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生物2022-2023学年八上期中复习训练4 动物的行...

更新时间:2022-10-25 浏览次数:33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八上·中山期末) 将人工合成的雌性害虫的性外激素涂在胶布上,可以粘住受引诱的雄性害虫。这是利用了害虫的(   )
    A . 取食行为 B . 攻击行为 C . 迁徙行为 D . 繁殖行为
  • 2. (2022八上·深圳期末) 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 . 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 . 猫捉老鼠、鹦鹉学舌 C . 蜘蛛结网、惊弓之鸟 D . 狗辨主客、老马识途
  • 3. (2022八上·揭东期末) 狗熊偷吃蜜蜂的蜂蜜,引起蜜蜂的群起攻之,这事件中没有涉及动物的下列哪一种行为(   )
    A . 攻击行为 B . 取食行为 C . 社群行为 D . 防御行为
  • 4. (2021八上·皇姑期末) 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 . 黑猩猩 B . 鲤鱼 C . D . 鹦鹉
  • 5. (2021八上·德惠期末) 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小狗为主人拉车运菜属于 (  )
    A . 社会行为 B . 繁殖行为 C . 学习行为 D . 先天性行为
  • 6. (2021八上·和平期末) 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

    65

    5

    A . 甲→乙→丙 B . 甲→丙→乙 C . 乙→甲→丙 D . 乙→丙→甲
  • 7. (2021八上·大石桥期末) 蟠龙山公园是大石桥民众休闲娱乐的场所,随着市政府按照国家的要求,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蟠龙山公园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每到春天,我们都能看到很多生物,有蜜蜂、蚂蚁、喜鹊、日本猴,这些动物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 . 蜜蜂 B . 蚂蚁 C . 喜鹊 D . 日本猴
  • 8. (2022八上·成武开学考)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人在抓到一个烫手的鸡蛋时,会迅速松手属于条件反射,由脊髓中的神经中枢控制完成 B . 睡眠中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是白天的3倍,所以青少年宜按时作息 C . 动物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关节使骨的运动更加灵活 D . 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属于先天性行为
  • 9. (2022八上·韶关期末) “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分别描述了这两类昆虫的(  )
    A . 觅食行为、繁殖行为 B . 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 . 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D . 迁徙行为、繁殖行为
  • 10. (2022八上·大埔期末) 安琪在自家门口的大树上发现一个鸟窝,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鸟筑巢是先天性行为 B . 鸟类的双重呼吸(除具有肺外,并有从肺壁凸出而形成的薄膜气囊)是其持有的呼吸方式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C . 鸟类是恒温动物,现代鸟类是由古代的两栖类进化而来 D . 在食物链“草→虫→鸟”中,若草被污染,鸟内的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 11. (2022八上·大埔期末) 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学会了用筷子吃饭。关于动物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婴儿吃奶和长大后用筷子吃饭属于先天性行为,保证他生存的基本需要 B . 孩子们学习使用筷子时,“错误与尝试”的次数相同 C .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 . 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 12. (2022八上·揭东期末) 动物适应所生活的环境的方式很多,如各种各样的行为,这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下列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B . 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 . 大雁南飞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D . 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攻击行为
  • 13. (2022八上·潮州期末) 八年级生物兴趣学习小组利用周末探究了小鼠走迷宫的行为,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向迷宫内注水,在迷宫出口位置设置一个爬梯,小鼠可通过爬梯离开水面。兴趣小组对此实验作出下列叙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得来的 B . 小鼠通过多次走迷宫后,到达安全岛的时间会缩短 C . 小鼠走迷宫属于学习行为 D . 如果改变安全岛位置,小鼠会一直按原路线走,永远不会改变
  • 14. (2021八上·封开期末) 一群亚洲象离开原栖息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发生长距离迁移,引起了广泛关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这是一种有组织、有分工的社会行为 B . 可用无人机远距离观察象群的迁徙行为 C . 该象群中个体的差异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D . 该象群的迁移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
  • 15. (2021八上·营口期末)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 . 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C .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D .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
  • 16. (2021八上·揭西期末) 关于尿的形成和排出,正确的叙述是(   )
    A . 初生的婴儿排尿是后天性行为 B . 尿的形成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 C . 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由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组成 D . 人体内多余的水分都是通过排尿排出
  • 17. (2021八上·封开期末) 俗话说“人有人言,曾兽有兽语”。下列动物进行交流的语言正确的是( )
    A . 蚂蚁:舞蹈 B . 蜜蜂:触角 C . 猩猩:肢体语言 D . 鯨:游泳
  • 18. (2022八上·深圳期末) 下列不属于动物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 . 蜜蜂“舞蹈”通报蜜源 B . 黑长尾猴长啸“报信” C . 黄鼠狼遇险时释放臭气 D . 昆虫用“性外激素”吸引异性
  • 19. (2021八上·保定期末) 下列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的动物群体行为 B . 所有高等动物都有社会行为 C . 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群体的生存 D . 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组织内一定有传递信息的“语言”
  • 20. (2021八上·集贤期末) 有些动物具有社会行为,该行为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A . 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 B . 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C . 群体成员数量成百上千 D . 有的群体中形成等级
二、实验探究题
  • 21. (2021八上·吉林月考) 仓鼠活泼可爱,形态可掬,是受人喜爱的玩赏宠物。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周末利用家养仓鼠和网购的“迷宫"玩具开展了“仓鼠走迷官获取食物“的实践活动并如实记录了实验数据,请思考回答: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找到食物所用的时间

    26秒

    18秒

    9秒

    1. (1) 仓鼠喜食坚果,嫩茎或叶,其牙齿有之分。
    2. (2) 仓鼠是夜行动物,晚上较活跃,还是“独行侠”,适合一鼠一笼。按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属于行为;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行为。
    3. (3) 岩把仓鼠换成蚯蚓,蚯蚓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这说明动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4. (4) 请在图三中绘出仓鼠第三次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柱形图。
  • 22. (2021八上·河源期中) 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生物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请回答。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3个岛,岛间用两根等长的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岛到达其他的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 (1) 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做出的假设是:
    2. (2) 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行为的动物。
    3. (3) 蚂蚁属于节肢动物中的
    4. (4)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5. (5) 若把一只工蚁的触角剪去,它还能去搬运食物吗?
    6. (6) 能否直接用手移动“桥”?为什么?
三、综合题
  • 23. (2022八上·潮州期末) 第十四届全运会于2021年9月在陕西省举行,吉祥物的设计方案是以陕西秦岭四个国宝级动物“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为创意原型,设计了一组幸福快乐、充满活力、精神焕发、积极向上的运动吉祥物形象。下图是丽丽对“秦岭四宝”的分类图解,请据图回答:

    1. (1) 丽丽把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分为一类,它们所属的类群具有的生殖发育特点,体表被毛,是现存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类群。
    2. (2) 朱鹮属于鸟类,前肢变成,胸肌发达,能为飞行提供动力。很多鸟类都有迁徙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鸟类的迁徙属于(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3. (3) 朱鹮主要以小鱼为食,鱼生活在水中,用呼吸,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的协调来游泳。
    4. (4) 金丝猴群体具有一定的组织和明确的,还形成等级,说明金丝猴具有行为。
    5. (5) 全运会中跑步等运动都需要运动系统直接参与,骨骼肌有受到来自的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但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一般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是由组肌肉相互协调活动的。
    6. (6) “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均为国宝级动物,这些动物在维持的稳定中起到重要作用。
  • 24. (2021八上·滑县期末) 如图是几种动物的行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上述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填图中序号).这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决定的。
    2. (2) 蚯蚓走迷宫的行为是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属于行为。
    3. (3) 图中所示的动物的行为中(填图中序号)行为对动物具有局限.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意义。
    4. (4) 有人统计蚯蚓成功走出迷宫大约需要经过200多次尝试.面里猩猩通过观察就可以学会利用树枝钓取白蚁这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 25. (2021八上·临洮期中) 亲爱的同学,你观察过动物行为吗?动物有许多奇特而有趣的行为现象。科学家Tinbergen及其团队研究黑头鸥行为时发现,当雏鸥从蛋壳中孵出后不久,双亲便小心地把蛋壳残片用喙捡起,然后飞到远离巢穴的地方将其扔掉。
    1. (1) 从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分析,Tinbergen团队发现的黑头鸥的行为属于行为。
    2. (2) 为研究成年鸥移走破蛋壳的原因,Tinbergen团队把很多黑头鸥的卵分散地放在一个大养鸥场外的沙丘上,其中有些卵保持天然的杂色,其他卵都被涂为白色(即蛋壳内面颜色)。连续数日观察并记录两种卵的被捕食数,表1为其记录结果。你认为Tinbergen团队对成年鸥移走破蛋壳的原因所作出的假设是,表1结果支持该假设的理由是

      表1  黑头鸥卵的被捕食情况

      白色卵

      天然杂色卵

      被乌鸦捕食数

      14

      8

      被银鸥捕食数

      19

      2

      被其他动物捕食数

      10

      4

      被捕食总数

      43

      14

      未被捕食总数

      26

      55

      表2  完整卵与破蛋壳的距离与被捕食数之间的关系

      距离/cm

      15

      100

      200

      被捕食卵数

      63

      48

      32

      未被捕食卵数

      87

      102

      118

    3. (3)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Tinbergen团队继续进行了研究,表2为其后续研究的结果。那么Tinbergen团队本次研究的变量是。结合分析表1和表2,黑头鸥的该行为是对其生存环境的一种
四、资料分析题
  • 26. (2021八上·南海期末) 阅读科普文章,回答问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中的“蚁”指的是白蚁。白蚁和蚂蚁虽然都叫蚁,但是蚂蚁属于膜翅目,而白蚁属于蜚蠊目,蜚蠊目中最常见的物种就是大家熟知的蟑螂。

    白蚁群体中,蚁王和蚁后负责繁殖,工蚁担任开掘隧道、饲育幼蚁和蚁后等工作,兵蚁专司捍卫群体的职务。有的幼蚁会分化为繁殖蚁,他们具有趋光性,会寻找光亮的场所配对繁殖,建立新的白蚁族群。

    有些白蚁能分泌酸性物质腐蚀混凝土,还有的会破坏木制建筑或家具。因此,白蚁像蟑螂一样令人讨厌。实际上,世界上有超过3000种白蚁,但其中能对人类房屋造成显著损害的不到3%。所有白蚁都是森林卫士,能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分解死亡树木,促进物质循环,一些白蚁还能改良土壤的性质,有利于植物生长。白蚁也是其他动物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是很多鸟类甚至猛禽在迁徙路上的救命补给。

    1. (1) 白蚁、蚂蚁和蟑螂都是昆虫,身体和分节,其中身体分为三部分,有触角、两对翅和有足。白蚁与(选填“蚂蚁”或“蟑螂”)的亲缘关系更近。
    2. (2) 在白蚁的族群中,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具有行为。蚁巢中个体间通过分泌的信息素进行,共同发展着属于它们的王国。
    3. (3) 有些白蚁分泌的酸性物质又会腐蚀建筑物和家具,为降低白蚁的危害,请根据材料中白蚁的习性提出相应的两条防治措施:
  • 27. (2021八上·海州期末) 请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  老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猫却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崽的母猫还给小老鼠喂奶吃。

    资料二  蓬莱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资料三  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的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祠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1. (1)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的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属于行为,该行为是由母猫体内的所决定的。
    2. (2) 在资料二中,海豚的表演属于行为。动物的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
    3. (3) 由资料三判断,白蚁是具有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形成了一定的,它们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