蚯蚓,而不是 1 条,好处是
    3. (3) 根据上表实验结果,请你分析该品牌洗手液广告是否属实?
  • 27. 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温度计的原理进行了研究, 并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气温装置。图中 A 为一 小塑料瓶, B 为一玻璃细管,通过橡皮塞与 A 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烧杯中,使管内外液 面有一高度差。小组同学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 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 h,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所示:

    测量次序

    1

    2

    3

    4

    5

    6

    温度t(℃)

    17

    19

    21

    23

    25

    27

    水柱高度h(厘米)

    30.2

    25.0

    19.8

    14.6

    9.4

    4.2

    1. (1) 该测温装置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2. (2) 装置中的塑料瓶 A 相当于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结构中的
    3. (3)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此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上而下逐渐
    4. (4) 通过实验,兴趣小组发现用该装置来测气温,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你认为它的不足之处 有  (写出一点即可)。
  • 28. 某些卵生爬行动物的受精卵,在不同温度下发育的后代性别比例有所不同,下表是科学家实验 测得的一组数据,曲线表示温度与受精卵发育雌性比例(雌性个数与总数的比值)的关系。请 根据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温度(C)

    20

    24

    26

    28

    30

    32

    34

    36

    种类及

    雌性比

    (%)

    密西西比鳄

    100

    100

    100

    90

    80

    50

    0

    0

    红海龟

    0

    0

    0

    10

    50

    70

    100

    100

    100

    90

    40

    0

    40

    70

    100

    100

    绿草蜥

    49

    50

    49

    50

    51

    49

    50

    51

    1. (1) 性别发育不受温度影响的生物是
    2. (2) 曲线所示的是表中哪种爬行动物性别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该关系的特点是
    3. (3) 恐龙是一种生活在中生代的巨型爬行动物。对于恐 龙灭绝的原因至今有多种解释,请根据该实验的启 示,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 29. 以下是小科同学在实验室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图示。 请一起完成相关问题:

    1. (1) 图1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
    2. (2) 如果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步骤④所用液体是
    3. (3) 小科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正确完成了对光、放片两个步骤后,用低倍镜寻找物像 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 步操作是            (填字母编号)。
      A . 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 . 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 . 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 D . 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
    4. (4) 如图2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转为乙,下列操作步骤: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移动装片, ④转动转换器。其中排序正确的选项是            (填字母编号)。

      A . ③→①→②→④ B . ④→③→②→① C . ③→①→④→② D . ③→④→②→①
  • 30. 小军、小科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小军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V1 , 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 ,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小科同学的做法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选择   (填“小军”或“小科”)同学的方法。
    2. (2) 如果小科同学实验读数如图1所示,则测得该石块的体积是 cm3
    3. (3) 实验后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属于导致小科同学测量结果偏大的是         (填字母编号)。
      A . 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 . 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 . 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 . 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
    4. (4) 小军同学提出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 2 所示),利用等效替代法,通过读取液 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装置中能实现这一目的的是(填“ a ”、“b”或 “c ”)。
四、解答题(本题共有5小题,第31题6分,第35题10分,其余每小题8分,共40分)
  • 31.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下列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   (填序号)。

      ①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弧形的,推断出地球是个球体;②麦哲伦船队完成 环球航行一周,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③人们凭直觉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④从太空 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

    2. (2) 如图是微信启动页背景中的地球照片,它是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 从太空拍摄的祖国最新气象云图。以下关于这幅照片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编号)。

      A . 显示了地球是规则的正球体 B . 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最初阶段 C . 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D . 是地球形状直观确凿的证据之一
    3. (3)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了             (填字母编号)。
      A . 地球的形状随着人类的认识不断改变 B .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全凭突发奇想 C .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不断完善的 D .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与科技发展有关
  • 32. 如图所示,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

    1. (1) a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变化是甲细胞核内出现了,并被平均分配到图乙的两个子细 胞中,从而确保了遗传物质的传递。
    2. (2) b表示细胞的 过程,所形成的图丙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3. (3) 图丁所示的植物叶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 33. 小金学习了“常见的植物”后,对植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制了一张植物 分类检索表:

     

    请回答:

    1. (1) 请完成该植物分类检索表, a :;b :
    2. (2) 从植物的分类来看,表中的甲属于植物。
    3. (3) 小金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 3 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 位置。这 3 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
  • 34. (2022七上·婺城期末) 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续,外加“双减”政策中托管服务的落地,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在校进行“三检”,分别是晨检、午检和晚检。请回答:

    1. (1) 晨检时值周老师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得小科同学体温如图甲所示,可以判断小科的体温为 (填“正常”或“不正常”)。
    2. (2) 小虹同学早上起来感觉有点头晕发热,妈妈送她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用体温计给她测体温,测得小虹体温如图乙所示,为℃,接着又给她化验血液以及核酸检测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填字母编号)。

      A.建立假设    B.获取事实与证据  C.制定计划    D.提出问题

    3. (3) 小虹在测量体温后仔细观察该体温计的结构,她的想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 . 该体温计能准确到0.01℃ B . 用该体温计也可以测量冰水的温度 C . 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D . 该体温计形状接近三棱柱,主要目的为美观
  • 35. 在某次测量活动中, 老师要求同学们用一把刻度尺和一把三角尺测出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

    请分析回答:

    1. (1) 四位同学采用如图四种方式对圆柱体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编号)
    2. (2) 小明同学对圆柱体的高进行了测量,并将五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测量值(cm )

      17.72

      17.69

      17.7

      17.18

      17.71

      上表记录的数据中存在错误的是第  (填序号)次。

    3. (3) 为了减小误差,请通过计算说明该圆柱体的高应记为多少?
    4. (4) 李红同学在测量圆柱体的直径时,想采用累积法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测量误差。于是她想出了下面的办法:用一条很长的薄纸条,紧密地叠绕在圆柱体上20圈,在重叠处用针扎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得两端孔之间的长度,然后除以20,就得到圆柱体的周长,再除以π就得到此圆柱体的直径。你认为她的方法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