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辽阳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河南模拟) 生活中处处有物质的变化,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铁生锈 B . 冰块的熔化 C . 水果的腐烂变质 D . 粮食酿酒
  •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 . 铜丝作导线 B . 天然气用作燃料 C . 铁锅炒菜 D . 用钨做白炽灯灯丝
  • 3. (2020九上·大兴期末) 根据“原子量”递增的顺序,绘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 阿伏加德罗 B . 拉瓦锡 C . 门捷列夫 D . 道尔顿
  • 4. (2022·遂溪模拟) 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二氧化硫
  • 5. (2020九上·延津期中)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O B . 2H C . Fe D . N2
  • 6. (2022九上·大连月考) 下列仪器中,既不能加热也不能作反应容器的是(   )
    A . 试管 B . 烧杯 C . 量筒 D . 燃烧匙
  • 7. (2020九上·丰台期中) 海带、木耳、菠菜等食物可为人体补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单质
  • 8. (2018九上·平和期中) 下列选项中符合四位同学对化学式意义的描述,恰当的是()

    A . NO2 B . O3 C . CO D . H2O2
  • 9. (2021·北部湾) 钛和钛合金是制造飞机的重要材料,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3 C . +4 D . +5
  • 10. 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

    A . 红磷 B . 氧化汞 C . 氯化钠 D . 铁锈
  • 11.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具有防癌功能,其化学式为C15H10O2 , 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异黄酮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B . 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5个H2 C . 异黄酮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 异黄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g
  • 12.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水烧开后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B .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隙变小 C . 一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D .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是不断的运动
  • 13. 下列关于“蜡烛燃烧”、“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叙述正确的个数是(   )

    A.能观察到有H2O和CO2生成

    B.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是物理变化

    C.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比空气中CO2含量高

    D.证明人呼出的气体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含量低

    A . 4 B . 3 C . 2 D . 1
  • 14.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 .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 .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D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15. 鉴别下列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试剂或方法

    A

    氮气和氧气

    用燃着的木条

    B

    实验室中白糖和食盐

    品尝味道

    C

    木炭粉和硫粉

    观察颜色

    D

    酒精和白醋

    闻气味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氦气
    2. (2) 2个氨气分子
    3. (3) 硫离子
    4. (4) 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17. 下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种元素。
    2. (2) D中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有个电子,其x=
    3. (3) 图中A,B,C三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微粒是(填字母)。
    4. (4) 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倍。
  • 18. 如图是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 (1) 甲图中一个氧化汞分子是由构成的;丙图中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写名称)
    2. (2) 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填“分子”或“原子”),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 (3) 根据上述示意图可以看出,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三、综合题
  • 19.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取水后加入絮凝剂的作用是
    2. (2) 在吸附池内起吸附作用的物质是,经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填“是”或“不是”)纯水。
    3. (3) 常用的净水方法有:①沉淀,②过滤,③蒸馏,④吸附,⑤消毒等。以上方法中,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填数字序号)。
    4. (4) 在清水池中可加入消毒剂二氧化氯等物质,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5. (5) 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少泡沫的为,生活上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6. (6) 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请你写出一条防止水污染的做法:
  • 20.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图甲、乙、丙分别是木炭、硫粉和细铁丝在氧气中的反应。

    1. (1) 甲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点燃燃烧匙中的木炭由上至下(填“缓慢”或“快速”)伸入瓶中。
    2. (2) 丙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3. (3) 甲、乙、丙中发生的三个反应的相同点有(写出一点即可)。
    4. (4) 做实验甲和乙时,木炭、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做丙实验时,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而在空气中只是发红并未燃烧。据此说明可燃物能否燃烧或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 21.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 (1) A实验中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的原因是
    2. (2) B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 (3) C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答一点即可)
  • 22.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该装置需要改进的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 (3) 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伸入瓶中的导管末端的位置要接近瓶底的目的是
    4. (4) 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时,开始收集。用该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答一点即可)。
  • 23. 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均为气体单质,C、D的组成元素相同,E是一种白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用“—”表示两种物质可A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E物质的化学式
    2. (2) 写出物质A—B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 (3) 写出物质C→D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 (4) C、D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24. 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查阅资料】通过点燃氢气和电解水的实验方法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经典回顾】

    1. (1) 1783年,拉瓦锡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往A杯中滴加少量的水,水通过灼热的铁管时发生汽化,水蒸气与灼热的铁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和“可燃空气”,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在B装置中收集到纯净的“可燃空气”。最终拉瓦锡证明了水的组成。

      ①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目的是除去

      ②将B装置收集到的“可燃空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了水。“可燃空气”是一种气体单质,其名称为氢气。写出水蒸气与灼热的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 (2) 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现有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

      【实验步骤】

      ①先用大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硫酸钠溶液,从A中的圆孔注入;

      ②用两个橡胶帽塞住右边两个出气口,用带针头的小注射器分别在出气口1和2处抽气,液面上升,直至水充满正负两极;

      ③接通电源,待C中气体体积达到最大刻度时,关闭电源,仔细观察实验装置中的现象;

      ④分别用带针头的注射器抽取气体并检验。

      【交流与反思】

      Ⅰ步骤①,在水中加入硫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II步骤②的目的是

      III步骤③中的现象:两极上均有气泡出现,B、C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并且A中液面(填“上升”或“下降”)。

      IV步骤④中检验C中气体的方法是

      【总结交流】

      以上实验都可以得出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四、计算题
  • 25. 已知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1. (1) 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2) CO(NH2)2中碳、氧、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 (3) 50kg尿素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