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2022年中考第一次模拟监测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5-09 浏览次数:3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0·重庆)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春风化雨    B . 火上浇油 C . 叶落知秋    D . 滴水成冰
  • 2.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应该提倡的是(   )
    A . 生活垃圾分类放置 B . 废旧塑料随意丢弃 C . 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 D . 经常使用木筷、纸杯
  • 3. 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又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 闻气体气味 B . 滴加液体 C . 移走蒸发皿 D . 熄灭酒精灯
  • 4. (2021九上·潜山期末) 去离子水是指除去了呈离子形式杂质后的纯水,其纯度比蒸馏水高。下列有关去离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混合物 B . 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C . 水分子停止运动 D . 与普通纯水的元素组成不同
  • 5. 牛津大学证实地塞米松(化学式为C22H29FO5)可降低新冠肺炎重症死亡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塞米松由四种元素构成 B . 地塞米松由57个原子构成 C . 地塞米松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2:29:5 D . 地塞米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 6.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下表中除杂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氧化铜

    氯化钠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氧气

    水蒸气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

    氯化钙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石灰石,过滤

    D

    CuSO4溶液

    FeSO4

    加入足量铜粉,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7. 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下列关于铁画生锈与防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表面涂漆防止生锈 B . 悬挂于干燥的环境中 C . 生锈时主要生成四氧化三铁 D . 经常清扫表面的灰尘可以防止生锈
  • 8. (2019·元谋模拟)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 . 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 . 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 . 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 D . 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 9.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 . 所用的NaCl不干燥 B . 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 . 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D . 配好的溶液装瓶后,烧杯内有溶液残留
  • 10. 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 .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 .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所以灭火也一定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C .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所以铁生锈也是氧化反应 D .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受腐蚀
  • 11.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的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的温度

    C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D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较难分解,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2021九上·延平期末) 如图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 20℃时,Na2Cr2O7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 C . 60℃时,Na2SO4的溶解度大于 Na2Cr2O7的溶解度 D . 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 Na2Cr2O7、Na2SO4溶液
二、科普阅读题
  • 1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如今3D打印技术已经风靡全球。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打印机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纸张,而3D打印机使用的是像铝合金、聚乙烯、碳纤维等“打印材料”,打印机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可以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共享电动车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成为现代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LiCoO2是共享电动车的锂电池常用的正极材料之一。

    “引江济巢”属于“引江济淮”工程的一部分。“引江济巢“项目实施后,每年可以向巢湖引入长江水约10亿立方米,两年左右时间就能让巢湖换一遍水,四至五年内,巢湖水质就能从现在的5类好转为4类以上,可以有效遇制巢湖蓝藻问题。

    1. (1) 文中涉及到的金属材料是。(一种即可)
    2. (2) 为防止共享电动车钢制车架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锂电池正极材料LiCoO2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
    3. (3) 下列不会导致巢湖蓝藻问题的有____(填字母)。
      A . 巢湖周边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 B . 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 . 地表雨水的排放 D . 城市工业废水的排放
    4. (4) 你认为“引江济巢”和共享电动车的意义是
三、综合题
  • 14.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写出用装置C制O2的化学方程式:;收集较纯净的此气体可选用的装置是
    3. (3) 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 15. 制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如图是制备高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Ⅰ的基本类型属于
    2. (2) 过滤所得粗硅应充分洗涤,以除去表面可能吸附的HCl和(填化学式)。
    3. (3)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Ⅱ要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原因是(答出一种即可)。
    4. (4) 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HCO3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小组同学对此展开了如下探究。
    1. (1) 探究一: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氢气:乙同学认为是二氧化碳:丙同学认为可能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同学们作出猜想的依据是

    2. (2)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取一段洁净的镁条,先用砂纸打磨,其目的是,然后放入NaHCO3饱和溶液中,先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并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再将收集的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为。(写化学式)
    3. (3) 探究二: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Mg(OH)2难溶于水,MgCO3微溶于水:这两种物质受热都能分解成两种氧化物,且Mg(OH)2的分解温度比MgCO3低。

      【提出猜想】

      猜想1:Mg(OH)2

      猜想2:MgCO3

      猜想3:Mg(OH)2和MgCO3

      【定性研究】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得出猜想1一定不成立。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小明通过进一步实验验证得出猜想3成立。

      工业生产中得到的碱式碳酸镁晶体是4MgCO3·Mg(OH)2·XH2O,为精确测量晶体的组成,小组同学取4.66g该晶体,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加热使之逐步分解,首先失去结晶水,最后完全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与分解温度之间关系。

    4. (4) 【数据处理】剩余固体质量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t4~t5段固体为(写化学式)。

      ②写出t5~t6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根据图中数据推算4MgCO3·Mg(OH)2·XH2O中X的数值是:

四、计算题
  • 17. (2020九上·绥滨期末)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g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盛有146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62.2g。计算:
    1. (1)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 (2)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