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北师大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2章 机体稳态的神经调节 /第一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2.1 神经调...

更新时间:2022-07-21 浏览次数:4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二下·嫩江月考) 你拿第一枝玫瑰时,被刺扎了一下,你会快速缩回手。于是你拿第二枝玫瑰时会很小心,不被扎到。分析第一次和第二次拿玫瑰时的现象,依次属于哪种反射( )
    A . 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B . 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C .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D . 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 2. (2022高二下·长春月考)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食物引起味觉属于非条件反射,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 B . 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形成非条件反射 C . 大脑皮层参加了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但该过程的消退与大脑皮层无关 D . 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使生物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适应性
  • 3. (2022·兴城模拟) 某饲养员长期给海狮喂食,海狮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这一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 . 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仅是唾液腺 C . 这一过程需要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共同参与 D . 食物引起味觉和脚步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反射
  • 4. (2022高二下·云县月考)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B . 刺激某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C . 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所组成 D . 任何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 5. (2022高二下·云县月考) 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将牛蛙皮肤完整的左后脚趾浸入0.5%HCl 溶液时有屈腿反射,而破坏其脊髓后重复上述实验无屈腿反射,最可能的原因是破坏了反射弧中的(  )
    A . 感受器 B . 效应器 C . 神经中枢 D . 传出神经
  • 6.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用体积分数为1%的硫酸溶液刺激左侧后肢趾部皮肤,蛙左侧后肢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二:去除左侧后肢趾部皮肤,重复实验一,蛙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三: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一,蛙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一中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B . 实验二中蛙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 C . 实验三中蛙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神经中枢被破坏 D . 若实验前不剪除脑,将观察不到蛙的屈腿反射
  • 7. (2021高三上·黑龙江期末) “杯弓蛇影”是指将映在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而感到恐惧,此时人体的肌肉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人出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接受“弓影”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视网膜上 B . 该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 . 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不依赖于神经递质 D . 该过程的效应器包括肌肉和腺体
  • 8. (2022高二上·辽阳期末) 下列有关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 . 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反射 C . 狗的唾液分泌实验中,食物条件不满足会导致条件反射消退的过程与大脑皮层无关 D .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数量都是有限的
  • 9. (2022高二上·长春期末)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 缩手反射不是与生俱来的 C . 非条件反射的中枢往往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D . 条件反射如果得不到强化,会逐渐减弱,甚至消退
  • 10. (2022高二上·长春期末) 下图是与人体内尿液形成与排出相关的部分调节简图。图中①②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没有大脑皮层的调控,排尿反射依然可以进行 B . 若损伤①②,则不能产生尿意,但能完成排尿反射 C . 若损伤②③,则不能产生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D . 若损伤③④,则不能产生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 11. (2022高二上·集贤期末) 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之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两者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而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B .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 C . 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且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而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数量有限的 D .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 12. (2021高二上·农安期末)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    )
    A .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C .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 .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 13. (2021高二上·辽宁期中) 给狗喂食,狗会分泌唾液,这是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给狗听铃声而不喂食,狗不会分泌唾液。如果每次给狗喂食前先让狗听到铃声,然后再立即喂食,重复此方式若干次,一段时间后,当铃声单独出现,狗也会分泌唾液,这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B . 狗听到铃声会分泌唾液条件需要食物的强化 C . 给狗喂食,狗会分泌唾液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 . 铃声反复单独出现而没有喂食,则唾液分泌量会逐渐减少
  • 14. (2021高二上·辽宁期中) 下表各选项中,不符合“M能推理得出N”的是(   )

    选项

    M

    N

    A

    长期营养不良

    组织水肿

    B

    完成反射

    效应器完成效应活动

    C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加

    D

    胰岛A细胞受损

    患者血糖浓度过高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2021高二上·辉南月考) 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尖锐的物品立刻将手收回,而对手指进行采血化验时手却不收回,这两种情况的调节的区别是(   )
    A . 两者的神经中枢都在脊髓 B . 前者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后者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C . 前者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后者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D . 前者不能形成痛觉,后者能够形成痛觉
二、实验探究题
  • 16. (2021高二上·疏附期中) 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某科研小组电刺激若干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后肢末端的皮肤,均会出现屈肌反射。将这些脊蛙分为甲、乙两组,并继续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组别

    步骤一

    步骤二

    实验现象

    甲组

    去除后肢皮肤

    电刺激后肢末端

    乙组

    破坏脊髓

    电刺激后肢末端

    1. (1) 甲组脊蛙(填“会”或“不会”)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
    2. (2) 乙组脊蛙(填“会”或“不会”)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
    3. (3) 综合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三、综合题
  • 17. (2017高二上·长春期中) 如图为脊髓反射的模式图,请回答

    1. (1) 对反射弧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①代表传出神经          

      B 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

      C M代表效应器             

      D S代表感受器

    2. (2) 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A 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          

      B 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

      C 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          

      D 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

    3. (3) 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 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刺激Ⅲ处,肌肉
  • 18. (2021高一下·洛阳月考) 科研人员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为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 (1) 轻轻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屈腿反射。该反射的反射弧组成依次是
    2. (2) 用针破坏脊髓后,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该后肢发生屈腿反射;如果刺激的是传出神经,该后肢发生屈腿反射(填“能”或“不能”)。
    3. (3) 从该实验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 (4) 从以上实验结果得出“蛙后肢的屈腿反射不受大脑控制”的结论(填“能”或“不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