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开学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2-04-29 浏览次数:41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

    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让文物修复师这个有点冷门的职业成为大家顶礼膜拜的对象。儒雅睿智的钟表修复师王津喜提“故宫男神”称号,吸引越来越多的网友想去故宫拜师学艺。

    8月30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古钟表修复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王津在成都参加活动,分享故宫修钟表的那些事儿。当他展出了一小段宫廷钟表修复完成之后的视频,清脆悦耳的报时声音、潺潺流水的仿真造型,让全场观众情不自禁地鼓掌,向大国工匠致敬。

    1977年,王津来到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从事文物钟表修复与保护工作,与此同时,故宫第一代钟表修复师徐文磷儿子、第二代钟表修复师徐芳洲正式退休。站在徐芳洲先生的工作台前,摸索着使用对方留下的工具,王津静下心来,对抗时间在钟表上留下的痕迹,成为一个“修复时间”的“魔法师”。

    择一事,“钟”一生。王津在多个演讲中这样概括自己的职业生涯。工艺繁复的钟表,钟爱一生的职业,同时,用坚持、匠心和技艺与时光抗衡。用43年的岁月,坚持做一件事——修复钟表,传承技艺,王津的工作是与时间为友,静下心后,慢慢就不觉得枯燥了。“透过文物,你可以看见前人的匠心精神,也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兴衰更迭。”

    从事钟表修复工作39年之后,2017年,因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儒雅睿智的王津突然变成“网红”,出门不仅经常会被人认出,还收到了录制综艺节目的邀约。不过,王津对自己的“走红”非常淡然:“谢谢大家的喜爱,故宫的文物比我更加吸引人,吸引大家的是我手里的钟表,那是几代人修复的成果。”

    43年来,王津修复的各类文物钟表多达300多件,其中修复过最为复杂的数十件馆藏钟表一级文物。在王津看来,钟表修复比较枯燥,要想修好一件馆藏古钟,耗时少则两个月,多则一年,只有真正喜爱这项事业的人,才可能耐得住寂寞。”首先要热爱这份工作,其次就是要心细。我们特别想做得精益求精,把文物恢复到最好的状态,清理到最干净,让它延年益寿,再过200年还能看到它。”这是王津对自己的职业要求,打碎的齿轮要一点点组装,锈住的零件要用煤油一点点浸泡,把每一道工序、每一次修复都做到极致。让时光留下痕迹的钟表重新绽放光彩,王津和他的徒弟们用时光对抗时光,用极致、坚守致敬前辈的工匠精神。

    英雄关羽还有败走麦城的时候,修复大师是否有修复不成功、很挫败的经历呢?王津回答“目前还没有”,隔着屏幕都能想象到他的迷之自信的微笑。著名编剧、策划人、影评人史航形容王津看着钟表跳动的笑容:那是一个人看着丰收的稻田的喜悦。

    (摘编自曾洁《故宫男神王津:“修复时间”的“魔法师”》)

    材料二

    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研发下线,打破了国外公司对大飞机产业的步断,对我国航空产业乃至高端制造业带来深远影响。高铁通车里程位居世界第一,赢得国内外一片惊赞;C919大飞机试飞成功,民航之花含苞待放;家电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大步走出国门……近年来,“中国制造”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消费者认可。在此过程中,一大批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以及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几千年文明史中,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巧夺天工”“匠心独运”“技近乎道”等典故都是对这种精神的高度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新中国工人阶级不断为工匠精神注入新的内涵。也正是在工匠精神的激励下,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口、中国核电等,成为一张张让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国名片”。

    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讲究生活品质。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经济发展方面需要重视产品品质,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服务领域同样需要精益求精,这样才可能提供更加丰富更能满足群众期待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因此,必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矢志创新,戒除浮躁,为“中国制造”提供坚强支撑。

    弘扬工匠精神,需要政府部门、广大企业和每一名社会成员共同营造有利于创造精品的“土壤”。如今,“工匠精神”已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社会各界对其广泛讨论并达成普遍共识……一个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推动制造业品质革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已经形成,制造强国建设目标必将实现。

    (摘编自马洪超《工匠精神支撑“中国制造”》)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通讯标题注重体现价值性信息,材料一标题既生动形象地点明了王津的职业,也突出了他的卓越贡献。 B . 材料一最后写到王津没有失败的修复经历以及史航对他的评价,是为了多角度塑造王津的匠人形象。 C . 材料二首先列举近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引出话题,接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从现实角度论证文章观点。 D . 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要求我们重视产品品质,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的要求。
    2. (2) 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更高要求,我国多行业都需要摒弃功利和浮躁之风,沉下心来做一名“工匠”。 B . 材料二“巧夺天工”“匠心独运”等典故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可见工匠精神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 C . 材料二选取了多个标志性事件,彰显了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为了论证科技的重要性这一中心论点。 D . 近年来,中国产品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工匠精神已为“中国制造”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3. (3) 下列事例不能用来论证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
      A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王树军耗费数年心血攻克的进口高精加工中心光栅尺气密保护设计缺陷的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 B . 河南省开封市线象艺术研究院苗炜精心设计和参与绣制的大量刺绣作品,畅销国内外,创造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 . 武汉的快递小哥汪勇在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期,组织志愿者队伍义务服务,解决医务人员的困难,被评为“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 D . 北京铁路局北京西电务段丰台车载设备车间首席技师王振平,认真钻研业务,填补了和谐机车车载设备理论上的空白。
    4. (4) 请结合材料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
    5. (5) 两则材料属于新闻的不同类型,材料一是人物通讯,材料二是新闻评论,虽都围绕“工匠精神’展开报道,但在选材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 2. 现代文阅读Ⅱ

    天地“粮”心

    马河静

    村长虎娃为村里修路争取资金,在迎宾饭店请乡领导吃饭。

    乡领导说:“事照办,饭不吃。”

    虎娃正要走,看见旁边餐桌上吃剩下的饭菜还相当丰盛:有一条鱼连筷子都没有动,鱼身上浇的汁还在;一盘烧大肠只吃一个角;一盘家常豆腐吃了一半;一盘炒青菜还剩下两个叶。其次一碗紫菜鸡蛋汤基本喝完。另外小吃两个:一个烫面角,一个南瓜饼,各剩下三五个。还有一瓶仰韶酒。虎娃听说一瓶就得二百多块,他掂起摇了摇估计还有一多半。

    虎娃看了看其他人都埋头吃饭,于是就旁若无人地坐下来毫不客气地“开”吃了。虎娃边吃边想:造孽呀,咋剩恁多呢,孝敬老子哩?等着老子来“光盘”哩?

    虎娃没能“光盘”。他个子小肚子不大,撑死着吃也没有吃完就饱了。他酒量也不行,喝几口也就晕乎了。虎娃吃饱喝足,重重地打了个嗝,把烫面角和南瓜饼用纸一包,夹起就想走,又看看酒瓶,估摸这一桌就它贵。拿走吧?他想,丢面子;不拿吧?又不舍得,就“嗵”的一下又坐下,掂起瓶对住嘴“咚咚咚”一饮而尽,喝醉了。醉了还没有忘记烫面角、南瓜饼,夹起来,摇摇晃晃就出了饭店。这就碰见了本村的小朝。

    小朝问:“二哥,下馆子啦?”

    虎娃乜斜着眼说:“啊,四菜一汤。”又迷迷糊糊补了一句:“狗日的,酒都得二百多。”

    村长虎娃一个人“四菜一汤,喝酒都二百多”,就像碌碡掉进水井里,在村里引起轩然大波。隔天村委开会。

    监委会女主任小红对虎娃说:“叔,我给你提个意见吧?”

    “你说。”

    “你一向很节俭,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先说意见。”虎娃不耐烦了。

    “前天你去乡里请客啦?”

    “请啦,没请到。”

    “没请到——你一个人就敢四菜一汤?”

    虎娃脸上有点窘。

    支部书记老钱拧着眉头,咳嗽了一声:“虎娃,你真把你当成干部啦?啊——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你知道不知道!啊?”

    虎娃沉默了一会,说:“四爷,我吃了四菜一汤。”虎娃如实说出了四菜一汤的来路。

    听了虎娃的叙说,大家心头深深一震。

    小红说:“叔,对不起,冤枉你了。”

    副村长小朝笑着说:“二哥,你吃人家刺下的……就没觉得这个,这个……”

    支书老钱说:“哪个?去人,是不是?我说小朝,咱们是庄稼人,知道啥叫“粒粒皆辛苦”,啥叫丢人。”

    老支书语重心长地接着说:“解放前我与你奶奶逃荒要饭,脸一抹,弯着腰,拉根棍,逢人大爷,大伯叫着,那是啥滋味?丢人不丢人?丢人!但啥叫丢人?”

    老支书长长地吸了口烟,声调提高八度说:“我说,点了不吃叫丢人!吃不了倒了叫丢人!丢人带犯罪!”

    老支书站起来接着说:“我说啊,一粥一饭汗珠换,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我请你们永远记住,人生天地间,靠五谷杂粮活命,人讲良心,爱惜粮食,这就是天地“粮”心,粒来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虎娃不丢人!你们说对不对啊?”

    大家都鼓起了掌。

    村长虎娃吃别人剩下的“四菜一汤”,一石激起千层浪,涟漪波及乡里,又逐步演绎到县里。县委有关领导认为这是落实中央“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一个绝佳现实题材,责成宣传部、广电局深入挖掘,广为宣传。当一群记者举着的、扛着的,像枪、像炮一样的摄像机对着虎娃时,虎娃嘴笨,就是不配合。

    记者开导:“你响应党的号召呀,实践‘光盘’行动呀;你勤俭节约呀,不铺张浪费呀;你是时代的楷模呀,学习的榜样呀;你身为干部呀,不嫌弃别人吃剩下的饭菜呀……”

    虎娃恼火了:“扯球蛋,你是表扬我哩,还是腌臜我哩?”

    记者急了说:“这是政治任务呀,把你当先进宣传呀,你就成了名人啦。”

    虎娃说:“你咋不去采访点菜的人哩?你咋不采访公款吃喝,点了一桌子菜不吃倒了的人哩?他们才是名人哩!”

    记者无奈,说:“我问你最后一句,你吃人家的饭菜,当时是如何想的?”

    虎娃当时是想说“造孽啊,孝敬老子啊”。但这话放不到桌面上,他忽然想起老支书说的话。虎娃攥着拳头弓着腰,虎啸了一声:“天地‘粮’心啊!”

    记者吃了一惊,不知所以然,又似有所悟。

    [注]①碌碡:用石头鼓成的圆筒形农具。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中虎娃受到小红的指责,“脸上有点窘”,可能是他想解释“四菜一汤”而又有所顾虑。 B . 在老支书看来,旧社会讨饭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因为人们讨饭是为了生存而没有浪费粮食。 C . 小说中所述党中央“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为小说提供了深刻的历史背景,丰富了意蕴。 D . 小说结尾,记者们“不知所以然,又似有所悟”,后者是说他们明白了虎娃不肯配合的原因。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详细描写迎宾饭店餐桌上的剩饭剩菜,展示了严重的餐饮浪费现象,也推动了情节发展 B . 小说语言清新质朴,无论是人物话语,还是叙述语言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了风俗人情。 C . 小说注重刻画细节,“虎娃攥着拳头弓着腰,虎啸了一声”,主要表现虎娃对浪费粮食的强烈不满。 D . 本篇小说篇幅精短,情节较为简单,人物形象鲜明,村长虎娃、老成持重的老支书如在眼前。
    3. (3) 文中的虎娃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并分析。
    4. (4)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的标题“天地‘粮’心”的多重意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文段一

    褚遂良,字登善。贞观中,累迁起居郎。博涉文史,工隶楷。太宗尝叹曰:“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魏征白见遂良,帝令侍书。帝方博购王羲之故帖,天下争献,然莫能质真伪。遂良独论所出,无舛冒者。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帝曰:“卿记起居,大抵人君得观之否?”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也,善恶必记,戒人主不为非法,未闻天子自观史也。”帝曰:“朕有不善,卿必记邪?”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帝曰:“朕行有三:一,监前代成败,以为元龟;二,进善人,共成政道;三,斥远群小,有受谗言,朕能守而勿失,亦欲史氏不能书吾恶也。”于时皇子虽幼,皆外任都督、刺史,遂良谏曰:“臣谓皇子未冠者,可且留京师,教以经学,养成德器,审堪临州,然后敦遣。惟陛下省察。”帝嘉纳。

    帝寝疾,召遂良、长孙无忌曰:“叹武帝寄霍光,刘备托诸葛亮,朕今委卿矣。太子仁孝,其尽城辅之。”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而毋忧。”因命遂良草诏。高宗即位,封河南县公,进郡公。坐事出为同州刺史,再岁,召拜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兼太子宾客。帝将立武昭仗,曰:“罪莫大于绝嗣,皇后无子,今欲立昭仪,谓何?”遂良曰:“皇后本名家,奉事先帝。先帝疾执陛下手语臣曰我儿与妇今付卿且德音在陛下耳可遽忘之皇后无它过,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愚臣上忤圣颜,罪合万死,但愿不负先朝厚恩,何顾性命?”帝羞默。遂良因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 , 乞归田里。”帝大怒,命引出。武氏立,乃左迁遂良潭州都督。显庆二年,徙桂州,未几,贬爱州刺史。岁余,卒,年六十三。

    (节选自《新唐书·褚遂良传》,有删改)

    文段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节选自《琵琶行并序》)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先帝疾/执陛下手语/臣曰我儿与妇今付卿/且德音在陛下耳/可遽忘之/ B . 先帝疾/执陛下手语臣曰/我儿与妇今付卿/且德音在陛下耳/可遽忘之/ C . 先帝疾/执陛下手语臣曰/我儿与妇今付/卿且德音在/陛下耳可遽忘之/ D . 先帝疾/执陛下手语/臣曰我儿与妇今付/卿且德音在/陛下耳可遽忘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元龟,即大龟,古代用于占卜。后来用来借指谋士,或者比喻可资借鉴的往事,本文中即是“谋士”之意。 B . 笏,中国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文武大臣用来记录君命或要对君王上奏的话,以防止遗忘。“还笏”可指致仕,辞官。 C . 司马,官名,殷商时代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唐代的司马是刺史的属官。 D . 出官,一般指由京官调任为地方官,本文指从京城被贬谪到地方为官。后来宋代选人初次接受差遣也用此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褚遂良工于隶书和楷书。当皇帝广泛求购王羲之的法帖时,天下人不辨真伪,惟独褚遂良论断出处时没有错误假冒。 B . 褚遂良尽职尽责。升任谏议大夫,兼掌管记录皇帝言行的工作。因为记载了唐太宗的不当言行,所以当唐太宗想要查看记录时,他拒绝了。 C . 褚遂良深受唐太宗信任。太宗卧病,效仿汉武帝及刘备托孤之举,将太子托付给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希望他们竭尽诚心辅佐。 D . 褚遂良刚正不阿,坚持原则。他强烈反对高宗想立有子的昭仪为后,甚至不惜以辞官来阻止高宗,但是最终高宗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谓皇子未冠者,可且留京师,教以经学,养成德器,审堪临州,然后敦遣。

      ②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5. (5) 褚遂良是怎样劝阻唐高宗废黜王皇后的?请简要说明。
  • 4. 古代诗歌阅读

    渔 家 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星河欲转千帆舞”中“转”“舞”二字,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 B . 经过海上航行,词人的梦魂仿佛回到天国,听到天帝殷勤地垂问自己要回到何处。 C . 词人希望自己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走,她疾呼:风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吧。 D . 该词通过记梦,抒发词人对现实的眷恋,表达了自己不被苦难磨灭的追求和向往。
    2. (2) 本词别具一格,风格豪放。请简析这首词是如何体现这一风格的?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表现了攀登过程中山路崎岖盘旋和时间流逝之快。
    2. (2) 杜甫《登高》中“”与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颇有渊源,但情调却有显著区别。
    3. (3)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

      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I

    剪纸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苑的一朵奇葩。中国各地民间剪纸具有不同艺术风格。以蔚县剪纸为代表的北方剪纸质朴、醇厚;以扬州剪纸为代表的南方剪纸构成了特有的艺术魅力,形象夸张、简洁,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

    扬州剪纸发展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从东汉造纸术被改良开始,到唐代民间纸人纸马、明清包家灯、清代包钧剪画、刺绣花样,再到当今的艺术型剪纸。扬州剪纸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它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经过时间的积淀成为        的经典题材,呈现      的艺术特色,其从原始形态的孕育阶段发展到繁荣兴盛的时期,展现民间的剪纸事鬼风俗、剪彩胜习俗、人生礼俗。扬州剪纸是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凭借着细腻典雅、        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技艺扎根于民间,自然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适应着各时期不同的审美要求。它朴素而充满真情,有反映民俗民风、神话传说方面的作品,也有反映市民生活、地方风景等方面的作品,充分         扬州特有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人文景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经久不衰   独特   玲珑剔透   展现 B . 经久不息   独创   玲珑剔透   展现 C . 经久不息   独特   短小精悍   昭示 D . 经久不衰   独创   短小精悍   昭示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以扬州剪纸为代表的南方剪纸构图精巧雅致,线条清秀流畅,形象夸张、简洁,构成了特有的艺术魅力。 B . 以扬州剪纸为代表的南方剪纸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魅力。 C . 以扬州剪纸为代表的南方剪纸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魅力,构图精巧雅致,线条清秀流畅,形象夸张、简洁。 D . 以扬州剪纸为代表的南方剪纸构成了特有的艺术魅力,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悲伤时的眼泪可以排毒。美国学者对几百名男女性分别研究后发现:在他们痛快地哭过后,自我感觉都比哭前好了许多,健康状态也有所增进。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们在情绪压抑时,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成分。那些选择哭泣的人,在哭泣后,情绪强度一般可减低40%;而  ①   , 没有利用眼泪消除情绪压力的结果,是影响身体健康、促使某些疾病恶化。测试发现,正常人的泪水是成的,糖尿病人的泪水是甜的。悲伤时流出的眼泪,含有更多的荷尔蒙等,人们遇到悲伤的事情时,如果能放声痛哭一场, ,这是由于悲伤引起的毒素,通过眼泪已得到排泄之故。可是,大多数的男性,遇到悲伤的事情时强压着悲伤,把泪水自咽下。殊不知, ③  。因此,男人寿命较女性短也可能与心理压抑流泪少有一定关系。

    1. (1) 下列选项是上面这个材料的标题,请选出拟得最恰当的一项( )
      A . 男人也应哭 B . 要长寿,多流泪 C . 该哭就哭:哭可排毒 D . 流泪释放情绪,增强体质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电影《长津湖》里边不少镜头令人泪日。其中,美军在严寒中吃着火鸡,而志愿军战士只能“一天一个冻土豆”的情节,让网友们难以释怀。云南昆明迟女士看完电影后,想体验当年战士们啃冻土豆的艰苦,她找来土豆煮熟冻在冰箱,结果发现,根本吃不动。“吃的第一口就很心酸,特别想哭,很难受,就觉得现在的生活大美好了,都是他们(志愿军)奋斗过来的。”也有学校受此启发,为学生们准备了冻土豆,希望孩子们能亲身感受一下战士们的艰苦。

    对此,有网友评论,苦难是幸福的敲门砖,如果没有那些英雄们的献身,没有那一场场血腥的战斗,现在的孩子们哪有可能去享受这美滋滋的生活。

    同时,网上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首,如有家长认为,孩于吃坏了怎么办,谁对孩子的安全负责。

    请结合材料,围绕“幸福与苦难”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