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3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7八下·岳池期中) 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A . 大小有关 B . 方向有关 C . 作用点有关 D . 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 2. 关于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最小分度值分别是0~5N和1N B . 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越长,它所受的拉力就越大 C . 使用弹簧测力计只能测出竖直方向上的拉力而无法测出水平方向上的拉力 D . 量程大的测力计弹簧长度一定比量程小的测力计弹簧长度长
  • 3. 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B . 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C . 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D . 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 4. 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含义是(   )
    A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 .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D .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 5. (2016八·夏邑月考)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  )

    A . 没有受到重力作用 B . 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C . 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D . 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
  • 6.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支持面上,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为F,图中能够正确表示这个压力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18八下·福州期末) 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10-7m2 , 图钉帽的面积是10-4m2 , 墙壁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6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手指必须用大于0.4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 B . 手指必须用大于400N的压力,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 C . 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大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 D . 图钉静止时,手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
  • 8. (2019·河南)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F、p、p表示,则(   )

    A . B . C . D .
  • 9. 某海滨浴场,水底布满鹅卵石,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   )
    A . 脚越来越不疼,因为人越来越轻 B . 脚越来越疼,因为人越来越重 C . 脚越来越不疼,因为人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了 D . 脚越来越疼,因为人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小了
  • 10. (2021八下·陈仓期末)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取g=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 . 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 . t1t2时间段,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 . 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
  • 11. 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 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C . “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 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 12. 关于万有引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月球能够绕地球转,是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力起作用 B . 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大小,与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以及它们的质量大小有关系 C . 人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对人有吸引力,月球对人没有吸引力 D . 如果地球与月球之间没有了万有引力,月球将离地球而去
二、填空题
三、计算题
  • 20. 如图所示,将边长为5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1kg,求:

    1. (1) 木块受到的浮力;
    2. (2) 木块的密度。
  • 21. (2016八上·简阳期中) 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则:

    1. (1) 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多少小时?
    2. (2) 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3. (3) 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 22. 一石块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4N,已知ρ=1.0×103kg/m3 , 则:
    1. (1) 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多大?
    2. (2) 石块密度是多大?
    3. (3) 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四、作图题
五、实验题
  • 25. (2016·成都)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1. (1) 从弹簧测力计直接读出的是对木块的拉力大小,实验中需要让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木块放在水平面上,拉动木块时,木块应处于运动状态:拉力方向水平.

    2. (2) 拉动木块前,应将测力计沿方向放置,然后进行调零.

    3. (3)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相关试验后,在木块上再叠加另一个木块来进行实验.分析叠放木块与不叠放木块两种情况对应的数据,是为了验证下列猜想中的        

      A .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B .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 .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D .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4. (4) 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A . 木板的长度太长 B . 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C .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 . 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
  • 26. (2020八下·湘桥期末)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 (1)

      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所示,这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

    2. (2) 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请将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整.

      次数

      动力F1(N)

       

       

      阻力臂l2(m)

      1

      2

      0.1

      1

      0.2 

    3. (3) 某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的结论 (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

  • 27. (2019·宜宾) 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问题,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依次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三种情况下的运动如图所示。

    1. (1) 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的速度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本实验中的“阻力”是指小车受到的
    2. (2) 分析图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选填“快”或“慢”);
    3. (3) 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4. (4) 牛顿第一定律(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其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 28.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乙两图中,乙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了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了 的浮力作用,甲、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差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
    2. (2) 乙、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了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浸入液体的 有关;
    3. (3) 丙、戊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跟 有关;
    4. (4) 丙、丁可说明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 无关。
六、综合题
  • 29. 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AB,长1m,支点在它中点O,将重分别为10N和2N的正方体M、N用细绳系于杠杆的B点和C点,已知OC︰OB=1︰2,M的边长l=0.1m。

    1. (1) 在图中画出N受力的示意图;
    2. (2) 求此时M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 (3) 若要使M对地面的压强减小100Pa,则系着N的细绳向杠杆A端还是向B端移动?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