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八上1.5物质的溶解同步练习(3)

更新时间:2022-07-11 浏览次数:6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八上·临海期末) 科学的学习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下列有关“一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C . 同一密度计在测量不同液体密度时,所受的浮力一定相同 D . 沉到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比浮在水面的物体小
  • 2. (2021八上·天台期末) 如图,某“天气瓶”在降温时,瓶内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羽毛般结晶,不仅美观还能粗略反映气温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温度升高,该晶体的溶解度减小 B . 析出晶体后,瓶内为不饱和溶液 C . 析出晶体后,瓶内溶液的质量减小 D . 析出晶体后,瓶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 3. (2022八上·缙云期末) 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6克、56克、76克的同种物质(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温度均保持20℃,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中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 若升高温度,②中溶液的质量一定不变 C . ②③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 若③中溶液恒温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 4. (2021八上·吴兴期末)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B .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  C .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D . 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 5. (2021八上·椒江期末) 用坐标图像来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科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各选项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不能用右图所示的图像表示的是(     )

    A . 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流速的关系 B . 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C . 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的关系 D . 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的关系
  • 6. (2021八上·嘉兴期末) 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一定量蒸馏水中,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图中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 B . a点时溶液质量分数比b点小 C . b点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 . d点时的溶解度比c点小
  • 7. (2021八上·拱墅期末) 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100克,要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10%,可行的方法是(    )
    A . 将溶液中的水蒸发掉50克 B . 将溶液中的水蒸发掉一半 C . 加入10克食盐固体 D . 加入100克20%的食盐溶液
  • 8. (2021八上·兰溪月考) 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B . 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 C . 在③→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D . 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 9. (2021八上·兰溪月考) 如图是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加压后浓海水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B . 这种半透膜可用滤纸代替 C . 加压后浓海水中溶剂质量不变    D . 加压后浓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 10. (2021八上·兰溪月考) 某温度下,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6g该物质和10g水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 . 34% B . 30% C . 31% D . 15%
  • 11. (2021八上·浙江期中) 某温度下,100 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 g。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 g氯化钠和6.5 g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 . 30% B . ×100% C . 26.5% D . ×100%
  • 12. (2021八上·诸暨期中) 参照下表(A物质的溶解性表),在常温20 ℃时进行如下实验,则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温度(℃)

    20

    50

    溶解度(g/100g水)

    30

    110

    A . 37.5% B . 23.1% C . 28.6% D . 60%
  • 13. (2021八上·诸暨期中) 20℃时,有X、Y、Z三瓶质量相等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若将X溶液降温到10℃,将Y溶液加热蒸发掉5g水,使之成为高温下的不饱和溶液,从Z的溶液中取出一半,则此时,X、Y、Z三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
    A . Y>X>Z B . Y>Z>X C . Z>Y>X D . X>Y>Z
  • 14. (2021八上·龙湾期中) 配制 50 克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10%的是( )

    A.称取氯化钠

    B.转移氯化钠

    C.量取水

    D.配好后装瓶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2021八上·龙湾期中)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除去水中的酒精 B . 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水  C . 压入空气使烧瓶内刚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D . 往漏斗里吹气使乒乓球不下落
  • 16. (2021八上·龙湾期中) 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氯化钠,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氯化钠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的质量/克

    50

    50

    50

    50

    所取氯化钠的质量/克

    11

    18

    25

    32

    剩余氯化钠的质量/克

    0

    0

    7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第三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B . 第四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第二组大 C . 20℃时,50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18克溶质 D . 实验中只有第一组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 17. (2021八上·绍兴期中)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的溶解度最大,c的溶解度最小   B . t1℃时a、c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t2℃时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80g溶液 D . 升温能使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18. (2021八上·乐清期中) 科学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

    A . 一定浓度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关系 B . 物体受到浮力与排开液体质量的关系 C . 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D . 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 19. (2021八上·乐清期中) 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27.7

    39.3

    49.0

    54.1

    51.1

    A . 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 10℃时,27.7g硫酸镁和72.3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 C . 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 . 50℃时,100g的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
  • 20. (2021八上·绍兴期中) 在 20 ℃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图变化,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A . 溶液甲是饱和溶液 B . 20 ℃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 20 g C . 对溶液丙降温蒸发 10 g 水后,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 4 g D . 对溶液甲升温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不考虑水分蒸发)
二、填空题
  • 21. (2022八上·衢江期末) 如图为小科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过程。请回答:

    1. (1) 图示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的是 。(填序号)
    2. (2) 小科应选取规格为的量筒(填10mL、50mL或100mL),若他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 22. (2022八上·衢江期末) 20℃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恒温经过如图所示的变化,请判断:最终丁烧杯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等于3g,这句话对吗? (填 “对”或“不对”)。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
  • 23. (2021八上·青田期末) A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某同学利用A物质进行了图甲实验。

    温度(℃)

    20

    50

    溶解度/g

    30

    110

    1. (1) ①~④杯溶液中,是该温度下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2. (2) 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3. (3) 像A这种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的方法获得晶体。
  • 24. (2021八上·拱墅期末) 如图所示为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本实验中,要准确称取氯化钠g。
    2. (2) 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改用滴加水至所需刻度。
    3. (3) 操作戊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4. (4) 在配置溶液时,下列选项中的情况会使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__。
      A . 甲图——氯化钠中含杂质 B . 乙图——称量用的砝码有缺损 C . 丙图——烧杯用水湿润过 D . 丁图——量筒中的水没有倒尽
  • 25. (2021八上·兰溪月考) 在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 (1) 实验③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填“是”“不是”或“无法判断”)。
    2. (2) 实验①②③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用“>”“<”或“=”表示出来)。
  • 26. (2021八上·兰溪月考)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1) 判断甲溶液在A点时处于状态。
    2. (2) t2℃时,在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对烧杯中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A . 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B . 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C . 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 D . 溶剂的质量:甲=乙
  • 27. (2021八上·浙江期中) 下表是甲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按下图步骤进行操作: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10.0

    18.0

    36.0

    56.0

     

    1. (1) 在A一E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填字母)。   
    2. (2) 要使E中未溶的甲物质全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30℃的水克。   
  • 28. (2021八上·诸暨期中) 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烧杯中有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如图),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乙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 钾晶体 (填“增多”或“减少”)。

  • 29. (2021八上·龙湾期中) 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下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

    12

    16

    24

    28

    硫酸溶液的密度(g/mL)

    1.02

    1.08

    1.1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g/mL)

    0.98

    0.95

    0.94

    0.91

    0.90

    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 (1) 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硫酸溶液的密度逐渐(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氨水的密度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取12%的硫酸溶液100g配制成6%的溶液,向100g12%的硫酸溶液中加水的质量应100 g(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30. (2021八上·乐清期中) 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请根据概念图回答: 

    1. (1) 图中“A”是指
    2. (2) 20℃时,将5克食盐放入盛有2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溶液(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三、实验探究题
  • 31. (2021八上·淳安期末) 实验室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小金同学准备配制 10%的食盐 (符号: NaCl) 溶液, 图甲是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步骤示意图。

    1. (1) 小金配制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序号) ;
    2. (2) 称取食盐过程中出现了右盘高的现象, 则接下来的操作是(填序号) ,直至天平平衡;

      ①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②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③右盘中增加砝码   ④右盘中减少砝码    ⑤左盘中增加食盐    ⑥左盘中减少食盐

    3. (3) 称量完成后,天平平衡时的状态如图甲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称取的 食盐质量为克;
    4. (4) 量取水的体积时,小金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大 于”、 “小于”或“等于”) 10%。
  • 32. (2022八上·缙云期末) 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某兴趣小组同学按甲图中的步骤将粗盐进行提纯。
    1. (1) 甲图中的操作①为乙图中的(填字母),操作②为过滤,若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
    2. (2) 利用提纯出的精盐配制100克12%的食盐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A . 烧杯 B . 10mL量筒 C . 100mL量筒 D . 漏斗
    3. (3) 若(2)中配制的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2%,则可能的原因是      
      A . 称量食盐时,砝码放左盘,食盐放右盘 B . 将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食盐固体洒落烧杯外 C . 将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D . 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 33. (2021八上·浙江期中) 如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1. (1) 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图,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字母序号)。
    2. (2)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①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g。

      ②称取氯化钠时,若托盘天平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如图 A),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3. (3) 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 34. (2021八上·绍兴期中) 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甲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 (1) 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③称量和量取   ④计算

    2. (2) 按实验要求,图 1 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3. (3) 小婧按图 2 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该操作会使配得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正确”);
    4. (4) 配制好的上述 10%的氯化钠溶液 50 克,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 2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

      ①将溶质质量增加一倍 ②将溶剂质量减少一半 ③将溶液质量蒸发到原来的一半

  • 35. (2021八上·杭州期中)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 (1) 如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硝酸钾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氯化钠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Ⅰ.30℃时,硝酸钾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只列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

      Ⅱ.硝酸钾中含少量氯化钠时,提纯硝酸钾的一般方法是

      Ⅲ.根据表内数据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 g,则X的取值范围是

    2. (2) 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Ⅰ. n的数值是

      Ⅱ.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填字母)。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四、解答题
  • 36. (2021八上·淳安期末) 农民伯伯在挑选种子时,要挑选颗粒饱满的当作种子,通常用 10%-20%的食盐溶 液选种。现需配制 200 千克质量分数为 16%的食盐溶液, 问:
    1. (1) 需要食盐千克;
    2. (2) 你认为农民伯伯该挑选(选填“浮在液面上”或“沉入盐水中”) 的用作 种子;
    3. (3) 取上述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 16%的食盐溶液 45 千克, 配制成质量分数变为 9%的食盐 水,则需加多少千克水?
  • 37. (2022八上·临海期末)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1. (1)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用到了活性炭,利用其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 (2) 流入过滤池中的混合物属于(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
    3. (3)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要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乙酸溶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过氧乙酸溶液多少克?需要加水多少克?
  • 38. (2022八上·衢江期末) 由于“新冠”疫情,“二氧化氯” 消毒液广泛应用于学校教室、食堂、寝室等的卫生消毒。某二氧化氯消毒液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

    二氧化氯1000mL

    溶质质量分数

    80%

    密度

    1.2g/ cm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 (1) 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中含溶质二氧化氯克。
    2. (2) 需欲配制48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于消毒,请计算需要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多少千克?
  • 39. (2021八上·三门期末) 在每年的杨梅季结束后,果农为了给杨梅果园杀菌灭虫需要喷洒农药,小明爸爸觉得农药A低毒高效。该农药的产品信息标签如图:

    农药A

    规格: 100mL

    质量分数: 20%

    密度: 1.1g/cm3

    求:

    1. (1) 这100毫升农药A的质量是g,其中溶质是g。
    2. (2) 小明爸爸欲配制20kg质量分数为4%的该农药来给杨梅果园杀菌灭虫,需要多少千克农药A和多少千克水?
  • 40. (2021八上·温州期末) 使用一定浓度消毒液对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可以阻止传染病传播。图甲为某含氯消毒片的相关信息。图乙为不同消毒对象所对应的消毒液含氯浓度。

    消毒对象

    消毒液含氯浓度

    食具果蔬

    0.5%

    家庭环境

    1%

    卫生洁具

    2%

    污染物品

    3%

    1. (1) 消毒液需即配即用,因为存放过程中有效成分挥发而导致浓度变
    2. (2) 小红将10片消毒片加入1L水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消毒液,计算分析其所配制消毒液的消毒对象。
五、综合说理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