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 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2-07-27 浏览次数:7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6. (2021九上·金华月考) 红氧,非金属单质,化学式O8 , 是氧的一种单质形式,它可被认为可能会是更好的氧化剂,因为它能量密度更高。O8遭遇96GPa以上的高压就会变为金属氧,不仅会导电,在低温下表现出超导性:
    1. (1) 红氧,被认为可能会是更好的氧化剂,是利用了红氧的性质(填“物理”或“化学”,下同)。
    2. (2) 红氧遭遇96GPa以上的高压就会变为金属氧,不仅会导电,在低温下表现出超导性;金属氧不仅会导电,在低温下表现出超导性是利用了金属氧的性质。
  • 17. (2020九上·吴兴月考) 常温下,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氯化氢,其中次氯酸能杀菌消毒,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成氯化氢和一种单质气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氯气的物理性质是(只写 2 点)
    2. (2) 写出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18. (2020九上·慈溪期中) 在通常情况下,二硫化碳(CS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种大气污染物和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 (1) 二硫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2. (2) 二硫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9. (2020九上·鄞州月考) 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为硫的价类图, 请分析该图后填空:

    1. (1) E 点表示的是二氧化硫,写出它的一条物理性质
    2. (2) A 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3. (3) 写出由 B点表示的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 (2020九上·台州月考) 我国发射卫星的火箭常用联胺(N2H4)作为燃料,点燃时与助燃剂N2O4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N2H4有刺鼻气味,有强烈的吸水性,易溶于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或短时间受热时易发生分解。
    1. (1) 联胺在物质组成上属于纯净物中的
    2. (2) 上述联胺相关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写出一点)
    3. (3) 联胺作为火箭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 (2020九上·余杭开学考) 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是蓝色的固体                   B.硫在点燃条件下能燃烧

    C.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       D.矿石粉碎

  • 22. 酒精能使细菌的蛋白质脱水、凝固、变性,这种变化属于变化,根据这个性质推测酒精具有作用。
  • 2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自行车轮胎爆裂

    ②鞭炮爆炸

    ③泥浆水静置产生沉淀

    ④清水中滴入红墨水变成红色

    ⑤霓虹灯发出有色光

    ⑥从海水中晒制食盐

    ⑦生物的呼吸作用

    ⑧水结成冰

  • 24.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代表氧原子,“ ”代表硫原子)。请回答:

    1. (1) 变化Ⅰ中的“一定条件”可能是(写出一项即可)。
    2. (2) 变化Ⅱ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填字母)。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 25. (2020九上·江干期末) 小金用蓝色石蕊试纸测试一杯牛奶,试纸仍为蓝色;两天后汤姆用蓝色的石蕊试纸再次测试同一杯牛奶,并且这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牛奶中发生了什么变化?(选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释现象 。
三、实验探究题
  • 26. (2019九上·杭州期中) 某小组用耐强碱的反应管等仪器组装成如图实验装置,以研究铜酸钠(NaCuO2)跟H2的反应,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①固体中出现紫红色物质;②试管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回答:

    1. (1) 经检验紫红色物一种金属单质,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uO2+3H2   2NaOH++
    2. (2) 若实验过程中包含下列步骤(没有根据操作顺序排列):①停止通H2;②通纯净H2排净装置里空气;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3. (3) 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实验现象(选填“①”或“②”),可直接判断氢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4. (4) 完全反应后,为了测定固体产物中Cu的质量,要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后晾干、称量。在洗涤环节中判断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是
  • 27. 在实验室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将煤油吸干,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口面为银白色,将切下的小块钠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钠迅速熔成闪亮的小球在水中快速地游动,发出嘶嘶声,产生大量气泡。查阅资料得知钠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NaOH)。
    1. (1) 由此推断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


    2. (2) 钠的密度比水,比煤油。(填“大”或“小”)
    3. (3)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解答题
  • 28. (2021九上·杭州开学考)  2018年杭州市萧山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拉开帷幕。全面推进小城镇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型,让小城镇更加宜居、更有特色、更富活力。全面开展卫生镇创建工作,强化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破解镇街环境卫生管理难题,全面提升镇街环境卫生面貌。
    1. (1) 下列做法能 “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A . 用可降解“玉米塑料”代替传统塑料制作餐具 B . 用回收的牛奶包装纸盒再生的材料制造休闲椅 C . 多个展馆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
    2. (2) 在公共场所分布着许多“直饮水”点,其“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 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这个分离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 (3) 正常雨水显弱酸性的原因是
    4. (4)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过多的CO2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目前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B . 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 . 开发燃煤新技术使其充分燃烧 D .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 29. (2020九上·余姚月考) 每年的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以提高人们对碘缺乏病的认识。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而缺碘会引起“大脖子病”、“呆小症”等碘缺乏症,所以国家强制给食用的氯化钠食盐中加入少量的含碘化合物(如KIO3)。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碘缺乏和碘过量都会影响人体健康。
    1. (1) 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其固体为白色针状晶体,无臭、无味。它的化学式为C15H11O414N,其中C、N元素的质量比为
    2. (2) 碘酸钾在受热时易分解,这是它的性质(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
    3. (3)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部分民众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居民对是否应该全民食用加碘盐提出了质疑。下列事实中属于支持食用加碘盐的有      。(可多选)
      A . 沿海地区的居民通过食用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就能从食物中获得丰富的碘。 B . 我国大部分为内陆地区,远离大海,缺碘较严重。即使是沿海地区,由于饮食习惯等原因,大部分民众碘含量仍然偏低。 C . 通过碘盐补充的碘虽然不会超过安全标准,但加上食物和饮水中摄入的碘,能导致碘摄入过量而影响人体健康。 D . 长期摄入过量的碘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E . 与碘缺乏症带来的危害相比,碘过量导致的疾病风险相对要小得多。
  • 30. (2020九上·江北期中) 木糖醇(C5H12O5)是一种天然、健康的甜味剂,常用于口香糖、甜品等的制作。木糖醇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极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与甲醇,熔点92~96℃,沸点216℃,10%水溶液pH5.0~7.0。按要求计算:
    1. (1) 木糖醇的 10%水溶液 pH5.0~7.0,这种性质属于性质。(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 (2) 木糖醇中 C、H、O 质量比为
    3. (3) 15.2g的木糖醇晶体中含有的C元素的质量为
  • 31.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间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化学反应。如图表示 HI 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有些 HI 分子碰撞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 H2 和 I2 , 有些碰撞不会发生反应。

    1. (1) 甲、乙、丙三图中表示HI分子碰撞后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图
    2. (2) 上述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3. (3) 若要得到1个H2分子,至少需要个HI分子碰撞。
  • 32. (2019九上·天台月考) 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1. (1) 火箭升空需要高能燃料,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一子级、助推器和二子级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其反应的方程式为:C2H8N2+2N2O4=3X+4H2O+2CO2 , 可知X的化学式为
    2. (2) 偏二甲肼分子式C2H8N2 , 无色,易燃,易爆,易溶于水,剧毒,致癌。偏二甲肼是导弹、卫星、飞船等发射试验和运载火箭的主体燃料,其对水体的污染一直倍受重视。写出一条有关偏二甲肼的物理性质
    3. (3) 下列有关偏二甲肼(C2H8N2)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氮分子组成 B . 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C . 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D . 组成元素碳、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1:4: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