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语文3月第...

更新时间:2022-06-26 浏览次数:44 类型:高考模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乡土文化盛行于风土人情尚未受到外来干扰的“纯朴年代”,勾连着千百年来中国民众的情感记忆和“乡愁”,也贯通着人们对“乡土”的审美认知。伴随日益兴盛的“乡村游,等民俗旅游活动的热潮,人们在传统村落驻足逗留后惊奇地发现,那些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艺术、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特色餐饮等,不仅保存了中国农耕文明的文化因子,也展现着乡土文化的恒久魅力和当代价值。

    在社会文化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深刻蜕变的今天,如何保存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原生形态又如何不断从“人民的资料库”—民间文化遗产中汲取资源,更好地传承、保护乡土文化,并在与时偕行的活态传播中使之“新生。

    与主要以文献典籍的“言说”方式而传承的文人文化不同,乡土文化主要表现为“活态”生活方式的代代相传,因此在乡土文化传承保护中,“人”,是最重要的核心因素。基于此,保护原住民,也就是保护乡土民间文化。最直观的就是,传统村落不能“空心化”,一旦村民都迁出去了,长期存在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等便可能很快消亡。

    乡土文化往往有其本土适应性,通常还有一整套礼俗规约机制(如乡规民约、伦理道德等)来维系其机能,所以今天保护乡土文化时,要因地制宜,尊重当地固有的“乡风民俗”,而不能采用过多的“外力”,来改变这种千百年来自发形成的“秩序”。就乡土文化而言,它的生态观可以概括为:本土的就是适宜的,也就是最好的;它可以根据“民众自愿”“生活便利”“礼俗互动”原则来改良优化,但不可以推倒重来。所以对于乡土文化保护来说,更为重要的是要树立“原生态”而不是“进化论”的观念。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用文字难以表述的乡土民俗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这种乡土民俗文化,其根本价值在于它具有生活特征的“内价值”。例如,在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梳理当地文脉,保护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农耕生活习俗、传统节庆和故事传说,展现原生态的百姓日常生活;而不能单纯看中它的“外价值”,仅仅保持外貌上的古风、古香、古色。

    保护和传承传统乡土文化,当然也要兼顾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因为原住民也希望过上现代的生活,所以要处理好保留民俗传统与居民生活方式更新的矛盾。民俗文化学者在参与“乡村改造”时,不能仅凭“拯救乡村”的热情,或借“文化精英”的权力去粗暴“重构”,而应在读懂“乡土美学”的基础上,真正把握住原生态文化的机理,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嵌入,包括"依照历史的旧痕和人们的记忆,恢复村落的地脉、标识和故貌;为当地整理和挖掘佚失的历史知识、故事及历史口碑文化等。反之,过于大胆的现代化改造,可能是对传统乡土文化的破坏

    中国文化历来重视纵向传播,即代际传承。因此,我们要重视借助传媒教育和现场体验等方式,在年轻一代的记忆中植入乡土文化的“种子”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必须重视“人”作为文化载体的独特作用。年轻一代对于乡土文化既是隔膜的,也是可亲近的,关键是要找到返回历史现场、古今对话的代际传承通道。同时,对于在年轻人中的传承问题,还特别提醒人们要具备“沙里淘金,慧眼识宝”的鉴别力,把真正优秀的乡土民间文化发掘出来,传承下去。

    (摘编自徐国源《留住“泥土味”,打造“青春版”—乡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新生》)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人们在传统村落驻足逗留时发现乡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所以催生出日益兴盛的“乡村游”等民俗旅游活。 B . 文人文化主要是以文献典籍的“言说”方式薪火相传,而乡土文化则主要是以"活态"的生活方式去传承。 C . 具有生活特征的“内价值”,才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用文字难以表述的乡土民俗文化的根本价值。 D . 大刀阔斧地对乡村进行现代化改造,很可能会对传统乡土文化造成一定的破坏,“乡村改造”要思虑周全。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段谈到了乡土文化的恒久魅力与当代价值,为后文阐述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新生张本。 B . 文章论及乡土民俗文化的审美价值时,以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为例强调了农耕生活习俗等“内价值”的重要性。 C . 文章强调要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也要兼顾现代人的生产与生活需求,这体现了作者论述的严谨性。 D . 文章使用引用论证,引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润物细无声",论证了对乡村进行改造的恰当方式。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体是那些神话传说、民间艺术、民俗风情、村落民居、特色餐饮等。 B . 乡土文化因其常有乡规民约、伦理道德等礼俗规约机制来维系其机能,故其改变无法采用“外力”。 C . 乡土文化保护者只要读懂了“乡土美学”,就会懂得要树立“原生态”而不是“进化论”的观念。 D . 为了做好乡土文化的代际传承,我们需要找到返回历史现场、进行古今对话的代际传承通道。
  •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你们发扬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精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作出了贡献。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希望你们统筹推进白鹤滩水电站后续各项工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习近平致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贺信》)

    材料二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是我国21世纪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工程实施的原因是一致的,即自然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比如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因为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配合欠佳,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大,水资源短缺:南方地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水资源却非常丰富。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都是因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少,供过于求: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供不应求。

    (摘编 自刘洪梅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材料三

    6月28日上午,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上天清气朗,滔滔江水从白鹤滩水电站两侧的进水口滚滚流入,驱动左岸1号和右岸14号两台百万千瓦水轮机组高速转动,生产出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

    鹤舞金沙,当惊世界殊!这是"西电东送,国家重点工程、世界在建最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历史时刻。现场的建设者们欢呼雀跃,用力挥舞手中的五星红旗。

    除水害、兴水利,中国人自古孜孜以求。从京杭大运河到都江堰,从二滩电站到三峡工程,无一不留名世界。今天,穿越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长江上游金沙江上不仅再现“高峡出平湖”,其独有的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更堪称“水电珠峰”。

    “三峡单台机组70万千瓦,溪洛渡77万千瓦,向家坝80万千瓦,乌东德85万千瓦,100万千瓦就是“无人区”。”东方电气集团驻白鹤滩工地总代表王笑君说,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白鹤滩,中国已经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电行业核心技术。

    百万千瓦机组是白鹤滩的“心脏”,超级大坝则是它雄壮的“身体”。站在坝底抬头向上看,近300米高的坝体横亘峡间、巍然挺立,两股洪流从截面达44平方米的泄洪口喷涌而出,倾泻在偌大的水垫塘,轰隆隆的水声响彻耳畔。

    “白鹤滩全坝采用低热水泥,利用多项技术创新,解决了“无坝不裂”的世界难题。”三峡集团白鹤滩建设部工程师周孟夏说,坝体内还埋设了上万个监测器,可实时感知温度、变形、应力状态等重要信息,非常“聪明”。

    白鹤滩水电站还拥有长达217公里的世界最大地下洞室群,数百条洞廊层层叠叠、纵横交错,俨然一座"地下城,迷宫。水电七局白鹤滩施工局工程师齐磊沿途介绍,即使常年在洞内施工,如果没有红绿灯和指示牌,他们也会迷路。

    很多白鹤滩建设者一开始进场后,数年如一日地扎根在这高山峡谷。一些年轻工程师大学毕业就来到白鹤滩,在这里结婚生子。多的时候,有数百个“白鹤滩宝宝”在工地生活。

    如今,白鹤滩水电站也像"宝宝,一样在数万建设者夜以继日地培育下“长大成人”。这个登上世界“水电珠峰”的中国“水电骄子”,建成后预计多年平均发电量将达到624亿千瓦时,帮助减排二氧化碳约5160万吨,成为"搏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颗“绿心”。

    (摘编自《世界在建最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习近平总书记发去贺信,表明了我国领导人对这一登上世界“水电珠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重视。 B . 作为“西电东送”国家重点工程的白鹤滩水电站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在高端装备制造上有重大突破。 C .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这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实施都是因为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D . 中国经过完全的自主创新,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电行业核心技术,白鹤滩水电站采用低热水泥,利用多项技术创新开启世界“无裂大坝”之门。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白鹤滩水电站工程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是建设者们发扬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取得的成果。 B . 白鹤滩水电站地下有数百条层层叠叠、纵横交错如同“迷宫”的洞廊,由于里面没有红绿灯、指示牌,即便是常年在洞内施工的人也常常会迷路。 C . 白鹤滩水电站工程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离不开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最多的时候,有数百个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工程师在工地上生活、工作。 D . 白鹤滩水电站拥有堪称“水电珠峰”的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工程全面建成之后,其最高发电量预计可以达到每年624亿千瓦时。
    3. (3)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工程的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铜匠老张

    白龙涛

    锡匠老张是一位走乡串巷的手艺人。

    锡匠老张不是一般的锡匠,除了锡锅锡盆锡大缸,还能唱戏讲新闻,豫剧曲剧越调坠子四平调,唱得那叫得动儿,敢向县剧团的名伶叫板;老张走南闯北,天文地理,俗世八卦,凡事知晓一二,活活一个“万事通”。

    老张是个好人,见不得别人家庭分裂,大吵小吵总要上前“锡一锡”。也怪!闹得再凶的家庭,经他斡旋,一准能化干戈为玉帛。这也是村人乐于让他充当"和事佬,的原因。

    因而,老张隔段时间不来,村里人都想得慌。

    三叔自幼残疾,两条腿一长一短,走路颠簸,给人的感觉像走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三叔娶三婶,爷爷花干了老本儿不说,还借了一屁股外债。为此,三叔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

    三婶带个9岁的男娃过门,让三叔提前当了爹。一家三口办了个小型养猪场。高中毕业的三叔有知识有力气,能读懂养猪方面的书籍,也能扳倒一头三百斤重的肥猪,这让三叔一家很快就脱了贫。

    腰包鼓了的三叔迷上了赌博。三婶哭劝过多次,三叔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一路赌来,几年积攒下的家业便输了个精光,吵架成了三叔家的家常便饭。面对三婶的喋喋不休,三叔动辄拳脚相加,直至三婶带来的男娃愤然出走,打架才骤然而歇。但三婶却铁了心要跟三叔离婚。

    三叔和三婶闹得最凶的时候,老张来了。那天,他照例蹬一辆老式“凤凰”牌自行车,后座驮了一个“两头沉”荆条筐,里面装满了他的全部“家当”—工具和乐器。一进村口,就韵味十足地吆喝了一嗓子:锡锅锡盆锡大缸—这一嗓子不打紧,不仅吆喝来村里的男女老少,还唤来了鸡鸭猫狗围着他打转儿。村里人发现老张面容倦怠,少了往日的精神头,心里就隐隐作痛,老张依旧乐呵呵地讲他的幸福事儿:老伴的高血压又降了。大儿子盖起了三层小楼。小儿子大学毕业找了城里的媳妇儿。

    老张的幸福事儿感染了他的听众。在大家羡慕的目光里,他支好摊儿,升起炉灶,把各种工具哗啦倒在地上,开始工作。炉火在风箱的鼓动下呼呼燃起,把老张的脸映照得像刷了一层暖融融的金粉;老张摘掉棉帽,露出被棉帽压得温顺熨帖的头发,透出一种患爱和沦桑的味道。

    一会儿,老张面前就挤满了观众,单等老张忙完活计,热闹一番。如今生活好了,一次性使用的东西多了,锡东西的人自然就少了。今天,只有西街马奶奶兜来裂成三块的面盆。他正要忙活,三叔家里传来家什破裂的声音,还夹杂着歇斯底里的哭叫和咒骂,然后就见三婶散着头发踉踉跄跄从家里奔出来,脸上泪水恣肆流淌,血丝汇到嘴角处,脚上的一只鞋子不知丢到了哪里,三叔在后面追着。

    老张皱起了眉头,停下了手里的活计。

    咋回事,老张说,吃饱撑住了

    三婶连哭带骂讲述了三叔一大早起来去赌博,输了钱回来打人的经过。末了,还加了一句:不跟这个鳖孙王八犊子过了,离婚!

    老张脸上像冻了一层霜,撇下众人不管不顾地忙活起来。风箱拉得呼呼作响,周围的人大气不出,感觉那声音像来自心底的某个角落。

    一袋烟工夫,炉灶里那块瓦片似的生铁已鲜红欲滴,像一块凝固的火舌。只见老张将铁块夹到事先放好的铁砧上,在铁块的一头压上一块砖头,一脚踩实,手握一柄铜锉,鸬鹚捉鱼般在水桶里汲足了水,照着铁块一搓、一拉,团团白雾中,铁块便喷血般吐了一地铁谷子和铁芝麻。整个过程,老张动作娴熟、紧凑,像拉一把音律曼妙的二胡,但却无处不显露着深厚的功底。你想,一块烧成铁泥似的铁板,把它碾成颗粒,稍有迟缓,铁块就会变凉搓不动了;动作快了也不行,铁泥松软如泥,猛搓,很容易搓成一堆铁蒺藜。

    把铁面儿用细筛筛过,倒掉铁谷子,留用铁芝麻,顺手在身旁的布袋里抓了一把红似砖土的细面儿,掺进铁芝麻里,倒进一坨熬煮多时的米面糊糊,掺和均匀,揉实。然后把西街马奶奶的面盆捧到面前,把裂成三块的面盆,在外侧沿裂口用铜锉开一个"V"型槽,然后用蘸水麻绳把面盆箍紧复原,将和成胶泥一样的铁面抹进那个"V"型槽内,在炭火上蜻蜓点水似的烤来烤去。这要掌握火候,火候过了,会出现裂缝,火候不到,不瓷实。铁泥干了,解开尼龙绳,用砂纸打磨过,面盆完好如初,找不出原先裂痕的地方。

    三叔和三婶瞪大了眼,看着老张忙活。

    忙完这一切,三叔急忙敬上一支烟,点火,静等老张训话;老张深吸一口烟,眼里霎时腾起一层薄雾,说,过日子跟锡盆一样,来不得半点虚,要掌握火候。

    三叔鸡啄米一样点头,三婶也跟着点头。

    老张又说,过几天孩子就会回家。

    说完,收拾摊子,他在村人的殷切挽留中走进翻滚奔涌的晚霞里。这时,人们才发现,老张头发白了许多,背也佝偻了,老张老了。

    三天后,三叔的儿子果然回来了。三叔发誓戒赌。

    许久不见老张来村里了,三叔在三婶的催促下,找到了老张百里之外的家。三叔向村人打听老张,村人说老张死了,癌症。三叔不信,村人便径自引三叔和我到老张家看个究竟—两间低矮的草房,院内枯草没膝,一片颓败的景象。

    三叔问:他儿子住哪?村人诧异,一头雾水。说:老张年轻时赌博输了钱,回家把老婆打跑了,他打了一辈子光棍,没有儿子。

    (有改动)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前三段交代了老张既是个手艺人,又是个“万事通”“和事佬”,让读者对他有了初步的印象,也为下文故事进一步展开做了铺垫。 B . 小说题目为“锡匠老张”,而作者却用大量笔墨介绍三叔一家,难免喧宾夺主、冲淡了主要人物形象。 C . 作者很注重细节描写,“老张脸上像冻了一层霜”,“风箱拉得呼呼作响”等描写,形象地反映了老张的心情。 D . 老张给马奶奶锡面盆的过程写得细致真切,不仅自然展现了老张高超的技艺,也为老张借事说理、教育三叔张本。
    2. (2) 请概括锡匠老张的形象特点。
    3. (3) 小说最后写三叔寻找老张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文言文阅读

    肃宗乾元元年冬十二月,平卢节度使王玄志薨,上遣中使往抚慰将士,且就察军中所欲立者,授以旌节。高丽人李怀玉为裨将,杀玄志之子,推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因以希逸为节度副使。节度使由军士废立自此始。臣光曰:肃宗遭唐中衰,幸而复国,是宜正上下之礼以纲纪四方。而偷取一时之安,不思永久之患。彼命将帅,统藩维,国之大事也,乃委一介之使,徇行伍之情,无问贤不肖,惟其所欲与者则授之。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然则爵禄废置、杀生予夺,皆不出于上而出于下,乱之生也,庸有极乎!且夫有国家者,赏善而诛恶,故为善者劝,为恶者惩。赏以劝恶,恶其何所不至乎!《书》云:“远乃猷。”孔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天下之政而专事姑息,其忧患可胜校乎!由是为下者常两两焉伺其上,苟得间则攻而族之;为上者常端端焉畏其下,苟得间则掩而屠之;争务先发,以逞其志,非有相保养为俱利久存之计也。如是而求天下之安,其可得乎!迹其厉阶,肇于此矣。盖古者治军必本于礼,故晋文公城濮之战,见其师少长有礼,知其可用。今唐治军而不顾礼,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然后大宋受命。太祖始制军法,使以阶级相承,小有违犯,咸伏斧质。是以上下有叙,令行禁止,四征不庭,无思不服,宇内乂安,兆民允殖,以迄于今,皆由治军以礼故也。岂非诒谋之远哉!

    (《通鉴纪事本末 · 藩镇连兵》)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 罪/因以其位任授之/ B . 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 罪/因以其位任授之/ C . 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 罪/因以其位任授之/ D . 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薨,《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B . 裨将,副将,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中的"皮匠,起初的用词就是“裨将”。 C . 《书》,又称《尚书》《书经》,儒家五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D . 太祖,作为庙号时多用于追尊王朝创立基业者,如赵匡胤为宋太祖、朱元璋为明太祖等。
    3.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丽人李怀玉杀了王玄志的儿子,推举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依从他,节度使由军中将领士兵自行废立,就是从此时开始。 B . 司马光认为唐肃宗苟且于一时的安逸,不去考虑长久的祸患,任命地方将帅却屈从于军队的意愿,是导致动乱滋生的重要原因。 C . 司马光认为互相爱护保养是君主与臣下避免互相争斗杀害、获得互利和长久生存的有效之法,引用晋文公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 D . 司马光认为宋朝能够承接天命,得益于宋太祖制定军法,使军队懂得以尊卑上下的礼法来处事,从而四方归服、天下太平安定。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夫有国家者,赏善而诛恶,故为善者劝,为恶者惩。

      ②为天下之政而专事姑息,其忧患可胜校乎

  • 5. 古代诗歌阅读

    病       起

    赵师秀

    身如瘦鹤已伶停,一卧兼自更有零。

    朝客偶知亲送药,野僧相保密持经。

    力微尚觉衣裳重,才退难微笔观灵。

    惟有爱花心未已,遍分黄菊插空瓶。

    【注释】①赵师秀,字紫芝,号灵秀,亦字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江湖诗派”一代诗风。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久卧病榻的模样,像鹤一样消瘦单薄。 B . 颔联对仗工整,朝客送药、野僧持经体现了人情的温暖,表达了诗人的感动。 C . 颈联运用细节描写,使体力不支、身体虚弱、才思减退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D . 全诗紧扣诗题,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叙事抒情,写出了诗人病起后的感受。
    2. (2) 从尾联你可以读出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 (1) 荀子《劝学》中的“”两句以行路为喻 ,强 调了积累的重要作用。
    2. (2)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渭水和樊川流经阿房宫 ,从侧面衬托阿房宫之大的两句是“。”
    3. (3) 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两句直抒胸臆 ,表明抱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语言文字运用 I

        在中国城市教育母职兴起和“拼妈”现象              的背景下,家庭形成了教育合力但也制造出了新的矛盾,首先是挑战了传统的父亲教育角色。在不少城市家庭,在育儿阵地上节节败退的父亲正不断成为一个负面的角色。尤其随着一些博人眼球的流量媒体的             “丧偶式育儿”“爸爸去哪儿了”成为深受女性读者热捧的流行词。而父亲们内心也一肚子苦水很多时候他们不是对育儿工作不负责任或是不感兴趣 , 而是在以母亲为养育标准的家庭中,他们感觉做什么都是错的。其实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影响常常是更具有长远价值的,但这与功利化的教育消费时代显得              , 因此不受妻子待见。(              ),这在部分男主内女主外的家庭中尤其明显,但研究者也发现这更多只是父亲代替了"母职,的现象。多数情况下,除了为家庭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接受诸如接送小孩去辅导班之类的分工外,父亲们在育儿上似乎都显得有些       , 很多人也就因此干脆放手不管了。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愈演愈烈       推波助澜       格格不人       无所适从 B . 变本加厉       推波助澜       不合时宜       无关紧要 C . 愈演愈烈       捕风捉影       格格不人       无关紧要 D . 变本加厉       捕风捉影       不合时宜       无所适从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当然也有少数以父亲为标准养育家庭的 B . 当然也有少数家庭养育标准是以父亲为主的 C . 当然也有少数以父亲为养育标准的家庭 D . 当然也有少数以父亲养育家庭为标准的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而父亲们内心也一肚子苦水,很多时候他们不是对育儿工作不感兴趣甚至不负责任 B . 而父亲们也一肚子苦水,很多时候他们不是对育儿工作不负责任而是不感兴趣 C . 而父亲们也一肚子苦水,很多时候他们不是对育儿工作不感兴趣甚至不负责任 D . 而父亲们内心也一肚子苦水,很多时候他们不是对育儿工作不负责任而是不感兴趣
  • 8. 语言文字运用Ⅱ

    番茄、马铃薯可以通过车间作业生产出来吗?农作物可以不种在泥土里长出来吗?反季节的蔬菜安全吗?过去受土地面积不足、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限等问题的因扰,  ①  。但是随着基于高效的LED光谱技术和营养液调控技术的使用,这些问题早已找到明确答案。LED光谱技术和营养液调控技术的出现,加上可控的洁净环境,导致了现代农业的革命性变化,我们称它为植物工r。植物工r的生产效率是传统农业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可年产20余茬,  ②  , 而且质量更有保证。植物工r绿色无污染,  ③  解决了传统蔬菜生产过程中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在十万级净化车间内,通过对光照、温度、湿度、CO2及营养液等因素进行智能控制,可以做到一年四季不间断供应优质安全的蔬菜,可以实现全年稳定的蔬菜供应。

    1. (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2) 请结合语段内容,运用否定句简要概括植物工厂相比传统农业生产所具有的优势。(每个优势不超过10字)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作 。

    2022年2月3日,女足亚洲杯半决赛,中国女足对阵日本女足时曾两度落后,但全队并没有放弃,她们在加时赛最后时刻扳平比分,并通过点球大战淘汰了对手,闯进了决赛。2022年2月6日,女足亚洲杯决赛,中国女足对阵韩国女足,上半场连输两球,下半场吹起反击号角,从连下两城扳平比分,到补时阶段绝杀破门,中国女足最终以3:2逆转韩国女足,时隔十六年重夺亚洲杯冠军。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