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3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性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 1.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国:从口(人口)从一(疆界)从戈(守卫城池)”,意为划定疆界,驻军守土。西周时期大量的“国”的诞生是由于(   )
    A . 延续内外服制度 B . 实行了分封制度 C . 强化中央集权制 D . 推行世卿世禄制
  • 2. 台湾学者许倬云先生曾回忆道:“在家乡,新年、除夕、元旦、清明和冬至,都会祭祀祖先。我家自从抗战时期离家客居,先父直系祖先名讳先人挂轴,每逢年、节悬挂遥祭。我们弟兄迁移美国,每家也都有历代祖先名讳挂轴,至少在除夕和元旦会遥祭。”影响这种观念产生的制度是(   )
    A . 内外服制 B . 宗法制 C . 分封制 D . 乡里制
  • 3.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秦统一后,国土空前广袤,“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秦始皇为实现对广阔疆域的高效管理,在全国推行(   )
    A . 郡国并行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4.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有学者说:“汉承秦制”,但是汉高祖也作了一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事,不得不说其是一个历史的“退步”。该事件指(   )
    A . 师法黄老之学 B . 郡国并行制度 C . 刺史监察制度 D . 中朝外朝制度
  • 5.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主张的主要用意是(   )
    A . 使庶子获得封地 B . 突显统治者恩德 C . 强化中央集权 D . 瓦解旧土地制度
  • 6. (2022·浙江) 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秦、元、明、清四朝职官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水师提督

    丞相、御史大夫、郡守

    大学士、内阁首辅、锦衣卫指挥使

    监察御史、宣政院使、福建行省右丞

    A . ①③②④ B . ②④③①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②①③
  • 7. (2022高一下·诸暨期末)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朝廷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分掌地方财政、司法、军事以及农田水利等具体事务。横线省略的机构应是(    )
    A . 转运司 B . 枢密院 C . 宣慰司 D . 三司使
  • 8. (2019高二上·唐山期中) 某学者认为,“从当代民主的视野来看,希腊民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个重要的局限性,那就是,公民资格具有高度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使古希腊民主制度(    )
    A . 是所有城邦居民的民主 B . 是仅限于公民内部的民主 C . 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 . 开近代西方间接民主先河
  • 9. (2022高二上·禹州月考)   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发文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国王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于是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并授意政府将其逮捕。这说明当时英国(    )
    A . 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 . 君主专制制度已恢复 C . 内阁应对国王负责 D .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 10.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这是第一步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承认奴隶制的存在等”,上述材料所评价的历史文件可能是(   )
    A . 《人权宣言》 B . 《美国1787年宪法》 C . 《权利法案》 D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1.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2022年2月,习近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提出:“民主是多样的,世界是多彩的。”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其中,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12.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扩大,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上,实行的原则是(   )
    A . 行政区 B . 三三制 C . 民主集中制 D . 政治协商
  • 13.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被尊为中国改革史上第一位伟大“度术师”的商鞅,为本归蜜夷之列的弱秦“拓霸国之规模,立统一之基础”。在其改革中,直接损害了旧贵族利益的措施是(   )
    A . 重农抑商 B . 奖励军功 C . 什伍连坐 D . 推行县制
  • 14.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北魏孝文帝颁布了某项制度后,大量“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的州郡之民,纷纷返回家乡,开始新的生活。当时统治者实行的是(   )
    A . 屯田制 B . 均田制 C . 征役制 D . 雇募制
  • 15.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失败了,其失败的根源是(   )
    A . 传统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B .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破坏 C . 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D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力量薄弱
  • 16.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两江师范学堂是清末新式学堂的代表,由张之洞创建,面名三江师范学堂,1906年易名为两江师范学堂,该学堂的设立(   )
    A . 直接导致传统科举制的度除 B . 反映了近代教育改革的进行 C . 表明传统官制改革成为共识 D . 标志着学堂选官制正式设立
  • 17.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如表中民谣、诗歌体现的选官制度依次是(   )

    选官制度

    民谣、诗歌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A . 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B . 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 C .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D . 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察举制
  • 18.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导致“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根本原因是(   )
    A . 魏晋以来士族阶层的衰落 B . 隋唐以来科举制度的确立 C . 魏晋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 D . 隋唐以来中央集权的强化
  • 19. (2021高二上·安徽月考) 有学者指出,西方文官是常任的,而常任官员们“都倾向于援引成例...他们对改革畏缩,很少创立新例”。同时,文官有自己的语言,叫作“官话”,有自己的服装,叫作“官服”,有自己的住宅,叫作“官邸”。该学者意在说明西方文官制度(    )
    A . 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 B . 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C . 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 D . 容易滋生僵化现象和官僚习气
  • 20.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自1933年4月至1936年年底,国民政府新任人员中有90%以上的简任官、88%以上的荐任官、63%以上的委任官受过专科及以上的教育。这反映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A . 官员选拔有浓厚的党派性 B . 考试制度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 . 公务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D . 公务员考试是任官的唯一途径
  • 21.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建立了国家公务员制度,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新时期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有(   )

    ①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律化、现代化

    ②文化程度呈现高学历化

    ③录用的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

    ④录用过程的透明化、公开化和平等化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22.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子孙“违犯教令”罪由来已久,秦汉已经出现类似罪名,唐朝正式立法。《唐律疏议》规定“祖父母、父母有所教令,于事合宜,即须率以周旋,子孙不得违犯。”统治者明确这一法律意在(   )
    A . 维系宗法制度的统治地位 B . 巩固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C . 赋予家长管教子孙的权力 D . 利用儒家伦理以维持统治
  • 23.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下列法律文件中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既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也是中华法系确立标志的是(   )
    A . 《禹刑》 B . 《秦律》 C . 《唐律疏议》 D . 《大清律例》
  • 24.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16世纪,随着新的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法国遂成为复兴研究罗马法的中心。这一转移对罗马法的“世界征服”是至关重要的。启蒙思想家高举“民主、自由、平等”之大旗,以自然法理论为武器,同中世纪以来占据统治地位之神学政治论相抗衡。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为保住大革命胜利果实,在拿破仑直接领导下,《法国民法典》终于诞生了。据此推断,《法国民法典》( )

    ①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③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

    ④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5.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时,毛泽东为高级干部开列了阅读资料,包括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1952年波兰宪法、德国宪法、1946年法国宪法、捷克宪法以及近代中国制定的一系列宪法。这主要体现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A . 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B . 是社会主义宪法的集大成者 C . 超越了国家与社会意识形态差异 D . 科学融合了国际与历史经验
  • 26.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在都城长安“不仅生活着来自日本的使者,还活跃着来自中亚、印度等地的使者、僧侣与客商”。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
    A . 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 B . 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 C . 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 D . 明朝对外交流的盛况
  • 27.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设置机构或职官是古代中央王朝管理边疆的重要举措。下列机构按出现的先后,正确的是(   )

    ①西域都护府    ②宣政院    ③北庭都护府    ④理藩院

    A . ①③②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②④③ D . ②④①③
  • 28.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欧洲民族国家的产生,推动了国际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下列有关国际法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战争与和平法》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原则 B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的体系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C . 《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各国……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D . 《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全体一致”原则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
  • 29.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表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 . 继承了古代民族政策 B . 缩小了各民族经济差异 C . 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D . 体现各民族政治愿望
  • 30.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习近平在谈及我国某一政治制度时指出:它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它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可知,该政治制度是(   )
    A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提升性选择(每题2分,共40分)
  • 31. (2022·浙江) 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    )
    A .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 .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 32. (2019·海南) 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3条宪法修正案,禁止各州实行奴隶制和强制服役,合众国的所有合法居住者都是美国公民,各州不得剥夺公民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些修正案(    )
    A . 取消了各州的立法权力 B . 赋予了国会修改联邦宪法的权力 C . 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D . 反映出《1787年宪法》存在缺陷
  • 33.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道:“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A . 有利于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B .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 34.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33116亿美元,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这主要得益于(   )
    A .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 .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 . 港澳地区与内地的紧密合作
  • 35. (2020·新课标Ⅱ)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
    A . 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 . 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 . 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 . 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 36. (2019·天津) “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
    A . 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 . 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 . 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 . 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 37. (2022·武昌模拟) 秦汉时期,官员逢父母丧,往往停职守孝,称为“丁忧”。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制度化法律化,明清时期对“丁忧”制度执行也十分严格。这一现象表明(    )
    A . 选官以孝廉为标准 B . 宗法制度影响深远 C . 儒家思想影响法制 D . 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 38.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有学者指出:(罗马)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   )
    A . 罗马法系最终形成 B . 行政官掌握最高司法权 C . 判例法体现权力来源 D . 法律实践中的理性色彩
  • 39. (2021高三上·双鸭山开学考) 有学者指出,到17世纪,在允许教会法和教士发挥一定作用的情况下,查士丁尼的国法大全已经成为欧洲大多数国家的普通法,补充着当代法律和习惯的不足。其意在说明(    )
    A . 教会专权阻碍罗马法的传播 B . 罗马法对近代西方影响巨大 C . 宗教法规所发挥的作用有限 D . 欧洲当代法律不断得到完善
  • 40. (2022高二上·连云港月考) 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   )
    A . 土地所有权性质发生了变化 B . 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D . 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 41.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2021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建立在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九部民事法律所确立的框架下,对原有法律条文进行吸收和精炼而成文的。据此可知《民法典》的出台(   )
    A . 具有很强的实践连续性 B . 注重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 . 旨在维护政府的权威性 D . 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 42. (2015高一上·淄川期中)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A .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 .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 .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 .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 43.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

    A . 农业生产的发达 B . 对外交流的繁荣 C .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 泉州口岸的开放
  • 44. (2020高三上·合肥月考) 土司是中央政权承认的少数民族世袭首领。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对当地进行管理,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后来清廷批准了这些建议。这一做法有利于(    )
    A . 完善中央官制 B . 实现民族自治    C . 消弭军事冲突 D . 维护国家统一
  • 45. (2017高二下·汕头月考)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

    A . 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 . 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 . 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 . 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 46. (2019高二上·周口竞赛) 17—18世纪,欧洲社会不再颂扬个人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各种爱国人士的塑像竖立起来,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这反映出欧洲(    )
    A . 封建专制王权进一步强化 B . 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扩大 C . 启蒙运动推动思想的解放 D . 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显现
  • 47.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等国于1963年签订《部分核禁试条约》,禁止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于1968年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禁止向无核国家转移核武器。苏美双方的举措( )
    A . 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B . 遏制世界多极化趋势 C . 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D . 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
  • 48. (2020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 1979年7月1日,中美签订贸易关系协定。1990年底,美国在各国来华投资中居首位。199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增长到142亿美元,比1979年增长近五倍。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国成为日本对外投资的重要市场。1988年,日本在中国投资兴办三资企业共654家,协议总额21.94亿美元。这表明(    )
    A . 外交政策的调整利于经济建设 B . 中国外交全面非意识形态化 C . 美国、日本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D . 中国的发展严重依赖于外国
  • 49.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
    A . 《共同纲领》封面 B .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段 C . 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 .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 50.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1787年,陕西巡抚在奏折中称西藏达赖喇嘛的使者为“夷使”,乾隆帝斥责:“‘夷使’字样,甚属错谬。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之……以外夷目之者可比。”这说明乾隆皇帝(   )
    A . 对大臣的思想严密控制 B . 强调对西藏的主权管辖 C . 通过外交解决中俄争端 D . “华夷之辨”的观念消失
三、材料分析题(共30分)
  • 51.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朕”上古为人们的自称,无贵贱之分。秦灭六国后,定为皇帝自称,他人禁止使用。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一切臣民皆不得使用。因秦始皇名政,下令改正月为端月。

    ——节选自《中国历史文选参考资料》

    制曰:“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可不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摘自《东华录》

    材料二: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 (3)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三省六部制的评价。
    4. (4)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 52.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李唐血统其初本是 华夏人,但后来其与胡夷混杂,并进行了联姻。唐高祖李渊的母案独孤氏、皇后窦氏,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都是鲜卑人。后来李唐士族长期与少敏民族生活在一起。据史籍记栽,唐王朝与突厥和亲六次,与吐谷浑和亲三次,与吐蕃和亲两次,与回纥和亲八次,与南诏和亲一次,等等,共计和亲二十八次。诗圣杜甫曾在《送杨六判官使西蕃》中写道:“绝城遥怀怒,和亲愿结欢。”阁朝隐在《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中写道:“甥舅重亲地,君臣厚义乡。”陈陶在《院西行(其四)》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摘编自郑阳《唐诗中体现政治方面的民族融合》等

    材料二:苏郁在《咏和亲》中 写道“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宋人王钦若也认为和亲不过就是传统的羁縻说,“计建和亲之议,岁用絮缯酒食奉之,非惟解兵息民,亦欲渐而.臣之,为羁縻之长策耳”。靳翠萍在(唐与吐谷浑和亲关系始末考》一文中指出:“和亲在唐与吐谷浑关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郑阳《唐诗中 体现政治方面的民族融合》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杜甫等部分文人对唐朝和亲政策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政府采取和亲政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苏郁等部分文人眼中和亲政策存在的弊端。
  • 53. (2022高二上·本溪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及今,东西方各国的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国家治理关系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东西方各国因国情不同采取了各具特色的治理措施。

    ——改编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从上图中任选两个影响国家治理的因素,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国家治理”这一主题自拟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