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普陀区2022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8-18 浏览次数:6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 17. (2019·和平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 . 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B . 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 C . 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D .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溶液
三、填空题
  • 18. 碳元素的存在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防毒面具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
    2. (2) 草木灰是重要的化肥,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检验碳酸钾中的钾元素的方法是
    3. (3) 甲烷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在空气中燃烧后,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Ⅰ、甲烷的摩尔质量为,2mol甲烷分子中约含有个分子。

      Ⅱ、反应过程中的甲烷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四、综合题
  • 19. 根据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溶解度的单位是
    2. (2) 20℃时,将24gKNO3加到8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
    3. (3) 6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固体最多的是
    4. (4)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化如图所示,为了分离硝酸钾两位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法:

      Ⅰ、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得硝酸钾固体

      Ⅱ、溶解、加热至沸腾、趁热过滤、蒸发滤液,得硝酸钾固体

      你认为方法(选填“Ⅰ”或“Ⅱ”)得到的硝酸钾纯度更高,理由是

    5. (5) 上述过滤所得的硝酸钾表面附着有可溶性杂质,可用洗涤,达到既不损耗硝酸钾又能洗去杂质的目的。
  • 20.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Mg、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下实验。(注:所用金属大小形状相同、酸的体积浓度相同)

    1. (1) 乙试管中的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依据甲乙试管冒气泡速率的差异,可知活动性MgFe(填“>”、“=”或“<”);
    2. (2) 根据丙中现象,可知活动性Cu>Ag;
    3. (3) 小组同学发现该实验无法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帮助他们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补充实验来实现探究目的,若按照图丁所示进行实验探究,你决定推荐他们用的试剂是:金属A是;溶液B是。(要求写出化学式)
    4. (4)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小组同学将乙中剩余的铁加入丙溶液中回收丙溶液溶质中的金属,至t时间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根据如图所示溶液中固体质量变化情况,分析最后所得固体成分是

  • 21. 某实验小组查阅资料发现: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只要戴上装有它的口罩就能使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跟它反应,生成氧气而供给呼吸。

    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制二氧化碳,并用得到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测定制得氧气的体积。(忽略稀盐酸的挥发性)

    【资料】Na2O2与CO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1. (1) 如图,装置A中的反应是(选填“发生”或“停止”),利用装置A制取CO2的优点是
    2. (2) 装置C的作用是
    3. (3) 0.44g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理论上能得到摩尔的氧气?
    4. (4) 为探究装置B中反应后固体的成分,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现象

      结论

      I

      取反应后的固体,加水

      固体全部溶解,无气泡产生

      固体中没有

      II

      向步骤I溶液中加过量稀盐酸

      固体中有碳酸钠

      固体中有氢氧化钠

    5. (5)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对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选填“有”或“无”)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