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钱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

更新时间:2023-04-29 浏览次数:8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2021七上·温州期末)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添加酒精 B . 滴加液体. C . 盖上盖玻片 D . 加热液体
  • 2. 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下列观察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

    ①用显微镜观察细菌

    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

    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

    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

    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

    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

    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⑥⑦ D . ④⑤⑥⑦
  • 3. 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

    ①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科学教材的宽度为183.6mm②在10mL试管中加热5mL水

    ③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食盐水④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

    ⑤用10mL量筒量取6mL的食盐水

    A . ①②⑤ B . ②③④ C . ④⑤ D . ①⑤
  • 4. 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15℃时测得的长度为L1 , 在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L1>L2 ,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 B . 若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m,则在降低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C . 若在15℃时取甲、乙两种材料的长度均是1m,则在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D . 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 5. 运动会上,小明对裁判使用皮卷尺测量自己立定跳远的成绩有异议,认为测量的成绩偏小,下列有 关申述理由正确的是( )
    A . 对齐起跳点的是卷尺上 2 厘米刻度处,而裁判直接记录了落脚点对应的卷尺刻度示数 B . 直接测量起跳点到落脚点的距离 C . 测量时皮卷尺绷的太紧 D . 测量时皮卷尺太松弛
  • 6. (2021七上·临安期中) 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时,以下四种操作方法中,会导致测量结果比物体真实体积偏大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7. 根据你对生活中科学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体积约为 180m3 B . 冬天洗澡水温60℃,人体感觉舒适 C .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 D . 四个中学生手拉手合抱的一棵大树周长约为 10 m
  • 8. 在温度是20 ℃的房间里,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当水银面经过“20”到“100”之间的某一刻度时,温度计的示数表示( )
    A . 房间里空气的温度 B . 沸水的温度   C . 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 . 什么也不表示
  • 9. 在一次进行盐水体积测量的实验中,坐在座位上的小宇按实验要求对放在课桌上量筒中的盐水进行了读数,站在他身后的小鸣也同时进行了读数,他们俩的读数分别是40 mL和42 mL,那么盐水的体积应该是( )
    A . 39 mL B . 40 mL C . 41 mL D . 42 mL
  • 10. 星期天,小明跟着妈妈到乡下做客,在田地里玩时小明的手不小心被茅草叶划破了,他感到很痛, 不一会儿伤口还流出了血。这说明皮肤可能含有的组织有 ( )
    A . 保护组织、结缔组织 B . 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C . 肌肉组织、上皮组织 D . 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 11. 下列谚语或古诗与对应的生命现象不相符的是(   )
    A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 .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 12. 如图中的甲、乙分别代表神经细胞和根尖成熟区细胞,图中B区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则C区含有下列哪些细胞结构 (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液泡       ⑦突起

    A . ①⑤⑥ B . ②③④ C . ②③⑦ D . ①⑥
  • 13.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 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这三种结构 C .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终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D . 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 14. (2022七上·余姚期末) 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 B .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 C . 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 D . 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
  • 15. 莲藕“出淤泥而不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出淤泥”和“不染”都是受细胞核控制的 B . “出淤泥”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C . “不染”是细胞膜将不需要的物质挡在细胞外 D . “不染”的莲藕细胞和淤泥不能进行物质交换
  • 16. (2022七上·上城期末)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 自我复制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各种细胞的未分化细胞。干细胞一般是指动物体的细胞,如胚胎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等。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造血干细胞能治疗血细胞病变引起的疾病,是利用它能分化产生新的血细胞 B . 胚胎干细胞形成新肝脏的过程,需要进行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 C . 植物体的机械组织也具有类似干细胞的功能,具有持续或周期性分裂能力 D . 受精卵被称为“全能干细胞”,主要原因是它能产生生物体需要的所有类型的细胞
  • 17. (2022七上·缙云期末) 以下与人体相关的结构和说法,正确的是(   )

    A . 控制人的眼皮单双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图一的结构①内 B . 图二的a、b、c表示细胞分化过程,d表示细胞分裂过程  C . 人体中的血液属于组织,体表的皮肤属于器官 D . 人体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 18. 图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分类的图示,其中A类是以胎生、哺乳为依据进行的分类,则B、C类的分类依据依次是( )

    ①用肺呼吸   ②体温恒定   ③卵生   ④心脏四腔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9. 小红和小明各自用刻度尺测量同一张课桌桌面的长度,小红测量的结果是122.9厘米,小明测量的结果是122.8厘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小红的读数比小明的正确 B . 小明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1 毫米 C . 两人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相同的 D . 两人中至少有一个结果是错误的
  • 20. 某同学为了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2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2只滴管分别向2只小烧杯中滴入苹果汁和橘子汁,如图所示。要得到正确的结论,实验中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

    ①榨取的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

    ②2只小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③2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1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A . B . C . ①② D . ②③
二、填空题(27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7分)
  • 21. 在下列空格内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字。
    1. (1) 一瓶农夫山泉矿泉水的容积约为550
    2. (2) 一个空教室的体积约为2×105
    3. (3) 0.09米3厘米3毫升;
    4. (4) 60纳米= 米。
  • 22. 小明做了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后,突然想到:人体细胞生活在浓度为 0.9%生理 盐水中,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那么植物细胞是否发生改变?在老师的帮助下, 小明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浸入质量分数为 3%的蔗糖溶液中,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细胞形状 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实验结果显示细胞的外形并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 具有支持作用;
    2. (2) 细胞膜与细胞壁的距离变大了,是由于 因失水而缩小,此时我们可发现紫色变 (深/浅)了;
    3. (3) 小明在盖玻片边缘滴了一滴红墨水,但他发现红色素并没有进入细胞内,这是 起了 作用;
    4. (4)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 于细胞结构中的
  • 23.       
    1. (1) 一根钢管,已测得管的内径为7.2mm。现用三角尺和刻度尺测量钢管的外径,读数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由此得钢管外径是 cm,钢管的厚度是mm。

    2. (2) 如图甲是某地室外气温,其示数为 。该水银温度计是根据 原理 制成的。如图乙是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则 A 、B 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 处 B 处。  (选填“<”“=“或“>”)

  • 24. 仔细观察图中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① 、②与图中其它动物的主要区别是身体内部没有。若根据体温是否恒定进行分类,图中 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填序号)
    2. (2) 将以上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 .①②④③⑥⑤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④②⑥③⑤  D .①②④③⑤⑥

  • 25. 有以下几种生物结构: ①细菌②肝脏③西瓜果肉④叶脉⑤茎⑥人体口腔上皮细胞⑦番茄 果肉中有一个个亮晶晶的小颗粒其中属于细胞的是;属于组织的是;属于器官的是;属于生物体的是  (均填序号)
  • 26. (2021七上·杭州期中) 假期里,小徐和爸爸一起从美丽的西湖中取了些湖水带回家里。小徐突发奇想,用显微镜观察了湖水,结果发现湖水中有一些移动的微小物体。经过和爸爸讨论与自行查找资料,   小徐确定了一下四种微笑生物。对于这些生物,小徐又有了以下思考:

    1. (1) 这四种生物的细胞结构有许多共同点,如都有(至少答出两点);但他们也有不同之处,如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因而不能自己制造出有机物, 需要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 (2) 衣藻和水藻属于植物的原因是。衣藻在不利的生活条件下,细胞将停止游动,并进行多次分裂,形成临时群体。衣藻在分裂过程中,母细胞的细胞核内出现的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3. (3) 根据,我们可以将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一类。
    4. (4) 草履虫在遇到棉花纤维阻碍时会后退,改变方向,再试探前进。此现象说明 (   )
      A . 草履虫有视觉器官,可发现障碍物 B . 草履虫有运动系统,可以自由游动 C .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 . 草履虫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
  • 27.       
    1. (1) 一支没有刻度的煤油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煤油柱的长度为4cm,把它插入沸水中时,煤油柱的长度为24cm。用它测一杯水的温度时,煤油柱长度为15cm,则这杯水的温度为
    2. (2) 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4℃,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读数为94℃。用此温度计测得某杯液体的温度是22℃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3. (3) 如图所示,一个饮料瓶装有大半瓶水,用刻度尺测量出水的深度为h1,然后将该瓶倒置,水面到瓶底的高度为h2 , 若再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测量底的直径为D,那么,该瓶的容积大约为

    4. (4) 一量筒中原有50mL水,现在往里面放入一干燥的木块,木块同时从量筒中吸收了四分之一木块体积的水,假设木块吸收了水后体积不膨胀,木块静止时有二分之一体积浸入水中,量筒中水位上升到56mL,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三、实验探究题(28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7分)
  • 28. (2021七上·余杭期中) 根据“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为小阳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实验操作,步骤①和②中不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选填“清水”“生理盐水”或“亚甲基蓝溶液”),步骤③的正确操作是

    2. (2) 图乙为小阳在使用显微镜进行临时装片观察时的“对光”操作,其正确顺序是

      A .转动遮光器,选择合适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B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D .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明亮的视野

    3. (3) 图丙和图丁为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视野从图丙到图丁,应先将临时装片向移动。图丁视野中的细胞,被试液染色最深的结构是(选填序号)。

    4. (4) 如图戊是在观察临时装片时看到的现象,这是由于图甲中操作步骤(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
    5. (5) 如图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使用上述物镜和目镜观察临时装片,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图

    6. (6) 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小阳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他先转动目镜,发现污点没有移动,再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没有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上。
  • 29. (2021七上·乐清期中) 小江和小丽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

    小江同学的做法:先将小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小石块全部浸没水中, 记下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1;然后取出小石块,记下取出小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小石块的体积为V1-V2

    小丽同学的做法: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小石块,使小石块完全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此时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计算小石块的体积为V2-V1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选择(选填“小江”或“小丽”)的方法。
    2. (2) 实验后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以下操作会导致测量结果(小石块体积)偏小的是       
      A . 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 . 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 . 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
    3. (3) 小江同学提出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利用等效替代法,通过读取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2所示,a、b、c三个装置中能实现这一目的的是
  • 30. 近年来,某市发生多起造纸厂废水灌溉事件。农民用未经处理的造纸厂废水灌溉菜地,导致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发生变化。小明为了探究造纸厂废水是否影响菜豆种子的发芽率。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1. (1) 作出假设:
    2. (2) 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A、B,每个培养皿底部垫有两层纱布,将200粒大而饱满的菜豆种子平均放入A和B培养皿中。

      ②向A培养皿中倒入适量不含造纸厂废水的清水,向B培养皿中倒入

      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种子萌发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1次,连续观察7天,记录菜豆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的菜豆种子发芽率:A培养皿中的菜豆种子的发芽率是93%,B培养皿中的菜豆种子的发芽率是34%。

    3. (3)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该实验的变量是
    4. (4) 小明将该实验重复做了多次,其目的是
    5. (5) 根据上述实验,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6. (6) 根据上述实验,请你给造纸厂提出治理建议: (写出一条即可)。
  • 31. 某日张丽同学帮助妈妈去市场买菜,发现包心菜的叶子是绿色的,里面的叶子是白色的。经 仔细观察,她又发现大葱和韭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是绿色的。张丽同学提出 这样的问题,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吗?于是她用家里的蒜瓣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
    1. (1) 张丽同学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

      张丽将基本相同的两枚蒜瓣分别栽种在甲、乙两个相同花盆中,然后将甲花盆放在 下,乙花盆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定时观察记录蒜苗叶子的颜色;

    2. (2) 假如张丽的假设是正确的,请你预测实验现象:
    3. (3) 在设计这个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设计两个装置的目的是进行
    4. (4) 实验结束后,张丽发现自己设计的实验有一不足之处,你发现了吗?请你指出来
四、解答题 (共 6 分)
  • 32. 《乌鸦喝水》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小柯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毫升、300毫升、350毫升)、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比小钢珠大)、沙子、量筒(500毫升)、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
    1. (1) 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人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是不是原 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为了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  量,小柯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①将杯子装满水  ;②量出杯内水的体积记作 V0 ;    ③将杯子放到没有水的水槽中;

      ⑥计算杯中需装入的最少水量

    2. (2) 已知往300毫升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为145毫升。现在往空杯里加145毫升水后,投入鹅卵石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可有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