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沪科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多彩的光

更新时间:2022-09-23 浏览次数:13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滨州)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观察到的蜡烛的像更清晰 B . 只要把光屏放在恰当的位置,就能承接到蜡烛的像 C . 蜡烛距玻璃板越远,蜡烛的像就越小 D . 只把玻璃板向左平移,蜡烛的像的位置不变
  • 2. (2022·菏泽) 下列与“影”相关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曹州古城永安塔在湖中的倒影 B . 小孔成像形成的倒影 C . 灯光下人手在墙上形成的手影 D . 透过玻璃窗看到的老师背影
  • 3. (2022·湘潭) 下列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 . 空中彩虹 B . 水中倒影 C . 墙上手影 D . 杯中铅笔
  • 4. (2022·威海)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的焦距为 B . 当蜡烛因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上移动 C . 若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将得不到完整的像 D . 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远视镜,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 5. (2022·东营)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22年的活动主题为“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如图所示,模拟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6. (2022·张家界) 下列生活工具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的是(   )
    A .  人脸识别机 B .  汽车后视镜 C .  放大镜 D .  近视眼镜
  • 7. (2022·梧州) 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 . 摄像头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C . “刷脸”时,面部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以内 D .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 8. (2022·湘潭) 如图,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正对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 B . 此透镜可作为近视眼镜镜片 C . 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 . 白墙相当于光屏,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 9. (2022·玉林) 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的诗中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如图所示,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光的(   )

    A . 会聚 B . 折射 C . 发散 D . 反射
  • 10. (2022·桂林) 在如图所示的光学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A . B . C . D .
  • 11. (2022·株洲) 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如图甲所示,则视力表上如图乙所示的字母在平面镜中的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2. (2022·徐州) 人在岸上透过池水看池塘底部,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3. (2022·赤峰) 教学楼门厅里竖立着一面平面镜,一只小蜜蜂以图中虚线所示路线从镜前飞过,蜜蜂在镜中的像(       )

    A . 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B . 大小不变,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C . 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 . 变大,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 14. (2022·十堰) 如图是某校园监控摄像头,从安保室电脑上可以看到此摄像头拍摄的学生出入校园的画面,摄像镜头所成的像与下列设备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

    A . 汽车观后镜 B . 照相机 C . 投影仪 D . 放大镜
  • 15. (2022·山西) 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 B . 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 C . 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 D . 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
  • 16. (2022·扬州) 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空气注入水球,形成的气泡球与水球的球心都在O点。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球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球心O与入射点的连线为法线。则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   )

    A . B . C . D .
  • 17. (2022·达州) 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霞光,它让我们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无穷奥妙。下列对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 . 甲图,通过注入气泡的水球,我们看到太空授课的王亚平成“一正一倒”两个像,其中正立的是虚像,倒立的是实像 B . 乙图,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画面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C . 丙图,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 D . 丁图,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
  • 18. (2022·枣庄)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 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C . 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D . 把蜡烛移至刻度尺45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 19. (2022·北京市) 小京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 . 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 . 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 . 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
  • 20. (2022·安徽)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 在距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30cm处,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 可得到烛焰清晰的(   )
    A .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倒立、等大的实像 D . 正立、放大的虚像
二、实验探究题
  • 21. (2022·六盘水)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择的实验器材有:薄玻璃板、两支蜡烛、刻度尺、火柴、白纸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器材选用薄玻璃板而非平面镜的原因是 
    2. (2) 实验时,小明将白纸对折,如图甲所示,铺在水平桌面上,沿折痕画线作为玻璃板底边所在的位置,在实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其与纸面 
    3. (3) 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玻璃板前,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录此时两支蜡烛的位置,变换点燃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将白纸上像和蜡烛位置的对应点连接,并测量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 相等;
    4. (4) 在完成步骤(3)后小明发现,像和蜡烛位置的连线垂直于玻璃板,结合(3)的结论,小明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你认为小明对这一规律的总结过程是否科学合理?,原因是 
  • 22. (2022·滨州) 小滨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1) 如图甲所示,小滨让凸透镜正对平行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cm;
    2. (2) 小滨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让烛焰的像成在
    3. (3) 如图乙所示,小滨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此时,若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 )移动;
    4. (4) 小滨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飞虫落到了凸透镜表面上,则光屏上出现____。
      A . 飞虫的像 B . 飞虫的影子 C . 仍是烛焰的像
  • 23. (2022·日照) 为进一步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小明根据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了下列实验。
    1. (1) 为了证明在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如图所示,小明已完成了实验步骤①②;

      ①在水平白纸板上画一条直线PQ,做ON垂直PQ于O点,画一条斜线AO;

      ②沿PQ放置平面镜,让一束光沿AO射向平面镜,在反射光线经过处标上一点B;

      接下来应该让入射光线沿,若反射光线沿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2. (2) 如图所示,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据此可判断:红光和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向同一块玻璃砖,红光的折射角紫光的折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像与物距的关系                  凸透镜的焦距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虚实

      大小

      正倒

      30

      实像

      缩小

      倒立

      15

      20

      实像

      等大

      倒立

      20

      15

      实像

      放大

      倒立

      5

      虚像

      放大

      正立

      由上表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成虚像的条件是。根据光路是可逆的这一特点可知,当物距时,像距

    4. (4) 请写出一种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并简要说明主要操作步骤:
  • 24. (2022·枣庄) 如图是某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入射角

    10°

    30°

    45°

    60°

    折射角

    7.1°

    20.7°

    30°

    37.8°

    1. (1) 实验中,光具盘除了能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外,还具有的作用;
    2. (2)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写出一条即可):
    3. (3)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当光以3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30°(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 (4) 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
三、作图题
四、填空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