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渝东六校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

更新时间:2022-05-21 浏览次数:39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十一月离任。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可以说,是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促使苏轼自觉地以豪壮的声调、超越的意识入词,最终使词这种体裁完成了从伶工歌女之歌词向士大夫抒情言志诗体的转变,词体的疆域也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所以,要清晰地认识词体的革新、转变,地域文化这一背景因素无疑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摘编自吴德岗《地域文化与苏轼词的创作》)

    材料二: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在乡土文学中,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其中,沈从文的地域意识尤为突出,湘西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影响;而沈从文则用自己的作品,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

    湘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汉族杂居地,其文化内涵是复杂的。少数民族在不断的迁徙发展过程中,有战争,有融合,但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民族特性和风俗人情。历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多是钳制、镇压的政策,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是受歧视的,是被压抑的群体。而沈从文关于湘西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能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他将故乡生活与都市生活进行比较,清晰地意识到僻地、边城的弱势地位。同时,这也激发他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含着的顽强的生命力量、积极健康的优秀品格和原始粗犷的少数民族生活中凝聚着的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在沈从文早中期的散文作品中,他对故乡的介绍角度独特而又全面深入。他有意略去当时行政区域的划分,由屈原而到沅水,由沅水而到川黔交界之处,突出湘西悠久的历史、楚文化传统和凤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然后逐一描绘人的生存状态和地方古朴民风,体现井然的社会秩序和人神共治的情形。

    除了散文以外,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也总是用大量的篇幅集中描绘地域文化特征。在其代表作品《边城》中,就专门详细周到地介绍了小城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以吊脚楼为主的建筑格局,河岸的景色,小镇的屯兵和形形色色的住户,然后才进入故事,引出主要人物。沈从文的小说非常重视故事的地域背景,总是不忘表现湘西的人杰地灵和与众不同,选择最能体现湘西文化精神内核的东西加以表现,因此也在写作风格上呈现出一种独具风韵的审美形态。

    沈从文给中国现代文坛带来一股清新自然的山乡野风,也让偏居一隅、被世人忽略的湘西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他那独特的地方意识和对地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准确把握,是他研究中国社会、剖析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

    (摘编自包晓玲、姚克波《论沈从文与湘西地域文化》)

    材料三:

    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

    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北方寒冷干燥,北方人于是魅伟刚健、勇敢剽悍;南方湿润潮湿,南方人于是温柔细腻、机灵敏捷;秦岭隔开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黄河以北以狩猎游牧见长,黄河以南则以早作粗放种植为主,到了长江两岸,水稻的精耕细作蔚然成风,不同区域孕育出大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景观。地域的不同,就有山川形制的不同,就可能产生出不同的族群……复杂而广阔的地域,使中国的地域性既鲜明又丰富驳杂,从而大有别于世界的其他文明古国。

    另外,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的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必然通过地域文化而起作用。越是后来,人文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就越是复杂与深刻,这便是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关东文化等说法的由来。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顺理成章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

    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但在今天,不论怎么强调地城性对于文学的意义都不为过。一方面,若是论及文学及其价值,人们有理由首先关注文学中浸染着的地域性灵魂;另一方面,若是发掘文学中带有的普遍性意义,人们也一定需要借助地域特征去作表达和阐释。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摘编自何志云《谈文学的地域性:地域文化决定族群的精神和品格》)

    1. (1) 材料一关于密州地域文化特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当地的儒学兴盛,传统深沉厚重。 B . 密州一带的百姓以强悍勇武闻名。 C . 当地很多人都十分看重围猎活动。 D . 词风豪放能寄托诗人的政治怀抱。
    2. (2) 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沈从文对湘西的少数民族同胞抱有深切的同情和关注。 B . 沈从文认为,湘西的古朴原始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C . 沈从文对湘西的热爱,使他热衷于表现湘西地域文化。 D . 湘西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于它的顽强、质朴和积极。
    3. (3) 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诗经》和《楚辞》的最大差异在于南北方文化不同。 B . 南北方的气候条件对人的性格形成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C . 地域文化决定了文学作品的风格以及作者的精神品格。 D . 在今天,文学抗拒同质化要靠强调自身地域性来实现。
    4. (4) 为表现湘西地域文化,沈从文在文学创作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加以概括。
    5. (5)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地域文化”这一概念中所包括的要素。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本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乘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觉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文本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节选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通过对陈秉正这一饱经沧桑的老农民的手的真切描绘,塑造出了一位农业生产技术和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形象。 B . 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口语化很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高度统一。 C . 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是集中刻画了陈秉正“手”的故事,再集中讲述了“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 D . 小说通过对像陈秉正这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讴歌了他们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间接批判了当时的一些歧视劳动的现象。
    2. (2)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树理在创作上特别注重取材于农村生活和劳作,语言生动、通俗,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体现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 B . 老舍认为,作品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以小见大,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 C . 老舍称赞《套不住的手》以“手套”串联情节,故事有起有落,让人意识到这是一双普通的手,也是一双不平凡的手。 D . 小说标题为“套不住的手”,既能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同时又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 (3) 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 (4) 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贞观十年丙申 , 六月,侍中魏征屡以目疾求为散官,上不得已,以征为特进,仍知门下事,参议得失。长孙皇后 , 十一月葬于昭陵。上念后不已,于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尝引魏征同登,使视之。征熟视之曰:“臣昏眊,不能见。”上指示之,征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注] , 若昭陵,则臣固见之矣。”上泣,为之毁观。魏王泰有宠于上,或言三品以上多轻魏王。上怒,引三品以上,作色让之。房玄龄等皆惶惧流汗拜谢,魏征独正色曰:“臣窃计当今群臣,心无敢轻魏王者。在礼,臣、子一也。《春秋》曰,‘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三品以上皆公卿,陛下所尊礼;若纪纲大坏,固所不论;圣明在上,魏王必无顿辱群臣之理。隋文帝骄其诸子,使多行无礼,卒皆夷灭,又足法乎?”上说,曰:“理到之语,不得不服。朕以私爱忘公义,向者之忿,自谓不疑,及闻征言,方知理屈。人主发言何得容易乎!”十一年,上作飞山宫。魏征上疏,以为:“炀帝恃其富强,不虞后患,穷奢极欲,使百姓困穷,以至身死人手,社稷为墟。陛下拨乱返正,宜思隋之所以失,我之所以得,撤其峻宇,安于卑宫。若因基而增广,袭旧而加饰,此则以乱易乱,殃咎必至。难得易失,可不念哉!”二月甲子,上至显仁宫,有官吏以缺储附被谴者。魏征谏曰陛下以储偫谴官吏臣恐承风相扇异日民不聊生殆非行幸之本意也昔炀帝讽郡县献食视其丰俭以为赏罚故海内叛之此陛下所亲见,奈何欲效之乎!”上惊曰:“非公不闻此言。”因谓长孙无忌等曰:“朕昔过此,买饭而食,僦舍而宿;今供顿如此,岂得犹嫌不足乎!”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

    【注释】献陵:唐高祖李渊的陵墓。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征谏曰/陛下以储偫谴官吏/臣恐承风相扇/异日民不聊生/殆非行幸之本意也/昔炀帝讽郡县/献食视其丰俭以为赏罚/故海内叛之/ B . 魏征谏曰/陛下以储谴官吏/臣恐承风/相扇异日/民不聊生/殆非行幸之本意也/昔场帝讽郡县献食/视其丰俭以为赏罚/故海内叛之/ C . 魏征谏曰/陛下以储特遣官吏/臣恐承风/相扇异日/民不聊生/殆非行幸之本意也/昔场帝讽郡县/献食视其丰俭以为赏罚/故海内叛之/ D . 魏征谏曰/陛下以储谴官吏/臣恐承风相扇/异日民不聊生/殆非行幸之本意也/昔场帝讽郡县献食/视其丰俭以为赏罚/故海内叛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丙申,天干地支的一个组合,用于纪年,干支纪年时往往可以和皇帝年号连用,还可用干支纪月日时。 B . 门下,即门下省,是与尚书省、中书省鼎足的三省之一,主要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长官为侍中。 C . 崩,指帝王或者皇后的死,另外,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不禄”,士死叫“卒”,庶人死叫“死”。 D . 陛下,本来指帝王宫殿台阶下的侍者,臣下见天子时须先呼台下侍者而告之,后来成为对帝王的敬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征深得唐太宗信任,魏征因为眼睛有疾病而请求改任为散官,唐太宗不得已便答应了魏征,任命他为特进,仍负责之前的事务,议论朝政得失。 B . 唐太宗十分怀念长孙皇后,为了能够望见长孙皇后所葬的昭陵,专门在宫中修筑高台,还邀请魏征一同观望,魏征因为目昏,把昭陵看成了献陵。 C . 唐太宗宠爱魏王李泰,有人进言说很多三品以上的大臣轻侮魏王,太宗一怒之下,便召来三品以上的大臣责骂,此时,只有魏征义正言辞地进谏。 D . 唐太宗到显仁宫,有的官员因为缺乏储备而被责罚,魏征对此进行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首肯,并引发唐太宗的感叹,同是到这里为何今昔有别。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朕以私爱忘公义,向者之忿,自谓不疑,及闻征言,方知理屈。

      ②宜思隋之所以失,我之所以得,撤其峻宇,安于卑宫。

    5. (5) 唐太宗为了魏王而责备三品以上的官员,魏征是如何劝谏的?请简要概括。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晚泊松滋渡口二首(其二)

    陆游

    小滩拍拍鸬鹚飞,深竹萧萧杜宇悲。

    看镜不堪衰病后,系船最好夕阳时。

    生涯落魄惟耽酒,客路苍茫自咏诗。

    莫问长安在何许,乱山孤店是松滋。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滩”“鸬鹚”开篇点题,“深竹萧萧”“杜宇悲”则营造了悲凉的氛围。 B . 额联叙述病后初愈的诗人不堪对镜,傍晚时分正是停船时,突出了旅途之艰。 C . 诗人生平虽潦倒落魄,但仍然坚守高雅的志趣和情操:寄情杯酌,钟情诗词。 D . “长安”和“松滋”虚实结合,与“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有异曲同工之妙。
    2. (2)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简要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出,起初,秦国以很小的地盘而“”,最终却走向了灭亡,其根本原因在于“”。
    2. (2) 李密在《陈情表》中,面对太守和刺史的举荐,所作的回应是:“”。
    3. (3) 《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门墙增多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的喜剧,今天的很多喜剧______,其实不知不觉地运用了传统的形式和方法。可见,经典的创作方法在今天依然可以______,。当我们深入喜剧传统,领悟喜剧表演技巧,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作支撑,创作喜剧的信心就会增强。

    不仅只是好的喜剧靠表演,还需要建立在以扎实的文本为基础,所以喜剧创作者要表演精进就更要关注文本。

    喜剧虽然是引人发笑的艺术,但其内核是摆脱困境。摆脱困境是角色行动的内驱力,有内驱力才会形成行动线。所以在创作之前,要把这个内核想透彻。

    合格的喜剧剧本通过不同角色组成相悖的行动线而______故事。对经典喜剧来说,一个主体故事往往______更多角色和行动线,它们叠加一起,互为因果。就像建筑,只有不同材料相互支撑,才能搭建出摩天大楼。如果只关注一幕幕的表演,就只能搭成单独的架子,而不能凝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源远流长    焕发生机   生发   穿插 B . 源源不断    生机勃勃   发生   交叉 C . 源远流长   生机勃勃    发生   穿插 D . 源源不断   焕发生机    生发   交叉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仅好的喜剧靠表演,还需要建立在以扎实的文本为基础,所以喜剧创作者要表演精进,就更要关注文本。 B . 不仅好的喜剧只靠表演,还需要建立在扎实的文本基础上,所以喜剧创作者要表演精进,就更要关注文本。 C . 好的喜剧不仅靠表演,还需要以扎实的文本为基础,所以喜剧创作者要表演精进,就更要关注文本。 D . 好的喜剧不仅只靠表演,还需要以扎实的文本为基础,所以喜剧创作者要表演精进,就更要关注文本。
    3. (3)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贾母笑道:“大正月里,你师父也不放你们出来逛逛。你等唱什么?才刚八出《八义》闹得我头疼,咱们清淡些好。①你瞧瞧薛姨太太这李亲家太太都是有戏的人家,不知听过多少好戏的;这些姑娘都比咱们家的姑娘见过好戏,听过好曲子。如今这小戏子又是那有名顽戏家的班子,虽是小孩们,却比大班还强。咱们好歹别落了褒贬,少不得弄个新样儿的。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提琴合箫管,笙笛一概不用。”文官笑道:“这也是的,(    )。”贾母笑道:“正是这话了。”李婶薛姨妈喜的都笑道:“好个灵透孩子,他也跟着老太太打趣我们。”贾母笑道:②“我们这原是随便的顽意儿,又不出去做买卖,所以竟不大合时。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们的戏自然不能入姨太太和亲家太太姑娘们的眼,不过听我们一个发脱口齿,再听一个喉咙罢了。 B . 我们的戏自然不能入姨太太和亲家太太姑娘们的眼,不过听我们一个喉咙,再听一个发脱口齿罢了。 C . 我们的戏自然不能入亲家太太和姨太太姑娘们的眼,不过听我们一个发脱口齿,或者一个喉咙罢了。 D . 我们的戏自然不能入亲家太太和姨太太姑娘们的眼,不过听我们一个喉咙,或者一个发脱口齿罢了。
    2. (2) 在文段中,贾母之言看似笑谈,但句句暗含深意,请分析画线语句。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前不久,太原一位大爷走进一家餐馆对店主说:“要饭的!给点面。”店主到后厨询问后,温和地问大爷:“米饭行不行?”并解释道,眼下处于晚餐客流高峰期,且做面需要时间。但大爷坚称自己只吃面,店主忙安排后厨为他做面。

    面条上桌后,大爷又向店主抱怨:“你面没温度。”店主说面是现煮的,大爷竟不依不饶:“你过来!老板你过来吃一口!”店主一脸无奈没有再说什么,大爷只好作罢,吃完面条就离开。

    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人认为店主黄先生完全没有必要那么客气。黄先生解释说:“进门都是客。一碗面的要求,这还是可以满足的。”

    你对此事怎么看?请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