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

更新时间:2022-10-30 浏览次数:6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百舸(gě) 橘(jú)子洲 峥嵘(zhēng róng) 携(xié) B . 石砾(lì) 深渊(yuān) 铆钉(mǎo) 揳入(xiē) C . 寥(liáo)廊 惆怅(chàng) 罅隙(jué xì) 捋袖子(lǚ) D . 遏(è)制 芣苢(fú yǐ) 锈蚀(xiù shí) 嚣鸣(xiāo)
  • 2. 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江碧透(遍布) 峥嵘岁月(不平凡) B . 挥斥方(强健有力) 谁沉浮(主宰) C . 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抨击、褒扬;激浊扬清) D . 采采芣苢(茂盛的样子) 薄言采之(赶快,迅速地)
  • 3.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不有奕者乎 B . 薄言之           兴高而 C . 薄言之            故君子不战,战则必胜 D . 西山,气息奄奄         及贼前锋城下
  • 4. 下列选项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沁园春·长沙》开头三句就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的情景,突出了词人卓然独立、深沉思索的形象。 B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也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C . 《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中“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这句话暗含诗人因疲惫而打算放弃登顶之意。 D . 《芣苢》这首诗是当时人们采芣苢时所唱的歌谣,诗歌采用了赋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时的情景。
  •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是中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等。它兴起于隋唐,盛于宋。 B . 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 C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D .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 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 颂”和“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 6. 下列划线的词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 )
    A . 那时候,徐老师教给了我许多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B . 她从不显露她这些人的矛盾。 C . 在写作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D . 离开王老师已经十多年了,他仍然没有忘记老师当初他说的那些话。
  • 7. 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歌唱 ②讨厌 ③今天 ④揣摩 ⑤英语

    ⑥生长 ⑦模糊 ⑧狭窄 ⑨增加 ⑩勤劳

    A . 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 B . 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 C . 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 D . 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
  • 8. 下列短语归类有错的一项是( )
    A . 动宾:复习短语 洗热水澡 擦干净 送我一首小诗 B . 偏正:新的语法 大操场上 跟我们学 非常激动 C . 并列:听说读写 思想感情 光荣而艰巨 轻松愉快 D . 补充:热起来 做下去 疼得发紫 读两遍
  • 9. 选出下列短语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 ( )
    A . 语文老师 感情真挚 可爱的中国 分外妖娆 B . 态度严肃 主要原因 北京立交桥 新闻记者 C . 格外清新 统筹方法 最可爱的人 洗洗手绢 D . 聪明伶俐 漂亮美观 老师和同学 勇敢顽强
  • 10. 下面句子中“幸福”充当的句子成分,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⑴我们的生活幸福。 ⑵我们生活得很幸福。

    ⑶幸福来之不易。 ⑷幸福生活万年长。

    A . ⑴补语⑵谓语⑶主语⑷定语 B . ⑴谓语⑵宾语⑶主语⑷定语 C . ⑴谓语⑵谓语⑶状语⑷主语 D . ⑴谓语⑵补语⑶主语⑷定语
  • 11. (2020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一项是(   )
    A . 他的身材高大。 B . 他身材高大。 C . 他有高大的身材。 D . 身材高大的就是他。
  • 12. “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展,终于导致人类这种能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特殊生物的出现。”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
    A . 生物发展人类。 B . 人类出现。 C . 发展导致出现。 D . 生物导致人类。
  • 13. 选出对下边句子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 )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A .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在眼前” 。 B .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延安机场”,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C .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十几年来”,谓语是“延安机场送行的情景常常出现在眼前”。 D . 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 14.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钟南山,新型冠状病毒面前的逆行者。您战斗在抗击恶魔的最前沿,您比谁都清楚病毒的狡猾与凶残,您随时都有被击倒的风险,但您无所畏惧。您让死神闻风丧胆,您让病毒纷纷逃窜。您是真正的勇士!

    A . “在”和“最”都是副词。 B . “抗击恶魔”和“纷纷逃窜”都是动宾短语。 C . “您战斗在抗击恶魔的最前沿”中的“抗击”是谓语。 D . “您随时都有被击倒的风险,但您无所畏惧。”这一句是转折关系复句。
  • 15. 对下列概念的说明,不属于下定义的一项是( )
    A . 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 B . 风是大自然现象中空气流动的统称,加上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影响,使大气流动越加复杂与多变。 C . 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系统(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 D . 定语是名词前边的表示领属、性质、数量等的修饰成分,名词、代词、形容词、数量词等都可以做定语。
  • 16. 对复句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高速度的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文教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也十分可能的。 ②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不同。

    ③阳光映照着雨后的树林,树叶绿得更加鲜艳。

    ④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A . ①并列 ②转折 ③条件 ④假设 B . ①递进 ②转折 ③条件 ④假设 C . ①并列 ②转折 ③因果 ④条件 D . ①递进 ②转折 ③因果 ④条件
  • 17. 多重复句的层次、关系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②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③就可 以固定下来。

    A . ①/②//③ 假设 并列 B . ①/②//③ 并列 条件 C . ①//②/③ 并列 条件 D . ①//②/③ 并列 因果
  • 18. 在下列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学会宽容, 能帮助我们维持亲情、友情, 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 遇到别人对你有不经意或故意的伤害, 应该始终保持一颗宽容之心。

    A . 不仅 而且 即使 也 B . 既 又 不论 都 C . 既然 那么 即使 也 D . 既 并且 不论 都
  • 19.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 . 青少年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C . 在大会上发言的白发老人,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将近六十岁的物理学有经验的教师。 D . 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 20.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毛诗外传》。

    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

    ①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②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③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

    ④《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

    ⑤《诗经》是按《风》《雅》《颂》三部分编辑的

    ⑥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

    A . ③④①⑤②⑥ B . ②④①⑥⑤③ C . ①⑥②⑤③④ D . ④①②③⑤⑥
二、主观题(30分)
  • 21. 诗歌鉴赏

    春中①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②,荷锄觇③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④,惆怅远行客。

    【注】①春中(zhòng):即仲春,农历二月。②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③觇(chān):探测、察看。④御:进用,饮、喝的意思。

    1. (1) 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春景图?
    2. (2) 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22. 诗歌鉴赏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①,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②?

    青青子佩③,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④,在城阙⑤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①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 ②嗣(yí)音: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③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④挑(tiá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⑤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诗歌前两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 23.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从仰视和俯视角度写生机勃勃秋景的句子是:
    2. (2) 毛 泽 东 在 《 沁 园 春 长 沙 》 中 , 勉 励 战 友 在 激 流 中 拼 搏 的 句子是 。
    3. (3) 《诗经·芣苢》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其中,由“”到“”,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由 “”到“”,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 24. 语言文字运用

    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心理咨询”下定义。

    ①心理咨询是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

    ②这种活动必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妥善处理各种心理问题

    ③这种活动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来达到咨询目的

三、小练笔(10分)
  • 25. 我国的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景与情的关系,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长沙》也不例外,可以说是情景交融的典范。那么,这首词情与景的交融体现在什么地方?是怎样“交融”的? 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字数在15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