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五四学制) /中国历史 第三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

更新时间:2022-09-20 浏览次数:33 类型:同步测试
一、 选择题
  • 1. 清末某官员说:“战争骇人地向毫无准备的我们袭来,李鸿章所吹嘘的舰队、要塞、枪炮和人力,都已证明非一般所期待的那样厉害。”这里的“战争”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太平天国运动
  • 2.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要了解右图中的历史人物带领中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围绕下列哪一战役去查阅资料( )

    A . 平壤战役 B . 辽东战役 C . 黄海海战 D . 威海卫战役
  • 3. 李鸿章说:“台湾已是贵国的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却说:“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段对话内容涉及的条约应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虎门条约》
  • 4. (2019·南充) 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1894年

    1900年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 . 増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 . 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D . 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 5. 与《南京条约》相比较,《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这是因为( )

    ①割让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②赔款的数目大大增加 

    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④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设厂“合法化”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6. (2019·百色) “《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领土的割让使中国经历半个世纪的分裂,巨额的赔款使清王朝无力自救……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 . 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7. 甲午中日战争前,李鸿章认为“海战唯恃船炮”,军事优势是战争的关键。但慈禧太后的意识比李鸿章的见识更能发挥影响: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 军备废弛 B . 观念落后 C . 资金短缺 D . 制度腐败
  • 8. (2019八上·巴中月考) 对下面表格中的信息概括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时间

    事件

    人物

    官职

    1839年

    虎门销烟

    林则徐

    钦差大臣

    1841年

    虎门之战

    关天培

    广东水师提督

    1894年

    黄海海战

    邓世昌

    致远舰管带

    1895年

    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

    北洋水师提督

    A . 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B .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C . 中华民族爱国人士反抗外来侵略 D .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 9.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 .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 . 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D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 10.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一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了“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 甲午中日战争后,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沿江城市开放 B .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 《马关条约》签订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 .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 11. 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对华侵略战争。史称(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雅克萨之战
  • 12. 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将领左宝贵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中弹牺牲。他牺牲于 ( )
    A . 平壤战役 B . 黄海大战 C . 辽东战役 D . 威海卫战役
  • 13. (2019·济南模拟)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
    A . 英法炮轰广州 B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黄海海战 D . 威海卫战役
  • 14. CCTV《探索发现——晚清秘史》之纪录片《北洋水师》把清朝北洋水师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过程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清政府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
    A . 平壤战役 B . 黄海战役 C . 威海卫之战 D . 辽东半岛之战
  • 15. 《马关条约》新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进而使外国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在中日《马关条约》中被迫开放的四处通商口岸是( )
    A . 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B .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C . 天津、南京、苏州、杭州 D . 广州、台湾、重庆、南京
  • 16.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屠城四天三夜,杀害两万多中国人。这一事件发生在( )
    A . 九连城 B . 旅顺 C . 花园口 D . 丰岛
  • 17. 下图的漫画《渔夫、剪刀和鱼》,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

    A .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B . 辽东战役 C . 黄海海战   D . 三国干涉还辽
  • 18.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这些内容的提出者是( )
    A . 英国 B . 美国 C . 日本 D . 俄国
二、非选择题
  • 19. 识图,回答问题。

    1. (1) 这是中国和日本于1895年签订一个不平等条约时的场景。请说出这个以签约地点命名的条约名称。
    2. (2) 这个条约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请列举出这个条约中有关割地的内容。
    3. (3) 这个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如图人物牺牲后,光绪皇帝垂泪撰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壮节公”谥号。

    材料三:该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人民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爱国志士徐骤等人组织义军,与刘永福等人领导的清军协同作战,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打死、打伤日军32 000多人……

    ——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1. (1) 材料一中的“他”是谁?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
    2. (2) 材料二的图片人物是谁?他是在什么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挽联中提及的海军是哪支海军?
    3. (3) 材料三中涉及的条约名称是什么?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哪些宝贵精神
  • 21.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 (1) 图中两位历史人物签署的对两国影响巨大的条约是什么?对两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条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反:背叛祖国),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李鸿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