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果树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18-10-19 浏览次数:31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第31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经过艰苦奋战,最终站到最高领奖台上,有关排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传手将球传出后,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力平衡 B . 发球手将球发出时,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C . 主攻手大力扣杀时,球受到手的力大于手受到球的力 D . 球落入对方场地时,只有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 2. 下列对足球离开脚后继续上升的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 . 速度越来越小 B . 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C . 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一定为零 D . 球受到惯性作用
  • 3. 如图,物体甲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再从B点沿直线运动到C点,物体乙沿直线直接从A点运动到C点,则两物体从AC的运动过程中( )

    A . 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 . 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C . 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D . 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 4. 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5. 苏通大桥施工时,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假设一正方体构件被缓缓吊入江水中(如图甲),在沉入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随着h的增大,正方体构件所受浮力F1、钢绳拉力F2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浮力F1h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①线 B . 构件的边长为4 m C . 构件所受的最大浮力为1.2×105 N D . 构件的密度为2.5×103 kg/m3
  • 6. 一个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 , 如果将这个木块切成完全相同的八个小正方体,取其中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则这个小木块对地面的压强是( )
    A . p B . p C . p D . 2p
  • 7. 如图所示,均匀木棒AB长为1 m,水平放置在OO'两个支点上。已知AOO'B长度均为0.25 m。若把B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小段距离,至少需要用力20 N;若把B端竖直向下稍微下压一小段距离,则至少需要用力( )

    A . 20 N B . 40 N C . 60 N D . 80 N
二、填空题
  • 8. 在校运会上,小明和小亮的百米赛跑成绩分别为14 s和15 s,比较两人全程的平均速度,小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亮;当到达终点时,他们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他们具有
  • 9. 超市里,小红用15 N的力推着重30 N的购物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购物车受到的摩擦力为N。
  • 10. 如图所示,将一袋大米放在向右运动的传送带上(大米与传送带之间不打滑),这袋大米相对于传送带的上表面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 11. 小金将长为0.6 m、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木棒搁在肩上,棒的后端A挂一个重40 N的物体,肩上支点O离后端A的距离为0.2 m,他用手沿竖直方向压住前端B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小金的质量为50 kg,则此时手压木棒的压力大小为N。

  • 12. 坐在快速行驶的客车上的某乘客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卡车在向自己“倒退”而来,这是因为该乘客把作为参照物,由此现象可推断出(均选填“卡车”或“客车”)的速度更快。
  • 13. 根据下图提供的图文信息,可以揭示的物理规律是

  • 14. 龙卷风能轻易将地面的物体“卷”起来,它内部的压强远远(选填“大于”或“小于”)外部的压强。
  • 15. 如果有乘客在公交车上吃有浓重味道的食品。食品的浓重味道会很快充斥整个车厢,并让其他乘客有些“吃不消”,请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对该现象进行解释:
  • 16. 小可在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N。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18. 小鹭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步骤如图所示。

    1. (1) 小鹭处理数据时,发现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的步骤为。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则最合理的实验步骤依次为(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 (2) 实验步骤a、b、c、d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为Fa、Fb、Fc、Fd。若这些示数之间的关系满足(用式子表示),则可证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 19. 如图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 (1) 该实验原理是
    2. (2) 该实验的目的是使用刻度尺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时可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 (3) 实验中测得小车通过路程s1的平均速度为v1 , 通过路程s3的平均速度为v3 , 则v1v3的大小关系是
五、计算题
  • 20.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等效看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称为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上,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1 , 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2 , 请推导出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v=
  • 21. 如图甲,一重为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细线竖直向上拉物体,拉力的大小为F

     

    1. (1) 若F<G , 求FGF之间的关系;
    2. (2) 若G=30 N,将细线竖直系在质量不计的杠杆A端,O为杠杆的支点,已知AO=2BO , 要使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零,应在B端竖直向下施加多大的力(杠杆始终保持水平)?
  • 22. 重为8 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浸没到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的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 N,已知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求:

    1. (1) 物体受到的浮力
    2. (2) 物体的密度
    3. (3) 物体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水平桌面增大的压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