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

更新时间:2022-12-15 浏览次数:3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b ></b>
  • 1.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写了鸟儿因受到惊吓而起飞的情景。此情景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为(   )
    A . 能进行呼吸 B . 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C .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 . 需要获取食物和能量
  • 2. (2022八下·虎门模拟) 从2021年5月3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为了解各年龄段人群对“三孩政策”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 . 调查法 B . 实验法 C . 资料分析法 D . 观察法
  • 3. 某班学探究“土壤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除探究因素土壤潮湿程度外,其他因素要相同且适宜 B . 每组只用1只鼠妇 C . 设置重复组,计算全班平均值 D . 做完实验后把鼠妇放归大自然
  • 4. 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 . 植被密布的山中空气清新、湿度较大 B . 紫茎泽兰作为“生物入侵者”严重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 C . 枯叶蝶的外形酷似一片树叶,不易被天敌发现 D . 蚯蚓能够使土壤更加疏松、提高土壤肥力
  • 5. 2021年6月8日是第十三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四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海水中从浅到深依次生活着绿藻、褐藻、红藻,这说明影响藻类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D . 土壤
  • 6. 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 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C . 有无限的自动调节能力 D . 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 7. 下列实例能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是(   )
    A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 科考人员发现南极企鹅体内积累了DDT C .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悲 D . 21世纪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或哺乳动物从地球消失
  • 8.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视野中看到的是“96”,实际上装片上是“69” B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数量越多 C . 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可以使镜中的视野更明亮 D . 将低倍物镜换为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
  • 9. (2019七下·东莞月考) 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从“甲”变为“乙”,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②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③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 . ②①⑤ B . ③①⑤ C . ②①④ D . ③①④
  • 10. (2021七上·长春月考) 下图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过程,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 . A→C→B→D→E→G→F B . A→B→C→D→E→G→F C . A→C→B→E→D→G→F D . A→C→B→D→E→F→G
  • 11.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是细胞壁,起支持保护作用 B . ②是细胞膜,在显微镜下最不易看清楚 C . 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⑤中含有较多的糖分 D . 植物的所有细胞中都存在③
  • 12. (2020·晋中) 诗句“杜鹃啼血猿哀鸣”中的杜鹃属于鸟类;民歌《映山红》所歌唱的“映山红”,学名也叫杜鹃,属于被子植物。与前者相比,后者不具备的结构层次是(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 13. 如图在载玻片一侧的培养液边缘放一小粒食盐,观察草履虫的移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纤毛是草履虫的运动器官 B . 草履虫向食盐方向移动 C . 食盐对于草履虫是有害刺激 D . 实验结束后将草履虫倒入下水道
  • 14. 卷柏和桃子的共同特征是(  )
    A . 都用孢子繁殖后代 B . 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C . 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D . 都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
  • 15. (2021·岳阳) 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适应陆地环境能力更强的原因是( )
    A . 有果皮保护 B . 有输导组织 C . 用孢子繁殖 D . 有茎、叶的分化
  • 16. (2020八上·枣庄月考) 如图为植物种子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的胚包括①②③④⑤ B . 乙表示单子叶植物的种子 C . 豆浆的营养主要来自⑨ D . ②和⑦将发育为茎和叶
  • 17. 大豆是我国常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为了使大豆得到更好地种植,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本探究实验共设计了3组对照实验 B . ①和③作对照,探究的是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 . ②和④作对照,探究的是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 . ②和③作对照,探究的是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18. 下列哪项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并继续生长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   )
    A . B . C . D .
  • 19. 沙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可以扎入沙土十几米深,它的根能长那么长是因为(   )
    A . 根冠部分的细胞不断增多 B . 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C . 成熟区细胞不断分裂 D . 分生区细胞的伸长和伸长区细胞的分裂
  • 20. (2020九上·揭西期末) 进行植物无土栽培能获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是植物能从营养液里获得足够的(   )
    A . 水分和氧气 B . 水分和有机物 C . 水分和无机盐 D . 无机盐和氧气
  • 21. (2021·湘西) 一朵已授粉的桃花,下列哪一部分被害虫吃掉后将不能结出果实了(   )
    A . 花被 B . 雄蕊 C . 雌蕊 D . 蜜腺
  • 22. 下列关于西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西瓜里的所有种子都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 B . 整个西瓜是由子房发育来的 C . 西瓜皮是由胚珠发育来的 D . 西瓜有多个子房
  • 23. 如图是观察到的叶片结构及叶片下表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和5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 . 7和8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 3属于营养组织 D . 6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 24. (2017七上·澄海期末) 水分进出植物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

    A . 根毛、导管、气孔 B . 气孔、筛管、根毛 C . 根毛、筛管、气孔 D . 气孔、导管、根毛
  • 25. 下列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蒸腾作用会降低环境中的空气湿度 B . 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对水分、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C . 植物吸收的水分,有95%~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 D . 增加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 26. (2022七上·揭东期末) 为提高西瓜的产量,果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面措施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  )
    A . 合理密植 B . 适当增施“气肥” C . 延长光照时间 D . 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 27. (2022·陈仓模拟) 下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②是二氧化碳和水 B . ③④是氧气和淀粉等有机物 C . ④中的化学能来自于光能 D . 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28. 秋天刚收获的橘子味道酸甜可口,但储存到明年时味道减淡了,其主要原因是(   )
    A . 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 B . 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分 C . 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D . 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 29. (2022七上·揭东期末) 下列实验能验证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是(  )
    A . B . C . D .
  • 30. 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 B .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已超世界人均水平 C . 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D . 我国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二、<b>综合题</b>
  • 31. 读图理解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图中①②③代表三种生物成分,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草原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
    2. (2) 图中的①能够利用阳光进行某种生理活动制造有机物,A代表的是该生理活动所需的原料,则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的角色,A指的是水和,该生理活动指的是
    3. (3) 图中的草原生态系统有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图中蛇和鹰的关系是
    4. (4) 若人类大量捕杀鼠,则①的数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是
    5. (5) 为杀灭害虫,人类向草地大量喷洒杀虫剂,该生态系统中杀虫剂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32. 综合应用

    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这样描述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的这段描述,写出了莲的可贵精神和高贵品质。莲形象典雅,承载着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莲的品种繁多,花瓣中含有不同颜色的色素。这些色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中。
    2. (2) 经检测发现,淤泥中某有毒物质浓度较高,但莲细胞内却没有发现该有毒物质,控制该有毒物质进入莲细胞的结构是
    3. (3) 开花时,同一朵莲花中的雄蕊和雌蕊成熟时间不同。由此推测,莲花的传粉方式为(填“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
    4. (4) 成语“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植物的组织。莲藕内含有丰富的,是莲叶通过作用制造后,经叶脉、叶柄中的(填“导管”或“筛管”)运输而来的。
    5. (5) 莲子中时胚根将发育成新个体的,胚芽最终将发育成新个体的
    6. (6) 莲花的叶片像一个个大圆盘,由表皮、、叶脉三部分组成。
三、<b>资料分析题</b>
  • 33. (2022·东昌府模拟) 资料分析

    资料1: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科学家最终成功地从牛身上获得胚胎干细胞,来自牛胚胎的干细胞可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

    资料2:白血病亦称作血癌,在青少年和儿童中发病率很高。白血病患者的肿瘤细胞能在血液中恶性增殖,并随血液扩散到全身。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帮助病人重建造血组织和受到摧毁的免疫系统,因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资料3: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诞生,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克隆猴的技术流程如下:取猴甲的一个卵母细胞a,把细胞核去掉,再把一个体细胞b与去核的a融合,构建克隆胚胎,然后将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乙体内,发育成克隆猴丙。

    1. (1) 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 (2) 资料1中,胚胎干细胞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各种不同细胞群的过程称为,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皮肤属于
    3. (3) 资料2中,若两个肿瘤细胞同时进行分裂,经过三次分裂后,最终形成个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的变化最为明显。
    4. (4) 资料3中的融合细胞是在(填“体内”或“体外”)培养形成克隆胚胎的,克隆胚胎被移植到代孕母猴乙的子宫内完成发育。克隆猴丙的遗传物质来自细胞(填“a”或“b”),说明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和遗传。
四、<b>实验探究题</b>
  • 34. 实验探究

    为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小明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对他的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时首先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运走消耗,此时植物不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填“光合作用”或者“呼吸作用”)。
    2. (2) 步骤②中对部分叶片进行遮光,其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步骤③中小烧杯内的液体应该是(填“酒精”或者“清水”),原因是该液体可将植物的溶解。
    3. (3) 步骤⑤表示在脱色、清水漂洗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只有处变成蓝色。(填“见光部分”或“遮光部分”),因为该处有生成
    4. (4) 该实验的结论是:①绿叶在光下制造出;②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5. (5) 如果选择银边天竺墓叶子的银边与中间绿色部分进行对照实验,可说明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