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年温州市联盟校期中联考初一下册科学试卷

科学考试

更新时间:2022-04-08 浏览次数:10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皮影戏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如图是皮影戏表演时的情景。下列选项中,和该原理相同的是( )

    A . 放大镜看物体 B . 水中的倒影 C . 日食的形成 D . 彩虹的形成
  • 2. (2021七下·上城期末) 盲人在行走时总是需要借助手中的盲杖,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与下列哪幅图体现的方式相同(   )
    A . 吃西瓜 B . 闻花香 C . 摸东西 D . 听声音
  • 3. “我是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狭窄的管道里与我的搭档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细胞。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终在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开始发育……”下列关于这段话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我”指的是精子,“我的搭档”是指受精卵 B . “狭窄的管道”指的是母体的输卵管 C . “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子宫 D . 受精和开始分裂都是在“狭窄的管道”里进行的
  • 4. 你和你的同龄人正步入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人体脑、全身、生殖器官的发育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青春期脑的发育基本完成 B . 青春期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C . 生殖器官从青春期开始迅速发育 D . 生殖器官的发育与身体总发育基本一致
  • 5. “义乌小鲵”目前仅见于浙江省少数地区,属于中国稀有两栖动物之一,已被列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下列关于“义乌小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属于无脊椎动物 B . 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C . 受精卵通过分裂可以形成多种组织 D . 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 6. (2022九下·舟山月考) 概念图常用于表述各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下列概念图准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21七下·柯桥期末) 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的桃形李又大又甜,果农将桃形李苗嫁接到生长快、易存活的桃树上。下列相关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嫁接时桃树作接穗,桃形李苗作为砧木 B . 用该方法培育出的果实能保留桃形李的优良性状 C . 为提高嫁接成功率,应该把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贴 D . 该生殖方式与桃形李种子繁殖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不同
  • 8. 为探究饮水机中细菌数量的变化,分别定时从冷、热水口接等量的水,测定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测定时间

    第一天

    第四天

    第七天

    第十天

    冷水口细菌数(个)

    34

    560

    935

    1220

    热水口细菌数(个)

    15

    3

    25

    46

    A . 冷水口接的饮用水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B . 使用饮水机喝热水比喝冷水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C . 本实验只探究时间对饮水机中细菌数量的影响 D . 使用饮水机时,应在保质期内尽快将整桶水喝完
  • 9. 如图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处蒙上胶膜,膜上黏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点的晃动是由于激光笔晃动引起的 B . 该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C . 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 D . 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 10. (2021七上·平阳月考) 如图是智能机器人和主持人互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机器人 “说话” 是高科技产品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 B .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能区分机器人和主持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音色不同 D .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105千米/秒
  • 11. 如图所示,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 cm,且胶片应正立放置 B . 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 cm小于20 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 C . 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D . 将白色墙上蒙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
  • 12.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30厘米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若把蜡烛从原来的位置向凸透镜方向移动20厘米,则此时蜡烛经该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 . 放大的虚像 B . 等大的虛像 C . 缩小的实像 D . 缩小的虚像
  • 13.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均不能成像 B . 甲,乙均不能看到像 C . 甲、乙都能成像且均能看到像 D . 只有甲既能成像也能看到像
  • 14.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已知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入射角等于30° B . 反射角等于60° C . 折射角大于60° D . 折射角等于0°
  • 15. (2021七下·上虞期末)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图乙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 图丙中,太阳光仅经过了光的折射便在纸板上形成了七种单色光 D . 图丁中,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
  • 16. (2021七下·拱墅期中) 如图是人体听觉形成示意图。其中听觉感受器存在于(   )

    A . B . C . D .
  • 17. (2020七下·乐清期末)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下列四幅月面景观图中不是由于没有空气引起的是(   )
    A . 月球表面环形山的形成 B . 月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较小 C .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300℃ D . 月球表面听不到声音
  • 18. (2021·余姚模拟)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同学们通过网络收看在线课程,这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体育锻炼来消除神经系统的疲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做听课笔记的过程属于每个同学都会的简单反射 B . 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的 C . 进行体育锻炼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D . 在线学习时,分别在视网膜和耳蜗上形成视觉和听觉
  • 19. (2020七下·余姚期末) 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①是嫁接,是人工营养繁殖 B . ②是组织培养,植物繁殖的速度很快 C . ③中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胚芽 D . 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 20. (2020·江北模拟) 目前有的国家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图所示的技术路线,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 B . 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捐献者的卵细胞 C . 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 D . “三亲试管婴儿”的培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4分))
  • 21. (2021七下·新昌期末) 为了感恩母亲,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如图甲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图中A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和分泌雌性激素。
    2. (2) 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在试管中进行受精,将受精卵形成的早期胚胎移植到(选填字母)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3. (3) 图乙为人体身高生长发育曲线图,图中表示女孩发育曲线的是(选填序号)。
  • 22. 如图是人的生长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a、b、c分别代表什么时期?

      a.;b.;c.

    2. (2) 在人的一生中,存在个快速生长的时期,分别是
    3. (3) 仔细观察人的生长曲线图,分别描述青春期和成年期身高和体重的特点:

      青春期:

      成年期:

  • 23. 如图,图一和图二分别是蝗虫和家蚕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图一中,C→D的过程有现象,这是由于外骨骼不能随身体一起生长。
    2. (2) 在蝗灾中,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图一的(填字母)时期。
    3. (3) 在图二中,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填字母)时期。
    4.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诗句中“到死”两个字用得不准确,应将这两个字改为,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
  • 24. 如图描述的是绿色植物——大豆的一生,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 (1) 图示①→②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此过程中营养来自①中的
    2. (2) 在①经②到③过程中,发育为a和b的是种子的
    3. (3) ④的主要结构是
    4. (4) ④→过程中,所结果实中种子不止一粒的原因是④中的
  • 25. 西红柿是我国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栽培的技术和方法多种多样,如无土栽培技术、温棚栽培技术等。但是,良好的西红柿品种是高西红柿品质的基础,科学合理地选择西红柿种子,可提高西红柿的质量和产量,改善西红柿品质。为此,科研工作者培育出了许多西红柿新品种。如图为西红柿的生活史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萌发成[B]过程中,[A]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2. (2) 西红柿的每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属于花;自然状态下,这朵花的花粉落在这朵花的雌蕊柱头上,完成传粉过程,这种传粉方式称为传粉。
    3. (3) 图中[F]里有很多[A],原因是雌蕊子房中有很多枚[]。番茄酱是同学们喜爱的食品,它主要是西红柿果肉做成的,西红柿果肉是由图中[G]的[]发育成的。
  • 26. (2021七下·温州期末) 大蒜是常见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益健康。人们常说的“蒜头”是大蒜的鳞茎,一般有4~6个蒜瓣,在合适的环境中会发芽(如图甲)。

    1. (1) 将蒜瓣埋入泥土可以发育成新的植株(如图乙),这种生殖方式为
    2. (2) 大蒜被称为“地里长出来的抗生素”,对多种真菌、细菌具有抑制和灭杀作用。从细胞结构角度看,真菌细胞不同于细菌细胞是其具有
    3. (3) 某科研人员取不同浓度大蒜汁对大肠杆菌、酵母菌、曲霉进行“抑菌效果对比”实验,数据记录如图丙所示。已知抑菌圈越大,抑菌效果越好。分析图丙可知大蒜汁对的抑菌效果最好。

  • 27. (2019七下·绍兴期中) 米酒是由糯米蒸熟后经过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在制作过程中温度不同,其制成米酒的质量以及时间也就不同。下表是米酒的甜度与制成时间、温度的关系:

    温度(℃)

    0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制成时间(日)

    8

    6

    4

    2

    1

    3

    5

    7

    米酒的甜度

    ++

    +++

    +++

    ++

    (“-”表示无法制成,“+”表示米酒的甜度,“+”越多表示甜度越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是(填“原核”或“真核”)细胞。
    2. (2) 请对照表格中的相关数据,选择适于制成米酒的温度范围为(填“30~40℃”或“40~50℃”)。
  • 28.

    根据皮肤的结构,回答以下问题。

    1. (1) 皮肤是人体中最大的

    2. (2) 在炎热的夏季,大量分泌汗液以调节体温的是

    3. (3) 在寒冷的天气,能使汗毛竖起来的是

    4. (4) 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的结构是冷敏小体、热敏小体、触觉小体等,它位于内。

    5. (5) 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部位,而其中又含有,因此我们感觉到痛。

  • 29. 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
    1. (1) 如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在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340米。从描述中反思,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有关。
    2. (2) 当音调或响度改变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内容也会改变。如图甲中给出了相同时间内两个不同音调或响度的发声体A和B振动的图像,其中的音调高。而乙、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是乐音的波形图。

  • 30. 一位科学家把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射,然后他再测量该植物对每种光的吸收值,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颜色

    绿

    光吸收的百分率

    55%

    10%

    2%

    1%

    85%

    40%

    1. (1) 这位科学家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
    2. (2) 若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该植物,则哪种光的光合作用效果好? ,原因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
  • 31. (2022七下·乐清月考) 某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时的实验步骤如下:

    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1

    5.0

    5.0

    2

    8.0

    8.0

    3

    12.0

    12.0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②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用笔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③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④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记录数据如表。

    1. (1)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实验本身的限制,要用与实验对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对象来替代的方法。本实验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体体现在
    2. (2)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 (3) 实验中,有同学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你认为该同学还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吗?并说出你的理由。
  • 32. (2022九下·舟山月考) 小金为了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快慢,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葡葡糖溶液中加入酵母菌,混匀,制成酵母葡萄糖液,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定葡萄糖初始浓度值为

    ②取12支试管,等分成A、B两组,在A组试管中各加入5毫升酵母葡萄糖液,同时,在B组试管中___________,将两组试管同时置于适宜温度下水浴加热。

    ③15分钟后测定葡萄糖浓度值,求平均值,再分别计算有氧、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的速率,数据记录如下表:

    葡萄糖浓度

    A组

    33.6

    0.7

    B组

    38.1

    ___________

    1. (1) ②中空白处的步骤为
    2. (2) 表中空白格的数值为
    3. (3)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四、解答题(每题各2分,共4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