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县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9...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36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红旗》十七期上,有篇王力先生作的《逻辑和语言》文章,在末尾有一段涉及胡子历史及古人对胡子的美学观问题,和我们搞文物所有常识不尽符合。那段文章主要计三点:一、汉族男子在古代是留胡子的,身为男子必须留胡子。二、古乐府《陌上桑》说:“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可见当时每一个担着担子走路的男子都是有胡子的。三、胡子长得好算是美男子的特点之一,所以《汉书》称汉高祖“美须髯”。

    如今试从文物方面来介绍些有关材料,或许可以说明下述几事:一、古代男子并不一定必须留胡子。二、美须髯在某些时期多和英武有关,可并不一定算美男子,有较长时期且恰恰相反。挑担子的绝不是每人都留胡子。三、晋唐以来中年人或老年人,即或是名臣大官,也并不一定留胡子。这风气一直继续到晚清。

    首先可从商代遗留下的一些文物加以分析。故宫有几件雕玉人头,湖南新出土一个铜鼎上有几个人头,另外传世还有几件铜刀、铜戈、铜钺上均有人的头形反映,殷商时期关于胡子情况,似乎还无什么一定必须规矩。而且胡子和个人身份地位关系还不大,因为安阳出土一个白石雕刻着花衣戴花帽的贵族,和另外一个手戴桎梏的陶制奴隶,同样下巴都是光光的。

    春秋战国形象材料新出土更多了些。山西侯马发现两个人形泥范,是有一定身份的男子,还并不见留胡子的痕迹。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一个彩绘漆瑟,上面绘有些乐舞、狩猎场景和贵族人物形象,也不见有胡须模样。近二十年湖南长沙大量出土战国楚墓彩绘木俑,男性中不论文武打扮,却多数都留有一点儿胡须。但其中也有好些年纪大但并不留胡子的。关于古代由商到汉,胡子去留实大有伸缩余地,并不受法律或一定社会习惯限制。

    至于汉魏之际时代风气,则有更丰富的石刻、壁画、漆画、泥塑及小铜铸像可供参考。十分具体地反映出许多劳动人民形象,极少见有留胡子的。很难说当时每个挑担子的却人人必留胡子!其实魏晋以来有很长一段时期,胡子殊不受重视,以男子而具妇女柔媚姿态竟为一美的标准。这从《世说》记载潘安上街,妇女掷果满车,左思入市,群妪大掷石头故事及其他叙述可知。总之,这个时代实在不大利于胡子多的人!

    中唐以后,宋人绘的《香山九老图》,却有好些七八十岁的名贤,下巴还光光的。此外,《洛阳耆英会图》和《西园雅集图》,都是以当时人绘当时事,还是可见有好些过四十不留胡子的,正和后来人为顾亭林、黄梨洲、蒲留仙写真差不多。

    从文物研究古代的梳妆打扮、起居服用,可以帮助我们启发新知,校订古籍,得到许多有益有用的东西,值得当前有心学人给予一点应有的注意。胡子问题虽平常小事,无当大道,难称学术,但是学术的专家通人,行文偶尔涉及它的历史时,若不作点切实的调查研究,就不可能有个比较全面具体的认识。如只从想当然出发,引申时就难于中肯,而且易致错误。

    (摘编自1961年《光明日报》沈从文《从文物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力先生认为在古代汉族男子是必须留胡子的,胡子长得好是美男子的标志之一 B . 沈从文先生认为殷商时期未必有规定男人要留胡子,且胡子和个人地位关系不大。 C . 沈从文先生通过对汉魏之际的石刻等考察,认为这一时期的劳动人民都不留胡子。 D . 从宋代人物画像,到清代蒲松龄等人的画像来看,很多人到了四十岁还不留胡子。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针对性强,开篇先概括王力先生关于胡子的一些说法,树立了批驳的靶子。 B . 文章思路清晰,从殷商春秋战国,再到唐宋以及清代,按时间顺序来展示论据。 C . 文章结尾阐发了探讨古人胡子问题的重大意义,以小见大,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D . 沈从文先生使用的论据有古代的雕塑、绘画等实物,也有古诗词,种类较丰富。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沈从文先生认为胡子有无的问题属于平常小事,但学者写文章涉及时要认真研究, B . 读者通过本篇文章可以感知到沈从文先生高明的见解,已经远远超过王力先生。 C . 对名家观点做出含蓄委婉地批评,这种自由争鸣的研究氛围,有利于学术发展。 D . 通过《世说》中左思受妇女追捧的故事,读者可以推测那个时代妇女的审美观。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地区

    地下水占总供水量的比例(%)

    地下水占各部门用水总量的比例(%)

    农业

    工业

    城镇生活

    京、津、冀、鲁、豫、晋、内蒙古

    57.84

    44.5

    67.6

    71.3

    东北三省

    22.91

    17.64

    28.52

    33.26

    西北五省

    16.26

    10.00

    39.82

    61.26

    北方总平均值

    32.44

    24.20

    51.57

    59.00

    材料二:

    北京3月21日电记者从水利部获悉: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2022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两个主题都强调了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意在让“保护水、节约水、珍惜水”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水利部将继续全力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监测分析表明,治理区地下水水位与综合治理前相比总体回升。2021年底,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水位较2018年同期总体上升1.89米,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状况开始好转。水利部提出,接下来将以京津冀、三江平原及黄淮地区等11个区域为重点,明确治理目标、措施、任务,深入推进全国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同时,治理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居民积极响应国家节水号召,从生活、工作着手,养成节水爱水的习惯,担负起节约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的应尽义务。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地下水作为地球上重要的水体,与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地下水的贮存有如在地下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库,地下水以其稳定的供水条件、良好的水质,而成为农业灌溉、工矿企业以及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尤其是在地表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常常成为当地的主要供水水源。据不完全统计,以色列75%以上的用水依靠地下水供给;美国,日本等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地下水开采利用量亦要占到全国总用水量的20%左右。中国地下水的开采利用量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10﹣15%,其中北方各省区由于地表水资源不足,地下水开采利用量大。我国地下水超采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及辽西北等地。过量开采和不合理的利用地下水,常常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形成大面积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在地下水用量集中的城市地区,还会引起地面发生沉降。南方地区虽然很少开采地下水,但区域超采也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此外由于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大量入渗,常常严重地污染地下水源,危及地下水资源。因而系统地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和类型以及与地表水、大气水之间的相互转换补给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位于西北的新疆年均降水量普遍低于200毫米,宝岛台湾地区降水较为充沛。 B . 京津冀等七省市对地下水需求量大,地下水占比的四项指标均高于北方均值。 C . 西北五省地下水占总供水量比例不高,减少地下水开采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小。 D . 我国北方地区的年均降水量普遍低于南方地区,因此对地下水的依赖度较高。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22年“中国水周”确定的“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活动主题,将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B . 我国北方地区年均降水量普遍低于800毫米,地下水超采问题较为严重,因此是本次综合治理的重点地区。 C . 地下水是地球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降水稀少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常常成为当地的主要供水水源。 D . 中国地下水的开采利用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比例低于美国、日本,主要原因是我国地下水储量低且南方开采不足。
    3. (3)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子瞻中学将围绕今年主题开展相关活动,校学生会拟向社会发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的倡议。请结合材料拟写倡议内容。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相马

    郑俊甫

    窑镇东南有一方地,跑马场大小,四周围以木桩。空地里也到处是木桩,一根根杵在那儿,极似兵戎相见的战场。窑镇人称这块地为“牲畜行”,也就是交易牲畜的场所。说是“牲言行”,其实圈建数十年来,里面交易的多为马匹,所以当地人常唤作“马行”。

    “马行”逢三六九吉日开集,开集时,十里八乡的马贩子便云集于此,极是热闹。“马行”里的交易,并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靠的是“中间人”撮合。

    一般成功一桩买卖,双方都要付给“中间人”一些佣金。“中间人”吃了买方吃卖方,看似萧洒,其实不然。要做一个上得台面的“中间人”,起码得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诚信,看到什么说什么,既不看人下菜碟,也不暗收好处打诳欺瞒。二是能耐,这能耐便是相马,一匹马往跟前一站,一看二摸三遛弯,看是看牙口,摸是摸膘情,遛是遛役力。可别小瞧了这三招,没有几年的工夫是学不来的。

    窑二就是做“中间人”的。在窑镇马行,窑二的名头很是响亮,不管是外地的还是本地的,一进马行,当头便是一句,窑二在不?似乎找着了窑二,卖马便卖的心安,买马便买的理得。

    窑二入行十年,相马无数,从来没有发生过一例退马事件,这让窑二的头上罩上了一层无形的光环。窑二也不拿架,人极随和,往往逢了集开了市,便左手托一紫砂壶,右手摇一雕花扇,迈着碎步,边走边眯上眼“呲溜”一口,然后咂咂嘴,哼出一段字正腔圆的京腔来,神仙一般。

    这日逢九,照例是马行开市的日子。一大早,马行偌大的场子里就热闲起来,一根根木桩上栓满了各式各样的马。买主,卖主,手一袖,使蹲在那儿等。等谁?窑二。

    窑二来了,边走边哼。左手茶壶,右手竹扇,八宇须,瓜皮帽,长袍马褂,干净利落。不时地有人站起来,喝上一声好,然后问一句,窑二爷,来了您?窑二笑着点点头,答一声,来啦,接着哼。

    进了马行,虽说没有交易,窑二也不闲着,人围着栓在木桩上的一匹匹马,来来回回地看。看着,看着,窑二的脚就在一匹马跟前顿住了,是匹枣红马,毛色纯正整齐,浑身缎子般发亮。窑二围着那匹马连转了三圈,叹了一声,好马!

    窑二相马从不轻易夸马,看窑二的神态,这马绝非等闲了。立时就有打算买马的人聚了来,把窑二团团围住。人群里有一个胖子开了腔,窑二爷,这匹马当真是好马?窑二眯着眼答,您当我是闹着玩的?胖子瞅着瞅那匹马,摇一摇头,说瘦了点,窑二上下打量了胖子一回,应道,驮货爬坡颠山道,您可见过胖子走得下来的?人群哄地笑了起来。窑二一摆手,说,对不住,只是打个比方,没有嘲笑您的意思。胖子也笑,胖子说,冲了窑二爷这句话,这马我要了。

    接下来就是商量价钱了。卖马的人是个瘦子,一胖一瘦分别跟窑二用手势打起了哑谜。围观的人屏着息,瞪着眼,一个个盯得仔细,生怕错过了一场好戏。价码终于在窑二伸出的手势里定了下来。窑二伸出五根手指,冲着人群晃了晃,人群中就响起了一阵喧哗。一般的马都是二三十块大洋成交的,好了也不过四十块大洋,这匹马居然卖到了五十块,真真破了天价。

    在众人的唏嘘里,胖子很豪爽地掏出了五十五块大洋,交到窑二手里,五十块是买马的钱。五块是酬金,酬金本该是两块大洋,胖子说,难得今天买了匹好马,多谢窑二爷。

    胖子兴冲冲地牵着那匹枣红马走了。

    本以为此事到此结束,不想却节外生出了枝。事情出在十天之后,胖子买回的枣红马突然病了,胖子起先以为是小毛病,请了兽医来看,兽医看了几次,却诊不出毛病来,只好开了药,灌服,十多天下来,病一点儿也没有见好,却白白贴进去十几块大洋。胖子有点儿急了,本想花高价买匹好马来挣钱,谁知却成了赔钱货。

    眼见马病得不行了,胖子寻到了马行,追问窑二缘由。窑二摇头,说定是您饲喂不当的事。胖子不服,想要退马。窑二说,马行有规矩,马在买马人手中超了三日,概不退换。如果都像您这样,喂出病来就来退换,马行岂不乱了套?众人皆点头附和。

    胖子见辩不过,一急之下,竟在一天夜里把自己挂在了马行的一根木桩上。

    窑二听了这事,一跺脚,长叹一声,再不去马行。数日之后,窑二也一病不起。

    那天,眼见窑二的身子骨不行了,窑二的老婆抹着泪坐在床头,望望窑二,又望望得了怪病倾家荡产也治不好的儿子,凄切道,都怪我,不该出了这等馊主意,逼你牵了自家的马去骗人啊。窑二摇头,幽幽地说,不怪你,怪我自己,一个七尺男儿竟不能养活妻儿,却靠这等手段害人害己,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啊!

    言毕,两行浊泪爬上了面颊。

    1. (1)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相马”为线索,结合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视角独特,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表现力强,发人深思。 B . 小说运用第三人称展开叙述,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件的全貌和各色人等的本来面貌,灵活自由,不受拘束。 C . 小说多处运用侧面描写,如写到了马行的人对窑二的信任,表现了窑二相马技术的高超。 D . 小说语言简洁质朴,散淡平静,如小说在结尾才道出事情的原委,使小说呈现出散文化的风格特点。
    2. (2) 窑二得知胖子死讯后,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3) 有人评价郑俊甫的作品风格为“他笔下的文字,生满根须,牢牢抓着故乡土地最茁壮的两条根:一个是善,一个是情。”请你结合本文加以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杜羔,贞元初及进士第,有至性。以工部尚书致仕。子中立,字无为,以门荫历太子通事舍人。开成初,文宗欲以真源公主降士族,谓宰相曰:“民间修昏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 , 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诏宗正卿取世家子以闻。中立得召见禁中,尚真源长公主。

    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挠天下法耶?”帝闻异之,太仆卫尉二少卿,历左右金吾大将军。京师恶少优戏道中,具驺唱珂卫 , 自谓“卢言京兆”,驱放自如。中立部从吏捕系,立棰死。迁司农卿。绳吏急,反为中伤,左徙庆王傅。

    久之,复拜司农卿,入谢,帝曰:“卿用法深,信乎?”答曰:“毂下百司养名不肯事,如司农尤丛剧。陛下无遽信流言,假臣数月,事可。”帝许之。

    初,度支度六宫飨钱移司农,司农季一出付吏,大吏尽举所给于人,权其子钱以给之,既不以时,黄门来督责慢骂。中立取钱纳帑舍,率五日一出,吏不得为奸,后遂以为法。加检校右散骑常侍。

    京兆尹缺宣宗将用之宰相以年少欲历试其能更出为义武节度使旧徭车三千乘岁挽盐海濒民苦之中立置“飞雪将”数百人,具舟以载,自是民不劳,军食足矣。

    大中十二年,大水泛徐、究、青、郓,而沧地积卑,中立自按行,引御水入之毛河,东注海,州无水灾。卒,年四十八,工部尚书。

    中立居官精明,吏下寒栗畏伏。中虽坐累免,及复用,亦不为宽假。其天资所长云。

    (节选自《新唐书》)

    【注】①阀阅:世家。②具驺唱珂卫:马匹装饰华丽在前面开道。③毂下:指京城。④子钱:利息。⑤黄门:宦官。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京兆尹缺/宣宗将用之/宰相以年少/欲历试其能/更出为义武节度使/旧徭车三千乘/岁挽盐海濒/民苦之/ B . 京兆尹缺/宣宗将用之/宰相以年少欲/历试其能/更出为义武节度使/旧徭车三千乘/岁挽盐海/濒民苦之/ C . 京兆尹缺/宣宗将用之/宰相以年少欲/历试其能/更出为义武节度使/旧徭车三干乘/岁挽盐海濒/民苦之/ D . 京兆尹缺/宣宗将用之/宰相以年少/欲历试其能/更出为义武节度使/旧徭车三千乘/岁挽盐海/濒民苦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门荫是指因上辈有大功或有高位而给予下辈人学、任官的优待。 B . 转指转任,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千岩万转路不定”的“转”相同。 C . 济意思是成功,与《行路雅》中“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济”不同。 D . 赠指追赠,文中指杜中立去世后,朝廷赐予其工部尚书的官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中立执法严明。有京城恶少在路上要杂戏,马匹装饰华丽在前面开道,杜中立部署随从官吏将恶少逮捕拘留,立即用杖刑处死。 B . 在第二次任司农卿入朝谢恩时,面对皇帝的疑问,杜中立能直指时弊,认为司农寺尤其严重,并希望皇帝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C . 有官员将“六宫飨钱”用来放贷,把所得的利息送到六宫,宦官发现此事后前来督责漫驾。“为此,杜中立实施新规,防止官员舞弊。 D . 杜中立在地方做官,尽职尽责。他设置“飞雪将”减轻了百姓的痛苦,也使得军粮充足;洪水泛滥,他采取有效措施使沧州免于水灾。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绳吏急,反为中伤,左徙庆王傅。

      ②中虽坐累免,及复用,亦不为宽假。

  •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浣花赏梅

    陆游

    老子人间自在身,插梅不惜损乌巾

    春回积雪层冰里,香动荒山野水滨。

    带月一枝低弄影,背风千片远随人。

    石家楼上贪吹笛 , 肯放朝朝玉树新

    【注】①此诗于淳熙四年12月作于成都。浣花:即浣花溪。②老子:犹老夫。③乌巾,古代指隐居不仕者的帽子。④石家楼上贪吹笛:用西晋石崇金谷园旧事;石崇,富可敌国。⑤玉树新,用陈后主《玉树后庭花》之事。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叙事抒情,叙写自己赋闲在家、不惜污损乌巾而插梅的自在生活。 B . 颔联写梅花生存环境:春回大地,积雪冰冻,荒山野水,仍香气四溢。 C . 颈联运用拟人手法,从侧面写梅花,月光下梅花低头弄影,叶片随人。 D . 尾联运用西晋石崇金谷园的旧事和《玉树后庭花》的典故来表情达意。
    2. (2)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 6.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杜甫《登高》中,“”这两句分别从听觉、视觉这两方面写夔洲秋天的典型特征,声音哀怨、凄厉,色彩冷寂清淡。
    2. (2)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
    3. (3) 苏轼《念奴矫·赤壁怀古》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那些孩子在玩耍,他们变换着石子的阵势,说:“这是在行军,那是牛群和羊群。”但是,过路人只看到石子,不明白孩子心中的财富。

    同样,享受黎明的人会在初现的晨曦中温暖身子。那个走向井边的人,因为口渴,把沉重的桶提上井沿。口渴,使他的步伐、他的双臂、他的眼睛都充满了意义,就像一首诗。有些人若不在辛苦中获得信仰,欢乐自然①________________,不会找上他们。

    我也注意到了那个人,他听音乐,却不用心。他叫人用轿子抬他去听,而不是自己走着去听。没有人爬上山坡,大好风景也无人欣赏。但让人抬着送上山顶,你看到的不过是平茨无奇的景物,你怎能赋予它实质的意义呢?

    一个对现状②________________的人,必是经过努力后方能有气定神闲的享受——他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调整山河,推平村庄的砾石路。这个景色起自他的胸臆,他感受到的快乐也是孩子感受到的快乐——他排列了石子,建造了城市,于愿已足。看到一堆未经自己努力而成为风景的石子,哪个孩子会欢欣雀跃呢?我若不③________________,就不存在任何历险;我若不用尽心力,一切就没有意义。

    我想说的是,你们没有权利不努力。因为,不做这件事,便要做那件事——你们必须长大。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分别使用了“我”和“他”,“我”和“你们”的称谓,请简要说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自2022年5月以来,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上线了IP地址属地显示功能。该功能因为是各平台设定,用户不能主动打开或关闭,所以很快有人从中发现“商机”,推出了各类付费变更IP地址属地。这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IP代理等服务的关注。

    从监管层面看,虽然IP代理本身是一种正常的网络服务,但①________________,则可能严重干扰IP地址管理秩序,造成IP地址资源使用和管理的混乱,导致IP属地显示功能失效,加重网络空间治理负担。

    对变更IP地址属地行为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围绕产业链开展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和生态治理。要进一步规范普通用户行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都以服务提供方的行为作为重,点规制对象。从现状看,②________________对网络空间秩序的威胁主要源自非法IP代理服务提供者,但违法犯罪市场存在供需两方,目前在抑制需求方面尚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IP代理的需求群体,③________________:一类是通过网络实施违法犯罪的不法分子;另一类是不愿公开IP地址属地的网民,如网红博主、海外代购、明星大V等。对于前者需要加大打击力度,对于后者宜出台专门规范,引导其诚信经营。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2) 文中加点词语“对象”的用法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共青团团歌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

    ——习总书记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读了以上材料,处于青春时期的你会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