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2节 水的组成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1.2  水的组成

更新时间:2022-08-03 浏览次数:78 类型:同步测试
一、水的电解
  • 1. 水电解的实验(如图所示)。(提示:氢气能够燃烧)

    1. (1) 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两个电极上出现,左右两玻璃管内液面
    2. (2) 用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 ,这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这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是
    3. (3) 产生氢气的玻璃管与电源(填“正”或“负”),下同)极相连,产生氧气的玻璃管与电源极相连。
    4. (4) 通过精确实验,测得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5. (5)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在通直流电条件下会生成 ,其文字表达式为
    6. (6) 实验结论:水是由组成的。
二、水分子的构成
  • 2.            
    1. (1) 水是由组成的,水分子是由构成的。
    2. (2) 电解水后,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3. (3)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微粒是。 
  • 3. 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原子和原子,两个原子结合成一个分子,大量的该分子聚集成;两个原子结合成一个分子,大量的该分子聚集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
  • 4. 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王玲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 )
    A . B . C . D .
  • 5. (2020八上·杭州月考) 如图是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电解属于物理变化 B .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 . 水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 .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6. 如图是水电解实验的简易装置图。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

    A . 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B . 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C . 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D . 探究水的组成
  • 7. 如图是小珂做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实验前,她查阅资料得知,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她实验时所得数据是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小珂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

    A . 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 . 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 . 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 . 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 8. 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 . 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 . 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 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9. 水电解的过程可用图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①③② C . ①②④③ D . ①④③②
  • 10. 如图是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 .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 . 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 . 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 . 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 11.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B,则B是,b应接电源的极。 
    2. (2) 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这是根据该气体具有性。 
    3. (3) 图Ⅰ中现象表明实验(填“未开始”“刚开始”或“已进行了一段时间”)。 
    4. (4) 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8 mL,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是mL。
    5. (5) 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两种不同的气体,请写出其文字表达式:。 
三、自我提升
  • 12. 图中甲是经改进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是教材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两管上标有刻度)。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玻璃三通管将图甲装置电解水时产生的气体混合在一起,点燃用该混合气体吹出的肥皂泡时,实验现象是。 
    2. (2) 图甲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3. (3) 与图乙装置相比,用图甲装置进行该实验的主要不足之处是。 
  • 13. 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

    1. (1) 接通直流电后,甲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乙试管内产生的是;导线A接电源极,导线B接电源极。 
    2. (2) 电解水时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原因是。 
    3. (3) 检验乙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
    4. (4) 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测得与电源负、正两极相连的阴、阳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如下: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阴极生成气体体积/cm3

      6

      12

      20

      29

      39

      49

      55

      65

      75

      85

      阳极生成气体体积/cm3

      2

      4

      7

      11

      16

      21

      26

      31

      36

      41

      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开始时阴、阳两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大于2∶1,可能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