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可克达拉市镇江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

更新时间:2022-05-09 浏览次数:49 类型:月考试卷
一、(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在中世纪的英国,一切贵族都可以拿起武器,向暴君要求自由,由于贵族和国王二者之间的地位始终不相上下,从而形成长期抗衡的局面,自由思想渐渐地根深蒂固,并越出“贵族自由”的藩篱,成为英国社会从上层到下层普遍共有的一种价值取向。这表明,近代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
    A . 蕴含明确的制衡机制 B . 受到主权在民的影响 C . 是贵族与国王妥协的产物 D . 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
  • 2. 有学者认为,1688年的“光荣革命”没有流血,过程不像一场革命,结果却是地地道道的革命,更完成了1640年以来未完成的历史任务。材料中的“历史任务”指的是(   )
    A . 推翻君主制度 B . 实现国王“统而不治” C . 结束专制统治 D . 不流血实现政治变革
  • 3. 1701年英国颁布了《王位继承法》,一方面规定当王位世袭中断,承统不明或发生了纠纷时,议会有权确定王位继承人;另一方面又补充了限制王权的一些内容,如国王必须严格依照法律办事等等。《王位继承法》的出台(   )
    A .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B . 从法律层面保障英国代议制 C . 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D . 使英国贵族政治逐渐被清除
  • 4. 近代英国议会曾立法规定“在投票登记前一年拥有房屋并纳税的房主,一年交纳房租10镑以上,居住期达一年以上的寄宿人,以及拥有的士地或租赁的士地年产值为10镑以上者都有选举权。”此规定(   )
    A . 主要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B . 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 C . 体现了两党政治的基本特征 D . 使工业资产阶级渐入国家权力中心
  • 5. 美国政府还把分类法应用于几乎所有文官职位,文官“无过失不受免职处分”。国家通过立法明确规定:文官必须忠于国家;严守国家机密;文官一律不准从事任何与本部业务有关的盈利事业;文官不得参加政党活动,不得公开发表政见,或对政府施政任意批评,使政府感到为难。这(   )
    A . 彰显官员选拔公正和社会公平 B . 杜绝了官员权力滥用和腐败 C . 有利于政府工作的延续和稳定 D . 提高了文官系统的办事效率
  • 6. 下表摘引了美国学者所著《1787年之夏:缔造美国宪法的人们》一书的部分目录。对下表中各章节核心内容解读合理的是(   )

    目录

    第三章

    着火的房子:1787年的春天……

    第七章

    人类的五分三:6月11日……

    第十章

    小州的胜利:7月11日—17日……

    第十九章

    瑕不掩瑜:9月8日—17日。

    A . “着火的房子”,反映美国联邦体制面临危机 B . “人类的五分三”,表明种族歧视已经不存在 C . “小州的胜利”,说明美国中央集权制的衰弱 D . “瑕不掩瑜”,说明颁布的宪法存在着局限性
  • 7. 1875年初,国民会议仅以一票的多数通过的法国《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总统和参议院有共同创议法律之权。内阁(即后来的总理)由总统任命。材料表明法国当时(   )
    A .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B . 民主政体具有落后性 C . 主权在民得到充分体现 D . 君主派力量仍然较大
  • 8. 1789年后,法国平等派提出建立“平等共和国”的蓝图,工人阶级提出建立“社会共和国”的主张,建立起帝制的拿破仑家族也不敢把“共和国”三个字从宪法中抹去,实行保守政策的梯也尔以及主张重建道德秩序的麦克马洪,也不敢恢复君主制。这表明(   )
    A . 君主派势力相对较弱 B . 各派别一致认可共和政体 C . 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 . 巴黎公社失败有其必然性
  • 9. “革命”一词在古希腊文化语境中意为政治的动荡,政体的更替。认为法国大革命过程中“革命”被赋予神圣的含义,“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对后世影响深远。革命词义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 人民主权理论的影响 B . 限制专制君主权力需要 C . 革命成为时代的潮流 D .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立
  • 10. 根据下图《德意志帝国宪法》摘录,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德意志帝国特点的是(   )

    ·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帝国议会通过秘密、普遍、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A . 皇帝内阁联合掌权政体 B . 德意志议会选举产生 C . 普鲁士邦占据主导地位 D . 君主立宪的联邦国家
  • 11. (2022·辽宁一模) 16世纪前的葡萄牙,原产印度的胡椒售价昂贵,用胡椒入菜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17世纪后,胡椒价格却逐步走低,开始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这种变化是因为(   )
    A . 民众消费观念发生显著变化 B . 商业革命冲击西欧传统市场 C . 威尼斯香料垄断地位被打破 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12. (2022·八省联考) 15~19世纪,欧洲从美洲掠夺了约250万公斤黄金与1亿公斤白银,这些金银运到欧洲后,就转化成了资本,涌向了沉寂的市场;刺激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最终轰鸣的机器诞生。据此可知(    )
    A . 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B . 殖民掠夺成为欧洲社会转型的主要动力 C . 全球金融贸易中心由美洲转向欧洲地区 D . 美洲开发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 13. (2022·茂名一模) 有研究认为,在16、17 世纪的殖民扩张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半封建制的国家,更多地带有中世纪的色彩;英国则是一个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国家,更多地代表17世纪以来的现代世界。这种差异(   )
    A . 可用来探究拉美地区落后的原因 B . 根源在于开辟新航路的先后 C . 阻碍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D . 随工业革命开展逐渐被消除
  • 14. (2021高三上·绵阳月考)  1851年英国举办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期间,很多工厂和公司以不同形式鼓励工人参观展览:有的出钱购买门票,有的给员工放假并发放一定的补贴,有的对参观费用给予报销。这从侧面反映出(   )
    A . 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 B . 工业革命激化了阶级矛盾 C . 社会福利制度逐渐完善 D . 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完善
  • 15. 19世纪后期,英美两国都实现了文官制度的改革。两国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即:第一,对文官的录用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办法,择优录取;第二,定期考核,按能力和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第三,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据此可知(   )
    A . 改革实现了两国政治的民主化 B . 两国在政治上实行权力的制衡 C . 两国在完善政府结构,适应工业化社会的需要 D . 两国通过文官改革消除了官员腐败
  • 16. 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英国接受救济的人口中有工作能力的人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1802~1803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接受福利救济的人数为104万,其中60岁以上及病残无工作能力的人数为16.7万,其余则是有劳动能力的成人及其小孩。这一现象表明当时英国( )
    A . 工人运动的兴起 B . 福利国家的建立 C . 民主范围的扩大 D . 产业结构的转型
  • 17. 下表为1910—1990年英、法、美、俄(苏联)四国钢产量统计表。据此可知,甲、乙、丙、丁四国分别是(   )

    (单位:百万吨)

    年份

    1910

    3.4

    6.5

    26.5

    3.3

    1937

    7.9

    13.2

    51.4

    17.7

    1950

    8.7

    16.6

    87.8

    27.3

    1970

    23.8

    28.3

    119.3

    116

    1990

    19.0

    16.5

    89.7

    154

    A . 法、英、美、俄(苏) B . 英、法、俄(苏)、美 C . 俄(苏)、法、英、美 D . 英、俄(苏)、法、美
  • 18. 1838年4月4日,“天狼星号”汽船从爱尔兰的科克港出发,于18天后驶入纽约港,《纽约先驱报》用令人欢欣鼓舞的大标题报道:“广阔的大西洋上终于架起了桥梁。时间与空间湮灭了!”随后,“大西部号”用15天横渡大西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快的汽船只需不到6天就可以轻松横渡大西洋。这反映出(   )
    A . 交通领域开始了革命性变化 B . 技术进步使全球联系更紧密 C . 远洋贸易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D . 英国工业生产领先西方世界
  • 19. 1888年初,爱德华·贝拉米的《回顾》描述了主人公朱利安·韦斯特在1887年陷入沉睡,梦中不断听到劳动争议和对托拉斯的谴责,醒来时,社会主义已经建成,工业放任自流的状态已经结束。该书自出版后引起美国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说明(   )
    A . 浪漫主义文学在美国的盛行 B . 自由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C . 马克思主义在美国广泛传播 D . 民众对垄断组织的不满
  • 20. 托玛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说: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期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这一阶段( )
    A . 世界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 B . 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C . 中国抓住每次发展的机遇 D . 科技革命中心一直在西欧
  • 21. 在雅典人乃至古希腊人的观念中,宗教崇拜与城邦政治是交融在一起的。神明是城邦秩序的守护者,敬事神明和城邦政治秩序的稳固息息相关。因而凡敬神祭神之事,城邦都须过问。城邦是宗教崇拜的引导者与管理者,反过来,宗教崇拜亦强化城邦政治秩序及其政治意识形态。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腐蚀青年、不敬城邦神明和发明新神被判处死刑。这表明(   )
    A . 雅典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B . 雅典城邦主流思想排斥人文精神 C . 雅典社会崇尚城邦利益至上 D . 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虚伪的制度
  • 22. 古希腊建筑常常运用数学、艺术审美、文学形式等来表达精神的寄托,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情绪,如阿波罗神庙严格地按照黄金比例来建造,雅典娜神庙采取圆形索罗斯(tholos)风格。古希腊建筑的这类特征(   )
    A . 摒弃了城邦体制的局限 B . 体现了人性与神性的契合 C . 表明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D . 具有人文气息的理性精神
  • 23. 相关研究表明,文艺复兴时期成立的新寄宿学校,并不培养牧师而是培养商人的子弟。学校课程注重古典作品研究和体育运动,学校课程的宗旨是要教育学生们快乐、健康地生活,成为有责任的公民。这反映出在当时(   )
    A . 人们宗教信仰淡薄 B . 人文主义观念盛行 C . 学校课程体系完备 D . 商人阶层掌握政权
  • 24. 有学者认为,16世纪开始的欧洲宗教改革把基督教社会按统治者的宗教偏爱而划分,把世俗和宗教权威合到一起,因而把世俗制度扩大至整个民族。同时,人们不仅知道有其他种族的人民,而且也知道有各种不同的语言、趣味、文化习惯和宗教。这说明欧洲宗教改革后(   )
    A . 产生了各种新兴的宗教派别 B . 实现了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 C . 出现教会从属于国家的趋势 D . 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
  • 25. 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莎士比亚则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和“万物的灵长”。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学得出了“人的构造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的结论,人类被“降”到与动物同等的地位。这一过程(   )
    A . 受到基督教神学的重重阻难 B . 体现了人类的自我认识不断深入 C . 推动了近代实验科学的产生 D .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世界观
  • 26. 17、18世纪,欧洲医学学会、农学学会和文学学会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学会竞相设立奖项,创办与会者众多的会议、自学会、工厂、作坊和咖啡馆,才智之士挣脱了传统的束缚,全神贯注追求实效。这些活动(   )
    A . 促进了宗教改革的深入 B . 使文艺复兴由质朴走向了高雅 C . 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D . 得益于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 27. 18世纪,意大利史学家维柯提出人类历史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进化过程,每个民族都要经过三个阶段:神祗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而三个时代的更迭又总是与社会变革相联系的,社会变革则往往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认识(   )
    A . 全面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 . 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C .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D . 否定了神创世界说的理论
  • 28. 英国政治理论家洛克1690年发表的《政府论》一书中将统治看作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种政治契约。但是,法国哲学家卢梭把它改变成一种社会契约而非政治契约。在他看来,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由此可知(   )
    A . 卢梭完全否定了洛克的观点 B . 启蒙运动影响着政治家、哲学家的思想 C . 卢梭较之洛克更注重人民主权 D . 英法两国在当时是欧洲的思想中心
  • 29. 明清时期,欧洲通过来华传教士带回的信息,形成了短暂的“中国热”,由此激起了两派大师的争论:以伏尔泰为首的“崇华派”把中国描绘成宗教宽容和君主开明的理想国度。以孟德斯鸠为首的“贬华派”则把中国塑造成东方专制的典型。两派的做法(   )
    A . 服务于推翻法国君主制的理想 B . 反映了知识分子改造法国的迫切愿望 C . 致力于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D . 表明了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 30.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相信,存在着牛顿所证实的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都受到理性的检验。据此可知,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理性(   )
    A . 根源于牛顿创建的经典力学体系 B . 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双重觉醒 C . 有助于构建近代社会的政治蓝图 D . 带来了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
二、(本大题共3题,共40分)
  • 31. 以史为鉴,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建设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统计,黑死病共夺去了2400多万欧洲人的生命,欧洲劳动力减少了25%。因此大量农场主变农场为牧场,变种植谷物为饲养绵羊.英国的“圈地运动”兴起,养羊业与毛织业相辅相成同步发展。与此同时,农民起义、城市暴动、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等政治混乱时有发生。原贵族领主处于经济窘困的境地,相反城市中的商人和金融家却抓住契机迅速搜掠财富,并开始进入国家各部门担任重要职务。……人们从宗教信仰中寻求救援和慰藉,鞭笞运动等极端和狂乱的宗教运动兴盛起来,但也导致了上帝万能论的动摇和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考,于是不失时机地追求现实享乐,歌颂人生,申扬人权成了新的社会观念。

    ——摘编自赵红《试论黑死病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文艺复兴的出现,说到底是在城市里发生的。学校教育在中世纪的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13世纪欧洲大瘟疫的出现和黑死病(鼠疫)的发生,导致了上帝万能论的动摇和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索。到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里一直潜在着的人学文化因子,终于获得了适宜其生长的文化气候。

    ——摘编自刘建军《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多重起源》

    材料三:英国早期城市化进行中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卫生问题。然而,对于19世纪中期以前的英国人来说,对利润的狂热和追逐被当作了一种时尚,“环境保护”一词仍是一个新奇的词汇。英国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这些技术都是用于提高生产力,获得更多的利润上面。英国的供水和排水的管道及相关技术等一直到19世纪中叶才成熟,而大规模的投入使用已经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这导致诸如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等城市的绝大部分房屋没有排污水的管道。英国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这一观念为人们普遍所接受。在没有利益的驱动下,没有人愿意为了公共环境而损失自己的利润,这样的政府管理模式导致了环境污染的恶化。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黑死病肆虐的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出现的历史条件。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和卫生问题加剧的原因,并谈谈你对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看法。
  •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  某历史著作的目录(局部)

    章节

    章节标题

    章节内容

    第23章

    欧洲人对世界各大洲的探险

    近代早期亚洲的贸易和冲突

    全球性的交流

    第24章

    罗马天主教会的分裂

    集权国家的形成

    早期资本主义社会

    科学与启蒙运动

    第25章

    新世界

    美洲的殖民社会

    欧洲人在太平洋

    请根据章节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给第23章和第24章两章分别添加合适的章节标题,并说明理由。

  • 3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贷币史》等

    1. (1) 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