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2-08-30 浏览次数:5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悬浮在空中的热气球不受重力作用 B .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 . 物体的重力作用点一定在物体上 D . 物体的重力大小与其所处位置有关
  • 2. 如图,吊灯用线静止悬挂在天花板上,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 灯对线的拉力与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B . 灯对线的拉力与灯所受的重力 C . 灯对线的拉力与线对灯的拉力 D . 线对灯的拉力与灯所受的重力
  • 3. 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如图所示是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的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加速滑动时,他的惯性增大 B . 运动员静止时没有惯性 C . 运动员由静止变成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 D . 运动员不受力时静止,受力才能运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4. 利用生活用品可以完成很多科学实验。如图用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矿泉水瓶沿桌面滑动,改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时,矿泉水瓶被推倒。该实验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 . 力的大小 B . 力的方向 C . 力的作用点 D . 受力面积
  • 5. 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题图探究实验。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 . 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 . 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D . 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 6.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水池深度不同,水平面也不同,两池之间有一个倾斜的管道将两池连通,则(  )


    A . 水从A端流向B端  B . 水从B端流向A端 C . 水不流动 D . 无法判断
  • 7. (2020九上·霍邱期中) 如图所示,已知m1>m2>m3 , 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三个物体都沿力的方向移动s,则力F所做的功(   )

    A . 甲情况下最多 B . 乙情况下最多 C . 丙情况下最多 D . 三种情况下一样多
二、填空题
  • 8.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附近。在距离地面1m左右时,返回舱启动反推式发动机,将返回舱落地速度降为2m/s,如图所示。发动机喷火使返回舱减速下降,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又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在此过程中,返回舱的机械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9. 意大利的最早测出标准大气压的值。小亮在老师指导下重复了这个实验。实验时他将玻璃管倾斜放置,如图所示,此时大气压强等于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若将玻璃管竖直放置,则水银柱的高度(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0. 自行车车轮胎的表面制成凹凸花纹,其作用是通过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行驶中的自行车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自行车具有。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重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的原理做成的。
  • 11. 如图,是三种类型剪刀的示意图,如果为理发师选择一把理发用的剪刀,你会选择剪刀。如果为铁匠师傅选择一把剪铁皮的剪刀,你会选择剪刀,用这把剪刀剪铁皮是因为它能省

  • 12. 大连舰满载时排水量是12300t,则其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N(g取10N/kg);舰载直升机起飞后,大连舰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两只舰艇不能近距离高速并排航行,是由于两舰艇间水的流速越大,压强越 ,容易相撞。
  • 13.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填物理量名称)的大小的工具;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N,此时它的读数是N。

  • 14.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20N的物体竖直匀速提升5m,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50N,则此过程中有用功为J,机械效率为,若增大所提物体的重力,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18.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

    1. (1) 小组利用图甲的装置进行探究,桌面两侧的定滑轮可起到的作用;
    2. (2) 小组将相同质量的砝码放在左右两盘后,把小车转过一个角度,然后松手,观察到小车转动一定角度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才能平衡;
    3. (3) 某次实验中,当左盘砝码质量大于右盘时,小车两边的拉力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但小车仍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小车受到的(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小车受到的影响;
    4. (4) 为尽量减少以上影响,小敏提出将甲装置中的小车换成小卡片,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小敏下一步操作是____:
      A . 左右各加一个钩码 B . 把卡片剪成两半 C . 把卡片扭转一个角度
    5. (5) 如果将小车换成轻质弹簧测力计,如图丙所示,在左右两盘各放入重4N的砝码,忽略盘重和绳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 19. 如图所示是小红和小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几个实验情景:

    1. (1) 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选填“达到”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除了可以消除杠杆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在实验测量时还有一个优点,请你写出:
    2. (2) 杠杆调节好后,小红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如图乙、丙所示。她测量出两边钩码的重力分别为动力和阻力 , 对应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为 , 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

      动力/N

      阻力/N

      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m

      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m

      1

      0.5

      0.15

      0.3

      0.15

      0.15

      1.5

      1

      0.2

      0.3

      0.3

      0.3

      记录数据后,同桌的小华根据数据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选填“相符”或“不相符”)。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得出普遍规律,小红接下来的做法应该是

      A.改变力的大小                    B.改变力的方向                    C.改变力的作用点

    3. (3) 复习了功的知识后,小红回看之前杠杆记录的数据,她想能否将表格中单位换成J?根据功的定义,你觉得可以换吗?(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 20. 小雨用器材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

    1. (1) 由图中步骤A、B、C、D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2. (2) 下列现象中能用上述结论解析的是____ ;
      A . 人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进 B . 石头掉到水中,会沉在水底 C . 潜水员潜入深水中,为了保证安全,要穿厚厚的潜水服 D . 人从浅水向深水区走去,感觉身体越来越轻
    3. (3)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圆锥形物体从其底部刚好接触水面开始缓慢没入水中,描绘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锥形物体的浸入深度h的变化关系图像与下图中相符合的是____(物体高2cm);
      A . B . C . D .
    4. (4) 实验结束后,小雨将锥形物体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再次进行实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5. (5) 进一步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之后,利用图中的测量数据,还可以计算出其它一些物理量(水的密度已知)。下列物理量中不能计算出的是____ 。
      A . 物块的体积 B . 物块的密度 C . 图E液体的体积 D . 图E液体的密度
  • 21. 小晶同学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和超载带来的安全隐患,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小车从斜面上高h处由静止释放,运动至木板上后与木块碰撞。通过改变小车释放时高度h、在小车中增加钩码和在木板上铺垫棉布的方法,得到了图中的四个实验场景。

    1. (1) 小晶通过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物体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选填序号)。

      A.小车在撞击木块前的平均动能                    B.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小车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D.木块的动能

    2. (2)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其原因是木块被撞击后将
    3. (3) 在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应选用场景③和(选填“①”、“②”或“④”)进行实验;在质量相同情况下,汽车的越大,其动能就越大,行驶时危险就越大,因此严禁汽车超速是减轻交通事故造成伤害的一个重要手段。
  • 22. 如图所示,小融同学利用液体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1. (1) 如图甲所示,小融在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不同的力按压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化始终较(选填“大”或“小”),说明压强计的气密性较差;
    2. (2) 小融调节好压强计后,将探头放入水中,保持探头深度不变,向不同方向旋转探头,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 (3) 分析图乙、丙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若橡皮膜的表面积 , 图丙中 , 则此时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为Pa,受到水的压力为N(g=10N/kg,杯内液体密度);
    4. (4) 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融将液体压强计做了如图丁的改进。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现将两探头分别放入A、B两种液体中,当两探头所处深度分别为时,U形管两侧液面重新相平。已知A液体的密度为 , 则B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用已知字母表示)。
  • 23. 小明在玩“水枪”玩具时,发现“水枪”水平放置,如果推动活塞的速度越快,水枪离地面的高度越高,水就会射得越远。据此他提出了如下猜想:“在空中水平抛出的物体,落地的水平距离s与抛出的初速度v及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h有关。”为验证猜想,小明找来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 (1) 水平槽上有一气泡水平仪,当液体中空气泡居中,表示实验装置水平。若空气泡在右端,为保证实验装置水平,应将调节升降旋钮使左边的桌面(选填“升高”或“降低”);
    2. (2) 在小球从斜槽上由静止滚下的过程中,小球的能转化为能;
    3. (3) 不调节升降旋钮,分别让同一小球从斜槽上A、B、C位置由静止滚下,如图所示。分别测出小球落地的水平距离 , 发现 , 这表明:在空中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相同时,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
    4. (4) 调节升降旋钮,逐步降低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 , 每次都让同一小球从斜槽上A处由静止自由滚下,目的是保持小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大小相同,分别测出小球落地的水平距离 , 发现
    5. (5) 现实生活中,在水平飞行的飞机上,向地面投放的物资的运动情况,类似于图中水平面上落下的小球的运动。飞行员要想物资投放的更远(忽略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可采用的方法是(答出一种方法即可)。
五、计算题
  • 24. “绿色出行,低碳生活”,近年来,国产迷你电动汽车因环保、节能、价格低廉等优势,越发受到人们欢迎,如图是国内某型号的新能源迷你汽车,满载时总质量为1000kg,在平直公路上以最大功率20kW从静止开始加速,经过25s恰好达到最大速度,并接着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2min,已知汽车在行驶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重力的0.1倍,忽略空气阻力,求:(g=10N/kg)

    1. (1) 汽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
    2. (2) 整个过程中发动机所做的功;
    3. (3) 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
  • 25.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深受大家喜爱。小华用3D打印机自制了一个“冰墩墩”模型,如图所示。此模型在空气中静止称时,弹簧秤的读数为25N;浸没在水中静止称时,弹簧秤的读数为15N,(水的密度为 , g=10N/kg)求:

    1. (1) 模型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 (2) 模型的体积是多少;
    3. (3) 模型的密度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