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4章 地球和宇宙 /第4节 月相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下4.5日食和月食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2-03-04 浏览次数:10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正确反映一次日全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①② C . ①④②③ D . ③①④②
  • 2. (2021七上·镇海期末) 下列观测日食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 用带滤镜的天文望远镜观察 B . 用日食观测护目镜观察 C . 视力好的可用肉眼直接观察 D . 在倒有黑墨水的水盆里观察
  • 3. (2021七下·柯桥期末) 2021 年 6 月 10 日上演了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环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日环食很好看,直接用双筒望远镜观察效果更佳 B . 太阳是一颗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C . 日环食发生时,可能看到满天的星空下一轮淡淡的圆月 D .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 4. (2021七下·台州期末)   2021年5月26日重磅天象之一“超级血月+红月亮+月全食”组团亮相。下列说法正确的事(    )
    A . 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B . 当晚月球运行在日地之间  C . 月食并不是每个月都发生 D . 月食初亏于月面西缘
  • 5. (2021七下·上虞期末) 如下图,月球所处的四个位置中,有可能发生月食和日食的分别是(   )

    A . D点和B点 B . B点和D点 C . A点和C点 D . C点和A点
  • 6. (2021·湖州) 如图是月偏食的示意图,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下列事实与圆弧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 阳光的直线传播 B . 地球是球形的 C . 月球是球形的 D . 地球是不透明的
  • 7. (2021七下·柯桥月考) 发生日全食整个过程非常壮观,如图,正确反映一次日全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①② C . ①④②③ D . ③①④②
  • 8. (2021·乐清模拟) 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是其中的日环食邮票。关于这一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日环食发生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 . 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C . 2020年,这一天乐清白昼最短 D . 2020年,乐清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天最大
  • 9. (2021·永嘉模拟) 2021年5月26日,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月食,6月10日可以看到日食,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月食是地球遮住太阳光造成的 B . 日食是月球遮住太阳光造成的 C . 永嘉6月10日白昼的时间要比5月26日短些 D . 永嘉6月10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比5月26日大
  • 10. (2021九下·西湖开学考) 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月全食在北京时间2018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很多地方都看到了美丽的红月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月球是属于地月系中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 B . 当晚月球位于轨道的 A 点,月相为满月 C . 发生月全食时,能看到了美丽的红月亮,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 D . 月球上有许多月坑,对表面物体引力较地球小,经常刮风暴
  • 11. (2020七上·江北期末) 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图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

    A . B . C . D .
  • 12. 同学甲的居住地位于北回归线上,同学乙所在地位于南回归线上,且两地恰好位于同一经线。下列有关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同学早上上学之时,正是乙同学下午放学之时 B . 某天晚上甲同学看到上弦月,乙同学看到的也是上弦月 C . 某日甲同学看到日食现象,而乙同学在那日晚上看到月食现象 D . 甲同学居住地处于夏季时,乙同学居住地也处于夏季
  • 13. 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当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与吕底亚王国的士兵们正在交战时,天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成黑夜。交战的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天”怪罪,而是一种普通的天文现象。
    1. (1) 这种天文现象是( )
      A . 日食现象 B . 月食现象 C . 流星现象 D . 极光现象
    2. (2) 这种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是农历的( )
      A . 初一 B . 初七或初八 C . 十五或十六 D . 二十二或二十三
    3. (3) 发生这种天文现象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
      A . 太阳—地球—月球 B . 地球—太阳—月球 C . 地球—月球—太阳
  • 14. 如图是从月球上拍摄的“日食”照片。下列对发生此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 . 这张照片可能是在农历2019年正月初一拍摄的 C . 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D . 同时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 15. 日食和月食分别发生的日期是农历( )
    A . 初一、望月 B . 农历十五、朔月 C . 农历初七、下弦月 D . 农历二十一、上弦月
二、填空题
  • 16. (2021七下·拱墅期末)   2021年5月26日,“超级满月”和“月全食”同时在夜空上演。由于月球以椭圆形轨道绕行地球,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满月发生时月球离地球越近,人们看到的满月也就越大,被称为“超级满月”。

    1. (1) 如图所示为太阳、地球、月球位置关系图,出现“超级满月”时,大致是农历四月,月球最可能出现在位置(选填序号)。
    2. (2) 发生月全食时,月面并不会完全看不见,而是呈现暗弱的古铜色,原因是阳光穿过地球周边的大气层时,部分的红色光被大气(选填“反射”或“折射”)至影子区内照射月面而呈现古铜色。
  • 17. (2021七下·吴兴期末) 如图把大、小两个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将小球由A 向B 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此时小球代表的是。该实验模拟的是过程。  

  • 18. (2021七上·镇海期末)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月球的运动对地球具有重要的影响。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图 1 是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所拍摄的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月球表 面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布满,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2. (2) 月球总是只有一面对着我们,人们在地球上看不见月球的背面,原因是
    3. (3) 1969 年 7 月 20 日(农历六月初七),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 踏上月球。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这一天,月相的名称为。该脚印在月球上存留了 很长时间,这是因为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既没有水和,也没有生物。
    4. (4) 2021 年 11 月 19 日下午,宁波人民欣赏了一次约 3 小时 29 分钟的月偏食。据科学家们预测, 这将是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月偏食。这一天,月球位于图 2 中(填字母) 位置。
  • 19. (2021八上·西湖月考) 读地球、月球公转轨道图,回答:

    1. (1) 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农历十五,此时可能发生(天文现象)。
    2. (2) 月球公转到图中点时为上弦月。
    3. (3) 月球位于D点、B点时,日、地、月三者的关系是
  • 20. (2021七下·长兴期末) 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如图甲所示,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应处在同一直线上,则地球应在图中所示的(选填“A"或“B")位置。如图乙是小明用相机拍摄的美丽“红月亮”的照片,刚好小红在河边也看到的了水中的“红月亮",水中的“红月亮"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若河水深为2米,月球到水面的距离为38.44万千米,小红看到的“红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为千米。

  • 21. (2021七下·越城期末) 2021年5月26日晚,世界很多地区都观察到罕见的“月全食+超级月亮”的天文奇观。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 (1) 在这一天三个星球间的位置关系,是( )
      A . B . C . D .
    2. (2) 月全食的正确顺序是

    3. (3) 这天的月相是
  • 22. (2020七下·乐清期末) 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上演超级月亮与月全食的少见天象。

    1. (1) 5月26日当晚月相为
    2. (2) 5月26日月球运行到图甲中的A位置,当天发生了月全食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
    3. (3) 图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图,5月26日地球位于图乙中之间(选填"AB”或"BC"或"CD”或"DA”)。
  • 23. (2021·金华模拟) 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晚,今年唯一一场"超级血色月全食"登场。这场天穹大戏的看点是超级月亮、红月、月全食三位一体的天象。天色晴朗时,我国除了西北部部分地区,大多区域都可观赏到月食,但月全食只有东部地区才能看完整。如甲图,当天地球大约所处的位置是之间,在乙图中,月球所处的位置

     

  • 24. (2021·宁波模拟) 2020年夏至日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遇上了本世纪最大的日环食。在宁波的小科同学利用家里的蒸笼片观测日食的过程,结果如图所示:在地面上看到了既有日食的像,又有圆形的光斑,也有大量的黑影。

    1. (1) 该晚的月相是
    2. (2) 黑影形成的原理是
    3. (3) 小科在地面上看到日食像的形状是“ ”,则他抬头看到天空中日食的形状应是    
      A . B . C . D .
  • 25. (2020七上·镇海期末) 如图表示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其中数字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不同位置。

    1. (1) 月球在图中 1 位置时的月相是。中秋节月球出现在图中的位置(填相应数字);此时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填日食或月食)
    2. (2) 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它主要由小天体撞击形成,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三、实验探究题
  • 26. 2009年7月22日9:40左右,宁波许多市民有幸观看到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日全食现象,部分航模爱好者利用此难得的机会,进行了一项“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无影响”的科学探究。(伞降火箭发射上升到约100米高空后,降落伞会自动打开带着箭体返回地面,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为留空时间)

    1. (1) 本次科学探究的假设是
    2. (2) 他们选择5枚“长征二号”伞降火箭模型,使用同种规格的发动机(充填有等量火药)和降落伞,选择日食前、日全食时、日食后三个时间,在宁波大学分别进行三次发射。得到如下数据: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平均值

      8:00

      2’11’’

      2'05’’

      1'40"

      l'06

      2'03

       1'59

      9:40

      1’07’’

      1'12"

      1'02"

      l'09

      1'20

      1'10"

      11:20

      2'04"

      2'07"

      1,58"

      1'47

      2’14"

      2'02"

      对实验结果有如下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 三次发射时间不同,太阳位置不同 B . 日全食发生时,气温突然下降,空气中上升气流减弱 C . 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处于同一直线,伞降火箭受到的引力减小
  • 27. 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如图所示):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请回答:

    1. (1) 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2. (2) 下列因素: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时间的不同;③月地距离的不同;④月球的大小,其中与日食的不同类型的形成有关的是(填序号)。
    3. (3) 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球?
  • 28.

    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实验图。图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当将小球沿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当将小球沿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2. (2) 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亮?

  • 29.

    看图回答下列关于月相的问题:

    1. (1) A表示月,发生在农历;B表示月,发生在农历

    2. (2) 按每月时间排列,顺序为。(用字母表示)

    3. (3) 月相为C时,可能发生;月相为D时,可能发生

    4. (4) 月相为A、B时,日地月三者;为C、D时,日地月三者。月相的变化周期平均为天,称为月。月相变化规律即从新月到再到新月,周而复始。我国农历中月份是根据确定的。

  • 30.

    图是一幅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到的月球绕地球运动图,凑图完成下列内容:

    1. (1) 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或月球的一半,在图中各位置画出月球的昼夜半球分界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2. (2) 当月球运行到图中位置时,看不到月球的亮面,这一天是农历

    3. (3) 地球上观察月相,只能在前半夜可见的是处,整夜可见的是 处;有可能发生日食的是处,这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关系是。有可能发生月食的是处,可能发生的日期是

四、解答题
  • 31. (2020七上·浙江期末)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回答问题。

    1. (1) 图甲、乙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图,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2. (2) 日食发生时,对应的月相必然是____。
      A . 新月 B . 上弦月 C . 满月 D . 下弦月
  • 32. 读月球运行轨道图,完成下列要求:

    1. (1) 写出A、D处所观测到的月相及相应的农历日期。A处的月相,农历日期;D处的月相,农历日期
    2. (2) 月球由C处出发,经过B、A、D,然后又回到C处所需的时间约为天。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称为月。
    3. (3) 中秋节的晚上出现的月球位于图中的位置。
    4. (4) 小明说在春节那天看到了月食现象,小强说看到了日食现象,他们两人中谁的话可信?为什么?
  • 33. (2020七下·吴兴期末) 过去的2019年,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又有了新的进展。

    ①“盖天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地是方形,因此这一学说又称为“天圆地方说”。

    ②大约在公元140年,托勒密完善了地心说理论,认为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③1543年,N.哥白尼所著《天球运行论》正式提出了“日心说”观点,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

    ④1927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在每一个星系上都能观测到其他星系离它远去,宇宙膨胀是没有中心的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

    1. (1) 根据以上科学史信息,请选出“日心说”所对应的模型图(  )
      A . B . C . D .
    2. (2) 2020年,日月食的频率不低,地球上将发生四次半影月食、一次日环食和一次日全食。6月21日夏至日(初一)我们可以看到日环食,为什么日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呢?
    3. (3) 2020年为太阳黑子第24个周期,以下关于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B . 太阳黑子发生在色球层,是太阳上出现了黑色物质 C . 太阳黑子谷年,太阳活动减弱,辐射出的紫外线也减弱 D . 每隔11年地球才受太阳活动影响一次,其余时间不受太阳活动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