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鹤岗市工农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09-18 浏览次数:32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 1. 论述类文本

    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故事的来源与路径多种多样,从民间故事中寻找资源是一种有效方式。许多古老的神话传说、民间童话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脉气象,是能够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中国故事。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改编、重述、传播与推广,使之大众化,回到今天的读者中间。如果对民间文学中的“好故事”加以改编,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 让中国故事滋养童心、 影响童年、引领成长,就更有价值了。

    民间童话、神话传说是人类的童年叙事,也是文学艺术的原始叙事。美国叙事学家伯格就说过,作为原始叙事的童话的各种因素在经过派生和发挥之后,可以引发出大多数其他通俗文化样式。他曾以一篇欧洲的民间王子和公主的童话故事为例,来分析其中的叙事元素,认为其中就包括了不同的通俗文学样式的萌芽:怪动物(恐怖小说的元素)、出发去寻找被绑架的公主(侦探小说的叙事元素)、类似于火箭飞船的魔毯(科幻元素)、与怪物搏斗(动作冒险小说的元素)、与公主结婚(浪漫故事元素)。伯格的这种童话叙事学分析说明,民间童话作为人类童年叙事对后来的叙事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科幻小说、探险故事和侦探小说等很多通俗文学样式,都是有民间故事这个根的。

    除此之外,要充分认识民间故事改编的价值和意义。欧洲儿童文学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经历了一个民间故事的改编期。它们直接影响了家庭和孩子的成长,也奠定了欧洲人的童年阅读,为后来的儿童文学创作、儿童读物出版及语文教育奠定了广泛的读者基础,甚至直接推动了欧洲现代学校教育与文学经典的接受和传播。

    不过,民间故事的改编并不容易。改编和重述,不是抄写与重复,而是再创造,用新的语言和思维,用现代观念来再现民间故事的魅力,也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重新传播与发扬。同时,改编要考虑最大的读者群。过去,也有一些对我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民间童话的改编和重述,但都是按照成年人的理解与接受来改编的,而很少按照《格林童话》的方式来改编。格林兄弟在改编和重述中将之定位为“儿童与家庭故事”,这是《格林童话》得以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说,民间故事要真正改编成广受欢迎的“中国好故事”,要尽量符合儿童的接受需求,使之儿童文学化,这样才能进入家庭教育和语文教育的通途。

    民间故事的改编和重述,需要抓住精神要素,把传统文化中值得传承的元素保留下来。说白了,改编中国民间故事,就是要留存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中华美德等核心元素。同时需要善于运用恰当的形式,比如,俄国诗人普希金改编《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将民间童话改编成了童话诗,使之成为经典并广为流传。值得肯定的是,目前有一些出版社推出了中国神话和民间故事的绘本,受到了少儿读者的喜爱。这一点,与过去的连环画受到儿童读者喜爱是同样道理。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民间故事的价值亟待重估。民间故事可以和创意写作、儿童教育学科有机融合,把民间故事的整理和研究,与创造性改编、重述及儿童教育的需求结合起来,用纯正的中国故事,滋养中国孩子的美好童年。

    (摘编自谭旭东《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过去我们对待许多民间故事大都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乏有效的改编和重述。 B . 美国叙事学家伯格认为现代大多数其他通俗文学样式起源于欧洲的民间童话故事。 C . 欧洲现代学校教育与文学经典的接受和传播,与欧洲经历过民间故事改编期密不可分。 D . 目前一些出版社在形式上做出了改变,推出了中国神话和民间故事的绘本,值得肯定。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借用美国叙事学家伯格的分析充分阐述了要认识到民间故事价值的观点。 B . 文章通过对欧洲儿童文学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分析引出对民间故事如何改编的论述。 C . 文章第五段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具体分析了对民间故事进行改编和重述的方法。 D . 文章对比分析了我国民间故事改编和重述的过去与现状,引导人们认识其价值和意义。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过去缺乏大众化的民间故事就是因为对民间故事的改编、重述没有考虑读者群。 B . 再好的民间故事如果不能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C . 要做好民间故事的改编和重述,就必须抓住其中所蕴含的值得人们传承的精神要素。 D . 民间故事如果能够用新的语言和思维来改编,就可以进入到家庭教育和语文教育中。
  •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柳先生的正骨膏

    刘玲海

    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断骨愈好如初。

    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

    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

    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

    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天,柳先生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右手去药匣抓药,放进左手的戥子里一称,正好。继续一味味抓药,骨碎补十钱、藏红花十钱……

    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群日本兵涌进来,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

    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赏。”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

    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邾镇沦陷后,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

    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

    “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

    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

    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

    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

    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下许多银元。

    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丢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

    柳先生一脸淡然。

    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柳先生和日本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

    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

    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

    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

    “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柳先生说。

    “那你干嘛又杀死他?”翻译官追问。

    “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柳先生脱口而答。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改动)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逐渐康复的日本军官“露出一脸笑”,说“你的,良民大大的”,这是在肯定柳先生的医术和他与日本人合作的态度。 B . 柳先生最初尽自己的努力治好了日本军官的腿伤,最后却在伤好后亲手杀了他,反映了柳先生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C . 以前病人挤满药铺,后来药铺里病人变少,表明老百姓不理解柳先生医治日本人的行为,表达了老百姓对日本人的恨。 D . 小说通过诸多细节描写,准确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叙事语言流畅自然,朴实无华,却能打动人心。
    2. (2) 小说中柳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 (3) 文中多次提到颜老爷的花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 3. 文言文阅读

    礼部尚书杨玄感 ,骁勇 ,便骑射、好读书 ,喜宾客 ,海内知名之士多与之游。与蒲山公李密善。密 ,弼之曾孙也,少有才略 ,志气雄远 ,轻财好士。为左亲侍 ,帝见之 ,谓宇文述曰:“向者左仗下黑色小儿 ,瞻视开常 ,勿令宿卫。”述乃讽密使称病自免 ,密遂屏人事 ,专务读书。尝乘牛车读《汉书》 ,杨素遇而开之 ,因召至家 ,与语 ,大悦 ,谓其子玄感等曰:“李密识度如此 ,汝等不及也。”由是玄感与为深交。时或侮之 ,密曰:“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奥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玄感笑而服之。素恃功骄倨 ,朝宴之际 ,或失臣礼 ,帝心衔而不言 ,素亦觉之。及素 ,帝谓近臣曰:“使素不死 ,终当族灭。”玄感颇知之 ,且自以累世贵显 ,在朝文武多父之故吏 ,见朝政日紊 ,而帝多猜忌 ,内不自安 ,乃与诸弟潜谋作乱。帝方事征伐 ,玄感自言:“世荷国恩 ,愿为将领。”超然客公众号帝喜曰:“将门必有将 ,相门必有相 ,固不虚也。”由是宠遇日隆 ,颇预朝政。帝伐高丽 ,命玄感于黎阳督运。遂与虎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谋 ,故逗遛漕运 ,不时进发 ,欲令渡辽诸军乏食。帝遣使者促之 ,玄感扬言水路多盗 ,不可前后而发。玄感弟虎贲郎将玄纵 ,鹰扬郎将万石 ,并从幸辽东 ,玄感潜遣人召之 ,二人皆亡还。时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以舟师自东莱将入海趣平壤 ,玄感遣家奴伪为使者从东方来 ,诈称来护儿反。移书傍郡 ,以讨来护儿为名 ,各令发兵会于仓所。郡县官有干用者 ,玄感皆以运粮追集之。玄感选运夫少壮者得五千余人 ,丹杨、宣城篙梢三千余人 ,刑三牲誓众 ,且谕之曰:“主上无道 ,不以百姓为念 ,天下骚扰 ,死辽东者以万计。今与君等起兵以救兆民之弊 ,何如?”众皆踊跃称万岁。

    (选自《资治通鉴.隋记六》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 /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

      B .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

      C 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而轻天下士大夫邪/

      D .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礼部 ,古代官署名 ,隋唐六部之一 ,主管礼仪和屯田等事务。 B . 薨 ,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 ,而帝王或皇后之死称崩。 C . 漕运 ,我国古代利用江河等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 D . 三牲 ,古代指用于祭祀的牛、羊、猪 ,后也指鸡、鱼、猪。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李密年轻时就有才华谋略 ,志气抱负远大。隋炀帝见到李密 ,认为他看上去不寻常 ,免去了他的官职 ,让他摒弃应酬来往 ,专心读书。 B . 杨素非常赏识李密。杨玄感深受父亲的影响 ,和李密结下了深厚的交情。李密对杨玄感和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 ,从而让杨玄感佩服。 C . 面对混乱的朝政和隋炀帝的猜忌 ,杨玄感内心感到不安 ,就与他的几个弟弟暗中策划谋反。隋炀帝准备征伐高丽 ,杨玄感请求担任将领。 D . 杨玄感诈称来护儿谋反 ,并以讨伐来护儿为名命令各郡出兵集结。他杀三牲誓师 ,宣称皇帝无道 ,不体恤百姓 ,鼓动大家起兵来拯救百姓。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乘牛车读《汉书》 ,杨素遇而异之 ,因召至家 ,与语 ,大悦。

      ②素恃功骄倨 ,朝宴之际 ,或失臣礼 ,帝心衔而不言 ,素亦觉之。

  • 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醉留东野①

    韩愈

    昔年因读李杜诗,长恨二人不相从②。

    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③?

    东野不得官④,白首夸龙钟。

    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

    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⑤。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筵撞巨钟⑥。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注释】①东野: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此诗约作于贞元十四年,时韩愈在汴州刺史董晋幕中做观察推官,孟郊客游汴州,将南行,诗人赋此诗留别。②不相从:这里指李白、杜甫两人不常在一起。③蹑二子踪:指像他们那样别多聚少。④不得官:时孟郊正待朝廷任命新职。⑤駏jù蛩: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常背负一种叫“蟨”jué的动物行走,蟨则为它取甘草吃,它们互相帮助为生。⑥寸筵撞巨钟:筵,通“莛”,草茎;古有“寸莛撞钟”之说。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由李白、杜甫终生难在一起表述自己和孟东野重蹈李、杜二人遭遇的遗憾。 B . 诗人说自己有点“滑头”,能够周旋于官场,以此来衬托孟郊的傲骨铮铮。 C . 诗人说自己非常崇拜孟郊,表示愿做駏蛩,愿化白云,从而能够帮助孟郊。 D . 这首杂言诗典雅清丽,朗朗上口,突出表现了诗人与孟郊的深厚友谊。
    2. (2) 本诗是怎样表达作者和孟郊之间的情谊的?请简要赏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比喻高度评价屈原之志的句子是“。”
    2. (2) 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3. (3) 《过秦论》中写秦始皇发展了前代的君主的功业,用武力统治天下的句子是“。”
    4. (4) 《礼运(节选)》中,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
    5. (5) 《山居秋暝》中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突出山中幽静环境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及课内文言知识(28分)
  •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在游客文化体验、特色旅游活动需求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外宣传、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扩大我市旅游业的吸引力与知名度。 B . 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C . 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D . 滥用外来语,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 .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C . 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 . 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乡土小说是中国新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新小说中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的文体重镇。如果从鲁迅乡土小说开始算起,中国乡土小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与之____的中国乡土小说批评与研究,也有百年的发展历史。百年来,伴随着中国乡土小说的萌生、发展、繁盛、蜕变、断裂、复归到再度新变的复杂而曲折的历史演进,中国乡土小说批评与研究也历经初创、中兴、转向、畸变、复兴、繁荣、分流与深化的复杂而曲折的____过程。在百年沧桑岁月中,中国乡土小说得到了几代批评家和学者的长期关注与深入研究,有关研究论文和著作,真可谓____。但遗憾的是;中国百年乡土小说批评与研究自身却没有受到应有的研究与关注,还是一片亟待开垦的学术区域。开垦这片学术荒地,( ),正是中国乡土小说研究之研究的中心任务与目的。中国乡土小说研究之研究,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国乡土小说研究的对象与范围,亦即要明确乡土小说之所指,    确定研究之研究的对象与范围。在百年中国乡土小说批评与研究中,先后出现了“乡土文学”“农民文学”“乡土小说”等概念。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鲁迅和茅盾对“乡土文学”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乡土文学”成为批评界普遍使用的概念。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形影不离  递嬗  汗牛充栋  从而 B . 寸步不离  交替  恒河沙数  进而 C . 形影不离  交替  恒河沙数  从而 D . 寸步不离  递嬗  汗牛充栋  进而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百年中国乡土小说批评与研究自身,却没有受到应有的研究与关注,还是一片亟待开垦的学术荒地。 B . 百年中国乡土小说批评与研究自身,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与研究,还是一片亟待开垦的学术荒地。 C . 中国百年乡土小说批评与研究自身,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与研究,还是一片亟待开垦的学术荒地。 D . 中国百年乡土小说批评与研究自身,却没有受到应有的研究与关注,还是一片亟待开垦的学术荒地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梳理中国乡土小说研究自身的百年发展历史,辨识其学术价值,推进其发展,总结其经验得失 B . 梳理中国乡土小说研究自身的百年发展历史,总结其经验得失,推进其发展,辨识其学术价值 C . 梳理中国乡土小说研究自身的百年发展历史,辨识其学术价值,总结其经验得失,推进其发展,辨识其学术价值 D . 梳理中国乡土小说研究自身的百年发展历史,总结其经验得失,辨识其学术价值,推进其发展
  • 9. 下面是写给高三学子的一段寄语,有语法、逻辑、得体等方面的错误,请找出三处并修改。

     ①高三的莘莘学子们,你们好!②寒窗苦读数十载,秉读诗书千万册,③日夜奋进身心劳,只为金榜题名时!④高考,不仅考我们的心态,而且考我们的知识和接巧,大家平时刻苦自励,早已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技巧,关键是保持良好的心态。⑤希望你们能够在考场上稳定心态并且积极调节自我。⑥祝你们:最后都能考出优异成绩,⑦金榜题名,蟾宫折桂!

  • 10. 下列加点词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 梁君臣之首 B .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 C . 逸豫可以 D . 下沾襟
  • 11. 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铸以为人十二  金:金属 B . 隳名城 隳:毁坏 C . 举天下之豪杰 举:攻占 D . 其成败之迹  本:本来
  • 12.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为天下笑 B .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 .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D . 见犯乃死
  • 13.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皭然泥而不滓也 B . 犹离忧也 C . 馋谄之蔽明也 D . 厚币委质事楚
  • 14. 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汉元年:天汉,汉武帝年号,元年,指第一个年号,皇帝上位后改年号可称“元年”或“建元”。 B . 扶辇下除:扶着皇帝的车子下殿阶。除,是门与屏之间的通道。 C . 一少牢:羊、猪各一头。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D . 七庙隳:七庙为古代天子的宗庙,太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
四、<h2 >作文(60分)</h2>
  •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平台是撬动人生价值的最佳杠杆,平台不同,人生不同。

    ②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盛时不遇,诗人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

    ③《尚书》有云:“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④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必将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标注,更给青年一代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你读了以上材料,有何感触与思考?请联系实际发表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