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更新时间:2022-03-14 浏览次数:8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八下·濉溪期中)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A .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 .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 . 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 . 用力把铅球推出
  • 2. (2020八下·大余期末) 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 图钉尖很尖锐    B . 书包背带较宽 C . 铁轨下铺设枕木  D . 穿滑雪板滑雪
  • 3. 小丽同学通过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端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如图所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

    A . 保持静止状态 B . 继续来回摆动 C .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做匀速圆周运动
  • 4. 在“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小明让同一小车从相同的高度滑下,先后在棉布上和光滑的木板面上运动,如图所示,关于小车在不同物体上的运动情况,以下四个说法中有一个理想化的推论,其余三个是可靠的事实,其中是理想化推论的是(   )

    A . 小车在棉布、木板上都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 B . 如果没有摩擦,则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C . 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棉布上滑行的距离远 D . 小车在木板上所受摩擦力小
  • 5. (2017八下·同安期中) 有利的惯性要利用,惯性的危害要预防.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 . 行驶的汽车保持一定车距 B . 公交车乘客扶着把手 C .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 D . 汽车驾驶员系安全带
  • 6. 自行车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而且低碳环保,下列有关自行车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增大车座面积能减小对人的压强 B . 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 C . 自行车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 . 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 7. 如图,物体甲重为 2N,物体乙重为 5N,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甲、乙两物体底面积之比是(   )

    A . 2︰5 B . 3︰5 C . 2︰7 D . 5︰7
  • 8.

    如图所示,设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 , 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p′的变化情况是(  )


    A . p变小,p′变大 B . p变小,p′变小 C . p变大,p′变小 D . p变大,p′变大
  • 9. (2021·邵阳模拟) 把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物体放入水中,它们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B .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C .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D . 无法判断谁受到的浮力大
  • 10. 下列现象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A . 吸盘挂钩被压在墙上 B . 杯中水不流出,纸片不掉下 C . 向漏斗吹气,乒乓球被吸起 D . 尖品吸管容易插入封口盖
  • 11. 把一根密度计先后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时如图所示,那么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

    A . 甲最大 B . 乙最大 C . 丙最大 D . 甲、乙、丙一样大
二、多选题
  • 12. (2017八下·邹平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离心式水泵是利用大气压把水抽上来的 B . 潜水员潜入深水,要穿抗压的潜水服 C . 把书包带做得宽一些背起来比较舒服,是因为减小了肩部受到的压力 D . 气体流速大的地方气体的压强小,火车驶过时靠近铁轨的人会被“吸”向火车
  • 13. (2017八下·邹平期中) 关于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 . 如果两个力三要素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 .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 . 鸡蛋磕到碗边上鸡蛋破了,是因为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碗受到的力
  • 14. 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 . 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B . 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C . 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D . 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 15. 一块冰能浮在水面上也能浮在盐水面上两者相比较可知(   )
    A . 因为盐水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冰块在盐水中受的浮力大 B . 因为一块冰受到的重力不变,所以它浮在水面和浮在盐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相等 C . 因为盐水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冰块在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大 D . 因为水比冰的密度大,盐水比水的密度大,所以冰块在盐水中受的浮力大
三、实验题
  • 16.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小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的甲、乙、丙三个实验探究过程:

    ①在实验中,小黄应该沿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运动。

    ②对比图中两个探究过程,可以验证猜想C。

    ③在甲探究过程中,小黄正确操作,拉动物体时,测力计示数是2N,若拉力增大到3N时,摩擦力为N。

    ④实验探究中,小黄采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

    A.类比法   B.科学推理法   C.控制变量法

  • 17. 下表是小莉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

    序号

    液体

    深度h/mm

    压强计

    左液面/mm

    右液面/mm

    液面高度差/mm

    1

    30

    186

    214

    28

    2

    60

    171

    229

    58

    3

    90

    158

    242

    84

    4

    盐水

    90

    154

    246

    92

    (l)分析表中序号为1、2、3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压强____,比较表中序号为3、4两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____有关。

    1. (1) 为了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她应控制的量有,要改变的是压强计金属盒探头的方向。
  • 18. 如图是李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发现,甲图中小车向右运动;乙图中小车向右运动;丙图中把小车扭转一角度,松手后,小车将向原位置方向转动;丁图小车静止不动。请你分析:

    1. (1) 甲图小车不平衡的原因:
    2. (2) 丙图小车不平衡的原因:
  • 19. 小明同学利用标有“4.5mL”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 (1)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2. (2) 如图所示,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静止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活塞的横截面积为cm2
    3. (3) 测得大气压强的数值为Pa。(保留二位小数)
  • 20. 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1. (1) 分析图中的实验数据,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N。
    2. (2) 观察四个图(填图的序号)可得出结论:金属块在同种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大小随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增大而(选“增大”或“减小”);
    3. (3) 分析A、D、E三个图,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有关。
    4. (4) 小明还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形状的改变,忽视了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5. (5) 根据图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①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

      ②煤油的密度是:kg/m3

四、计算题
  • 21. (2017八下·邹平期中) 在某次活动中,一辆校车与所载学生的总质量为9000kg,在一段平直路面匀速行驶,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15m2 , 此时校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求此时

    1. (1) 校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2. (2) 校车发动机提供的水平牵引力.(g=10N/kg)

  • 22. 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容器内装有5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 , 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 , 求:

    1. (1)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2. (2) 水对A点的压强;
    3. (3)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 23. 如图甲所示,一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质量为600g,密度为0.6×103kg/m3的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A漂浮在水面上。若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平衡时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若ρ=1.0×103 kg/m3 , 求:

    1. (1) 甲图中木块A所受浮力是多少?
    2. (2) 甲图中木块A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少?
    3. (3) 乙图中物块B的质量是多少?
五、作图题
  • 24. 作图题:
    1. (1) 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压力的示意图。

    2. (2) 如图所示,画出斜面上匀速上滑的物体A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示意图。

六、填空题
  • 25. 如图所示的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A最重,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哪个铁块对桌面的压强最大呢?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一:正方体铁块A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二:圆柱体铁块C的底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三:三铁块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以图中长方体铁块B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分析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已知铁的密度为ρ,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压强表达式的推导:p=,分析判断:由上面压强的表达式可知,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只与有关,所以猜想是正确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