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十五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

更新时间:2022-11-22 浏览次数:6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
    A . 滴管吸取液体 B . 滴管滴加液体 C . 纸槽取用粉末 D . 倾倒液体药品
  • 2. 将硝酸钾晶体溶解在水中配成溶液,为了提高硝酸钾的溶解度,下 列操作可以实现的是(   )
    A . 增加溶质的质量 B . 升高溶液的温度 C . 恒温蒸发溶剂 D . 用玻璃棒快速搅拌
  • 3. 下列操作不属于物质分离方法的是(   )
    A . 溶解 B . 过滤 C . 冷却热饱和溶液 D . 蒸馏
  • 4. 杭州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2022年10月10日多云转睛,全天气温10-18℃,西北风6级,当前相对湿度30%”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多云转晴属于天气状况 B . 当日最高气温最可能出现在正午时分 C . 西北风是指西北吹向东南的风 D . 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
  • 5. 下列描写雨的诗句中,涉及到气候的是(   )
    A . 阴转多云 B . 晴空万里 C . 和风细雨 D . 冬暖夏凉
  • 6. (2020八上·西湖期末) 下列关于大气分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B .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C . 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大气温度都随高度上升而下降 D . 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 7. 现实生活中,下列哪些活动与大气压无关(   )
    A . 用吸管吸食牛奶 B . 用吸尘器清洁地面 C . 用离心式水泵抽水 D . 用水果刀削苹果皮
  • 8. 如图所示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及其周边环境缩略图,对于该环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大运河是人类通过对水汽输送的改造,来影响地球水循环 B . 运河边大量绿色植物通过植物蒸腾参与水循环 C . 大运河可以为沿途的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D . 从全国范围来看,杭州的水循环还是比较活跃的  
  • 9. 下列有关水 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淡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含量的大部分 B . 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 . 世界水资源除沙漠地区外,其分布是较均匀的 D .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 10. 下列有关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B . 浮力大小与液体的重力有关 C . 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D . 行走在月球表面的“玉兔”号月球车也受到浮力作用
  • 11. 关于物质的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B . 溶解时,需要用到玻璃棒,目的是引流 C . 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 . 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 12. (2020·杭州) 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13. 如图用模型模拟潜水艇浮沉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潜水艇是依靠改变自身浮力大小实现浮沉的 B . 将针筒的活塞向内推,模型下沉 C . 将针简的活塞向外拉,模型所受浮力不变 D . 潜水艇在海面下静止时,浮力大于重力
  • 14. 如图所示是家庭常用的高压锅,现利用高压锅来煮熟食物,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减小的原理制成的 B . 正常使用时,高压锅内水的沸点高于100℃ C . 高压锅内食物过于清淡,说明汤中食用盐的质量分数过大 D . 利用家用漏勺(起过滤作用)可以过滤掉汤中过量的食用油
  • 15. 小西的课堂笔记中记录了以下一些关于大气压的知识内容,其中错误的是(   )
    A . 在山顶上用无盖的铁锅烧水,水更容易沸腾 B . 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C . 苍蝇的脚爪中有一些吸盘,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能紧紧的吸在天花板上 D . 一般来说,晴天的气压比较高,阴雨天的气压比较低
  • 16.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多 B . 不饱和溶液降温后变成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 . 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后一定还是饱和溶液 D .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17. (2020八上·西湖期末) 如图所示是课本上相应的实验,关于这些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演示气压与气体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大 B . 用湿度计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干球温度计与湿球温度计温度差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大 C . 在图示位置加热,对流管内液体会沿顺时针方向循环流动 D . 当用注射器向烧瓶内充气时,正在沸腾的液体停止沸腾
  • 18. 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②中溶液不是饱和溶液 B . ③中可能是饱和溶液 C . ②与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 . ②与③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同
  • 19. 结合下表,下列有关溶解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20℃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表:

    物质名称

    氯化钠

    氢氧化钙

    蔗糖

    氯酸钾

    硝酸钾

    溶解度(克)

    36.0

    0.165

    203.9

    7.4

    31.6

    A . 氯化钠属于易溶物质 B . 20℃时,100克的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质量是31.6克 C . 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0.165 D . 溶解度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性越弱
  • 20. 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辽宁号”训练时舰载飞机飞行的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辽宁号”满载排水量为60900吨,表示满载时浮力大小是60900吨 B . 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航母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C . 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力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 D . 航母航行时,护卫舰不宜靠的太近,是为了避免液体的压强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
  • 21. 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出大气层的名称: B
    2. (2)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现象将不再存在。 (填写一自然现象)
    3. (3) 在A层中,空气的对流运动用如图模型表示,用箭头表示空气的运动方向。
  • 22. 如图是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根据此图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1. (1) 影响甲地的天气系统是
    2. (2) 丙地的天气特点是
    3. (3) 乙地的天气将会出现
    4. (4) 丁处的风向为
  • 23. 如图所示:A地海拔200米,B、C两地海拔2200米。则:

    1. (1) 若某时刻,B地的气温为-5℃,则理论上A地的温度为℃。
    2. (2) B和C两地相比较,降水较多的是地。(箭头指示为气流运动方向)
    3. (3) 影响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4. 小西同学去乡下旅游时,用矿泉水瓶装了一些山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净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取水样后加入凝聚剂,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形成较大的固体颗粒沉到水底,你认为合适的凝聚剂可以是。 
    2. (2) 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 .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 .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 . 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 (3) 山泉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后得到的净化水,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过程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B . 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过程改变了水的化学性质 C . 净化过程后得到的净化水属于纯净物 D . 可以通过蒸馏的方式,从净化水中分离出纯净水
  • 25. 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 (1) 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填字母)。
      A . 食盐 B . 硫酸铜 C . 面粉 D . 食用油
    2. (2)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填字母)。
      A . 氢氧化钠 B . 硝酸铵 C . 氯化钠
    3. (3) 将80克M物质加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6. 如图所示为对20 ℃时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乙、丙、丁四幅图中,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2. (2) 由丙溶液到丁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填 “不变”“变大”或“变小”)。
    3. (3) 若在丁的基础上,继续恒温蒸发10克水,又有3.2克硝酸钾晶体析出,则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克。
    4. (4) 在蒸发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 27. 如图是西溪湿地的游乐氦气球,当游客坐上载人框后,放松牵引氦气球的绳子,氦气球就可以升空,试分析:

    1. (1) 氨气的密度(“ 大于”、“等于”、“小于”)空气密度。
    2. (2) 若氦气球整个装置的体积为200米3 , 则其所受空气浮力为N (空气密度为1.29千克/米3)。
    3. (3) 如果要提高游乐氦气球的载客量(载重量),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有(提出一种方法)。
  • 28. 如图,将一个吸盘按照如图的方式,排尽吸盘内空气,使其吸在天花板的玻璃上,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30厘米2 , 试分析:(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

    1. (1) 吸盘能够“吸”在天花板的玻璃上而掉不下来,是由于的作用。
    2. (2) 若用力F将吸盘从玻璃上拔下来,力至少是60N (忽略吸盘自身的重力),此时吸盘内的气压最大不超过Pa。
二、实验题(28分)
  • 29. 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装置图:

    1. (1) 判断所接电源的正负极,图中A点表示电源极。
    2. (2) 如何检验b试管内的气体
    3. (3) 通过该实验能够得到如下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 B . 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C . 水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原子 D . 水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
  • 30. 某小组同学按照如下图步骤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观察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空桶重力(N)

    物体重力(N)

    将物体浸没在水中称重(N)

    空桶和溢出水中总重力(N)

    1.0

    2.5

    1.5

     
    1. (1) 该物体所受的浮力是N。
    2. (2) 表格中空桶和溢出水总重力为N。
    3. (3) 该物体的密度为千克/米3
    4. (4) 下列操作中,一定会导致无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是          
      A .  A、①步骤中,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 B . ③步骤中,溢水杯中没有装满水 C . ③步骤中,用食用油代替水进行实验 D . ④步骤中,物体没有完全浸没水中
  • 31. 实验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NaCl) 溶液,如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 (1) 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填序号),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2. (2) 纠正错误后若用固体氯化钠和水配制,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3. (3) 在配制16%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16%的可能原因有         
      A .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 . 所用砝码有部分锈蚀情况 C . 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D . 在转移所配溶液的过程中,有部分溶液洒落
  • 32. 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科学实验小组从网上购买了三种材质不同的实心小球A、B、C,并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试验:

    ①取三个相同的玻璃容器并装入适量的水。

    ②用手将A、B、C三球分别浸在图示位置后放手,仔细观察三球的运动状态。

    ③记录观察结果A球下沉,B球保持图示位置静止而C球上浮。

    ④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实验分析。

    1. (1) 甲图中A小球下沉的原因是
    2. (2) 实心小球A的密度(“大于”“等于”、“小于”)B的密度。

      ⑤得到结论。

      ⑥讨论拓展:若在乙图玻璃容器中缓缓加入适量的食盐晶体,则B球将(“上浮”、“下沉”、“依旧悬浮”)。

三、计算题(12分)
  • 33. 水上步行球是一个直径约2米的PVC透明气球,质量为5千克,属健身器材的一种。在人钻进气球后将气球密封并充气,然后放入水面上,人便可在球中取得平衡并往前奔走,形成“人在球中走、球在水上行”的活动场景。(忽略气球内空气质量,默认人的质量相同)。

    1. (1) 空的水上步行球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小F?
    2. (2) 水上步行球(载一人)时在水面上排开水的体积大小为6.5×10-2m2 , 则人的质量是多少?
    3. (3) 在其他条件均相同时,若水上步行球载二人在水面上奔走,则此时液面较载一人时液面将会 (“ 升高”、“下降”、“保持不变”)。
  • 34. 氢氧化钠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易溶于水,在生产染料、塑料、药剂等方面也要使用大量的氢氧化钠。现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2g/cm3)去配制6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
    1. (1) 6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克。
    2. (2) 需要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毫升?需要水多少毫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