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学月...

更新时间:2022-10-26 浏览次数:3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叙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形成白雾 B . 酒变成醋 C . 二氧化碳凝华为干冰 D . 烧碱固体潮解
  • 2. 下列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 铜作导线 B . 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C .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 . 液氮制造低温环境
  • 3. 点燃蜡烛时,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B . 熔化的蜡烛顺着蜡烛流下 C .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 . 罩在火焰上方的小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
  • 4. 化学课上,同学们看见老师做了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观察到反应非常剧烈,还产生了大量气泡,于是就提出“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就“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实验 B . 提出问题 C . 观察 D . 得出结论
  • 5. Vc 泡腾片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 C 的片状物品,可增强机体抵抗力,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急、慢性传染 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红同学建议,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气体的成分是否为二氧化碳,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假设 B . 交流评价 C . 设计实验 D . 作出结论
  • 6. 与空气相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明显降低的是(   )
    A . 稀有气体 B . 水蒸气 C . 氧气 D . 二氧化碳
  • 7. 了解常见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是化学实验最基本的要求。下列仪器能直接加热的是(   )
    A . 试管 B . 烧杯 C . 量筒 D . 集气瓶
  • 8. 走进化学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下列符合实验室规则的是(   )
    A . 对药品进行加热时,凑近加热仪器进行观察 B . 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应放入指定容器内 C . 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D . 实验结束后,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
  • 9. 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为2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 . 大于10mL B . 小于10mL C . 等于10mL D . 无法确定
  • 10.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寒冷的干冰 B . 清澈的泉水 C . 清新的空气 D . 澄清石灰水
  • 11. 下列变化中与空气的成分无关的是(   )
    A . 敞口一段时间的澄清石灰水表面出现白色浑浊物 B . 敞口放置的汽油变少 C . 铁钉使用一段时间后生锈 D . 酥脆的饼干变软
  • 12. 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
    A . 化工厂排出的二氧化硫废气 B . 用氢气作燃料燃烧后的产物 C . 汽车排出的尾气 D . 煤、石油燃烧后产生的气体
  • 13.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1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 .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C . 氧气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 D .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形成酸雨
  • 15.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一定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 C .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只能选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D . 在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剂
  • 16.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一段时间后,剩余的固体可能为(   )
    A . 高锰酸钾和锰酸钾 B . 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C . 只有高锰酸钾 D . 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 17. 以下是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操作要点(   )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②先预热试管,再集中加热

    ③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防止

    A . 温度过高 B . 反应太慢 C . 试管破裂 D . 水倒流
  • 18. (2022·顺义模拟) 如图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 试管口塞棉花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C . 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 .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 19.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错误的是(   )
    A . 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应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 B . 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C . 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瓶口应朝上 D .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口应伸至集气瓶底
  • 20. 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抽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折线c代表氧气 B . t2时刻,O2开始产生 C . 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 . t3时刻,剩余固体物质有四种
二、填空题
  • 21. 下图是常见的仪器,用适当仪器的名称填空:

    1. (1) 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是
    2. (2) 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是
    3. (3) 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4. (4)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的是
    5. (5)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22. 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细口瓶的瓶塞要在桌面上。
    2. (2) 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____(填序号)
      A . 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 . 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 . 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 (3) 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②先对试管进行,然后用酒精灯的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③若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会导致的后果。

    4. (4) 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倒放在试管架上晒干,实验室里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
  • 23. 如图所示,A、B两图分别表示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

    1. (1) A中水的作用是
    2. (2) B中水的作用是
  • 24.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
    1. (1) 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2. (2) 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3. (3)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选填“好”或“差”)。
三、综合题
  • 25. 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 (1) 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2. (2) 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3. (3) 实验结束,进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
四、计算题
  • 26. (2021九上·旬邑月考) 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溶液(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小美同学取136.0g某医用双氧水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4.0g二氧化锰,每隔一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产生的氧气的质量如表所示,直到实验结束。请回答下列问题:

    称量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产生氧气的质量/g

    0

    1.4

    2.2

    2.8

    3.2

    3.2

    1. (1) 从表格可知,该实验一共生成g氧气。
    2. (2) 已知氧气的密度为1.43g/L,计算这些氧气的体积(精确到一位小数,并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