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年化学中考真题汇编:溶解度

更新时间:2022-08-10 浏览次数:9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内江) 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演示“冰雪”实验时用到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醋酸钠属于微溶物质 B . 图中P点所表示的醋酸钠溶液是不饱和的 C . 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 D . 将A点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 2. (2022·北京市) 下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C . 将t1℃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 D . 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
  • 3. (2022·宿迁) “侯氏制碱法”创立了更为先进的“制碱”工艺,主要反应是:。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0℃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 . NH4Cl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 C . 20℃时,NaH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H4Cl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 . 20℃时,将9.6gNaHCO3加入到90.4g水中,可得到100g饱和溶液
  • 4. (2022·广东)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50g甲能完全溶于50g水 B . 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C . t2℃时,丙和丁的溶解度相同 D . 加压或升温能增加戊的溶解度
  • 5. (2022·恩施) 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B .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C . 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蒸发的方法提纯甲 D . a2℃时,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形成饱和溶液
  • 6. (2022·百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加入浓硫酸中 C . 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纯铁好 D . 含黄曲霉素的食物煮熟后可以放心食用
  • 7. (2022·黄冈·孝感·咸宁)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升高温度可以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C . α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3 D . α2℃时相同质量的甲和乙溶液,降温至α1℃时甲溶液析出的晶体一定比乙溶液多
  • 8. (2022·北部湾) 固体甲、乙、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甲、乙、丙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0.18

    0.16

    0.14

    0.12

    0.09

    35.7

    36.0

    36.6

    37.3

    38.4

    13.3

    31.6

    63.9

    110

    169

    A . 固体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20℃时,丙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比为31.6:100 C . 分别将等质量的乙、丙饱和溶液由60℃降温到20℃,溶质质量大小:丙>乙 D . 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由60℃降温到20℃,溶剂质量大小:甲>丙
  • 9. (2022·山西) 尿素[CO(NH22]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较大,它在土壤中的转化和吸收过程模拟如下,土壤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Ⅳ、分析下图信息,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 . (Ⅰ)中氮元素可直接被植物吸收 B . (Ⅱ)生成的铵态氮肥一定含NH4Cl C . (Ⅲ)暴雨会使铵态氮肥营养流失 D . (Ⅳ)降温结晶可使两种物质分离
  • 10. (2022·苏州) 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 将20℃的碳酸钠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 . 30℃时,将25g碳酸钠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75g D . 40℃时,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 11. (2022·晋中) 尿素【CO(NH22】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较大,它在土壤中的转化和吸收过程模拟如下,土壤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Ⅳ。分析下图信息,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 . (Ⅰ)中氮元素可直接被植物吸收 B . (Ⅱ)生成的铵态氮肥一定含NH4Cl C . (Ⅲ)碱性土壤使铵态氮肥营养流失 D . (Ⅳ)降温结晶可使两种物质分离
  • 12. (2022·乐山) 氯化铵常用作铁制品的除锈剂。不同温度时,氢化铵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将50g氯化铵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3g B . 再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烧杯中仍有固体剩余 C . 升温至40℃,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31.5% D . 升温至6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13. (2022·扬州) 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0℃时,KNO3的溶解度比KCl大 B . 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 C . 60℃时,P点表示的KNO3溶液还能继续溶解KNO3固体 D . 将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10℃,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14. (2022·达州) t1℃时,将相同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I所示,图Ⅱ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烧杯中的溶质为KNO3 B . 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仍然有固体剩余 C . 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D . 若取t3℃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2℃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
  • 15. (2022·泸州) 已知:温度超过35℃时,NH4HCO3开始分解,其溶解度表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NH4HCO3溶解度(g/100g水)

    11.9

    15.8

    21.0

    27.0

    A . 用NH4HCO3晶体配制浓溶液时,可加热煮沸以加快溶解 B . NH4HCO3是铵态复合肥料,与其它肥料都可以混合使用 C . 20℃时,50.0g蒸馏水就能使11.0g NH4HCO3晶体完全溶解 D . 127.0g NH4HCO3饱和溶液,由30℃降至20℃可析出6.0g晶体
  • 16. (2022·泰安)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饱和溶液 B . 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的溶解度最大 C . 20℃时,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甲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D . 20℃时,向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
  • 17. (2022·云南) 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

    结合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KNO3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A . ①③中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 . ②③中溶液的质量:③>② C . 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 D . 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0.9g
  • 18. (2022·重庆) 下列关于溶解度图像分析(不考滤结晶水合物)正确的是(   )

    A . 高于t1℃时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更大 B . 降温是将a处的甲溶液变饱和的唯一方法 C . t1℃时50g乙投入水中一定能完全溶解 D . t2℃时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乙溶液中溶剂质量更大
  • 19. (2022·成都) 根据图示实验和溶解度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A . 若a是NaCl,则③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 若a是NaCl,则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7.2% C . 若a是KNO3 , 则③到④溶液由不饱和转化为饱和 D . 实验证明溶液是否饱和与温度、溶质的量和溶剂种类有关
  • 20. (2022·连云港) KCl和KNO3的溶解度(见下表)和溶解度曲线(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A . 曲线甲代表KCl的溶解度曲线 B . 40℃时KNO3饱和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63.9% C . t1的值在20~30之间 D . 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 21. (2022·遂宁) 下列图像与描述不相符的个数有(   )

    图像

    描述

    向盛有H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至过量

    1g硫和1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NaOH和NaCl固体分别溶于室温下足量的水中

    向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固体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二、多选题
  • 22. (2022·牡丹江)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1:2 B . 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 . 加溶剂可将 b 点的乙溶液转变成 a 点的乙溶液 D . t1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时,它们的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 23. (2022·大庆) 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0g水,T2℃时,分别加入质量均为ag的KNO3或KCl固体,充分溶解后,甲烧杯中现象如图1所示,再将两个烧杯同时降温至T1℃、乙烧杯中现象如图2所示。

    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

    温度/℃

    0

    T1

    20

    T2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NO3

    13.3

    25.0

    31.6

    35.1

    63.9

    110

    169

    246

    KCl

    27.6

    31.8

    34.0

    35.1

    40.0

    45.5

    51.1

    56.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烧杯中加入的固体一定是KNO3 B . 图1中溶液可能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图2中上层清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C . 若从T1℃重新升高到T2℃,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D . a的取值范围为31.8<a≤35.1
三、选择填充题
  • 24. (2022·江西)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100g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a点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改变

    D.t2℃时,在50g水中加入20g甲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四、填空题
  • 25. (2022·包头)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t1℃时甲、乙、丙溶解度最大的是,将该温度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蒸发),有固体析出的是,此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五、综合题
  • 26. (2022·临沂)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2) 在t1℃时:向盛有30g 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3. (3) 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4. (4) 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质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7. (2022·大连) 如图是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1. (1) 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2. (2) 使氯化钾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之一是
    3. (3) 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4. (4) 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钾,提纯硝酸钾可采用的方法是
  • 28. (2022·南通)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 (1) 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属于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 (2) 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3. (3) 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g。
    4. (4) 关于图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 . 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C . 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 . 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 29. (2022·邵阳)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2) 三种物质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 (3) 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0. (2022·盘锦) 溶液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资料】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l

      34.0

      40.0

      45.5

      51.1

      56.7

      KNO3

      31.6

      63.9

      110

      169

      246

      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2. (2) 40℃时,能否配制质量分数为35%的KCl溶液,原因是
    3. (3) 为除去KNO3中混有的少量KCl,将固体样品加水溶解,然后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蒸发即可。也可以用的结晶方法。在实验中,常将固体样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的目的是
  • 31. (2022·广安) 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某同学在研究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时,绘制了如下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M点的含义是
    2. (2) t1℃时,把含有甲、乙物质各60g的混合物投入到100g水中,升温至t2℃时,充分搅拌,趁热过滤,得到的固体是。(选填“甲”或“乙”)
    3. (3) t2℃时,一定质量甲物质的饱和密液,从t2℃降温至t1℃,析出30g甲,则该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为
  • 32. (2022·营口)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t3℃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多的是
    2. (2) 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物质的步骤是:加水溶解、加热浓缩、、过滤、洗涤、
    3. (3) 保持温度不变,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4. (4) 将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33. (2022·海南) 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1. (1) 请在图中补充另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 (2) 在图中标明两条曲线对应物质的名称
    3. (3) 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用什么方法除去?请结合图解释其原因
  • 34. (2022·铜仁)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填空:

    1. (1) P点的含义
    2. (2) t2℃时,向50g水中加入40g固体a,形成溶液的质量为g。
    3. (3) a中混有少量的b,提纯a的方法是
    4. (4) 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a溶液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填序号)

      ①托盘天平     ②量筒     ③胶头滴管     ④漏斗

  • 35. (2022·百色)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交点P的含义是
    2. (2) 将乙溶液中的溶质结晶的方法通常是
    3. (3)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的是
    4. (4) t2℃时,将甲、乙、丙各30g分别充分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其中是饱和溶液。
  • 36. (2022·齐齐哈尔)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P点的含义是
    2. (2) t2℃时,将15克甲物质加入到2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3. (3) 若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的方法提纯乙(填“蒸发结晶”减“降温结晶”)。
    4. (4) 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7. (2022·贺州)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 (1)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 (2) 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
    3. (3) 曲线中P点表示
    4. (4) t2℃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甲,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5. (5) 若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丙,提纯甲的方法是
  • 38. (2022·黔东南)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2) t1℃时,将15g甲放入在2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3. (3) 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析出溶质质量多少的关系是____(填序号)。
      A . 甲>乙 B . 甲<乙 C . 无法确定
  • 39. (2022·吉林) 请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10℃时,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
    2. (2) 将不饱和的NaCl溶液变饱和的方法是
    3. (3) 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是获得晶体的两种常用方法。当NaCl中混有少量KNO3时,提纯NaCl的方法是
  • 40. (2022·郴州) 下表是NaCl、NH4Cl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NaCl的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NH4Cl的溶解度/g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1. (1) NaCl、NH4Cl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结合上表数据,则NH4Cl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是(填“a”或“b”);

    2. (2) 参照上表数据,交点M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填字母);A.10℃~20℃ B.40℃~50℃ C.33.3g~35.8g D.35.8g~36.0g
    3. (3) 50℃时,NaCl的溶解度是g,在此温度下,取20gNaCl固体放入50g水里,充分搅拌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1%)。
  • 41. (2022·河南) 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 (1) 由图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 (2) 20℃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式即可)。
  • 42. (2022·宜昌) 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 (1) 下表是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次氯酸钠

      22.7

      26.7

      34.8

      50.0

      52.4

      56.5

      ①0℃时,100g水里最多只能溶解g氯化钾。

      ②30℃时,将30g次氯酸钠加入到装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将此溶液恒温蒸发10g水,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为g。

      ③50℃时,将氯化钾和次氯酸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20℃,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是:氯化钾次氯酸钠(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 (2) 我们常用含次氯酸钠的“84”消毒液定期对教室消毒。配制2000g质量分数为0.05%的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84”消毒液g。
  • 43. (2022·怀化)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 (2) 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3. (3) 若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的方法提纯A。
    4. (4) t2℃时,将35gA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形成A物质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为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44. (2022·陕西) NaCl和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1. (1) 50℃时,NaCl的溶解度是g。
    2. (2) 如图是NaCl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则NH4Cl的溶解度曲线是(填“a”或“b”)。t℃时,若饱和NaCl溶液和饱NH4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

      A.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

      B.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大于20℃

    3. (3) 20℃时,将mgNaCl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并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据此分析,x=,mgNaCl不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为g。

  • 45. (2022·衡阳) 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氯化钾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2) 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任写一种)
    3. (3) 硝酸钾、氯化钾和氢氧化钙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4. (4) 在40℃时,向50g水中加入25g氯化钾,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 46. (2022·重庆) 20℃时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如下表,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溶解度S

    溶解性

    S≥10g

    易溶

    10g>S≥lg 

    可溶

    1g>S≥0.0lg

    微溶

    S<0.01g

    难溶

    1. (1) 20℃时a、b两物质的溶解性均为溶。
    2. (2) c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____相似(填序号)。
      A . KNO3 B . NaCl C . Ca(OH)2
    3. (3) 某温度时,将b的饱和溶液升温(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形成不饱和溶液。
    4. (4) 关于a、b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 20℃时可配制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 B . 使60℃的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不止一种 C . 阴影区域(不包括b曲线上的点)对应的b溶液为饱和溶液
  • 47. (2022·凉山) 根据下表信息填空。

    温度/C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 (1) 40℃时,向盛有30g NaCl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 (2) 80℃时,分别用100g水配成NaCl和KNO3 , 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20℃时,析出固体较多的是
  • 48. (2022·遂宁) 根据图中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40℃时,KNO3、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KNO3NaCl(填“>”“<”或“=”)。
    2.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t℃时,将45gKN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95g B . 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KNO3 , 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NaCl C . 40℃时,将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不考虑水分损失)
    3. (3) 同学们查阅NaCl的溶解度曲线后,欲配制20℃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已知配制溶液的步骤有:①溶解  ②计算  ③装瓶存放  ④称量

      I.上述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

      Ⅱ.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