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黔南州2023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摸底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2-09-26 浏览次数:49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很多人看来,科学与文学是相距最远的两个学科。我们很难想象,一种致力于自然的探索和一种致力于人自身灵魂的探索之间,能够找到哪些共同点;也很难想象,它们之间的距离在怎样的条件下能得以消除。在我们看来,科学是向外的,它是人类试图寻找外部世界奥秘的知识总和;文学是向内的,它不断找寻人的内心秘密,并运用语言工具做出恰当表达。实际上,在此引用牛顿力学定律的表述也许是准确的,科学与文学的力量是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的,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自从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将诗人清除出理想国后,哲学和科学似乎主宰了世界,文学只能在具有某种垄断意义和天然合法性的城堡之外游荡、流浪,世界上的一切进步也似乎归功于科学的进步,文学则以一种非法身份秘密地存在于民间。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学失去了重要性,也并不意味着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因此而藐视文学的存在。事实上,这两种存在同样重要。科学家从几千年前开始,一直将科学的首要宗旨设定为发现自然的和谐,它建基于对宇宙秩序的信仰。一切假定、推理、求证都从这里出发,爱因斯坦的“上帝不会掷骰子”成为科学信仰的箴言。即使是量子力学以及其他理论颠覆经典力学的事实,也很难动摇建立世界和谐统一的知识图景的信仰根基,也很难动摇人类的对于自己的纯理智可以领悟世界秩序的终极意义的信念。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们致力于自己事业的同时,也从未忘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知道,文学与科学实际上从未分离,他们的不同不过意味着一个硬币的两面。

    文学以自己的方法、手段,不断探讨、检视人的内在和谐问题和存在的本质,它更多地从人出发,以人为归结点,文学以人为关怀、描述和探讨的对象,有效地将宇宙浓缩于人自身;科学采取了相反的路径方式,将理解人自己的活动放大到宇宙存在的全部时空里,它将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融合到认识自己的历史中,科学和文学都在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营养。

    文学从根本上说,不论承载怎样的思想,不论探索语词种种排列组合的奇迹,也不论其对人的理解达到怎样的深度,最终要回到审美的层次上。从这一点上理解,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因为在科学家看来,审美准则同样是科学的最高准则。西方科学家彭加勒曾在一篇文章中说:“科学家之所以研究自然,不是因为这样做很有用,而是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乐趣,而他们得到乐趣是因为它美。如果自然不美,它就不值得去探求,生命也不值得存在。”我们观测与我们相距遥远的天体,也发明各种工具来寻找微观世界,并从各个角度来思考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及其历程,是因为它们的美能够不断地为我们带来惊喜,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科学理论和一个文学作品一样,其成就不是因为它们多么正确,而是因为它们具有非凡的美学价值。从最单纯的感受到最高超的种种设计,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文学探索的过程,对于必然性的认识,都充满了美学上的意义,无论如何,一切寻找真理的道路,都必须以美为路标。

    我想,文学和科学需要不断沟通,它们都会因对方的存在而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们作为文明的两翼,彼此不可分离。它们将相互启迪,不断实现其营养的相互转换,并以其互补的方式共同形成人类文明的生态景观。科学应用的真正前景,也在于与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文学与科学的最重要的相似之处还在于,它们都以创新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它们在许多方面的标准从来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它们能够健康成长的保障和最富魅力的特征。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科学史和文学史,因为“史”的结构和本质是由变化的力量打制的。

    (摘编自张锐锋《科学与文学之间》)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牛顿力学定律阐述了科学和文学的关系:二者是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的两种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科学向外,文学向内。 B . 西方古代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理想的社会不需要文学,这导致文学陷入非常尴尬的处境,但事实上人们从未忽视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C . 文学注重认识自己,致力于探讨和检视人的内在和谐问题和存在的本质,与之相对,科学注重认识世界,致力于探索自然的和谐。 D . 科学和文学在美学追求上是殊途同归的,它们都把是否具有非凡的美学价值作为衡量科学理论或者文学作品成就大小的最高准则。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普遍认知入手,引出科学与文学的关系这一论题,为下文的阐述奠定基础。 B . 文章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论证了从事科研的人并不藐视文学的存在,用语风趣。 C . 文章在阐述科学与文学的关系时,运用了比较的分析方法,思维缜密,论证充分。 D . 文章最后一段用发展的眼光阐述科学与文学的结合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意旨深刻。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科学家坚定地认为,宇宙秩序并不具有随机性,而是有其特定的规律,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才有可能发现自然的和谐。 B . 科学和文学不可分离,文学会因科学而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科学应用也会因与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而拥有真正前景。 C . 作为文明两翼的科学与文学,必须以创新为自身存在的前提,才能健康发展、永葆魅力,共同形成人类文明的生态景观。 D . 屠呦呦与路遥在科学和文学之路上进行的探索,均是以美为路标去探寻真理,致力于追求研究成果或语言工具的实用性。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纵观中国航母的发展,每一艘航母的入列都实现了一个巨大的跨越。2012年“辽宁舰”入列,实现了中国人民海军航母“从无到有”的突破;2019年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自主研制大型航空母舰的能力。2022年6月17日,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在江南造船厂顺利下水,其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就排水量而言,“福建舰”仅次于美国的“福特”级和“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领先于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常规动力航母和法国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等,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头号常规动力航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舰”在国内首次应用了电磁弹射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滑跃式起飞方式,电磁弹射可以让战斗机满载燃料和弹药起飞,还可以满足大到运输机、预警机,小到无人机等各类机型在航母上的起飞条件。由于电磁弹射的研发难度高,此前只有美国掌握了这项技术,因此,“福建舰”的下水无疑掀开了中国海军航母发展和远洋作战的新篇章。

    “福建舰”下水是中国航母驶向远海大洋的第一步,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未来,“福建航”将统筹考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需要,以及航空母舰运用特点、港口保障条件,科学选择部署地点。

    (摘编自高霈宁《“福建舰”下水掀开中国海军航母发展新篇章》)

    材料二: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飞机,都是螺旋桨飞机,机身轻,起飞速度要求不高,因此早期的航母只要有一段甲板滑行就能满足起飞需要。五十年代后,喷气式飞机成为了战机主流,速度越来越快,装载的武器越来越多,起飞重量越来越大,而航母跑道不可能越做越长,就只能另想办法了,于是出现了蒸汽弹射和滑跃起飞等助力起飞的方式。

    美国率先开发了成熟的蒸汽弹射装置,最早装配在“小鹰”级航母上,第一艘“小鹰”号1956年开始建造,1961年服役,2009年退役,蒸汽弹射技术很复杂,现在除了美国有十几艘航母采用这种装置,世界上只有法国“戴高乐”号航母采用了,其他国家受限于技术的复杂性都没有采用,而是采用滑跃起飞方式,这些国家包括俄罗斯、英国、意大利、印度,以及早前只拥有“辽宁舰”和“山东舰”的中国。

    所谓滑跃起飞方式,就是将舰首做成上翘的样子,利用舰载机本身的滑跑速度,沿着舰首上翘的斜坡冲出甲板,形成一个抛物运动,在战机被抛离舰首的瞬间,距离海平面更高,从而赢得短暂继续提速时间,以达到起飞速度。

    电磁弹射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直线推进技术,电磁弹射器与蒸汽弹射器相比,不是用蒸汽而是用电来驱动活塞,适宜于短行程发射大载荷,在军事、民用和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摘编自网易自媒体平台)

    材料三:

    电磁推进技术的原理早在19世纪初就已有人提出,后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研究,人们相继研制出了各种电磁感应原理的直线发射装置或模型,但由于受相关研究领域技术的影响,上述模型的性能距工程实用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70年代以后,超大功率脉冲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磁发射技术有了重大突破:1978年澳大利亚的马歇尔等人用SSOMJ的单极发电机作为电源和采用等离子体电枢在5m长的导轨炮上把3g重的聚碳酸脂弹丸加速到了5.9km/s的初速度。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证明了用电磁力把较重的弹丸推进到高速的可能性,使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受到极大的鼓舞和启发,由此也将电磁发射技术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1988年美国海军与卡曼航空航天公司曾计划联合研制航母舰载电磁弹射器模型,指标是在3s的加速时间内,把重达36T的全载F-14战机加速到150节。据估计,这种电磁弹射器的重量只有现役的蒸汽弹射器的十分之一,而且省去许多管道,这对于舰船的安全运行和减重提速都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0月11日,全球第一艘装备电磁弹射器的美军“福特”号航母下水。

    (摘编自“百度百科”)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短短10年间,中国航母从无到有,进而发展到自主设计建造,不断地创新和突破。 B .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喷气式飞机因速度快、自重大而取代螺旋桨飞机成为战机主流。 C . 目前美国有十几艘航母采用了蒸汽弹射装置,其他国家都因技术复杂而没有采用。 D . 中国航母上的舰载机先后采用过蒸汽弹射、滑跃、电磁弹射等三种助力起飞方式。
    3. (3) 先后入列的“山东舰”和“福建舰”有哪些显著差异?请简要概括。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重逢

    孙犁

    水生斜背着一件日本皮大衣,偷过了平汉路,天刚大亮。家乡的平原景色,八年不见,并不生疏,这正是腊月天气,从平地上望过去,一直望到放射红光的太阳那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身子一挺,十几天行军的疲劳完全跑净,脚下轻飘飘的,眼有些晕,身子要飘起来,这八年,他走的多半是山路,各式各样的山路:五台附近的高山,黄河两岸的陡山,延安和塞北的大土圪垯山,哪里有敌人就到哪里去,枪背在肩上、拿在手里八年了。

    他曾有过一种热望,能有个机会再打到平原上去,到家看看就好了。

    现在机会来了,他请了假,绕道家里看一下。他悠闲地走着,四面八方观看着,为的是饱看一下八年不见的平原风景。路旁边并排的炮楼,有的已经拆毁,破墙上落了一片鸟粪,铁路两旁的柳树黄了叶子,随着铁轨伸展到远远的北方。一列火车正从那里慢慢地滚过来,惨叫,吐着白雾。

    他信步走着,看看麦地,又看看天,看看周围那像深蓝淡墨涂成的村庄图画,这里离他的家不过九十里路,一天的路程,今天晚上,就可以到家了。

    经过的村庄街道都很熟悉,这些村庄经过八年战争,满身创伤,许多被敌人烧毁的房子,还没有重新盖起来。幼时记忆里的几块大坟地,高大的杨树和柏树,也砍伐光了,坟墓曝露出来,显得特别荒凉。但是村庄的血液,人民的心却壮大发展了。一种平原上特有的勃勃生气,更是强烈扑人。

    水生的家在白洋淀边上,太阳平西的时候,他走上了通到他家去的那条大堤。堤坡已经破坏,两岸成荫的柳树被砍伐了,堤里面现在还满是水。

    太阳落到西边远远的树林里去了,远处的村庄迅速地变化着颜色。水生望着树林的疏密,辨别自己的村庄。家近了,就进家了,家对他不是吸引,却是一阵心烦意乱。他想起许多事。父亲确实的年岁忘记了,是不是还活着?父亲很早就有痰喘的病。还有自己女人,正在青春,一别八年,分离时她肚子里正有一个小孩子,房子烧了吗?他走得很慢,他决定坐在这里,抽袋烟休息休息。

    他坐下来打火抽烟,田野里没有一个人,风有些冷了,他打开大衣披在身上,他从积满泥水和腐草的水洼望过去,微微地可以看见白洋淀的边缘。

    黄昏时候,他走到了自己的村边,他家就住在村边上。他看见房屋并没烧,街里很安静,这正是人们吃完晚饭,准备上门的时候了。

    他在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她正在那里悄悄地关闭那外面的梢门,水生热情地叫了一声:

    “你!”

    女人一怔,睁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子去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看见她脚上那白布封鞋,就知道父亲准是不在了。两个人在那里站了一会,还是水生把门掩好说:“不要哭了,家去吧!”他在前面走,女人在后面跟,走到院里,女人紧走两步赶在前面到屋里去点灯。水生在院里停了停。他听着女人忙乱地打火,灯光闪在窗户上了,女人喊:“进来吧!还做客吗?”

    他走进屋里,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

    “来,这就是你爹,一天价看见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现在回来了。”

    说着已经不成声音。

    水生说:“来!我抱抱。”

    老婆把孩子送到他怀里,他接过来,八九岁的女孩子竟有这么重,那孩子从睡梦里醒来,好奇地看着这个生人,这个“八路”。

    水生抱了孩子一会,说:“还睡去吧。”

    女人安排着孩子睡下,盖上被子,孩子却圆睁着两眼,再也睡不着。

    女人端着灯到外间屋里去烧水做饭。

    水生靠在炕头上,外面起了风,风吹着院里那棵小槐树,月光射到窗纸上来。水生觉得这屋里是很暖和的,在黑影里问那孩子:

    “你叫什么?”

    “小平。”

    “几岁了?”

    女人在外边拉着风箱说:

    “别告诉他,他不记的吗?”

    孩子回答说:“八岁。”

    “想我吗?”

    “想你。想你,你不来,”孩子笑着说。

    女人在外边也笑了,说:

    “真的!你也想过家吗?”

    水生说:

    “想过。”

    “在什么时候?”

    “闲着的时候。”

    “什么时候闲着?……”

    “打过仗以后,行军歇下来,开荒休息的时候。”

    “你这几年不容易呀?”

    “嗯,自然你们也不容易。”水生说。

    “嗯?我容易。”她有些气愤地说着,把饭端上来,放在炕上,“爹是顶不容易的一个人,他不能看见你回来……”她坐在一边看水生吃饭,看不见他吃饭的样子八年了。水生想起父亲,胡乱吃了一点,就放下了。

    “怎么?”她笑着问,“不如你们那小米饭好吃?”水生没答话,他拾掇了出去。

    回来,插好了隔扇门。院子里那挤在窝里的鸡们,有时转动扑腾。孩子睡着了,睡得是那么安静,那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又幸福地降落。女人爬到孩子身边去,她一直呆望着孩子的脸。现在,丈夫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她好像是想起了过去的一切,还编排那准备了好几年的话,要向现在已经坐到她身边的丈夫诉说了……

    “你能在家住几天?”

    “就是这一晚上,我是请假绕道来看望你。”

    “为什么不早些说?”

    “还没顾着啊!”

    女人呆了,她低下头去,又无力地仄在炕上。过了半天,她说:

    “那么就赶快休息休息吧,明天我撑着冰床子去送你。”

    1946年河间

    (节选自孙犁短篇小说《嘱咐》,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篇描写阔别家乡八年的水生“偷过了平汉路”,表现水生的谨慎与小心,暗示时代背景。 B . 小说写水生回家看到妻子脚上的“白布封鞋”,便知患病多年的父亲已经离世,照应上文情节。 C . 小说描写的自然环境明丽恬静、富有生机,展现了白洋淀一带美丽的山川风物,营造祥和氛围。 D . 小说用平淡质朴的语言书写了水生夫妇的家庭故事,表现战争年代的家国之情,突出宏大主题。
    2. (2) 水生回家路上有哪些情绪变化?请结合小说情节简要概括。
    3. (3)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与丈夫重逢的女人含蓄而浓烈的情感,请举三例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大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桓公得管仲、隰朋、九诸侯,一匡天下,朝周室,为五霸长,以其得贤佐也。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由此观之,则士佐急矣。

    周公旦白屋之士所下者七十人,而天下之士皆至;晏子所与同衣食者百人,而天下之士亦至;仲尼修道行,理文章,而天下之士亦至矣。伯牙子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由是观之,远近之人,不可以不察也。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说苑·尊贤》)

    1. (1) 下列对文中通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B . 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C . 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D . 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九合诸侯”与“暮云四合”中的两个“合”字含义不同。 B . “毕朝周室”与“锋芒毕露”中的两个“毕”字含义相同。 C . “钟子期听之”与“悉听尊便”中的两个“听”字含义不同。 D . “伯牙破琴绝弦”与“韦编三绝”中的两个“绝”字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齐桓公匡正天下,召集诸侯朝见周天子,终成五霸之首,是因为得到了管仲、隰朋等贤良之人的辅佐。 B . 周公旦降低身份结交七十位贫贱之士,晏子给予上百个士人跟自己衣食同等的待遇,天下士人闻风而至。 C . 杨因求见赵简子时讲述了自己的遭遇,赵简子认为杨因其人瑕不掩瑜,极其看重他,并授予他相的职位。 D . 子路询问孔子国家治理之道,孔子指出要“尊贤而贱不肖”,子路继而援引范、中行氏之事提出疑义。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②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

  • 5.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注】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读书

    辛弃庆

    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

    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

    【注释】元元,同“黎元”“黎庶”。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陆诗和辛诗题目相同,都是把文人读书这件平常之事作为主要写作内容。 B . 陆诗和辛诗分别以言志和抒情开篇,均以主观感受引出下文的读书情景。 C . 两首诗从平凡细微处见得诗情,生动形象,辛诗于生动中又多一份幽默。 D . “犹课”和“细较量”两处均刻画出诗人虽已年迈仍然坚持苦读的情状。
    2. (2) 这两首诗中,诗人笔下的读书情景不同、目的各异。请简要概述。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蒹葭》中“”两句描写男子于秋天露水凝结成霜之时,逆流而上艰难找寻心上人的情景。
    2. (2) 《阿房宫赋》中“”“”两句用比喻手法、反问语气,描写阿房宫中长桥、复道的壮丽之美。
    3. (3) 古代诗文中“酒”常与愁情相伴,如杜甫《登高》中“”两句,就表达了诗人的身世之悲、家国之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马踏飞燕”玩偶凭借“丑萌”的造型火出了圈。玩偶上架不到半个月,线上线下订单合计过万,库存已经售罄。去年河南博物馆、陕西博物馆推出的“考古”系列盲盒等等,也让不少消费者表示“真的好想掏钱”。

    这或许再次打开了文创设计的思路。传统文化大多庄重严肃,但文创产品却能以可爱搞怪的形式,使    的文物走下神坛 , 深入人心。各家博物馆也紧跟潮流走向,转变思路,拿捏住了这波“流量密码”。但不可否认的是,广泛的国民认知度以及文化本身的魅力才是文创走红的基础,文创产品立住脚火出圈的关键还是守住“文”而后“创”。比如“丑火丑火”的“马踏飞燕”的设计团队并非是为猎奇和搞笑而    , 反而是在“很认真地还原文物的姿态”的基础上加了很多设计上的“小心机”,才有了玩偶“神还原”的正“颜杀”。

    其实,各类文创产品不断出圈,也许正说明人们对文物或文化的观念在悄然发生变化,公众的热情正在被唤起。随着讨论越来越热烈,不但会进一步凸显文创产品的传播社交属性,而且会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价值的关注度 , 为此,博物馆和相关文化单位需要找准自身定位,从市场发展中寻找答案,不断    , 以适应市场日益变化的需求,那么似乎远在天涯的历史文化,也能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神坛”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B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罗勒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均深受欢迎的香料植物,它不仅有美丽的花形,    。罗勒全株均富含挥发油,能散发出类似柠檬、薄荷或丁香般的芳香。这种香味具有显著的提神醒脑功效,让人非常上头 , 因此,    。人们在感觉疲乏时使用罗勒精油,能迅速提振精神,缓解身体不适,消除懈怠情绪,帮助增进记忆。比如,在手帕上滴几滴罗勒精油,敷于面部进行深呼吸,即可快速消除头痛,特别是因沮丧而引起的剧烈头疼;在室内用罗勒精油熏香,能有助于集中注意力,继而专心学习和工作。

    罗勒精油不仅香味独特,而且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 制造出令人身心愉悦的美妙效果,例如,罗勒精油与用“开心植物”香蜂草提炼制作的精油搭配,形成著名的“快乐组合”,快乐效果瞬间翻倍,又如,与萃取自苦橙白色花瓣的松花精油搭配,亦可将橙花精油镇定、治疗失眠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下列选项中,与文中加点词语“上头”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孩子的成绩不断下滑,家长很“上头”。 B . 不少城里人对美丽乡村生活很“上头”。 C . 室友不喜欢螺螂粉,说味道太“上头”。 D . 这白酒度数很高,才喝两口就“上头”。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一种自嘲的文化现象。从小县城考到名牌大学的大学生自嘲为“小镇做题家”,忙碌的上班族自嘲为“打工人”“干饭人”……实际上,自嘲并不是互联网时代特有的现象,也并非只出现在普通人身上,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晚年就自嘲道:“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

    自嘲折射出不同人群面对社会的真实心理,他们或用自嘲表达理想与现实高低落差的撕裂感,表现出对现实的逃避;或将自嘲作为舒缓生活重压后继续负重前行的动力,始终保持对诗和远方的期待;或以自嘲展现自信幽默,在机智的自我保护中体现出旷达的生存智慧。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