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

更新时间:2023-04-29 浏览次数:7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 1. 学习《科学》,下列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 . 仔细观察,大胆质疑 C .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D . 研究科学要有实证意识
  • 2.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现象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屠呦呦好奇于青蒿治疟疾现象并通过数以万计的实验,发现了青蒿素……在讨论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时,4位同学分别讲了如下的看法。甲说: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乙说: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丙说:科学的发现有赖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和积极实验。丁说:科学的发现都是从偶然的观察中得到的。你最不认同的看法是(   )
    A . B . C . D .
  • 3. (2021七上·武义期中) MOSS是电影《流浪地球》中领航员空间站的人工智能AI机器人。下列各项中,能作为判断MOSS是否为生物的标准是(   )
    A . 是否耗能 B . 能否运动 C . 能否说话 D . 能否生殖
  • 4. (2019七上·绍兴期末) 天文学家们发现了“地球的孪生兄弟”——一颗围绕恒星开普勒452 运行的行星。该星球跟地球的形似指数为0.98,并且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有可能有活火山,还有可能存在生命。划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哪个步骤(   )
    A . 建立假设 B . 合作与交流 C . 提出问题 D . 检验与评价
  • 5. 下列例子中,能够证明遗传多样性的是(   )
    A . 人身上有许多细胞 B . 蚕豆种子生长成蚕豆 C . 同窝小猪的体色有白、花、黑三种 D . 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
  • 6.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身体都分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体节的出现促进了环节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进一步发展 B . 身体分节是节肢动物能更好适应环境的重要保证 C . 身体分节有利于动物器官趋于集中,但不利于动物的灵活运动 D . 身体分节是无脊椎动物向高等方向进化的体现
  • 7. (2020七上·江北期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摘自《诗经•蒹葭》,其中的“蒹葭”是芦苇,它是一种单子叶植物。以下植物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 肾蕨 B . 葫芦藓 C . 花生 D . 玉米
  • 8. 小磊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13cm、2.15cm、2.13cm、2.49cm,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
    A . 2.225cm B . 2.137cm C . 2.14cm D . 2.13cm
  • 9. 某同学20秒的脉搏为25次,则该同学的心率和心跳一次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
    A . 24, 0.8秒 B . 75,0.8秒 C . 24,1.25秒 D . 75,1.25秒
  • 10. 澳大利亚有许多其他地方没有的物种,原因是(   )
    A . 环境变化 B . 地域辽阔 C . 食物丰富 D . 地理隔离
  • 11. 下列数据中,与生活实际最接近的是(   )
    A . 人沐浴时水的温度一般为73摄氏度 B . 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000克 C . 科学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分米 D . 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1米3
  • 12. 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一物体的质量,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偏左;当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则下一步操作是(   )
    A . 取出最小砝码,将螺母向右调节 B . 取出最小砝码,将游码向右移动 C . 不取出最小砝码,将螺母向右调节 D . 不取出最小砝码,将游码向右移动
  • 13.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 100g=100g÷1000kg=0.1kg B . 36cm=36cm÷10=3.6dm C . 10min=10min×60s=600s D . 5m2=5×10000cm2=50000cm2
  • 14. 草履虫、血吸虫、水蛭、乌贼、蜈蚣都属于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它们分别是(   )
    A . 原生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B . 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 C . 腔肠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D . 原生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节肢动物
  • 15. (2020七上·海曙期末) 下列现象属于保护色的是( )
    A . 变色龙的体色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B . 黄蜂腹部有黄黑相间的斑纹 C . 枯叶蝶停留时,形体像枯叶 D . 竹节虫体形似竹节
  • 16.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及其所属结构层次不相符的是(   )

    选项

    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描述

    层次

    A

    班上同学中,有人是双眼皮,有人是单眼皮

    遗传多样性

    B

    美国纽约市的居民中有白人、黑人和黄种人

    物种多样性

    C

    校园中有开黄花的菊花,也有开红花的茶花

    物种多样性

    D

    母猫生下灰色、黄色、白色、黑色毛色的小猫

    遗传多样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2018七上·宁波期中) 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 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B . 大多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有益 C . 真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没有作用 D . 利用酵母菌可以制作酸奶
  • 18. 为适应本地冬季低温、干燥的环境条件,许多植物在冬季来临时会以“落叶”方式来减少水分的散失,而常绿植物的叶片在形态、结构上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如叶片较小、较厚,表面有蜡质或角质层等。以下是我市常见的四种植物,其中属于常绿植物的是(   )
    A . 梧桐 B . 银杏 C . 樟树 D . 桃树
  • 19. 找出下列归类正确的一组(   )
    A . 鲤鱼、海豚、鲸属于鱼类 B . 银杏、侧柏、苏铁属于裸子植物 C . 鹦鹉、孔雀、蝙蝠属于鸟类 D . 蛇、蟹、蜗牛属于爬行类
  • 20.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时,将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水银温度计与刻度尺平行地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水银面与刻度尺上的4毫米刻度线对准;再将这冰水混合物加热到沸腾时,水银面与204毫米的刻度线对准;那么当沸水冷却到40℃时,水银面对准的刻度线是(   )
    A . 80毫米 B . 104毫米 C . 100毫米 D . 84毫米
二、 简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 21. 同学们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以下是我校今年秋季运动会的一些成绩,请你填写合适的单位:
    1. (1) 甲同学跳高成绩为130
    2. (2) 乙同学1内跳绳240次;
    3. (3) 丙同学投掷质量为2的实心球,成绩为13.80
  • 22. (2020七上·慈溪期中) 地球上艳丽多姿的生物是和它们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如:①常绿阔叶树冬季落叶②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剌 ③鸟类的前肢变成翼 ④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会长出致密的毛 ⑤鲫鱼身体呈纺锤形,长有许多鳍 ⑥荷花的叶柄和茎中都有孔道。
    在以上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中,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是(填序号,下同);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是;与寒冷环境相适应的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是
  • 23. 有一块铁,它的质量为 0.25吨,合g,它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后,质量将 (填“变小”“不变”或“变大”)。铁在常温下:①是固体;②呈银白色;③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以上信息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
  • 24. 根据你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酸奶、泡菜是我们常见的饮料和食品,其制作原理都是利用菌发酵制成的。
    2. (2)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与鱼的这种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是:体表覆盖黏滑的鳞片,身体一般为纺锤形,用游泳,用呼吸。
    3. (3) 如图为宁波市的市花——茶花,它属于 (填“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

  • 25.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的差异及差异大小,将生物进行分类,由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属、种七个等级;人和蟹同属动物界,两者差别很大,共同点很少;虾和蟹同属节肢动物门,共同点较多。这一事实说明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填“多”或“少”)。
  • 26. 假如你在森林中迷了路,怎样借助苔藓植物分辨方向呢?
    1. (1) 苔藓植物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选填“干燥”或“潮湿”);
    2. (2) 大多数树干的哪些部位苔藓较多?(选填“背光面”或“向光面”);
    3. (3) 树干上长苔藓较多的一面朝哪个方向?(选填“南”或“北”);好,现在你已经会确认方向了吧。
  • 27. 小明看到一个自来水龙头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断断续续地滴落到地上。他想这个水龙头一昼夜要浪费多少水啊!为了测算水龙头一昼夜要浪费的水量,他找 来了秒表、量筒。将量筒放在水龙头下,当听到水滴 滴在量筒里的声音开启秒表计时,并数数 到40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示数为12s, 量筒里水的体积是10mL。则每一滴水的体积为mL,一昼夜要浪费的水量是L,这是多大的浪费啊 !
  • 28. 小科同学学完生物分类知识后,观察了教室周围环境:看到了飞奔而过的野猫、树下啄食的麻雀、花坛里的蟾蜍、 茶花上的蝴蝶、景观池里的锦鲤等。于是根据各种动物的特征,尝试编制了个“校园常见动物分类检索表”, 请根据检索表回答下列问题。

    1. (1) 检索表中字母A所代表的内容:
    2. (2) B、C所代表的内容如果按照体表结构该如何填写?B : 。C :
    3. (3) 如果按照生殖发育特征区分,B填写,而C填写卵生;还可以按照,特征区分野猫和麻雀。
  • 29. 某同学利用天平测两个鸡蛋的质量,他将鸡蛋放在了右盘,在左盘上放了100g、1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测得的两只鸡蛋的质量比实际质量 (填“大”、“小”、“相等”),两只鸡蛋的实际质量为

三、 实验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 30. 在“探究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条件”实验中,李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编号

    温度/℃

    酵母菌含量

    发酵前面团体/mL

    发酵3小时后体积/mL

    A

    4

    适量

    100

    100

    B

    10

    适量

    100

    105

    C

    28

    适量

    100

    175

    1. (1) 该实验的目的是:
    2. (2) 设计该实验的原理是在控制发酵前面团体积、发酵时间和保持不变,通过控制观察,来判断酵母菌发酵效果与温度的关系;
    3. (3)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 (4) 该实验存在尚有不足之处,请你写出一条改进意见:
  • 31. 阅读下面的资料,然后回答问题。

    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了某地区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原因,有关数据见下表。

    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质的影响

    其他原因

    鸟类

    20%

    60%

    12%

    8%

    哺乳类

    21%

    32%

    17%

    20%

    1. (1) 根据资料回答:造成某地区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首要原因是;保护哺乳类和鸟类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2. (2)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些什么? (写一点措施即可)
  • 32. 大葱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细胞内没有叶绿素),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细胞内有叶绿素)。同样,白萝卜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小科想:叶绿素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呢?于是她设计了如下实验加以探究。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阴暗、25℃适宜温度

    光照充足、25℃适宜温度

    实验材料

    长势相似的10·株蒜苗

    长势相似的10·株蒜苗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

    1. (1) 从小科的实验设计分析,她提出的假设是
    2. (2) 有人认为“应将实验材料各改为1株,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你是否认同以上观点?, 为什么?
    3. (3) 若小科的假设成立,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四、 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 33. 小科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1. (1) 小科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此时小鹏正确的操作应当是
    2. (2) 调节完毕,小科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操作中他再次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此时小鹏正确的操作应当是
    3. (3) 在学完托盘天平的使用后,小科发现实验时操作不当会引起读数偏差,下列操作会引起读数比实际值小的是

      ①游码没有归零,就调节天平平衡; ②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右侧就停止调节;③使用生锈的砝码;④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 34. 小明发现电脑是利用风扇来降温的,他想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风扇的扇叶宽度、扇叶长度、扇叶倾斜角度都有关系。为此他制作了几个不同的小风扇,并用一个转速为300转/分的电动机分别带动这几个风扇转动,去吹动同一位置的同一纸片(下图所示)。下表为实验记录的数据:

    序号/cm

    扇叶长度/cm

    扇叶宽度/cm

    扇叶倾斜角度θ

    纸片被吹起的角度α

    1

    3

    7

    30°

    30°

    2

    2

    7

    30°

    20°

    3

    3

    4

    30°

    20°

    4

    3

    7

    40°

    40°

    1. (1) 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的。
    2. (2) 他在分析空气流动强度与扇叶长度的关系时,应选用序号为的两次实验数据。
    3. (3) 结合你的认识,请你提出一个小明以外的猜想: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可能还与有关。
  • 35. 某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伽利略温度计”。图中A为小烧瓶,B为玻璃管,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玻璃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兴趣小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h值,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18

    20

    22

    24

    26

    28

    h/cm

    27.5

    22.3

    17.2

    12

    6.9

    1.8

    前后两次测量的h的差值/cm

    5.2

    5.1

    5.2

    5.1

    5.1

    试分析回答:

    1. (1) 由实验可知h值随温度的降低而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 (2) 在玻璃管上刻有不同的温度值,则温度的数值从下到上越来越 (填“大”、或“小”)。
    3. (3) 若此时的h值为53cm,则所对应的温度约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