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文化监测二模模拟卷

更新时间:2022-07-28 浏览次数:18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 1. (2022九下·兰溪月考) 下列说法中的先后顺序,不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
    A . 对细胞的认识:先提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后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B . 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有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后有电磁铁的应用 C .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先发现原子中有原子核,后发现原子中有电子 D . 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先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
  • 2. (2022·宁海模拟)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 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 . CO2: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2个氧原子 C . 2H:2个氢元素 D . :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
  • 3. 2022年3月17日新冠口服药Paxlovid(利托那韦片)上市。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我们要预防该病,就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及时接种新冠疫苗,遇到感染病例要及时隔离治疗,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保持室内通风是切断传播途径 B . 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 C . 新冠病毒属于传染源 D . 新冠疫苗是用灭活的新冠病毒制成的
  • 4. (2022九下·杭州月考) 从左至右依次是甲、乙、丙和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的变化规律。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甲图左端血管中一定流静脉血,右端血管中一定流动脉血 B . 乙图为某植物茎尖端,则b处生长素浓度高于a处 C . 丙图中,曲线表示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户外时,皮肤血流量的变化 D . 丁图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b→c段表示呼气过程,膈肌收缩
  • 5. 2022年4月19日,一头抹香鲸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一片海域附近搁浅。当地居民紧急动员帮助鲸鱼重返大海,他们用皮尺粗略测出一头鲸鱼的体积约为8m3 , 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该鲸鱼的质量约为8×102kg B . 该鲸鱼的重力约为8×103N C . 在岸上抬起盖头鲸鱼至少需要8×104N的力 D . 该头鲸鱼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约为8×105N
  • 6. (2020八上·宁波月考) 某同学家中有一棵苹果树,在苹果成熟前由于某种原因损伤了部分树皮,收获时果实反而又大又好吃,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 . 受伤的树皮的运输水分能力更强了   B . 木质部输送给果实更多的水分   C . 果实木质部运输有机物,损伤树皮不影响果实的发育   D . 树叶制造的营养物质向下运输受阻而供给了果实
  • 7. (2022·金华模拟)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是细胞壁,起支持保护作用 B . ②是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C . 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⑤中含有较多的糖分 D . ⑥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8. (2021七下·丽水月考) 将某种细菌接种于已消毒的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方式处理,并置于不同温度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培养基

    处理方法

    温度/℃

    观察现象

    1

    接种细菌

    40

    全表面呈浑浊

    2

    接种细菌

    0

    全表面清晰

    3

    接种细菌

    100

    全表面清晰

    4

    接种细菌,并置一张吸有抗生素 X 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全表面呈浑浊

    5

    接种细菌,并置一张吸有抗生素 Y 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余表面则呈浑浊

    A . 1、4、5 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 B . 将培养基 2 和 3 再放在 40 ℃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都是全表面清晰 C . 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 Y 进行治疗 D . 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
  • 9. 截止到2021年12月5日, “奋斗者”号潜水器完成21次万米深潜。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10909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马里亚纳海沟位于(   )

    A .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B .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的附近 C .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附近
  • 10. (2020七上·温州期中) 某同学做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
    A . 加氧化铜粉末 B . 倾倒稀硫酸 C . 加热 D . 洗涤试管
  • 11. (2021九下·台州月考) 一薄壁正方体容器放在台秤上,当在容器中装满水时,台秤的示数为12 N,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103 Pa;当在容器中装满另一种液体时,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是8 N;将液体倒掉,然后将一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入容器中,物块正好填满容器,此时台秤受到的压强为2.9×103 P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容器的底面积为120 cm2                                     B . 物块的密度为2.9×103 kg/m3 C .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0.4×103 Pa D . 薄壁正方体容器的重力为2 N
  • 12. 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 . 家住淄博的小明早晨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姨妈打电话,姨妈却说“晚上好” B . 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 C . 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冬天长夏天短 D . 昼夜以24小时为周期交替
  • 13. (2021八上·杭州期中) 将纯净的氯化钠固体配制成溶液。20℃时,向4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4组实验数据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序号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10

    15

    20

    25

    溶液质量/g

    60

    65

    68

    68

    A . ①②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B . ③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D . 20℃时,往①所得溶液加入5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 14. (2022·慈溪模拟) 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为竖直方向。用该滑轮组提升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G=80N的重物到高处。用竖直向下的拉力拉绳的自由端,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重物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在 2-4s 内重物上升的竖直高度为2m,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动滑轮重为20N B . 0-2s内重物对地面的压力为40N C . 2-4s内,绳自由端下降的平均速度为2m/s D . 4-6s 内,拉力F的功率为100W
  • 15. 小枫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图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即物距为25cm,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凸透镜 B . 若保持图中物距不变,正确调节光屏后,光屏上成的像是放大的,这是投影仪的原理 C . 上述实验中,蜡烛依然保持在光具座上的10 cm处,将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移至25 cm、55 cm处,光屏上又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若想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凸透镜向右再移5 cm D . 实验中由于蜡烛会随实验时间延长烧短,要想成像仍然在光屏中央,可保持透镜和光屏不动将蜡烛向上调节适当高度,或在蜡烛和光屏不动的情况下将透镜向下调节适当高度
  • 16. (2022九下·杭州月考) 一个烧杯中盛放有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中无固体残留,再向烧杯中加入14g铁粉,充分反应后,将烧杯中物质进行过滤,经洗涤干燥后称得滤渣质量为m,忽略外界环境和实验操作等因素对滤渣质量称量的影响,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m 可能大于 16g B . 若 m=14g,则反应产物中一定有氢气 C . 若 m=14g,滤渣中一定不含铁 D . 若 m=16g,则过滤所得的滤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
  • 17. (2022九下·舟山月考) 分析推理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各种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H+),因此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化学性质 B .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因此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是有机物 C . 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因此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 . 碱溶液的pH>7,因此pH>7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 18. (2021八上·绍兴期中) 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正方体木块A,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此时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接着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直至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时,再关闭阀门B这个过程中,弹簧弹力与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ρ=1.0×103kg/m3 , ρ木块=0.6×103kg/m3 , 木块体积为V,不计弹簧所受浮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CD段弹簧被压缩 B . C点与E点的纵坐标c、e的绝对值之比为2:3 C . C点弹簧处于原长 D . D点的横坐标d值为0.3V0
  • 19. (2022九下·余杭开学考) 如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abed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①②③④为心脏四腔)和心脏跳动一次心房与心室收缩和舒张的时间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关于心脏的工作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表示心房收缩,血液流向心室 B . 甲图表示心室收缩,房室瓣和动脉瓣都打开 C . 甲图对应乙图的时间段是0.1s-0.4s D . 甲图对应乙图的时间段是0.4s-0.8s
  • 20. (2022九下·舟山月考)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 图线A是电阻R1的I-U关系图像 B . 电源电压为14伏 C . R1的阻值是20欧 D . 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欧
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
  • 21. (2022七下·宁波竞赛) 显微镜的使用。
    1. (1) 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图的

         

    2. (2) 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有流动现象。请你帮他想一个补救的办法:
    3. (3) 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你在下列哪些细胞中没有看到叶绿体         
      A .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B . 西瓜皮内果肉细胞; C . 黑藻叶片细胞; D . 菠菜叶肉细胞。
  • 22. (2022九下·义乌开学考)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公众要时刻增强防护意识,做到勤洗手、常通风,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合理社交距离,按程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1. (1)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此次病毒性肺炎这一传染病的
    2. (2) 国家卫健委:国内超4.5亿人已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传染病3个措施中的
  • 23. 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和张家界联合举行,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比赛项目场馆,该大跳台由赛道、裁判塔和看台区域三部分组成,跳台造型设计来自敦煌“飞天”飘带形象,曲线优美,如图所示。

    1. (1) 首钢滑雪大跳台主体为钢结构,生铁与钢的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2. (2) 裁判塔采用的是耐火候钢,这种钢材自带防火和防腐功能,无需再涂刷防火和防腐产品。铁制品锈蚀是铁与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耐候钢中常含有铜、镍、钛等金属,耐候钢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24. (2022·慈溪模拟) 我国每年都会报道多起因家庭电路超负荷而引起的火灾。小宁学习了电磁继电器的相关知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自动断电装置,当电流超过设定电流时,导体AO会弹起,从而断开电路。

    1. (1) 电流通过时,电磁铁M端对应是极。
    2. (2) 如果要增大设定电流,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移动。
    3. (3) 请说出一种电器着火的灭火方法:
  • 25. (2022九下·舟山月考) 最近,国外研究人员发明了在锌原子周围聚合咪唑钠(C3H3N2Na)和苯并咪唑(CH6N2)的新型玻璃,与硅原子周围聚合各种无机物的传统玻璃相比,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延展性。
    1. (1) 苯并咪唑从物质的分类上属于(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 (2) 新型玻璃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这属于物质的性质。
    3. (3) 咪唑钠(C3H3N2N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6. (2021九上·诸暨期中) 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 O 点处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1. (1) 皮球运动到 D点时的机械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运动到 C 点时的机械能。
    2. (2) 若将皮球表面涂黑,则会在地面 M、N 两处留下两个黑色圆斑,其中M 处的圆斑(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N 处的圆斑。
    3. (3) 用地面圆斑大小来反应撞击地面时的动能大小,这实际上是一种法(填科学方法)。
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42分)
  • 27. (2022八下·温州期中) 过氧化氢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为了研究过氧化氢酶的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小明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1.5毫克过氧化氢酶和8毫升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

    ②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用注射器B将2毫升HO2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

    气压

    时间/秒

    酶质量

    10

    20

    30

    40

    50

    60

    70

    /×103Pa

    1.5毫克

    1.07

    1.25

    1.35

    1.38

    1.40

    1.40

    1.40

    3.1毫克

    11.07

    1.37

    1.40

    1.42

    1.41

    1.40

    1.40

    5.6毫克

    1.39

    1.39

    1.45

    1.43

    1.42

    1.41

    1.40

    ③用3.1毫克、5.6毫克过氧化氢酶重复上述实验,获取数据如表乙。

    1. (1) 连接好装置,需要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该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
    2. (2) 小明分析数据发现5. 6毫克过氧化氢酶的数据最后趋于稳定,认为“过氧化氢酶质量越大,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越慢”。小科分析后觉得小明的观点错误,并指出小明产生错误认知的理由是
    3. (3) 小明纠正错误后,分析相关数据,还得出“过氧化氢浓度会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产生影响”这一结论,其依据是
  • 28. (2020九上·江北期末) 某CuO粉末中混有少量Cu2O,现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Cu2O的质量。已知在加热条件下,氢气还原氧化亚铜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X 是常见还原性气体 CO、H2 中的一种,请根据该组合装置判断 X 的化学式为
    2. (2) 若缺少 B 装置,将直接导致反应后 D 装置内的物质的质量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3. (3) E 装置的作用是
    4. (4) 已知反应前 CuO 和Cu2O 的总质量为 m1g,完全反应后 D 中 U 型管内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m2g(损失忽略不计),则原混合物中 Cu2O 的质量为g。
  • 29. (2021九上·萧山期中) 一次用餐中,小丽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好奇,于是她决定买回一袋,对其

    进行研究.

    【收集资料】

    通过阅读标签及查阅资料,她获得如下信息:

    ⑴该固体酒精中含有酒精、氯化钙、氢氧化钠三种物质;

    ⑵酒精的化学式为 C2H5OH; (3)氯化钙、氯化钡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⑶酒精的化学式与 NaOH 相比,都有“OH”,那么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

    ⑷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1. (1) 【实验探究】

      实验一:她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未观察到蓝色沉淀,说明酒精溶液(填“显”或“不显”)碱性.

    2. (2) 实验二:她先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再取沉淀于试管中加稀盐酸,观察到,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请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3. (3) 她取上述烧杯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发现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液体呈红色,她认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老师发现后,提示她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可靠.你认为只要将上述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变为(填化学式)溶液, 即可得到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结论.
    4. (4) 【拓展应用】

      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0. (2022九下·定海月考)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阻值为10Ω、15Ω、20Ω、25Ω的电阻进行实验探究,手中的器材有:电压恒为6V的电源、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 0~15V)、滑动变阻器(10Ω,1A)、滑动变阻器(15Ω,1A)。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如图所示为实物电路图。

    1. (1)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滑动变阻器滑片向B滑动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
    2. (2) 为获得第二次实验数据,小组同学断开开关,将电阻由10Ω更换为20Ω,将滑动变阻器移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接下来的操作:, 并记录下电流表示数:

      序号

      电压(V)

      电阻(Ω)

      电流(A)

      1

      4

      10

      0.4

      2

      20

    3. (3) 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以外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4. (4) 小组同学再次将电阻更换为25Ω电阻的阻值进行实验,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都无法完成实验,则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
  • 31. 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物质的变化情况,小阳将等量的正在萌发的种子和煮熟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分别装在A、B两个玻璃瓶中,如图甲所示,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进行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阳取A瓶,按图乙连接适当装置后,打开阀门,取掉漏斗口的棉花,往长颈漏斗内加水,“加水”的目的是
    2. (2) 乙图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 (3) 小阳同时利用B瓶也做了同样的实验,其作用是
    4. (4) 本实验中,小阳将A、B两个玻璃瓶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了一夜,你认为要放置在“温暖的地方”的理由是
  • 32. (2020八上·杭州期中) 【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

    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气体的体积有关;

    【实验检验】为了验证假设一,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一根长度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记处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此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1

    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水银柱上升直至停止,此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2

    步骤三: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的下表面对准所标出的位置为止,此空气柱的压强记为p3

    【实验分析】

    1. (1) p1、p2、p3的大小关系是
    2. (2) 实验的步骤三,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水银柱的下表面对准所标出的位置为止,这样操作目的是
    3. (3) 【得出结论】通过观察可以得出,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气体的温度有关,气体的温度越高,压强越
    4. (4) 【实验反思】实验后小敏同学作了如下的反思,一定质量的气体,升温后改变了气压,那么,根据上面步骤二中的实验现象(水银往上升),可以得出:一定质量的气体,若增大气体的体积,则气压会减小,此结论你认为合理吗?为什么?
四、解答题(共5题;共32分)
  • 33. 2021年6月25日,嘉兴的有轨电车投入运行。首列有轨电车“南湖号”车辆总长度为34.8米,运营时最高速度为70千米/时,车辆自重50吨(如图所示)。

    1. (1) 运行中的有轨电车以两边的景物为参照物是(填“运动”或“静止”)的。
    2. (2) 若有轨电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总重力的0.05倍,则当乘客总质量为10吨时,要使电车向前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需要的牵引力为多少牛? (g取10牛/千克)
    3. (3) 有轨电车在路口将与汽车共用一套红绿灯信号系统。通过计算判断:要在10秒内使整列有轨电车通过总宽度为35.2米的路口,则电车的速度至少为多少千米/时?
  • 34. (2021八上·淳安期末) 在学习了浮力的知识后,小刚设计了如图装置来测物体的密度。 已知挂着物体的 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0 牛,挂着空接桶的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2 牛。然后小刚把甲测力计下移,使物块浸没在水中 (不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 甲的示数变为 25 牛,则:

    1. (1) 浸没在水中时,物块所受的浮力为牛;
    2. (2) 此时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牛;
    3. (3) 物块的密度为多少?
  • 35. 2022年4月21日,世界领先新型复兴号高速列车在濮阳至郑州段成功实现明线上单列时速435公里、相对交会时速达870公里,创造了高铁动车组列车明线和隧道交会速度世界纪录。新型复兴号的成功研制,对我国掌握核心技术,加快高铁“走出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1) “复兴号”动车组进行了多项技术创新和改进。例如运行过程中电能的消耗降低了10%左右。车内噪声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正常运行时约为(填“6”或“60”)dB;刹车过程优先采用再生制动,也就是将电动机转变为机,从而将动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2. (2) “复兴号”动车组座位上装有两孔和三孔插座。同一排座位上正在充电的两部手机之间是 (填“串”或“并”)联的,使用快速充电器给手机充电时,其充电(“功率”或“电压”)一定比使用普通充电器时大。
    3. (3) 京沪高铁线路全长1463km。一列从北京到上海的“复兴号”动车组载客1193人,当动车组以300km/h的速度行驶时,平均每人一百公里消耗电能3.4度;当动车组以350km/h的速度行驶时,平均每人一百公里消耗电能3.8度。该动车组全程消耗的电能约为 (填“6”、“60”或“600”)万度。动车组以350km/h的速度行驶时的电功率约为以300km/h的速度行驶时的电功率的倍(保留一位小数)。
  • 36. (2022·慈溪模拟) 近日,曾红极一时的休闲食品——槟榔的广告宣传被广电总局全面林止。槟榔中含有的槟榔破(C5H12NO2)就像烟碱(尼古丁)一样,会使人兴奋、上瘾,甚至致癌。槟榔碱是一种生物碱,它在常温下是一种油状液体,能溶于水和乙醇。
    1. (1) 槟榔碱属于(选填“有机物”或“混合物”)
    2. (2) 请写出槟榔破的一条物理性质: 。
    3. (3) 31g槟榔碱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 g
  • 37. (2022·温州模拟) 为测量某稀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小温取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于烧杯中(如图甲),于分5次加入该稀盐酸溶液,每次加入稀盐酸溶液2.5克,观察到烧杯内刚开始没有明显现象,随后才有气泡产生,并记录实验相关数据如下:

    实验操作

    0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克)

    0

    2.5

    5

    7.5

    10

    12.5

    烧杯及相关物质总质量(克)

    74.50

    77.00

    m

    81.78

    84.06

    86.5

    查阅资料发现:碳酸钠与盐酸发生的总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若加入盐酸量太少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Na2CO3+HCl=NaHCO3+NaCl,等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 ↑。

    1. (1) 实验前,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色。
    2. (2) m的数值为 。
    3. (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