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4-22 浏览次数:10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议的是(   )
    A . 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B . 使用一次性餐具 C . 自带水杯出行 D . 对垃圾进行分类
  • 2. (2021·成都) 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结合图示,有关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金属元素 B . 中子数为33 C . 原子质量为74. 92g D . +33表示原子核及核电荷数
  • 3. (2020·北京) 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 B . 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 C . 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 D . 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
  • 4. 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物质燃烧,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皮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生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使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如图2是瓶中①二氧化碳和②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曲线①是二氧化碳变化,曲线②是氧气变化 B . 在t1至t2时间段内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 C . 该实验证明了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仍能支持白磷的燃烧 D . 该实验证明了不同物质的燃烧对氧气的质量分数需求不同
  • 5. (2019·永昌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K2SO4 Ba(OH)2 KCl B . Cu(NO3)2 NaCl KNO3 C . Na2CO3KNO3NH4Cl D . MgSO4NaNO3 KCl
  • 6.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 . 配制蔗糖溶液 B . 获取纯净水 C . 获取氯化钠晶体 D . 配制10%的食盐水
  • 7.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Ag、Zn、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4种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B . C . D .
  • 8. 为探究某块状固体的成分,小华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推理获得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由实验①中有气泡产生,可推断固体中肯定含有碳酸盐 B . 由实验②中酚酞试液不变色,可推断固体中不含可溶性碱性物质 C . 由实验③中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推断固体中含有蛋白质 D . 由实验②中酚酞试液不变色、实验④中试液变红色,可推断固体灼烧后生成新物质
  • 9. (2018九上·乐亭期末)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 . 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 . 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 . 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 10. (2021·哈尔滨) 实验室为测定铁和铜的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1.2g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不溶性固体在空气中加热,待其完全变为黑色固体(CuO)后,称量黑色固体为15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
    A . 64% B . 40% C . 56% D . 50%
二、填空题
  • 11. 小苏打牙膏的主要功能组分有:食品级小苏打、生物活性材料(羧甲基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单氟磷酸钠(Na2PO3F)、柠檬酸锌、水合硅石等。请回答下面各题。
    1. (1) 单氟磷酸钠在口腔唾液的作用下产生氟离子,从而对牙齿起防龋作用。氟离子的符号为
    2. (2) 儿童误食了小苏打牙膏也不必惊慌,因为小苏打与胃酸会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牙膏的pH7。(填>、<、=)
    3. (3) 小苏打牙膏中的水合硅石等高效摩擦剂,可以提高牙膏的清洁能力,并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使用口感。根据水合硅石的用途,推测能用于代替牙膏中水合硅石的一种物质是
  • 12. 《本草纲目》记载:“杨桃具有去风热、生津止渴等功效”。下表列出的是某杨桃每100g可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营养成分

    糖类

    X

    脂肪

    钾、钙、锌、铁

    维生素

    ………

    质量

    84.8g

    10.3g

    0.7g

    0.6g

    187.4mg

    62.2mg

    ………

    1. (1) 表中“X”是指六大营养素中的;杨桃中的葡萄糖(C6H12O6)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表中列出的属于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是
    3. (3) 杨桃中维生素有多种,人体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____(填字母序号)。
      A . 坏血病 B . 氟骨病 C . 甲状腺肿大 D . 夜盲症
  • 13. 冰与火的完美邂邂逅

    在地壳中,钠元素的含量位居全属元素中的第四位。钠呈银白色,质软,密度比水的小,具有可燃性等性质。一般保存在煤油中、它的单质和化合物用途广泛。

    如果让性子刚烈的金属钠与沉稳大气的巨型冰相遇,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用镊子把全属钠从煤油中取出,再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油。在空气中,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切开后银白色的金属表面迅速产生了白色物质氧化钠(Na2O),但该过程不会发生燃烧。再取一大块冰,在其表面挖一个较深的坑(如图)。用遥控车将钠放入冰坑底部,刹那间,冰火两重天的壮美奇观瞬时产生,钠变成了一个大火球,噼里啪啦看巨响,火光四射,火花飞溅。燃烧殆尽,观察到冰块上裂纹纵横交错。把无色酚酞溶液滴入冰坑,坑内液体变红。

    钢用它火一般的“热情”熔化了寒冷的坚冰。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 (1) 钠的物理性质有(写1条)。
    2. (2) 钠不能保存在水中的原因是
    3. (3) 冰坑周围裂纹纵横,说明反应过程(填“吸热”或“放热”)。
    4. (4) 钠与冰相遇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
    5. (5) 钠切开后表面产生白色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 (2021·衡阳) 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有很多规律可循。应用规律可以让我们获取新知识。
    1. (1) 碱性强弱规律

      大量实验证明:金属越活泼。其对应的碱的碱性越强(碱的碱性强弱与碱的溶解性无关)。下列关于碱性强弱判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KOH>NaOH>Ca(OH)2 B . KOH >Ca(OH)2>NaOH C . NaOH > Ca(OH)2>KOH
    2. (2) 强酸制备弱酸规律

      较强酸能制备较弱酸。已知酸性强弱:HCl>H2SO4>H2CO3>H2S,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B . C .
    3. (3) 物质命名规律:

      某些类别的物质命名与化合价有关:如:HClO4(高氯酸)、HClO3(氯酸)、HClO2(亚氯酸)、HClO(次氯酸)。磷的含氧酸有H3PO4、H3PO3、H3PO2 , 其中H3PO4为磷酸,则H3PO2的名称为

三、综合题
  • 15. 制盐工业: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 (1) 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2. (2) 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
    3. (3) 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
    4. (4) 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
  • 16. 推理和判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的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B、C组成元素相同,C的固体俗称“干冰”,则B的化学式是
    2. (2) 若A,B,C是含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B、C的水溶液为蓝色,三种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则A的化学式可能是(合理即可得分)。
    3. (3) 若A,B,C均为碱,其中B易溶于水,C难溶于水,写出一个由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合理即可得分)。
  • 1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室有以下装置:

    1. (1) 仪器a的名称:;仪器b的名称:
    2. (2) 实验室要制取和收集较纯净的氢气,现有镁条、锌粒、铁丝、铜片、稀硫酸(10%)、稀盐酸(10%),请你选择适当的药品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该原理的依据有(填序号)。

      A.原料廉价易得

      B.反应速率适中

      C.制得的气体要纯净

      D.实验条件易于控制

      ②选用的装置有(填装置字母)。

    3. (3) 用装置C制二氧化碳时,关闭开关,多孔隔板处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用字母c、d、e对如图所示现象进行排序)。

  • 18. 茶垢清洁剂能快速清除茶具上附着的茶垢,某小组同学对茶垢清洁剂进行了探究。
    1. (1) 〖查阅资料〗如图所示是某品牌茶垢清洁剂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说明书中碳酸钠的俗称有误,应改为

    2. (2) 〖提出问题Ⅰ〗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过氧化氢,是否生成氧气?

      〖实验1〗在盛有茶垢清洁剂固体的小烧杯中,加适量常温水,完全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观察到有小气泡缓慢冒出,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实验 2〗取三份等量的实验1中的溶液,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按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都较快产生气泡,且温度越高产生气泡越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都复燃。

      〖表达交流Ⅰ〗通过实验证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氧气。

      ①实验1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

      ②实验2中丙试管内不再产生气泡后,其中溶液所含溶质与加热前溶液的不同是

    3. (3) 〖提出问题Ⅱ〗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是否生成氢氧化钠?

      〖实验 3〗取实验2丙试管内溶液,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

      〖表达交流Ⅱ〗

      ①加入试剂X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不新增试剂,检验加入的试剂X已足量的方法是

      ③溶液M呈色,说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没有生成氢氧化钠。

    4. (4) 〖反思总结〗

      ①茶垢清洁剂溶于水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溶液有较好的去污效果,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活性氧,可深层带走污垢。

      ②使用茶垢清洁剂时应选择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

四、计算题
  • 19. 向一定量的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 (1) 当加入NaOH溶液质量为ag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
    2. (2) 原混合溶液中,溶质H2SO4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