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6月第三...

更新时间:2022-06-25 浏览次数: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虽然有关《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仍待细究,但我们有理由认定,“王官采诗”的说法值得注意。“采诗”是从上古传下的制度,周王朝的统治者派出专门人员到各地采集歌谣,以此观风俗、察得失。也正因为如此,《诗经》作为“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族教育和培养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和一部教材,它能够在贵族子弟尚未广泛深入接触社会之前,丰富和健全他们的知识和情感。

    孔子在谈到读《诗经》的益处时,特别提到它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已将《诗经》当作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来看待。《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毛诗故训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加以注解,这为人们理解《诗经》及产生它的时代提供了一种路径。受前贤著述启发,三国吴人陆玑撰成《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不仅提拈出《诗经》中动植物的名称,还附述其样貌、形态、功用和生长环境,有时更综合对比不同地域的不同称呼以丰富人们对该物之认知。比如《秦风・蒹葭》中第一句“蒹葭苍苍”,陆疏云:“蒹,水草也。坚实,牛食之令牛肥强。青、徐州人谓之蒹,兖州、辽东通语也。葭,一名芦菼,一名薍,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则谓之萑,其初生三月中,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锐而细,扬州人谓之马尾,以今语验之,则芦薍别草也。”明人毛晋据陆疏所作《毛诗陆疏广要》,其中辨蒹、葭之别,并录别名十五种。如此详细的分辨考证,既存注疏者本人的见闻,也有他们思考判断(“验之”)后所得出的结论。

    在这类路径的解析之下,《诗经》成了一种“博物志”。很显然,熟读《诗经》者更易成为博识之人,但绝非仅仅识于“物”而已,先秦以至后世的贵族,还会依据《诗经》所述来传递信息、理解隐义,因识于“事”而做到“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汉代的刘向在《说苑》中就记录了一则与《诗经》有关的“父慈子孝”的故事,魏文侯将自己不太钟爱的太子击封于中山,三年间都很少往来,一次太子击遣舍人赵仓唐向文侯进献礼物,文侯问太子平常读什么书,赵答《诗经》,文侯又问太子读哪些篇章,赵答《晨风》《黍离》。熟悉《诗经》的文侯当然知道,《晨风》写的是“未见君子”的忧伤心事,而《黍离》则抒故国之思,于是立刻赐给太子一袭衣裳,并敕令赵仓唐在天明之前一定要送达。太子击受赐开箧之后,发现下裳在上、上衣在下,马上吩咐安排车驾,即要前往晋谒文侯。赵仓唐大惑不解,太子击解释道:君侯赐衣,其实不是让我御寒,而是下令召还,这就是《齐风》中的“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果然,太子复归其位,父子君臣皆大欢喜。可见,接受过《诗经》教育的王公贵族,常会使用其中的诗句来“编码”和“解码”,由此交流沟通,既能矜持含蓄地传递话语,亦使信息交换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摘编自谷卿《〈诗经〉里的物、事、情、理》)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贵族教育和培养体系中,作为“王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既是一部教材,又是一门课程。 B . 读《诗经》益处多多,可使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足见已将《诗经》当作一部博物学著作甚至百科全书来看待。 C . 《毛诗故训传》对诗中提及的动植物的注解,为人们解读《诗经》及其成书年代提供了思考方向。 D . 魏文侯赐衣给太子,并命令太子击的舍人务必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实是文侯对太子击的认可。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先论证《诗经》的认知作用,进而论证《诗经》交流作用,整体是按照逻辑顺序来推进的。 B . 文章指出《诗经》如何成书的问题,这是论述《诗经》是“物”与“事”的经典教材的前提条件。 C . 文章第二段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论证了《诗经》在“识物”上的作用,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 D . 文章引用“父慈子孝”的事例是要论证使用《诗经》诗句是含蓄地传递信息的途径,并且具有保密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周王朝统治者派出专人采集歌谣,从而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因此,《诗经》能够帮助贵族子弟提升对自我的认知和情感。 B . 在前贤著述启发之下,陆玑撰成了《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作者大量引用《毛诗故训传》中自己认可的例证来解读《诗经》。 C . 从汉至明,学人对《诗经》中提及的动植物做出了各种详细的分辨与考证,这体现了古人对动植物的研究很重视。 D . 人们可用《诗经》来传递信息、理解隐义,只要接受过《诗经》教育的贵族,就会使用其中的诗句来“编码”和“解码”。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始终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持续推出了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

    以近来备受关注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为例。《只此青绿》以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为背景,跟随一位现代故宫研究员的视角,进入千年前少年画家王希孟的内心世界,以画中主色调“青绿”为视觉线索,深入探查画作形成的篆、绢、颜料、笔、墨等工艺的产生,古往今来的工匠精神与中国式的古典美学交相辉映,传达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者、传承者的崇高敬意。作品在题材选择上别出心裁,从画作的成型工艺入手,将其演绎为一幅国之工匠的人文画卷。剧中描绘的主体是中华民族历代勤勤恳恳的工匠形象,灿烂优秀的历史文化正是由这些平凡劳动者创造的。舞剧为他们画像,用他们的故事唤醒沉睡的文物、唤起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记忆与执着信念,将舞台艺术与非遗工艺相结合,为时代背景下的文旅融合赋予更丰富深刻的内涵。

    在创作手法上,《只此青绿》向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寻根溯源,通过诗性表达和舞台呈现的平衡,引发当今创作者对于戏剧本体的思考。作品打破舞台上常规的线性叙事手法选择淡化戏剧情节与冲突,强调人物超越古今的内心情感,也更突出“舞蹈诗剧”的诗化色彩。在舞蹈编排上,作品较多运用“颗粒状”的动作连成舞蹈句子,形成与众不同的质感、风格、韵味和舞蹈语汇。

    在审美风格上,作品传达了《千里江山图》中表现的宋代清雅的审美志趣,服饰和道具突出淡雅、简约的“理性之美”。舞台画面通过“出画入画”、客体与主体观感的链接,从不同角度引领观众感受传统绘画之美。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充分发挥了艺术作品“润物细无声”的特性和方式。

    酒香也怕巷子深。不断加强传播能力建设,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条件。《只此青绿》首演3场就成功“破圈”、首轮巡演未半便引发热议,其成功不仅因为创新性的艺术表达,也得益于创新性的传播手段。而这两者,又都源于制作理念及模式的创新。2021年12月31日,作品以舞段形式亮相哔哩哔哩跨年晚会,播出时间段内,实时在线观看观众达1.8亿。2022年1月31日除夕夜,《只此青绿》选段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节目一经播出,相关话题便开始频繁登上新浪微博、抖音等平台的热搜。节目中高难度的“青绿腰”也成功出圈,引发了一大批专业舞者和爱好者的模仿和挑战。

    此外《只此青绿》充分发掘利用线上传播渠道走出国门。人民网在海外平台的多元化媒体宣传,初步在海外市场上营造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巡演期间,一共以9个外文语种发布海外报道数十篇,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讨论热潮。

    (摘编自景小勇《始终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材料二:

    把古画转化为文艺节目,是把平面转化为立体,使原本需要想象力介入的二维空间变成了可以直接感知的三维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宋韵文化的沉浸感得到了富有技术性的当代表达。

    所谓“沉浸感”,在绘画中可以名为“空间意识”。观《富春山居图》最为人称道者,莫过于其散点透视带来的沉浸之感,人观画如在画中,人随景移,又阔大高远,使人失却在景中;而《千里江山图》的独特在绢本设色,以青绿山水呈现江南风貌,有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又有捕鱼、驶船、游玩、赶集。这种动静结合、人景同一的空间意识,以宋人郭熙《林泉高致》中的名言论,即“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富春山居图》与《千里江山图》无疑都是妙品,只是其妙何以体现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沉浸感,今人对此种理论概括,难免有隔靴搔痒之痛。

    而春晚的节目《只此青绿》与《忆江南》就把这种沉浸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舞蹈《只此青绿》不但化人为山,以山作人,还把《千里江山图》变为整个演播大厅声光电的山水屏,曲折典雅;《忆江南》更将“家在富春江上”的生存体验通过演员的直接演绎,表现为毫无阻隔感的“诗意地栖居”,使中华美学的韵味扑面而来。其实,人们对宋韵并不陌生,陆游、苏轼的诗词可谓妇孺皆知。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是沉浸式审美体验得以生发的重要缘由。

    在宋代,中华传统美学就是丝绸、茶酒、瓷玉、园林,就是饮食、服饰、花饰、香道,就在普通人的寻常生活之中。今人传承中华传统美学,要紧的就是打造这种富有当代生活气息的“文化”——一种令人愿意长久沉浸其间的文化。

    (摘编自林玮《〈只此青绿〉〈忆江南〉:宋韵文化的当代呈现》)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舞台画面通过“出画入画”、客体与主体观感的链接,让观众从不同角度感受传统绘画之美。 B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成功,不仅离不开创新性的艺术表达,也得益于创新性的传播手段。 C . 陆游、苏轼的诗词给人的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是沉浸式审美体验得以生发的重要缘由。 D . 宋韵文化的沉浸感在二维空间变成三维世界的过程中,得到了富有技术性的当代。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华民族历代勤勤恳恳的工匠创造了灿烂优秀的历史文化,唤醒了沉睡的文物、唤起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记忆与执着信念。 B . 为了通过诗性表达和舞台呈现的平衡来引发当今创作者对于戏剧本体的思考,《只此背绿》选择在创作手法上向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寻根溯源。 C . 《富春山居图》与《千里江山图》无疑都是妙品,都体现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沉浸感,但只有后者体现了动静结合、人景同一的空间意识。 D . 《只此青绿》亮相哔哩哔哩跨年晚会时的实时在线观众达1.8亿,在央视春晚播出后频繁上热搜,这些成果的取得源于制作理念和模式的创新。
    3. (3) 屈原是从长江流域走出的第一诗人,湖北省歌舞剧院拟将屈原的作品改编成优秀的舞蹈诗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改编的建议。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双鞋

    叶骑

    这是雪后的第三天。

    天空已经没有纷飞的雪花,地上的积雪也开始融化,这儿一块白,那儿一块白,四周成了家里的棉花地。

    我出门的时候很早,天才刚刚蒙蒙亮。走出家门那瞬间,自己不经意打了个哆嗦,天气很冷,比下雪的那天更冷,融雪需要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这是我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

    我走在重重群山里,山很大,一直蔓延到你眼睛能看到的最远的地方,然后像一扇门一样,紧紧地关上,让你永远不知道山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所以,从走进校门那天起,“走出大山”就成了老师们灌输给我的第一个人生信条,而现在,我正走在这条人生道路上,去乡里的小学上学。

    然而,在今天的路途中,我却遇到了一点麻烦,我的胶鞋上有一条缝。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双胶鞋应该是三年前买的,能穿到今天,我跟家人都很满意。但现在它的使用年限到了,鞋底也已经裂开了,这让我有些手足无措。

    融雪打湿了路面,没多久,混合着雨雪和黄土的泥水,通过裂缝渗进鞋里,我的噩梦就此开始。

    起初,我觉得有很多蚂蚁在我的脚板和脚趾头上叮咬,接着,这种感觉成了用母亲纳鞋底的锥子在脚上戳,再然后,这些感觉全部消失了,自己的脚跟鞋融为了一体,鞋即是脚,脚即是鞋。

    当然,这种感觉并不好受,所以我在中途停下来,在路边找到一些干燥的枯草放进鞋底。一开始,我觉得自己似乎踩在了家里的棉被上,但没多久,这些枯草也放肆起来,跟我的身体套起近乎,成了我脚掌的一部分。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学校的,像是走,也像是飘。但不管如何,当站在校门口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承受力已经到了极限,于是,我决定脱下鞋,光着脚走进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

    就在这时,我的眼前闪过一道白光,一个我并不认识的人对着我拍了一张照。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我们市里一家报社的记者,那天,他正好到学校采风,报道乡下学校在雪后坚持学习的情况。

    一个乡村小孩,背着书包,赤着脚,提着胶鞋,走进校门,身后是一片茫茫白雪。

    据说,这张照片一发布,就在网上引发了大轰动,很多人在新闻下面留言,说自己很感动,有的还打电话到报社,问这是哪所学校?这个孩子现在怎么样了?要捐款救助。

    没几天,大批的新闻记者赶到我的学校,有这个社,那个社;有这个报,那个报。他们要采访我、报道我,问我那天上学遇到了什么情况,以后长大了有什么梦想。

    我的老师,还拿来一张报纸,对我说,这是全国很知名的报刊,上面发了我的照片,还配了一篇评论,评论说:孩子,你吃的苦,将会照亮你未来的路。

    我迷迷糊糊的,脑袋有些发胀,每天还要面对很多不认识的记者,人更加糊涂了。

    “来,小朋友,你提着胶鞋上学的照片,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大家很关注你,也很关心你,你有什么话想跟大家说吗?”

    我抬起脑袋,看着眼前大大小小的镜头。

    我更紧张了,战战兢兢、一字一顿地说:“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它让我学会坚韧、学会坚强,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段话,是董老师写给我的,据说他给我前,还让校长看过。

    记者们满意地离开了。放学时,我逃一般跑出了学校。

    一路上,我一直想着那天上学的情景,想着蚂蚁,想着锥子,想着那些放肆的枯草,它们让我不寒而栗。

    我不喜欢它们,我不愿意赞美它们。

    “其实,我想要一双鞋。”

    因为,我走在重重群山里,山很大,一直蔓延到你眼睛能看到的最远的地方。

    (原载《北京文学》2019年第9期)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叙事亲切,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便于抒情。 B . 小说运用几处细节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主人公穿着开裂的胶鞋走在泥雪地里的痛苦。 C . 从“我迷迷糊糊的,脑袋有些发涨,每天还要面对很多不认识的记者,人更加糊涂了。”可以看出由于照片被刊登出来以及记者们的采访,“我”因为兴奋而一时紧张,不知道说什么好。 D . 小说中用“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与“我不愿意赞美它们”对比,揭示本文主旨:相比于大量的宣传报道,感人的豪言壮语,解决实际问题才更直接,更有效,更有意义。
    2. (2) 文中划线的句子在小说中出现了两次,它们分别有何含义和作用?
    3. (3) 请结合文本简述小说以“一双鞋”为标题的好处。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蜀平,坐是沉滞者累年。司空张华爱其才,举为孝廉 , 除佐着作郎,出补阳平令。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除着作郎,领本郡中正。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张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张华将举寿为中书郎,荀勖忌华而疾寿,遂讽吏部,迁寿为长广太守。辞母老不就。杜预将之镇,复荐之于帝,宜补黄散,由是授御史治书,以母忧去职。母遗言令葬洛阳,寿遵其志。又坐不以母归葬,竟被贬议。初,谯周尝谓寿曰:“卿必以才学成名,当被损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寿至此再致废辱,皆如周言。后数岁,起为太子中庶子,未拜。元康七年病卒,时年六十五。尚书郎范頵等上表曰:“昔汉武帝诏曰‘司马相如病甚,可遣悉取其书’,使者得其遗书,言封禅事,天子异焉。臣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于是诏下河南尹、洛阳令就家写其书。

    (节选自《晋书·陈寿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臣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 B . 臣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 C . 臣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 D . 臣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孝廉,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明清两朝,也是对举人的一种雅称。 B . 司空,古代官名。舜设九官,其一为司空,由禹担任,“牢水木’主管水利。 C . 中正,古代官名。三国时期魏国开始设立中正一职,负责区别人物的“品”和“状”。 D . 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最高、最隆重的典礼。封为“祭天”,禅为“祭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寿在蜀国担任观阁令史一职时,宦官黄暗专擅权柄玩弄权术,朝中大臣大都依附于他,而陈寿却与众不同,因此多次遭到贬黜。 B . 陈寿的母亲去世时,有遗嘱要求将其就近安葬于洛阳。陈寿遵从了母亲的遗愿,未送母亲回乡安葬,竟被朝廷责备,而受到贬黜。 C . 陈寿撰写了《三国志》,当时的人都称赞他善于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看了《三国志》后,竟毁掉自己编撰好了的《魏书》。 D . 陈寿年少好学,师从同乡谯周。谯周认为他能凭才学成名,但容易遭受挫折,并告诫他要谨慎对待。观其一生果如谯周说的那样。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蜀平,坐是沈滞者累年。

      ②荀勖疾寿,遂讽吏部迁寿为长广太守,辞母老不就。

  •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乙卯重五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①乙卯:指1195年,这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开篇点题,将时间限定在端午节,石榴花也不知不觉盛开了。 B . 颔联以借代、对偶的手法,展现了端午节包粽子,插艾草的习俗。 C . 颔联与颈联中介绍的习俗照应了首联的“好”字,表现了淳朴的民风。 D . 整首诗以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无矫揉造作之词,无慷慨虚妄之言。
    2. (2) 根据诗歌内容,分析诗人“一笑向杯盘”中“笑”的几重含义。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古代迁客骚人流连于山水之间,借以吟咏情性,舒展身心,发散出一种高度的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感。这些借景抒情的诗篇常常借用“松”这个意象,如李白《蜀道难》中“”句。
    2. (2) “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古人常借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余的还有很多,如屈原《离骚》中“”两句。
    3. (3) 察举制是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试再任命官职,李密的《陈情表》中“”,说的就是这种制度。
    4. (4) 《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5. (5)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我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古诗文中也是俯拾即是,如李白诗歌《蜀道难》中“”一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有人说,互联网虽然实现了我们的一个古老的梦想,把远在天涯的人变得          , 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恰好相反,把身边的人变得如在天涯,因而引发了一种普遍的担心: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的虚拟世界时,我们是否会最终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非         。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过度沉迷有可能让一些人“越来越拥抱技术、越来越忽略彼此”。

    实际上,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         。研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      )。“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         地提供养料,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近在咫尺     空穴来风     非此即彼     源源不断 B . 触手可及     空穴来风     泾渭分明     取之不尽 C . 近在咫尺     杞人忧天     泾渭分明     源源不断 D . 触手可及     杞人忧天     非此即彼     取之不尽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社会交往是如此,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B . 不但社会交往如此,而且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C . 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和社会交往也是一样的 D . 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除了社会交往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B . 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C . 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D . 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四、课内文言文(10分)
  • 8.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臣以险衅 , 夙遭闵凶   险衅:艰难祸患 B . 旧时栏楯 , 亦遂增胜   栏楯:栏杆 C .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惠风:和风 D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之:结构助词,的
  • 9.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古今义一致的一项是:(   )
    A .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 . 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C . 不抑耗其实而已 D . 空中而多窍
  • 10. 下列选项中关于“之”字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悟已往之不谏                之:用于句子中间,补充音节 B . 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之:结构助词,的 C . 及其所之既倦                之:动词,与“所”构成所字短语 D . 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之:代词,指树
  • 11.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活用与所给例句一致的是:(   )

    例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泊绝壁之下

    A . 臣之进退 , 实为狼狈 B . 视而暮.抚 C . 虽大风浪不能 D . 万物之得时
  • 12. 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

    例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A . 乐夫天命复奚疑 B . 今臣亡国贱俘 C . 石之铿然有声者 D .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五、作文(60分)
  •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0月15日,学术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哈佛终身教授Piero Anversa学术造假,31篇文献被撤,此事在科学界引发了强烈“地震”。Piero Anversa是干细胞领域数一数二的专家,在他“成功证明心肌干细胞的存在”后,一跃成为哈佛的终身教授。靠着这一项研究,他在世界顶级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主持了上百个R01项目。在被证伪前,他是绝对的权威,他的科研成果一直被认为是“跨时代的发现”,无数研究者、科研团队、社会经济组织为这个“救世主”添砖加瓦。然而,在无数附和声中,终于有人挺身而出,霍华德休斯研究院的教授Jeffery Molkentin拿出有力论据,证明Piero Anversa的研究从始至终就是一个大骗局,“心肌干细胞”这个概念就是一个“谎言”。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