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临沂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入学检测...

更新时间:2022-10-19 浏览次数:35 类型:开学考试
一、基础积累(22分))
  • 1. (2022高一上·临沂开学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坚持不懈的练习中,使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古琴演奏家。 B . 2022年我国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了大约140.8%左右。 C . 《红色气质》一书,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中国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奋斗。 D . 开放合作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而且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B . 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C . 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D . 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 3. (2022高一上·临沂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B . 父亲老实厚道低三下四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C .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了。 D . 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 , 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 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关注社会,心系百姓,《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后人尊为“诗圣”。 B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 C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 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社交用语,如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说“久违”,请人帮忙用“劳驾”,赞人见解说“高见”,中途先走用“失陪”。
  • 5. (2022高一上·临沂开学考)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 (1)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选取快马、强弓两个典型事物,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诗句是:“。”
    2. (2) 叶老师退休后经常参与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为弘扬正能量,感谢她的无私付出,社区居委会决定将一面写有“”的锦旗送给她。
    3. (3) 2023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1017—1073)逝世950周年。周氏后人决定把《爱莲说》中的两句话“”镌刻在修葺一新的纪念碑上面,以颂扬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精神。
    4. (4) 杜甫在《春望》中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
  • 6.  为落实“双减”政策,某校开展了以“落实‘双减’我担当”为主题的“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为解决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必须不打折扣地落实。

    “双减”政策落地后,课外学科培训班停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上学年,某中学在9月份和12月份各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来看,家长对“双减”政策的支持率由35%提升至92%,家长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绝大多数家长的态度由刚开始时的焦虑、怀疑转变为支持、配合。

    材料二:“双减”政策发布后社会情绪分布图

    材料三:学生参加校外培训作用反馈表

    1. (1) “落实‘双减’我担当”中的“担”小篆写作“”,《说文》解释“儋(担)”,“荷”也。“负书担橐”(《战国策》)中的“担”即用其本义:。“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与妻书》)和“落实‘双减’我担当”中“担”则引申为:
    2. (2) 研读材料二,就“双减”政策发布后的社会情绪表现,写出你的发现。
    3. (3)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暑假马上到来,你可能又要面临各类培训。请你站在“天下国家”的高度,结合材料一、三,说出不参加校外学科培训的至少两个理由。
二、阅读理解(48分)
  • 7. (2022高一上·临沂开学考)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①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剌③鸣。

    【注释】①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的灯,有纸罩能避风。②联拳: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拳,屈曲。③拨剌:拟声词,指鱼在水里跳动发出的声音。

    这首诗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结合第四句简要分析。

  • 8. (2022高一上·临沂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孔子南宫敬叔①曰:“吾闻老聃②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也,今将往矣。”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③,历郊社④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曰:“吾乃今

    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及去周,老子送之。自周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选自《孔子家语·卷三》,有删减)

    【注释】①南宫敬叔:鲁国大夫。②老聃,即老子。③苌弘:周敬王大夫。④郊社:祭天地

    1.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孔子南宫敬叔曰                    太守谁(《醉翁亭记》) B . 则吾也                            齐伐我(《曹刿论战》) C . 于是喟曰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D .  自周鲁                            始一焉(《愚公移山》)
    2.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②及去周,老子送之。

    3. (3)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至 周 问 礼 于 老 聃 访 乐 于 苌 弘
    4. (4) 【乙】文中孔子向老聃学习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5. (5) 【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方法,但各有侧重。分析两文谈到的学习方法侧重点有 何不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分子育种技术让水稻更高产

    ①米饭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但是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能吃饱饭,是在最近几十年才得以实现的。

    ②水稻增产与育种、水利、肥料、农药等诸多因素有关,而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育种。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介绍,育种对我国农业增产的贡献率约为40%。

    ③育种的目标,是希望获得各种特征都符合种植者与消费者需求的作物。作物具备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特征,被称作农艺性状。而所有的农艺性状,归根结底都是由其遗传物质DNA上的特定碱基序列——基因决定的。

    ④认识到这一点后,育种学家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诱变和杂交这两大武器来改造作物。诱变是通过运用物理或化学的办法来处理种子,提高作物基因改变的概率。将这些基因突变的种子种植下去后,再观察挑选其中的有益变异并逐步培育出新品种。而杂交则是将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进行人工授粉交配,再将其后代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并具备某种优良性状的植株挑选出来,经过多代自交,最终培育出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⑤尽管诱变和人工杂交技术让人们摆脱了对自然界中缓慢发生的变异和杂交的依赖,但无论是自然变异还是人工诱变,基因的变异都是随机发生的。而杂交育种则需要经过多代的筛选、会交和自交,耗费的时间常常要以十年计。显而易见,要想进一步提高育种的效率,精准改变基因是其关键。

    ⑥在育种学家看来,高效精准育种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找到调控关键农艺性状的基因。不过水稻有4万多个基因,几乎是人类基因数量的两倍,一个一个基因去研究费时费力。加之基因和性状不是一一对应,而是既存在多个基因调控同一个性状,也存在一个基因影响多个性状的情况,基因和性状之间构成复杂的调控网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李家洋团队与合作者在水稻中率先应用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

    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是指:首先,记录大量不同品种植株的各种性状;随后,对这些植株开展基因组测序;接下来,对比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寻找其中的规律。假如若干植株均具有株高较高这一特征,而它们的某个基因又有着相同的变化,这个基因的作用很可能就是调控株高。

    ⑧确定了控制性状的关键基因(对性状影响较大的基因,也称主效基因)后,下一步就是将这些基因按照育种学家的设计进行组合。传统的杂交技术不变,但是筛选不再是大海捞针,因为基因已经确定。当杂交的植株在实验室中刚出苗的时候,利用基因组测序或者利用对特定基因的标记追踪,就能很方便地找到具有理想组合的植株。通过对特定基因的分子标记追踪,能够获得将多种位于不同品种植株的优异基因集于一身的新品种,将传统育种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变为可能。这就是李家洋提出并首先实践的“分子设计育种”。

    ⑨那么,分子设计育种如何提高产量呢?这需要先确定哪种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然后寻找控制这种农艺性状的基因。

    ⑩育种学家认为,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农艺性状是水稻的株型。具体而言,就是水稻的茎秆基部分枝(称为分蘖)的数目和角度、植株的高度、叶片和穗的形态等。

    ⑪意识到了株型对产量的意义后,育种学家提出来水稻“理想株型”或“新株型”的概念。即认为育种的目标之一是让作物具有最合适的株型,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经济产量。李家洋解释道:“理想株型应当具备株高1.2米左右,4~7个分蘖,具有一定的分蘖角度、茎秆粗壮倒伏、根系发达、穗大粒重等特征。”

    ⑫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李家洋团队接连发现了多个与分蘖相关的基因。其中,于2010年发现的IPAI最为关键。李家洋表示:“通过调控IPAI的表达量,不但能够让水稻具有合适的分蘖,还让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它甚至还能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影响穗和粒的形态。”

    ⑬李家洋团队很快将IPAI用于分子设计育种。通过杂交将具有IPAI优异变异的基因导入其他水稻中,可以让水稻获得理想株型状态,使产量提高约20%。基于这一进展,IPAI被誉为“新一代绿色革命基因”。

    ⑭“农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基因组时代,育种科学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家洋院士说。

    (选自2021年第11期《科学世界》,有删改)

    1. (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农艺性状是指作物具备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特征,它是由基因决定的。 B . 农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基因组时代,诱变和杂交已经被新的育种科学技术淘汰。 C .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能够帮助育种学家确定控制性状的关键基因。 D . 分子设计育种提高产量既要确定与产量关系密切的农艺性状,还要寻找控制这种农艺性状的基因。
    2. (2) 简析第⑤段的作用。
    3. (3) 概括什么是分子设计育种。
  •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渑池来信

    于德北

    ①就在今年秋天,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南渑池的挂号信,信封里,是一封寄自日本的没有启封的信,上面赫然写着我的名字。

    ②那是一封写在樱花笺上的长信,有七八页之多,字体娟秀。“于老师,您好!之所以将给您的信由老家河南邮转,实在是我想唤起您的一段回忆。我刚刚从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毕业,近期即将回国从事中日文学比较研究,我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您,并把我刚刚翻译好的您的一百二十五篇小小说交由您过目……您还记得吗,那个站在梨树下看您吃梨的河南小女孩……”

    ③啊!那真是一段温馨的回忆啊!只是时间太久,我几乎把它忘记了。

    ④二十年前,我由团省委转业,调入《深情》杂志社工作,接到一个采访任务,尽可能全面地采写女孩读书难的问题。这次采访难度大,且辛苦,我由甘肃、陕西一路走来,最后来到了河南的三门峡市。本来在这里是没有采访任务的,我只想假公济私转道看看三门峡,感受一下“梳妆台”的宏伟和壮观。我如愿以偿,当面对大坝、面对黄河的时候,我知道,不虚此行。

    ⑤恕我孤陋寡闻,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便学到过仰韶文化,但如果不是当地朋友介绍,我实在没记得它的初发现地就在河南,更不知晓,它就在三门峡市下辖的渑池县,而我现在距离它也就百余公里的路程。如此大好的机会怎能放过,我十分轻易地原谅了自己的孤陋寡闻,转而为自己的“博闻多识”而沾沾自喜。当下由朋友安排,驱车去看彩陶。人如果过于得意,上帝一定会给他一点小小的惩戒吧。车程过去大半,路过一个村庄的时候,小车抛锚了。等待修车的时候,我们坐在车里吸烟,初秋的蝉鸣噪耳,一支烟只吸了半截,我便丢在脚下,一个人信步往村庄里看风景。我就这么一个习惯,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总喜欢四处走走逛逛。

    ⑥走过几户人家,均敞着门,偶见鸡犬进进出出,对我的到来并不稀奇。河南产枣子,这里几乎家家种有枣树,微风拂过,半青半黄的枣子左右摇动。正漫步间,忽一道明丽的色彩映入眼帘。有一个略显残破的院子,这个院子里没有枣树,却偏偏立了一棵丰茂的梨树,树上的梨子拳头大小,静垂在枝叶间像一只又一只的铜铃。

    ⑦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怯生生地看着我。

    ⑧“你好。”我问候她。她并不回答,只是一个劲地回头向屋门处望。随着她的目光去寻,只见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孩子从屋里出来。我赶紧掏出名片递过去,表明自己不是坏人。我指指树上的梨子,做出喜欢的样子。那妇女点点头,我以为得到了她的许可,便摘下一个梨子,擦也不擦地咬上一口。梨子尚未熟透,但香甜的汁液盈了满口。那个女孩瞪大了眼睛望着我,可我并未发现这其中的诧异,满心欢喜地坐到她正写作业的小桌旁,翻动她的作业本,做出一副十分关心的样子。这是一些什么样的本子呢,正面写完背面写,先用铅笔写,再用钢笔写,字迹工整,却如蝇如蚁,密密麻麻。

    ⑨我急忙向那中年妇女问寻,才知道,这一家人是村里的贫困户,地少不够种,男主人本来会唱蒲剧,农闲时可唱野台子戏,可是两年前,野台班子因车祸而鸟兽散,男主人病倒在床,这人家,风雨飘摇中又雪上加霜……

    ⑩“那梨子是卖了供娃上学呢。”妇女说。我一下恍然,手握半只梨子僵立在那里。好半天,反应过来什么,奔踏着出门,一路来到村中的小卖店,把这店里的本子和笔全部买了下来。是的,我把这些本子和笔全都送给了那个女孩。另外,还以赔梨为名义,把五百元钱交到那女孩的妈妈手里。

    ⑪这就是那件事情。

    ⑫当朋友来寻我,告知车已修好,可以启程,而也即将启程的时候,我们的身后响起了清亮亮的一段唱腔——“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走出来保国良臣……”那女孩一边唱,一边哭,一边向我们跑来,跑到近前,深深地给我鞠了一个躬。朋友说:“老于,娃给你唱蒲戏呢。”

    (选自《北方文学》2020年22期,有删改)

    1. (1) 文章从一封信写起有什么好处?
    2. (2) 第⑥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 (3)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这是一些什么样的本子呢,正面写完背面写,先用铅笔写,再用钢笔写,字迹工整,却如蝇如蚁,密密麻麻。

      ②我一下恍然,手握半只梨子僵立在那里。

    4. (4) 最后一段可否删掉?为什么?
  • 11. (2022高一上·临沂开学考) 请你在人物、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任选其一,从《海底两万里》中提炼出一个关键词, 并围绕关键词写一段 70 字以内的评论。
三、写作表达(50分)
  • 12.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

    文题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⑴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

    ——司马迁

    ⑵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苏格拉底

    ⑶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邓小平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

    文题二: 按要求作文。

    窗,是屏障,更是我们与外界交流的通道。推开窗,美景如风,亲情如风,理想如风,文化如风……一缕缕清风,徐徐吹来,丰盈我们心灵,激励我们成长。

    请以“推窗风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